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拐仙首創歸屍 淑女誤嫁蛟精
關燈
小
中
大
生指示方法調理,不久就回複性靈,身體精神一概照歸。
同時他的谪限也滿,經上帝召回天上供職去了。
他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所謂又鬧一場大事者,乃是專指玄珠本人而言。
玄珠自從輔助東方朔,将李少君斬戮之後,以為老蛟失此臂助,一時不得逞志,對于防範上頭,不知不覺的漸漸松懈下來。
大凡天下事大都風雲變幻,難以預防。
但能事事小心,綢缪未雨,自然比較要妥善一點。
尤其是國計民生,地方安危的重要事情,關系越發重大。
司其事者,格外要謹慎小心,才能夠消患未萌。
但是說到這一層,也還要作進一步的議論。
人之心理,往往在憂患時期,都能謹慎從事。
到了風潮過去,波平浪靜,反要不知不覺的大意起來。
所以古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說的玄珠子情形,大緻也差不多兒。
可是他所闖的禍,卻也出人意料之外,俗話說大風起于萍末。
風雖大,而發源之地卻非常微細。
當時浙江杭州城内,有一家官戶,姓何,沒有男人,隻剩下母女二人,相依為命。
母親胡氏,年已老邁。
女兒名叫春瑛,卻生得婀娜娉婷,整齊标緻,那年已是二十五歲。
胡氏自顧年高,膝下隻此一女,很想找個妥當人才,招贅在家,也好得個半子之靠。
無奈高門大戶嫌他們家況衰飒,是個不祥的門第,況且招贅一事,習俗引為恥辱,誰也不願意嘗試。
至于低門小戶,又非母女所願。
因此蹉跎歲月,把個上好的姑娘,養到二十五歲,還沒有成就良緣。
胡氏心中常常悒郁不歡。
反是春瑛心中,倒以陪侍老母為樂。
他說:“女兒嫁人與否,不在意中,但求母親多活個一百多歲,待女兒老來,一同入土歸天,女兒的心願足了。
”胡氏笑而叱道:“癡丫頭,這麼大年紀,盡說些瘋話。
你娘又沒做什麼大陰功,沒積得甚麼好德行,哪裡能夠活到如許高年?再說,果然如了你的志願,一個人家,活着一對老太婆,生無人顧,死沒人送,到頭來祖宗的香煙不得接續,終究算不得什麼好事。
我看此後如有差不多的子弟,但求人品端正,不問他家世怎樣,就馬虎一些,嫁了去完事。
你是真孝順我的,就不要十分倔強,這就比同死同歸好得多了。
”春瑛聽了,隻得點頭答應,說:“聽憑母親作主,女兒決不多言就是了。
”胡氏聽說,方才欣慰起來。
不上幾時,家中忽然失竊,把胡氏房中的東西,偷個淨盡。
報官追拿,蹤影毫無。
胡氏不覺流淚,說道:“瑛兒,想這都是因為家中沒有男子,容易啟人輕侮之心。
那天的事,别說是賊,就是堂堂皇皇地上門搶劫,你我一對女人,除了拱手奉送之外,還有甚麼辦法?光偷些東西,倒還沒什麼關系。
萬一有些非禮行為,叫我女兒如何做人呢?”說到這裡,不覺一陣傷心,大哭不已。
春瑛勸了一會兒,倒想出一個主意來了。
因說:“母親不用憂愁。
女兒有個計較在此,想賊人膽大,隻因我家屋多人少,我們何妨将許多住不了的房,招個妥當租戶,分租出去。
我們不求租價怎樣高,但求人家規矩正直,能夠做個好鄰居,彼此可以得個照應;就是不收租金,也譬如一進進一間間白白地關起來,那些房子長久沒人居住,也格外容易傾壞,得個正人同居,替我們管管房子,也是好的。
母親看這事可行得麼?”胡氏聽了,甚以為是,當下由春瑛親自寫了一張招租的條子,叫下人貼在通衙之中。
不到三天,看的人來了不少。
不是職業不正,就是人口太雜。
胡氏心中,都覺得不大合适。
到了第四天,早上忽然來了一個白衣秀士,面如冠玉,唇若塗朱,态度溫文,語言清朗。
據他自己說,是官宦人家子弟,因貪杭州山水清幽,思欲蔔居于此。
又說,他父親曾做過大官,早已去世。
家中尚有母親弟妹,現在建業,待房子租定,不日回去搬來同居。
母女二人一見這人體态,心中便有十分歡喜。
又聽說是官宦子弟,人口又多,覺得事事合意,便一口答應,借給與他。
那人問起租金,胡氏便把自己重在擇鄰,租金多少,概不計較,但憑貴客吩咐就是了。
那人也不貪便宜,竟付了百兩紋銀,說是定洋。
