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争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保姆、永蓮二人,起身向孫德告辭,要入金輪山去尋訪大師。
孫德急忙攔阻道:“慢來,慢來!陷了一個,再送去兩個,天下哪有如此的情理?況且那位被陷的師父,我等實在限于實力,無法可以救得,故隻好付之天命;如今二位既到舍下,還想送入虎回去,在下如其坐視,豈非見死不救嗎?這不義的名聲,在下卻擔當不了。
今天無論如何,也不放二位去的。
” 永蓮道,“這是我們自己情願,與大官人何幹?況且我等三人同去,如今失去一個不能同生死,這豈不是一個更大的不義嗎?還望大官人莫加阻擋,成全了我等的志願,雖死也是感德的!” 當下,一面定耍走,一面定是不放走,兩下争持,不得解決。
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有一個打雜模樣的人急急忙忙奔入院來,口中喊道:“大官人,堡外又有一個尼僧,騎着白象遠遠而來。
大家疑心就是那位失陷在金幹山的師父,故特來報知。
” 永蓮插嘴道:“不對,不對,我們的妙善大師是徒步而行的,卻沒有坐騎,定是另一位師父。
”孫德含笑道:“凡事眼見為真,此刻背地懸猜,如何算得?既然那邊有人來,我們不妨一向出堡去看看,驗個是非。
就算來者不是你們的大師,既屬尼僧,也當有同門之誼,大可見見啊!”二人很以為然,便一同出了孫家,直到堡外,舉眼向金輪山那條路上望去,隻見二裡外,果然一隻白象迎面緩緩走來,象背之上,端坐着一位尼僧。
此時距離雖遠,在陌生人固然看不出面目,但在保姆和永蓮目光中看去,卻是清清楚楚,那端坐在象背上的,不是妙善大師還是誰呢? 這一來把二人樂得什麼似的,尤其是永蓮,更手舞足蹈,牽着保姆的衣袖說道:“老奶奶,你瞧,那象背上馱的,不是我們的大師嗎?她不但沒有遭殃,連帶得到一隻坐騎,這才是因禍得福呢!往後去有了代步,路上要順利得多哩!” 孫德和衆人聽了此話,也都噴噴稱奇!永蓮兩隻腳哪裡還忍耐得住?連竄帶跑地迎上前去。
不多片刻,妙善大師已到得堡前下了象背,與大家合十為禮。
孫德便讓她們一行互衆進堡,可煞作怪,那隻白象也跟着同走,好象養熟的一般。
衆人直到孫德家中,重新叙禮坐定,孫德道:“恭賀大師得慶生還!這座金輪山,向為毛人盤據,凡誤入其中的人,從來沒有生還的。
今天大師算來還是第一人哩!畢竟佛法無邊,才會有此靈感,敢請大師将脫險的情形說來與我等知道,也好為世俗勸導,宣揚佛法!”妙善大師謝了招待的盛意,然後将被擒入山以及脫險情形,詳詳細細說将出來,聽得大家忽驚忽喜! 你道妙善大師如何能夠這般安安穩穩地出來呢?原來,她在遇見毛人的時候,那衣帽包囊正輪着她挑在肩頭,她因為這裡邊都是随身應用的對象,不肯輕易放棄,故那班毛人将她扛頭拽腳,擒捉入山,她仍是兩手抓定,竟将其帶了進去。
毛人将她拖到一個所在,隻見一個極大的山洞,洞前有一片廣場,廣場的四周都是叢莽深林,望上去黑越越的,異常可怕。
毛人就将她放在廣場的中間,席地而坐。
他們口中各發出噓噓之聲,不多片刻,就有許多同樣的毛人應聲而至,男男女女不下二百來人。
男女的分别,隻在裝飾的銅環上,男子穿着鼻子,女子穿着耳朵。
大家除一片獸皮遮蔽着下體外,其餘完全赤裸着,就是兩隻腳,在亂石上走也不穿鞋襪。
