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受友托嫦娥傳青鳥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關燈
父乃大羅金仙锺離權,号叫雲房先生。

    他有通天徹地、翻江倒海的本領,和哮天犬的主人二郎神又是舊交。

    他已知道我在此辦理這件事情,要是我辦不了時,他老人家一定會知道的。

    他要來了,無論文幹武幹,都有妥當辦法。

    你還怕什麼呢?”王員外拜謝道:“弟子得上仙照佑,哪有不放心之理?但不知此妖幾時再來,一天不了,一天便不安枕席。

    想上仙令師既有那樣道法,最好還是請他屈駕上天,告訴二郎神,将此犬收了回去,豈非百事都了。

    我一家人都可放心大膽,照常辦事,也免得屈留上仙,耽誤你訪道的光陰呢!”洞賓聽了,心中着實有些躊躇。

    因為自己初次訪道,雖承師父訓教多年,懂得許多法術,但因頻年作些功名場中的俗務,始終沒曾正正經經地用過工夫,而且安居家園,地方平靖,所習道法,也無試驗的機會,知道靈與不靈。

    别的不說,單道回去拜求師父一句話兒,頭先是師父派鶴童送我過來。

    此時若要步行回去,至少也得十天半月的路程。

    而且到家之後,萬萬不能自在離家,這不害了自己麼?想到這兒,不覺發悶起來。

    因王員外再三懇求,隻得把此中苦情,告訴他聽。

    又說:“我師父真是天上金仙。

    我到此地,就是他派一隻白鶴馱我來的。

    到此地後,管的什麼閑事,吃的什麼苦痛,他都能一一地料到。

    難道往後的事情,反倒毫不知情麼?他既不說要我回去請示的話,可見他已料定到了,那時必有高人幫忙。

    請員外放心吧,我們修道人,大忌誇大口,說謊話。

    你要不信,隻看我一個自由自在之身,為什麼自讨苦吃,肯在府中等候那妖物呢?” 員外聽了,仍是似信非信的,但也隻得姑信其有的态度,和夫人一同道謝,并收拾一間精舍,給洞賓居住。

    洞賓一住三天,音訊毫無,心中倒真個焦急起來。

    因于夜闌人靜之際,推門而出,閑步月下,負手往來,沉思此事如何了結之法。

    想至無可如何,不覺浩然長籲。

    籲聲未了,忽聽半空中似有女子的笑聲。

    洞賓吃了一驚,擡頭一望,見一朵彩雲,停在天半黑雲之下。

    彩雲中間,站着一位美人兒,宮妝打扮,手執拂塵,招呼洞賓笑道:“出家人有何心事,如此長籲短歎。

    既然恁大心事,何不快回家去,享些人間之福。

    ”洞賓聞言,又驚又愧,慌忙跪地不起。

     叩頭說道:“望仙師下凡指教弟子吧。

    ”一言未了,彩雲已在面前,倏然一縷青煙,經風四散,面前卻端端正正立着那位仙姬,向着洞賓一拂,說道:“請起請起,折殺貧道了。

    ”洞賓起來,又拜了四拜。

    仙姬也恭謹還禮,自言:“即月裡的嫦娥,前因染了俗情,被太陰星主谪下凡塵。

    幸逢鐵拐仙師救援,送回月宮。

    蒙星主愛憐,逾于從前。

    現因星主奉上帝之命,因世人繁殖日多,人口愈衆。

    原有一輪皓月,隻能随地而行。

    若要普照大地以外的大千世界,卻是斷斷不夠的。

    因此叫星主想想添設月球的辦法。

    星主召集我等,共商推廣之計。

    拟盡先在大地四周借用幾顆大星,跟随原有各大星球,一路繞着太陽,得其反光,發為月色,如此方可照遍寰宇。

    而原有月輪,可以專照大地,光彩益發可觀。

    辦法拟就,有旨命我們星主為月宮總星君,以下分轄多星。

    由星君擇原來辦事仙姬中才德較優者,充為星官。

    貧道也得濫竽一席,并派主原有月球,此番正從調查各處月光敷設情形。

    即拟回至本球,籌備一切。

    路過廬山,遇到何大仙姑,邀去叙談半日。

    他說奉玄女師之命,在山中專等一位有緣之人,傳他天遁劍法。

    我問他所等的是何等人物?他說是雲房弟子呂洞賓。

    ” 洞賓聽到這裡,不覺又喜又驚,忙說:“禀告仙姬,弟子正是呂洞賓。

    家師锺離權先生,正命弟子前去廬山,有人傳弟子天遁劍法,原來卻是何大仙,這真是弟子萬幸之事。

    可奈一到此間,就被一件小事拖住身體,弄得弟子進退兩難。

    是以在此對月長籲,不料又被仙姬所見,弟子内愧萬分。

    ”嫦娥笑道:“你那為難之事,我也有些曉得。

    倒不是何仙姑告訴我的,也不是我自己能夠未蔔先知,乃是路過金山腳下,遇見張果大仙,他正為救度一人,剛從龍虎山回去。

    一見了我,就講起你的事情。

    原來他此番下凡所度之人,也是受令師委托,代他辦理之事。

    現在事情已辦了,待要回轉本山,順便将這事對我談談,并讓我寄個信兒給二郎,趕緊把哮天犬收回,方免你逗留人間,誤了你的正事。

    ”洞賓聽說,慌又道謝不疊。

    嫦娥不覺抿着櫻口,微微一笑道:“你這位先生,倒喜歡多禮。

    我是不大懂得客氣的。

    ”洞賓不覺紅了臉,回不出話來。

    嫦娥又道:“你是初次學道的人,臉皮子嫩得很。

    我不和你取笑了。

    告訴你正經事情吧,你曉得我和二郎風馬牛不相及,因甚張大仙要托我帶信兒呢?”洞賓忙道:“弟子也不解這個道理,正要請教仙姬呢!”且慢,作書人寫到這裡,預料看官們也必問道:“嫦娥和二郎,真是風馬牛不相及,怎會托他去帶信呢?”然而作書人卻答道:此中自有道理。

    欲知道理為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