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

關燈
圓方得回至海底。

     後來羅圓修道垂成,把頑殼做成一所海底洞府。

    那近處一帶數百裡内,見有一種彩光熠熠輝煌。

    許多妖人都當海中出了奇寶,紛紛來襲,又幸龍王先期替他戒備,派來三千神兵,守住淮海村口,方得無事。

    這等故舊之情也算不可多得。

    這時通慧到了水晶宮中,見過龍王。

    龍王已知他的本意,忙先替他道了辛勞。

    通慧笑道:“貧道是專程替大王老友道謝來的,怎麼大王倒先替我道乏起來呢?”龍王也大笑道:“彼此都是扶助老友,怎能言謝。

    聞得羅圓遵師法旨,在他新建洞府中起建道場,不知法師是哪一位。

    ”通慧道:“這事敝師在五百年前,早已算定該是一位姓李的跛腳道人主持壇事。

    這人和大王的貴老友也還有些直接、間接的緣法,那跛仙的前生,原是玉帝殿上司香吏,為因口舌不慎,在萬壽筵上和一位司花女官說了一句笑話,兩人都罰堕輪回十世,那司花仙女第一次降生,就做了貴老友孫仙賜的夫人,也便是如今啟建道場的羅圓夫人的媳婦,轉到現在,這被谪兩仙都經了十世輪回。

    這次限滿,他們都能不昧本性,修成正果,便可回轉天曹,另有榮令,決不止仍為原職。

    因天心最仁,前次降罰是格于天律,無可如何。

    迨見他們十世為人,都還忠厚賢孝,聖心大為嘉憫。

    因此料定他倆成就,必不在小。

    并聞現在的仙女,生在江南何氏,出世未久。

    現在的司香吏卻生在河南李氏,據聞為老君祖師同族後人。

    祖師從盤古以來,常常轉世為人。

    近百年來,又轉生于苦縣地方,收得弟子文始真人。

    恰值司香吏十世降生之時,祖師即派文始前去指點照拂,因此這李仙成道頗速,為自來修道的人所未有的奇緣。

    祖師并已親收為徒,留在他自己門下。

    此公前程真不可限量咧!我所說的這李仙和孫仙賜有些間接仙緣,就從仙賜的夫人司花仙女而來。

    ”龍王點頭笑道:“是了!這花仙等九世降生之事寡人全知道,也還替他效過一些微勞呢!”通慧卻沒暇問他這事,仍接着說道:“這雖算不得什麼,但仙家規矩,凡是兩方有些小關系,即稱為緣。

    因此這跛仙和現在的張果,也可稱得薄有前緣了。

    ” 龍王笑而稱是。

    又說:“田螺殼内做道場,倒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聞。

    畢竟仙家妙用,比衆不同。

    如此盛會,想來令師文美真人和許多仙官仙吏都是要到的。

    那時寡人也要躬親前往,參與這個稀世難逢的盛典咧!但不知有定期了沒有?”通慧道:“日期尚沒定準,大概今天他們自己人議妥之後,再由我去聘請法師前來,就可開常那時大王就是不得空閑,我們也一定要來強邀的。

    ”說罷,大家都笑起來。

     通慧說完了話,别過了龍王,趕到淮海村中。

    隻見那村情形大不相同。

    從前是一片荒涼,魚蝦不到的地方,如今卻因螺殼放光,各處水族中凡有些小道行的,聞此異事,都不遠千萬裡之遙趕來觀光。

    同時便有慣于經營的水族商賈,也乘機前來開設一個買賣場兒。

    不上十年,這荒涼滿目的淮海村,竟變成了貿易興盛的大海市。

    通慧見這光景,不覺點頭贊賞。

    一時到了那羅圓頑殼所成的洞府,他那洞屋仍照螺殼原形建造,進口處是一座大圓門,入内屈折彎曲,蜿蜒回旋,通到底方是一座小小後門。

    門亦是圓形,洞中寬闊非常,定可容得數千人的起居。

    羅圓已完全成為人體,自己住在中間一屋。

    屋分三間,兩旁卻有走廊可通前後。

    至于洞中器皿什物,雖非十分富麗,也覺清雅别緻。

    通慧想道:照此情形,也很可以迎請衆仙的了。

     正在一處一處參觀,早被洞中伺應人役瞧見,飛報進去。

    裡面羅圓夫人在前,天成父子随後一起迎了出來。

    列公要知田螺殼内如何做道場?跛腳仙究是何人,和老君祖師什麼情?卻因事情大怪,情節過長,一時三刻實在講說不盡,隻好抹桌另起,從頭寫來方才有頭有緒,秩序井然。

    列公們耐心等着,莫瞎罵作書人賣關子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