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
關燈
小
中
大
。
雖說将來終有成功之日,可是人欲易襲,危險太大,還不如先吃些辛苦,等到功行大成,卻去經過一次輪回,什麼都不易侵襲,也免了許多危險,豈非一勞永逸麼!公子須知這也不是偶然之事,總是師尊替你深思遠慮,設法周全,才能這等通融辦理啊!”仙賜聽了,更加感激得死心塌地,至死靡他,不覺痛哭失聲道:“師尊為弟子如此用心,正不知将來如何報答得來!”三姐安慰道:“你既知道師尊待你的苦心,就可曉得師尊希望你的至意。
你我做弟子的,隻要不負師尊期望,就算對得住師尊了。
難道師尊還用得着你我的報答麼?”仙賜含淚稱是,又問三姐:“如今去哪兒?”三姐笑道:“且去西岐山見過師尊複旨再等後命。
大概你的事情也還未了,怕還有用得着我的去處哩!”仙賜道:“那個自然,我是三姐一手提攜照拂的人,我的功行一天不成,三姐的心事一天不了,那是一定之理。
”三姐笑道:“不是這麼講法,旁的事情我不知道,但知千年之後,還要替你去找個道友好做你母親道場的法師,這是我早已曉得的了!”仙賜也不再問,送他出了洞門。
因他是代替師尊訓植自己的人,不能以普通同門之禮相待,也照恭送老師之禮,跪送得不見蹤影方才回洞。
三姐到了西岐,參見了文美真人。
真人喜他辦事小心,便從那日為始收為弟子,并替他取個法名叫“通慧”。
通慧叩謝過了,仍在真人身邊供應使令。
真人着他每隔數十年必去天台一走,查看仙賜功行。
五百年後,真人親降天台,授仙賜煉氣燒丹大道,并得天書兩卷,内載五行遁法及一切變化運用、召将遣神、收妖伏怪的法術,凡百年而習成,真人始命他周遊各地,廣立功行,為本生立腳根,即為來世結善緣。
凡又數百年而道行完成。
真人慧心默運,已知孫傑投生十餘世,過一千餘年,曆夏、商二代,現已降在洛陽張姓人家富室,年方四十,尚無子嗣,即命仙賜下凡,為他兒子,以償千年前一段宿願。
這張姓男子名叫天成,所生一子,單名一個果字,那張果前生,即是孫仙賜。
因宿根深厚,生而能言,靈慧異常。
十歲上頭,得文美真人派通慧女道冠前去指點于他。
張果立時醒悟。
那天成一生好善,十餘世享用不絕。
自得張果為子,滿心喜悅。
通慧怕他将來阻撓張果修道,又想他一生功行食根千年,再不回頭,未免越趨越卑,終有堕入苦海之一日。
因于指示張果之便,帶着點醒幾句。
張天成知前生因果,又見通慧雲行霧走,法力無邊,深信世上真有神仙。
神仙也是凡人所做,不但深喜兒子生有仙根,兼想到自己身上,生怕福緣一滿,轉世受苦,也便立下一個修道之心,常把此意對通慧談起。
通慧喜道:“居士得仙人為子,前生原有仙緣,再能本身信道,成就必定可觀。
”也指授他些修養的口訣。
父子倆齊心一意,共興道念。
天成又把一份家财舍散于窮苦之人,等他的妻子即張果生母去世之後,張果得通慧指示,着他會同天成,前去淮水,了結田螺精這重公案。
此時張果年紀雖輕,前生立下的功夫,好似從小兒讀過的書本,長大起來略加溫習,即可應用。
不比他爹是初學仙訣,全沒功夫,一切全仗人指導。
父子倆和通慧約好在淮海村中相會。
通慧又替他們去謝龍王千年來照拂之恩。
因為後五百年來,羅圓法力不小,常常出至海中遊行,見有水中生物受危之時,也盡力扶助一下。
曾有一次,淮河中有一批客商,出洋營運,才出海口,忽遇大風,全船二十餘人幾緻沒頂。
羅圓恰好出遊,眼見此事,疾忙用自己軀殼頂住船底,背負大船出險,救得二十多條性命。
不道本身卻因這番露臉,适為老蛟的同道妖人所見,使一條鋼鞭猛追。
羅圓看看被他追上,那妖舉鞭向羅圓頂上打下,說時本遲,那時卻快,一面妖人的鋼鞭才下,一面早有救助羅圓的海中神将,聞訊趕來,舉混金杵擋住。
