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遷怒迷人蛟龍洩恨 法師收妖當場出醜

關燈
卻說本書上文缥缈真人對火龍真人曾說過一件老鼠化蝙蝠在西岐山上替文美真人守衛洞府,後來又因他有功于灌口人民,着他去那裡受些香煙。

    真人原替他算定,這香火期間,隻有一千年相近。

    哪知不到千年,就被那條蛟龍一攪,攪壞了他的寺院。

    那蝙蝠原本忠厚安分,因千年香火為期已近,再也不生奢望,回至山中,拜谒師父文美真人,備陳前事。

    真人神機默運,良久良久,方歎了一聲道:“似你出身異類,又為動物中頂頂卑下之物,居然能夠有這般成就,自是可取。

    在人家說來,還以為你修煉得如許久遠。

    這點成就,并不算十分難得,但從開辟以來,以絕小動物,而修道成人,日後還有絕大前程,怕除你之外,未必更有第二人。

    似乎天公于你,不算薄待。

    我因甚無端講這幾句話給你聽呢?因為你的出身太卑,前程太大,這是非常難得之事,大凡事之非分而得者,必多意外的磨折,磨折越深,成功越大,亦更見成功可貴。

    若是随随便便讀得幾句道書,煉得幾年坐功,就能成仙了道,世上衆生,隻怕人人都要去學仙人了,人人都能輕易成仙!仙與人,又有何殊?既不見仙之可貴,而仙之為仙,也真個沒甚高明,我輩又何用如此苦修勤煉呢?”蝙蝠稽首道:“弟子明白了,弟子雖出身異類,為動物中最下賤卑微之物,但從師尊收留門下,又受了千載香火,雖不敢說如何成就,也算得了幾分人性。

    從今為始,弟子大概将由畜道而入于人道。

    在别人生而為人,根行本來極佳,修持必較容易,弟子卻不敢妄自尊大,自拟于人類之數。

    無論人生所不能受的磨難艱苦,弟願意去捱。

    捱得過,是師尊玉成之德,也是弟子非分之榮!捱不過,也隻好自怨命苦,枉費了萬載修持,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弟子決不敢稍有怨悔之心!弟子愚拙心腸,但知順天敬師,安分修道,其它都非所問,望師尊憐而教之。

    ” 真人聽了,不覺展眉喜笑道:“倒不料你有恁般決心,這樣毅力,真可算得物類中傑出之才,反常之事。

    大凡反常者,不敗亡,必大貴。

    如你之才之命,敗亡二字,可決其必至此。

    将來成功,真不可以限量!如今便是你所說的人禽交界的關鍵,我便要牒送地府轉輪殿上,煩他們送你轉凡人世,擇一良善人家,前去投胎。

    你須立定宗旨,明心見性,勿為利欲所誘,勿為财色所迷,見義必為,視惡如仇,諸善力行,百邪遠避。

    如此力行勿懈,機會到來,自另有人度你出世。

    即使人事牽纏,稍稍挫折,總都是命宮所遭,切勿灰心短氣,自棄前功。

    要知修道時的磨折,都非真正的苦難,乃是修道人應曆的途徑,必有的階段。

    橫豎經難愈多,将來的成功亦越大。

    總之都非勞而無功的。

    謹記吾言,勿忘勿忘!我這許多弟子中,隻望你一人最有造化了。

    ” 蝙蝠受命之下,感激而泣,隻說:“弟子都理會得,弟子已經說過,修道順命,不計成敗,何況師尊又明明訓示弟子,還有那種造化呢!”真人大悅,馬上修起牒文,待要申送入地。

    隻見蝙蝠又跪下道:“還有一言,請問師尊,方才師尊說,『将來機會到來,自另有人前來脫度弟子。

    』難道說師尊就未必能來拯拔弟子麼?弟子承師尊訓誨提攜,恩同大地,難道還要去另拜師父麼?這就使弟子萬分的不解了!”文美真人聽了他說到這句,不覺慨然道:“師弟相逢,都有一種緣份,緣盡則散,事理之常,本來不必介意,何況你我關系,還不緻從此而止。

    不過度你之人,的确不屬于我,而亦和我本人無異,因為彼此都是師兄弟,同出一教門下,在我原沒絲毫得失,在你卻又多得一位道德極高的師父。

    要知道這也是勝過常人的一種福份啊!”蝙蝠聽了,悲喜交集。

    看着真人修好一道牒文,派個力士送去地府。

     當有冥王查看冊籍說:“有河南孫傑積德累功,救人無數。

    現在尚無子女,可着蝙蝠前去投胎。

    立時着判官修了回文,仍着力士赍回。

    真人又着力士送蝙蝠至其中,由冥王輪回司親送蝙蝠下凡。

    剛巧孫傑妻羅氏懷孕十月,夜間夢見一位官吏,送來一隻黑色飛禽,對他說道:“你夫妻行善多年,感動天心,冥王派某親送仙禽為爾男子。

    此物本是仙種,前程遠大,不可限量,爾等宜好好看視,不要輕觑了他。

    ”說畢,把飛禽一放,那禽投入懷中,一驚而醒。

    立時覺得肚子生疼,哪消半個時辰,呱呱堕地,卻是一個面白唇紅眉清目秀的佳兒。

    夫妻倆這一喜,也就非同小可,而且照夢中所見景況,可知此兒不是尋常之輩,必系絕有根器之人,心中愈覺慰悅。

    因他是神仙所賜,取名仙賜。

    光陰易過,轉眼兒,仙賜已過十歲,孫傑夫婦便請個有名的先生,教他讀書。

    仙賜是天賜聰明,不消說是一目數行,聞一知十的了。

    讀到十四歲上,已把古今史冊和許多名人典籍,裝滿了一肚子。

    一時傳說開去,就近地方都知孫傑家孩子是天生仙種,生有奇才。

    早有州官風氏,聞名來聘。

    孫傑因仙賜尚在童稚,不肯放他出去,向州官面前再三懇辭。

    不料州官和仙賜談了一回,已知他是真有才學的人,必欲請去幫忙,因對孫傑笑道:“老先生還把公子當作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