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舍身耶摩山

關燈
許,各自拾掇着,預備明天随三公主一同出宮,故這班人卻忙碌起來。

     這一來是妙善為人和善,大家心悅誠服;二來那一班人多少有一點夙根,故願抛撇了繁華,去過那冷淡的生活。

    一宿無話,直到來朝五更起身,洗盥已畢,公主因為此時尚未受剃,故仍舊穿宮裝,晨曦微茫中,早有宮女報稱:“執事已齊,請公主示下。

    ”妙善公主又向宮門行了大禮,正待到妙莊王寝宮辭駕,忽妙音、妙元兩位公主走來,同聲說道:“我等奉父王之命,特來相送三妹妹。

    父王且說不必入宮辭駕了。

    ” 妙善公主又向寝宮遙遙拜了九拜,然後方與兩位姐姐拜别,到底是同胞姊妹,終不免依依難舍,叙了一番衷曲,方才黯然登辇。

    長次二公主也乘辇在後相送。

     一路直出宮門,就鐘鳴鼓響,梵樂悠揚,幡幢前導,羽葆後随,一對對提爐,燃着諸品名香,香煙袅繞,直透九霄,一對對花籃,插着百樣奇花,香風結聚。

    保姆與永蓮, -個手執白玉如意,一個手執麈尾拂塵,分侍寶辇左右。

    值殿将軍迦葉,帶着三百禦林軍,随葷護送,長次二位公主的寶辇,也自有宮娥采女簇擁。

     這一天,六街三市的人,擁擠得不堪設想,因為大家事前知道今天是三公主舍身入寺的日子。

    一清早就有許多人在要道侍候,都要一睹容光,并且有許多人帶了鮮花珍草,預備獻給公主。

    後來愈聚愈多,把由王官到金光明寺的一條大路,擠得隻見人頭,真個是萬人空巷,舉國若狂了。

     公主寶辇過處,大家都歡呼舞蹈,争着将鮮花異草向辇中抛去,雖經禦林軍驅逐,也休想趕得散他們。

    寶辇行得沒有多少路,辇中的鮮花,已堆得滿滿,遠望上去,好象全是鮮花紮成的一般,香氣氤氲,好一派景象。

     一路上出得城關,緩緩向耶摩山麓進發,公主坐在辇中,遠望那座耶摩山,雖算不得十分高峻,卻也生得雄奇秀麗,兼而有之。

    距城約有十裡之遙,地絕塵嚣,天生是絕好修真之地。

     行行重行行,已到山前,轉過一個山坳,再擡眼望時,眼前就是一亮,隻見面前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山門,裡邊一條白石砌成的甬道,直達天王殿前。

    紅牆四面環護,屋面都是用金色琉璃瓦蓋就,此時朝陽射在上面,隻見萬道金蛇,缭繞空際,耀目生輝,真是莊嚴燦爛,無與倫比,妙善公主到了山門,便下辇步行,到天王殿禮過四大天王、彌勒、韋馱,再進來便是一片極大的廣場。

    場上蒼松古柏,如螭蟠龍鬥,翠蓋張天。

    上面便是一座白石砌成的法台,台後便是大雄寶殿。

    那時台旁對立着兩行毗丘尼,約有三十餘人,見公主駕到,都排開閑人,魚貫下台迎接。

    這原來是各處尼僧,聽得公主舍身本寺,故特來挂褡常住的。

    當下,台上台下本擠着不少閑人,如今見公主到來:都向四下讓開,兩隊尼借就迎公主上了大雄寶殿。

     此時殿上鐘鳴鼓響,案上寶燭通明,爐内香煙缭繞,紅魚各各,青盤丁丁,大家瞑目合十,高誦楞嚴。

    公主禮過世尊。

    一卷經畢,才由衆尼僧引領,來到禅堂休息。

    衆尼僧逐一參谒,報過法名,一方面端上香茗,給公主解渴。

     此時一班閑人,又都擠到禅堂外面,喧喧嚷嚷,鬧成一片。

     幸而聞得妙莊王駕到,大家恐幹罪戾,方才向外散去。

    可是這麼一來,把庭院中的花木已踏壞了不少,欄杆等也不免有些損壞,但衆人對于公主的熱情,卻也可以想見了。

    正是:今朝歸佛座,他日度芸芸。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