一陣血戰,打退妖人,羅
雖說将來終有成功之日,可是人欲易襲,危險太大,還不如先吃些辛苦,等到功行大成,卻去經過一次輪回,什麼都不易侵襲,也免了許多危險,豈非一勞永逸麼!公子須知這也不是偶然之事,總是師尊替你深思遠慮,設法周全,才能這等通融辦理啊!”仙賜聽了,更加感激得死心塌地,至死靡他,不覺痛哭失聲道:“師尊為弟子如此用心,正不知将來如何報答得來!”三姐安慰道:“你既知道師尊待你的苦心,就可曉得師尊希望你的至意。
你我做弟子的,隻要不負師尊期望,就算對得住師尊了。
難道師尊還用得着你我的報答麼?”仙賜含淚稱是,又問三姐:“如今去哪兒?”三姐笑道:“且去西岐山見過師尊複旨再等後命。
大概你的事情也還未了,怕還有用得着我的去處哩!”仙賜道:“那個自然,我是三姐一手提攜照拂的人,我的功行一天不成,三姐的心事一天不了,那是一定之理。
”三姐笑道:“不是這麼講法,旁的事情我不知道,但知千年之後,還要替你去找個道友好做你母親道場的法師,這是我早已曉得的了!”仙賜也不再問,送他出了洞門。
因他是代替師尊訓植自己的人,不能以普通同門之禮相待,也照恭送老師之禮,跪送得不見蹤影方才回洞。
三姐到了西岐,參見了文美真人。
真人喜他辦事小心,便從那日為始收為弟子,并替他取個法名叫“通慧”。
通慧叩謝過了,仍在真人身邊供應使令。
真人着他每隔數十年必去天台一走,查看仙賜功行。
五百年後,真人親降天台,授仙賜煉氣燒丹大道,并得天書兩卷,内載五行遁法及一切變化運用、召将遣神、收妖伏怪的法術,凡百年而習成,真人始命他周遊各地,廣立功行,為本生立腳根,即為來世結善緣。
凡又數百年而道行完成。
真人慧心默運,已知孫傑投生十餘世,過一千餘年,曆夏、商二代,現已降在洛陽張姓人家富室,年方四十,尚無子嗣,即命仙賜下凡,為他兒子,以償千年前一段宿願。
這張姓男子名叫天成,所生一子,單名一個果字,那張果前生,即是孫仙賜。
因宿根深厚,生而能言,靈慧異常。
十歲上頭,得文美真人派通慧女道冠前去指點于他。
張果立時醒悟。
那天成一生好善,十餘世享用不絕。
自得張果為子,滿心喜悅。
通慧怕他将來阻撓張果修道,又想他一生功行食根千年,再不回頭,未免越趨越卑,終有堕入苦海之一日。
因于指示張果之便,帶着點醒幾句。
張天成知前生因果,又見通慧雲行霧走,法力無邊,深信世上真有神仙。
神仙也是凡人所做,不但深喜兒子生有仙根,兼想到自己身上,生怕福緣一滿,轉世受苦,也便立下一個修道之心,常把此意對通慧談起。
通慧喜道:“居士得仙人為子,前生原有仙緣,再能本身信道,成就必定可觀。
”也指授他些修養的口訣。
父子倆齊心一意,共興道念。
天成又把一份家财舍散于窮苦之人,等他的妻子即張果生母去世之後,張果得通慧指示,着他會同天成,前去淮水,了結田螺精這重公案。
此時張果年紀雖輕,前生立下的功夫,好似從小兒讀過的書本,長大起來略加溫習,即可應用。
不比他爹是初學仙訣,全沒功夫,一切全仗人指導。
父子倆和通慧約好在淮海村中相會。
通慧又替他們去謝龍王千年來照拂之恩。
因為後五百年來,羅圓法力不小,常常出至海中遊行,見有水中生物受危之時,也盡力扶助一下。
曾有一次,淮河中有一批客商,出洋營運,才出海口,忽遇大風,全船二十餘人幾緻沒頂。
羅圓恰好出遊,眼見此事,疾忙用自己軀殼頂住船底,背負大船出險,救得二十多條性命。
不道本身卻因這番露臉,适為老蛟的同道妖人所見,使一條鋼鞭猛追。
羅圓看看被他追上,那妖舉鞭向羅圓頂上打下,說時本遲,那時卻快,一面妖人的鋼鞭才下,一面早有救助羅圓的海中神将,聞訊趕來,舉混金杵擋住。
一陣血戰,打退妖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