許多毛人将妙善大師團團圍住,由那為首擒捉的人,向衆咿咿呀呀地說了半晌,好似自誇勝
孫德急忙攔阻道:“慢來,慢來!陷了一個,再送去兩個,天下哪有如此的情理?況且那位被陷的師父,我等實在限于實力,無法可以救得,故隻好付之天命;如今二位既到舍下,還想送入虎回去,在下如其坐視,豈非見死不救嗎?這不義的名聲,在下卻擔當不了。
今天無論如何,也不放二位去的。
” 永蓮道,“這是我們自己情願,與大官人何幹?況且我等三人同去,如今失去一個不能同生死,這豈不是一個更大的不義嗎?還望大官人莫加阻擋,成全了我等的志願,雖死也是感德的!” 當下,一面定耍走,一面定是不放走,兩下争持,不得解決。
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有一個打雜模樣的人急急忙忙奔入院來,口中喊道:“大官人,堡外又有一個尼僧,騎着白象遠遠而來。
大家疑心就是那位失陷在金幹山的師父,故特來報知。
” 永蓮插嘴道:“不對,不對,我們的妙善大師是徒步而行的,卻沒有坐騎,定是另一位師父。
”孫德含笑道:“凡事眼見為真,此刻背地懸猜,如何算得?既然那邊有人來,我們不妨一向出堡去看看,驗個是非。
就算來者不是你們的大師,既屬尼僧,也當有同門之誼,大可見見啊!”二人很以為然,便一同出了孫家,直到堡外,舉眼向金輪山那條路上望去,隻見二裡外,果然一隻白象迎面緩緩走來,象背之上,端坐着一位尼僧。
此時距離雖遠,在陌生人固然看不出面目,但在保姆和永蓮目光中看去,卻是清清楚楚,那端坐在象背上的,不是妙善大師還是誰呢? 這一來把二人樂得什麼似的,尤其是永蓮,更手舞足蹈,牽着保姆的衣袖說道:“老奶奶,你瞧,那象背上馱的,不是我們的大師嗎?她不但沒有遭殃,連帶得到一隻坐騎,這才是因禍得福呢!往後去有了代步,路上要順利得多哩!” 孫德和衆人聽了此話,也都噴噴稱奇!永蓮兩隻腳哪裡還忍耐得住?連竄帶跑地迎上前去。
不多片刻,妙善大師已到得堡前下了象背,與大家合十為禮。
孫德便讓她們一行互衆進堡,可煞作怪,那隻白象也跟着同走,好象養熟的一般。
衆人直到孫德家中,重新叙禮坐定,孫德道:“恭賀大師得慶生還!這座金輪山,向為毛人盤據,凡誤入其中的人,從來沒有生還的。
今天大師算來還是第一人哩!畢竟佛法無邊,才會有此靈感,敢請大師将脫險的情形說來與我等知道,也好為世俗勸導,宣揚佛法!”妙善大師謝了招待的盛意,然後将被擒入山以及脫險情形,詳詳細細說将出來,聽得大家忽驚忽喜! 你道妙善大師如何能夠這般安安穩穩地出來呢?原來,她在遇見毛人的時候,那衣帽包囊正輪着她挑在肩頭,她因為這裡邊都是随身應用的對象,不肯輕易放棄,故那班毛人将她扛頭拽腳,擒捉入山,她仍是兩手抓定,竟将其帶了進去。
毛人将她拖到一個所在,隻見一個極大的山洞,洞前有一片廣場,廣場的四周都是叢莽深林,望上去黑越越的,異常可怕。
毛人就将她放在廣場的中間,席地而坐。
他們口中各發出噓噓之聲,不多片刻,就有許多同樣的毛人應聲而至,男男女女不下二百來人。
男女的分别,隻在裝飾的銅環上,男子穿着鼻子,女子穿着耳朵。
大家除一片獸皮遮蔽着下體外,其餘完全赤裸着,就是兩隻腳,在亂石上走也不穿鞋襪。
許多毛人将妙善大師團團圍住,由那為首擒捉的人,向衆咿咿呀呀地說了半晌,好似自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