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土地廟暢談玄理 溫柔鄉引誘道童

關燈
卻說采和于極困難危險之中得仙人救應,反叫大蟒送他到土地廟内。

    其時天已黎明,采和隻覺又困又饑,疲不可支,忙去叩那土地廟的山門。

    哪知開門迎接的,乃是一個容華絕世,豐韻天成的妙齡美女。

    采和出自意外,不覺呆了一呆,忙即舉手為禮,動問姑娘可是常住廟中,貧道因貪趕路,途中遇着意外,幸得上仙保佑,脫險至此,欲在貴處暫歇遊蹤,香資照奉,不知姑娘可能允許。

    那姑娘見他那種狼狽的樣子,心中似乎怪可憐的,忙含笑說道:“出家人到處為家,何況是廟宇地方,焉有不能寄居之理?雖今庵主不在,但我和他是俗親;也可作得主意。

    道長不必客氣,請進裡面奉茶。

    ”采和才放了心,道了謝,跟那女子進門。

     裡面有間小小客堂,那姑娘請他坐下,喚道姑泡上好茶。

    又說道:“道長遠來,大概很饑餓了。

    此間荒僻,無可奉敬,隻有我俗家自做的面條兒,道長可能用些?”采和肚中正在雷鳴,羞于啟口的當兒,得此一言,不期心花大開,慌忙起立道謝。

    姑娘含笑,命道姑速去下兩碗面來。

    道姑應命而去,不多時,捧來兩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素面。

    采和肚中的蛔蟲聞得面香,越發大鬧起來,再也不及客氣,趕緊接過一碗,說聲請,舉筷兒就吃。

    姑娘見他餓得如此,真是又歎又笑,忙說:“此地沒有外人,道長大可請便,不用客氣。

    ”說着,自己也坐在下首,陪他同吃,一面問采和的來蹤去迹。

     采和一一回答。

    姑娘一面聽,一面很覺有些詫異的樣子。

    等他吃完了面,方才笑說:“道長不要怪我胡說。

    似道長這等門第人家的子弟,又正在青春之時,怎麼不思讀書上進,為官作宰,享些人世繁華之福,卻要如此遁迹世外,出生入死,受苦茹辛。

    難道世上真有什麼仙人麼?仙人真個可以随便修成麼?”采和不等他說完,笑而對道:“原來姑娘雖在廟中,卻并不怎樣信道,所以說的全是外行話兒。

    從來說神仙原是凡人做,焉有奮志求道,而不能成仙之理?至于說世上有無神仙,這話在别人或者還要半信半疑,貧道卻已一百二十分的信為必有。

    這也不是據理而言,委實貧道眼見神仙聖迹,已不止一二次了。

    不說别人,單說貧道自己的師尊,便是一位上界的真仙;還有昨兒晚上在空中指斥大蟒,救護貧道的,當然也是一位仙人。

    要是不然,怎有那種法力?可使如此兇悍蠢笨的畜生,俯首聽命呢?”說到這裡,又回溯前情,把以前經過的許多異事,約略地告訴那姑娘。

     末了,又很懇切切地說道:“不瞞姑娘說,貧道幼年也是一個世情絕深,道心毫無的人。

    彼時心中,也何嘗不想為官作宰,發财發福,享受幾十年人世的風光幸運。

    比及幾次遭變,漸覺人生世上,無論如何富貴,怎樣光榮,總之都如過眼的煙雲,一轉眼兒,什麼都沒有了。

    同時因得了仙師的指點,道友的規勸,始知世上真有仙人。

    而仙人又确乎都是凡人修煉而成的。

    既然如此,我就大澈大悟,覺得霎時風光,萬萬不抵無窮福命。

    若因短時的榮利,失卻永久的幸福,未免犯不上算。

    因此決心抛棄一切,遵從師命,願吃一世苦楚,務要求得神仙大道。

    大道得成,神仙可緻,那是最好的了。

    萬一中途遭逢危險,竟緻身死他鄉,或葬身于獸類之腹,總之不過是一個死字。

    同是一死,富貴至王侯卿相,貧賤至輿台走卒,又有什麼分别呢? “再換句話說,壽終正寝,與葬身獸腹,也是一樣的。

    長瞑不視,自世俗之見或者看得壽長壽短,好似十分重大的一件事情,自天地同壽萬劫不磨的神仙看來,活到百年,與死于襁褓,還不同是這麼一回事兒?并無十分長短之别麼。

    貧道自從看透了這層關系,不但對于向日希望的富貴視同浮雲之過眼,就是壽限的長短,死狀的吉兇,也都全不放在心上。

    總之,一意專心,向着大道的路上走。

    走得通與走不通,橫豎都屬命中注定,非人力可能挽回,那又何必介于懷抱呢?所以姑娘才問我有無神仙,和凡人究竟能否成仙?這兩句話,不但我敢斷定世上必有神仙,而且必是凡人修成。

    更談得切實一些,就算無有神仙,未必可待,凡人能否修仙,未必确有把握,而我的心中,卻完全不管這些。

    更不但不管,簡直連想都不去想它就是了。

    再則,也不必專是我一人如此。

    貧道愚見,以為凡是修仙之人,都要有此種堅決的意志,和宏偉的毅力,才真有成仙之望。

    若是今天出家,明兒就想得道;道還未得,馬上又想到成仙之後,如何如何快活,恨不得立刻就能騰雲駕霧,飛去飛來,長生不老,萬劫長存。

    那等意态,與俗人指望升官發财,又有何等分别?這等人,便請他不必自讨苦吃,橫豎是無所成就的,何必白受一番艱危辛苦咧。

    ”姑娘聽了,忽然擡起頭,朝采和望了一眼,面上也似乎露出一副愉快歡慰的情形來,但卻仍舊淡淡的一笑,說道:“依奴看來,人生一世,短便短,也正為了太短,合該趕緊圖些眼前的快樂,别等無常到來,要快樂也來不及了。

    至于修仙的話,究竟太荒唐了,隻可以哄哄那批笨漢;稍微聰明些的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

    道長不信,隻看古往今來多少聖賢豪傑,絕世聰明之士,他們難道不喜歡長生不老,永為世外逍遙的人?為什麼不聽見他們修仙學道,卻一個個緻身君國,做那君明臣良、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