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

關燈


    ” 他于是便走到妙善公主身旁,用手摩着她頂門,喃喃地念道:“莫要哭!莫要哭!莫要哭昏了神,閉塞了聰明,莫要忘了你大慈的宏願,入世的婆心。

    須識有三千浩劫,須由你去度;三千善事,須待你去行。

    莫要哭!聽梵音。

    ” 說也奇怪,那老者如此一念,那妙善公主,果然象懂得的一般,豎着耳朵聽,睜着眼睛向老者看了一看,已理會得他的意思,立刻就止住了哭,兩隻小眼睛卻盯住了老者。

    這麼一來,把妙莊王與合殿群臣,都驚疑得面面相觑,啧啧稱奇。

     正在此際,忽聽得老者說道,“如今公主哭是止了,老拙也不能在此久留,就此告辭了。

    ” 說罷向妙莊王打了一躬,兩袖一揮,輕輕起處,徑自揚長下殿而去。

    看他腰輕腳穩,健步如飛,不象是老人的行動。

     妙莊王到此,知道他是個有道高人,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便吩咐值殿侍衛:“快去追趕,将老人請回,說孤家還有事要請求指教,務必請他回轉。

    但是要善言相請,不可鹵莽得罪于他。

    ” 侍衛領命而去,直到朝門,已不見老人蹤影。

    于是大家乘着快馬,分東南西北四路出發追尋。

    可是尋遍了六街三市,終究沒有老者的影子。

    向衆百姓問吧,他們又處身在狂歡極樂的環境中,忙着飲宴取樂,誰也沒有留心什麼老者不老者,因此也問不出一個究竟來。

    那一班侍衛,弄得沒有法子可想』,隻得再向四處尋訪了一番,依然不見,隻索回宮複命。

     妙莊王向群臣道:“分明看那老者走的,隻一瞬間,就命他們去追,如何就會不見?難道那老者竟會插翅飛去不成?” 群臣個個驚異,大臣婆優門奏道,“臣想今天百姓慶祝,六街三市熱鬧異常,老者又健步如飛,當他闖出朝門,混在人叢之中,自然一時不易尋覓,若着侍衛逐戶挨家地尋訪去,定有老者的着落。

    ” 話聲未絕,早有左相阿那羅接奏道:“使不得!使不得!今天百姓正自歡歡喜喜地慶祝盛典,若挨家逐戶地搜尋老者,豈不打斷了他們的高興,擾亂了大典?照老臣看來,那位老者,決非等閑之輩。

    隻聽他剛才一番議論和來去的行動,就可以知其大概。

    他既不肯少留,尋訪也終于沒用,不如任他去罷!我看此位老者,多半是佛祖現身點化哩!”你道他如何指說老者是佛祖呢?原來這位年高有德的阿那羅丞相,卻是深信佛法的,故無論何事,都會拿佛法來解釋的。

    再說妙莊王一聽了阿那羅的那一番說話,又将頃間之事,仔細思忖了一番,不覺也有些将信将疑,說道:“倘果如賢卿所言,難得佛祖降臨,十分有幸,隻可惜肉眼凡夫,當面竟識不破。

    不然,多多請求沸祖指點,豈不是好?偏又當面錯過這種良機,不曾求到一點半點的指示,真是可惜!運算來都是孤家德薄所緻,如今也沒得說了!” 當下阿那羅丞相又不免用言語将妙莊王安慰了一番,君臣又暢飲了一場,方才歡然而散。

     不過那佛祖現化的一番事情,從此就傳遍了民間,大家都當一件奇事宣揚,幾乎街談巷議,沒一個不拿此事來做談助。

     本來這興林國的百姓,根本早就被佛教所化,大部分都已傾信佛祖的。

    另外一小部分,雖非傾誠相信,但腦海裡也一般的有佛祖的印象存留着。

    故聞此事,都認起真來,還加上許多推測和許多附會,鬧得滿城風雨,通國皆知,好象釋迦牟尼佛祖,竟坐了興林國的寶位一般。

    正是: 衆生誠擾擾,我佛總閑閑。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