等家眷到來,再行議定房租。
胡氏見他出手如此
同時他的谪限也滿,經上帝召回天上供職去了。
他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所謂又鬧一場大事者,乃是專指玄珠本人而言。
玄珠自從輔助東方朔,将李少君斬戮之後,以為老蛟失此臂助,一時不得逞志,對于防範上頭,不知不覺的漸漸松懈下來。
大凡天下事大都風雲變幻,難以預防。
但能事事小心,綢缪未雨,自然比較要妥善一點。
尤其是國計民生,地方安危的重要事情,關系越發重大。
司其事者,格外要謹慎小心,才能夠消患未萌。
但是說到這一層,也還要作進一步的議論。
人之心理,往往在憂患時期,都能謹慎從事。
到了風潮過去,波平浪靜,反要不知不覺的大意起來。
所以古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說的玄珠子情形,大緻也差不多兒。
可是他所闖的禍,卻也出人意料之外,俗話說大風起于萍末。
風雖大,而發源之地卻非常微細。
當時浙江杭州城内,有一家官戶,姓何,沒有男人,隻剩下母女二人,相依為命。
母親胡氏,年已老邁。
女兒名叫春瑛,卻生得婀娜娉婷,整齊标緻,那年已是二十五歲。
胡氏自顧年高,膝下隻此一女,很想找個妥當人才,招贅在家,也好得個半子之靠。
無奈高門大戶嫌他們家況衰飒,是個不祥的門第,況且招贅一事,習俗引為恥辱,誰也不願意嘗試。
至于低門小戶,又非母女所願。
因此蹉跎歲月,把個上好的姑娘,養到二十五歲,還沒有成就良緣。
胡氏心中常常悒郁不歡。
反是春瑛心中,倒以陪侍老母為樂。
他說:“女兒嫁人與否,不在意中,但求母親多活個一百多歲,待女兒老來,一同入土歸天,女兒的心願足了。
”胡氏笑而叱道:“癡丫頭,這麼大年紀,盡說些瘋話。
你娘又沒做什麼大陰功,沒積得甚麼好德行,哪裡能夠活到如許高年?再說,果然如了你的志願,一個人家,活着一對老太婆,生無人顧,死沒人送,到頭來祖宗的香煙不得接續,終究算不得什麼好事。
我看此後如有差不多的子弟,但求人品端正,不問他家世怎樣,就馬虎一些,嫁了去完事。
你是真孝順我的,就不要十分倔強,這就比同死同歸好得多了。
”春瑛聽了,隻得點頭答應,說:“聽憑母親作主,女兒決不多言就是了。
”胡氏聽說,方才欣慰起來。
不上幾時,家中忽然失竊,把胡氏房中的東西,偷個淨盡。
報官追拿,蹤影毫無。
胡氏不覺流淚,說道:“瑛兒,想這都是因為家中沒有男子,容易啟人輕侮之心。
那天的事,别說是賊,就是堂堂皇皇地上門搶劫,你我一對女人,除了拱手奉送之外,還有甚麼辦法?光偷些東西,倒還沒什麼關系。
萬一有些非禮行為,叫我女兒如何做人呢?”說到這裡,不覺一陣傷心,大哭不已。
春瑛勸了一會兒,倒想出一個主意來了。
因說:“母親不用憂愁。
女兒有個計較在此,想賊人膽大,隻因我家屋多人少,我們何妨将許多住不了的房,招個妥當租戶,分租出去。
我們不求租價怎樣高,但求人家規矩正直,能夠做個好鄰居,彼此可以得個照應;就是不收租金,也譬如一進進一間間白白地關起來,那些房子長久沒人居住,也格外容易傾壞,得個正人同居,替我們管管房子,也是好的。
母親看這事可行得麼?”胡氏聽了,甚以為是,當下由春瑛親自寫了一張招租的條子,叫下人貼在通衙之中。
不到三天,看的人來了不少。
不是職業不正,就是人口太雜。
胡氏心中,都覺得不大合适。
到了第四天,早上忽然來了一個白衣秀士,面如冠玉,唇若塗朱,态度溫文,語言清朗。
據他自己說,是官宦人家子弟,因貪杭州山水清幽,思欲蔔居于此。
又說,他父親曾做過大官,早已去世。
家中尚有母親弟妹,現在建業,待房子租定,不日回去搬來同居。
母女二人一見這人體态,心中便有十分歡喜。
又聽說是官宦子弟,人口又多,覺得事事合意,便一口答應,借給與他。
那人問起租金,胡氏便把自己重在擇鄰,租金多少,概不計較,但憑貴客吩咐就是了。
那人也不貪便宜,竟付了百兩紋銀,說是定洋。
等家眷到來,再行議定房租。
胡氏見他出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