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重九登高狗眼避疫 鬼王入坑進士受欺

關燈
是桓景因得犬丹而能見鬼物,所以今人對于能見鬼魂的,都稱為狗眼。

    狗眼二字,便是這樣一個出典。

    其實桓景能夠見鬼,賴有犬丹。

    因犬丹而别生一副眼光,才可稱得真正狗眼。

    如今的所謂狗眼,卻不見得有甚犬丹。

    有那明達之士,說他們都是借此斂錢,并非真能見鬼。

    而據著者的意見,即便他們真能見鬼,也是生理上一種特殊情形,與狗眼之稱,有些不大相當。

    不過習俗相沿,曆來有此稱呼,著者也無從替他們辯說了。

    還有一事,是九月九日,稱為重陽佳節。

    今人多有登高之舉,這不必說是沿用桓景避難的故事。

    桓景當年因得罪鬼物,鬼物報仇,不得不登山避難。

    不知今人都何仇于鬼物,也要看樣學樣的,模仿一下。

    以極無理由之事,流傳至二千年之久,還是相傳勿替,真是可笑又可怪了。

    著者并非反對登高,更不是說九月九日不該登高。

    要知登高是極爽心目,有益于身體的事情,而且随時可以舉行,不必定要重陽那天。

    更進一步說,便是重陽這天,也不必老躲在家,故意作反對習俗之舉。

    總之登也好,不登也好,九九登高也好,平常日子登高也好,可總不要把登高當作避難看,這就于情理上都說得通,不緻有盲從附和了。

     這話丢開,再說從長房死後,另有一個胡子羽的接任其事。

    子羽死後,又傳了兩人,而至唐朝時候,方有終南山進士鐘馗接任。

    鐘馗雖是文人,卻生得魁梧偉岸,有力如虎。

    他因功名蹭蹬,退而隐居。

    因他為人正直,得傳治鬼之職。

    不道他也有一種僻性,是心太急,性如火。

    往往一時之氣,遷怒鬼物。

    他有一件法寶,為鬼物所最怕。

    此寶說來卻也可笑,乃是一棵柳樹。

    向柳劃咒三遍,随便折下一枝,打在鬼身上,别人并不見鬼物所在,但可聽得一種凄厲哀叫之聲。

    鞭畢之後,地上可見血痕。

    所以今人相傳,說柳枝可以吓鬼。

    鄉下地方,每有患病之人出門就醫,必采幾根柳條,插在身上,或放在舟車之内,以為有此一物,便可驅散鬼魅。

    殊不知锺進士咒柳鞭鬼,重在他的咒語上。

    有了咒語,就是桃李花果,任何枝幹,都能有用。

    今舍咒而專用柳枝,真可謂舍本逐末,愚至無可再愚了。

    這也是世傳相沿,以訛傳訛的一種笑話。

    和上文所言重九登高、狗眼治鬼之類,是一般的迷信之事。

    這卻不必說它。

     再講那個鐘馗,專以暴力治鬼,鬼怎麼能甘心。

    自有那般膽大有智的雄鬼,向着群鬼提出反抗鐘馗之議。

    群鬼本來苦于他的刑罰,久思脫離他的羁絆。

    今既有雄鬼出來倡導,自然全體贊同。

    他們用的計策,也非常好。

    原來鐘馗生有眼病,每逢出門,都要帶着一副大眼鏡,方能辨認路徑。

    除了眼鏡,簡直便如瞎子一般,休想走得一步。

    這班鬼物就利用他這個弱點,等他出門之時,先派兩個身子比鐘馗更長的魍魉鬼,随在他的後面,趁他不防備時,伸手向前,将他的眼鏡打落。

    鐘馗失了眼鏡,急忙回頭一看,魍魉是能隐形的,早已避得無影無蹤,不知所往。

    鐘馗既失眼鏡,又發暴躁。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亂跑亂跳起來,不防腳下早伏了許多小鬼,前前後後地搬遞石頭,絆住他的雙腳。

    這樣一來,把個锺進士跌得半死半活,身上骯肮髒髒,活像個泥母豬兒一般。

    最後又被幾個有力氣的大鬼,推入糞窖之中。

    窖深糞穢,走又走不出,爬又爬不起。

    越是這樣,越是發火。

    火性越大,越找不到出路。

    一直鬧到半夜,才有人來出恭,聽得窖中有聲,這才喊起人來,将他救出。

    這便是世俗鐘馗被鬼迷住的一幕趣劇。

     鐘馗自從吃了這場大虧,回到家中,氣成一場大病。

    明知這是衆鬼報仇之計,但思身為鬼師,反被屬鬼欺淩,威信已失,顔面何存?也不願再幹這等治鬼生活。

    他本人也因氣憤愧恚,不久就去世了。

    從此以後,這治鬼一事,也沒有這大膽的人敢輕易擔任。

    但是锺進士的威名物望,卻已傳流下來。

    人人知道鐘馗是可以治鬼的。

    大家都稱他為鬼王。

    每逢端節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懸挂鐘馗的神像,就是這個意思了。

    要知鐘馗去職之後,何人繼任其事,卻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