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受友托嫦娥傳青鳥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關燈
就該派他前來。

    此時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何必要我們管這閑事。

    如今還要驚動你的大駕,老遠的跑了過來,豈非多事?”知覺又笑道:“你别盡鬧意氣,豈不聞老師父講說緣份數理的兩種道理麼?人有定緣,事有定數,天都不能挽回,凡人豈能勉強?老實說,老師父派你前來,是因法寶在你的手中。

    從前降牛魔,收蛇精,全是你一人幹的,較之我輩,自然熟手得多,這是一層。

    還有這位呂道友,師父說他将來造就,不可限量,眼前卻還不曾有什麼法術,當然不是此犬的對手。

    所以派你前來,就是為此。

    ” 知圓聽知覺說出這話,面子上似乎有了光彩,便也把面色放和平了些,笑了笑道:“他老人家就有那麼大的心思,我就和他弄不慣這一手兒。

    ”知覺又道:“話還有咧,你别先打岔。

    但是師父預知你的性格,大權在手,是不肯饒人的。

    特叫呂道友同來,正是替這犬伏下一支救兵。

    ”知圓聽到這裡,不覺嘻嘻一笑,喃喃自語道:“救兵救兵,隻落得狗咬洞賓。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好笑起來。

    知覺笑道:“别這麼說,種種事情,都是逃不過老師父預料的。

    呂道友必要救那犬精,和犬精的必咬呂道友,又是他所先見的。

    你們不信,大家過來看看,這是什麼東西?”衆人聽了,都向他手中瞧着的一粒白色丹丸,說道:“呂道友過來,這是師父替你預備的傷藥。

    師父還說,這一口兒,要是咬在别人身上,性命早已完了,幸而是你,又有這道袍保護,才隻傷了腿子。

    雖然受此痛苦,卻喜沒有咬碎道袍。

    ”衆人聽了,這才注意起來,都咋舌稱奇。

    因為道袍遮住下腿,犬齒分明經過袍子,方能咬人腿肉。

    肉已受傷,袍子卻紋絲不動,委實算得天地間一件瑰寶。

    知圓更咄咄贊美。

     洞賓謝過老和尚,更向知覺稱謝。

    知覺替他溶開丹藥,塗在傷處。

    轉眼兒,皮肉如新,痛楚毫無。

    知覺笑道:“呂道友,事有前定,這犬精該要你手裡将它驅逐,别人幹涉是沒有用的。

    我們老師父明知知圓師兄決不會輕饒人家,特地當着道友面上,說明此犬不該喪命的理由。

    因為道友聽了此犬是二郎神所有,二郎是你們同道的前輩。

    你早就存下救護之心,得師父一言,你才放膽救它。

    但因你幼年曾誤殺一犬,你是抱有宏願,要度盡天下衆生,不忍使一物不得其所的。

    安能叫無辜生物,為你而蒙冤不解?如今藉哮天犬一咬,為冤死之犬吐一口氣。

    師父所謂替你了卻一重孽案者,就是這事。

    ” 洞賓回心一想,果然記起三歲的時候,曾和一班弟兄在郊外散遊,共為擲石遊戲。

    洞賓力小,一石投去,誤中一隻睡狗的眼珠。

    睡狗受疼而醒,已成半瞎。

    它一陣滾爬,跌入靠近的河中,就此淹死。

    當時也曾設法施救。

    無奈一批孩子,最大的不過六七歲,哪裡救得起來。

    洞賓年紀雖小,也很知道這事有些對不過自己的天良。

    長大起來,還有時記得這事,不免耿耿于懷。

    今給老和尚點醒前因,恍然大悟。

    知覺又道:“老師父說,将來你到杭州城隍山下,有一癞皮小犬,受你度化升天者,就是你所殺的冤狗,你可記在心頭。

    ”洞賓聽了,複向空中叩謝老和尚周全之德。

    随後又把臨出家時锺離權老師所言口舌之災,總以為是一種言語是非,或者和人家有什麼争論交涉的去處。

    哪知應在犬精口内。

    衆人聽了這許多因果之談,無不嗟呀歎息,人人存有不敢害人之心。

     知覺把話說完,對知圓笑道:“師父命我邀你一同回寺,不必在此逗留了。

    這邊的事情,有呂道友一人,足夠了結了。

    ”知圓道:“方才不是說呂道友未有功行,不能和這畜生抵抗麼?”知覺笑道:“吉人自有天相,你管他這麼多事幹啥?去吧去吧,莫啰嗦了。

    ”知圓這時倒似乎不願回去的樣子了,又支支吾吾地說道:“既說吉人天相,呂道人一人可了,何苦讓我們來管這閑事。

    ”知覺呸了一聲道:“你枉為佛門中有道行的高僧,連這等普普通通的道理,方才又對你說得舌頭都穿了,你還是這等糾纏。

    再說句現成話,就算呂道友一人能了此案,可是王員外卻請的是我寺中的法師呀。

    自為僧人,最要随緣。

    既受禮聘,如何诿責于人?總而言之,還是一種定數。

    話已說完,你該快快走了。

    ”知覺說完了話,便來挽知圓的手,說聲:“走吧!”知圓沒了法子,隻得和他一同告别。

    王員外和呂洞賓恭送到門外,聽得知圓對知覺說:“還有一件事情,須到西市走走。

    師兄先請回寺,我随後就到。

    要是老古董問起呢,你就說,我已回寺。

    辛苦了,在前面休息片刻,就過來的。

    ”知覺不依道:“老師父要你即刻回去,自然有他的道理。

    你我怎麼可以瞞着他作事。

    我也不敢替你說謊。

    ”知圓笑道:“你這人太沒有兄弟的交情,些微小事,如此作難。

    也罷,我就跟你回去。

    見了老兒,還是可以出來的。

    ”知覺便拉了他,向衆人點點頭,走了。

     王員外和洞賓一同回入内廳。

    洞賓方向員外道歉,并說:“員外請放心吧,呂某雖然沒有什麼道行,但至萬不得已時,我自會請我師父來幫忙。

    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