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攻異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顯神通

關燈
卻說韓湘子投生韓府,轉瞬已是十多歲了。

    當他五歲上頭,他父親韓會見他聰明出衆,因對兄弟韓愈說:“湘子這孩子,天資很好,看來可望成才。

    須請個好先生,教他讀書。

    ”韓愈聽了,便四處留心,陸續聘到幾位名宿先生,專授湘子一人。

     不料湘子生有宿慧,無論什麼經書,經不得他的眼,一經過眼,不但朗朗成誦,而且不煩先生講解,自能悟澈其中深微奧妙的理旨。

    有些地方,往往先生所引為難講難明的,湘子偏能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說出一番确切不移的大道理來,弄得幾位先生一個個自歎不如。

    教過一年,第二年便不肯蟬聯而下。

    因此到湘子十二歲時,已經換了四五位有名先生。

     這年冬天,又因先生辭館,遠近數百裡内,聞得韓家公子是真正神童,便是平日自命不凡的老師宿儒,生怕跌翻在這位神童手裡,壞了自己一世才名,誰也不肯輕易前來嘗試。

    請了多時,竟請不到一位名師。

    韓會不覺對韓愈笑道:“看來今世号稱名宿,本領都不過如此,怎麼一個個弄不過小孩子呢?”韓愈正色道:“兄長别這麼說。

    小孩子家,憑着些小聰明,略得一二皮毛,湊巧給他說着幾處古人的漏洞,也還不知他見解的是非,兄長怎便把他看得如此了不得?至于以前請的幾位先生,據小弟所知,如某某幾位,實在是有大學問,大本領的。

    他們的聰明資禀,或者不如湘子,若論真才實學,不說别的,單說他們螢窗攻苦這四五十年,無論如何決非孩子們三年五載、一知半解的工夫,可能比拟什一。

    他們所以辭館的原因,或者自顧精神不濟,怕誤人子弟;或者湘子自恃聰明,不免有些狂妄自大之處。

    他們瞧在你我老弟兄份上,又不好說出真情,反傷賓東和氣,可不說句客氣話兒,大家分手了事。

    兄長如何竟這般深信湘子才學勝過一般名宿起來?這等說話,萬萬不要使孩子們聽見。

    本來年輕輕兒,不知天高地厚,一旦聽得你做老子的如此獎譽,還有不狂放自尊、眼高于頂麼?到了這個地步,兄長啊,隻怕他這一點聰明,不為福利,甚或應了孟子所言盆成括一流人物,不但非孩子之福,也恐為韓門之禍呢!”韓會聽了,默然不語。

     三冬将盡,轉眼開春,湘子已在要緊攻學之時。

    一時三刻找不到一位先生,卻終是一件困難問題。

    弟兄們時時談起這事,都覺非常為難。

    誰知這年臘底,忽然來了一位青年,投刺請見兩位大人。

    老兄弟倆見他的名刺上寫着呂谷朋三字。

    大家記了記都說,不曾有這麼一個朋友。

    一同整衣出見,見這人年不滿三十,面如冠玉,唇若塗朱,英俊不凡,軒爽出衆。

    兄弟倆不由得都吃了一驚,似覺有生以來,入世多年,不曾眼見這般俊雅人物。

    心中這般想,面上就不知不覺露出十分欽愛的意态來。

     接談之下,方知這人是個不第秀才:“自信學貫天人,既不能入主司之目,也不再作登科之想,一向隻在各顯家教讀為業。

    今聞府中公子非常聰明,多少名宿都知難而退,如今竟還請不到一位适當的師傅。

    小子不揣其愚,以為不世之才,當有出塵之日,為之師長,方能日進無疆,不難成為道人。

    小子不敏,竊不自謙,敢效毛生之自薦。

    還請公子先來一見,如果不蒙信重,還當即刻引退,不蹈以前諸先生之覆轍。

    ”二公見他語音清朗,氣概非常,已知此公必是大有來曆的人。

    一面和他敷衍着,一面就把湘子召來,叫和谷朋相見。

     此時韓會心中唯恐湘子或過驕妄,以為:“多少老師宿儒,尚且被我難倒,何況這樣一位年輕的人?萬一當面搶白幾句,倒不成個意思”哪知湘子一見谷朋,先作一番打量,随即上前,含笑一揖,不知不覺拜了下去,連叩幾個頭,口中說道:“這位才是我韓湘子的先生呢。

    ”老弟兄倆見了這番情景,不覺大為詫異,因笑對谷朋說:“這孩子人倒聰明,就是性子太倔強了些,每次請來的先生,總不曾見他如此心悅誠服的樣子。

    ”谷朋接笑道:“不羁之才,當有特殊的教法,或者以前幾位老師,雖然久拟臯比,卻不曾教過這等特别聰穎的學生。

    他們把公子這樣的人才,也當作普通子弟看待,施以同樣的教授,這就無怪格格不入了。

    ” 韓會因請谷朋考驗湘子的學業,實是順便還想看看先生的本領。

    谷朋豈不明白,當就湘子平時所學的功夫,随意和他談。

    湘子自謂這些都是極淺近的學問。

    哪知一經谷朋指導,才覺本人所知所解,真不過是一種皮毛而已。

    凡是谷朋所說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