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借龍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

關燈
等他噴珠之時,念一句庵哩烘哩烘的咒語,用手一招,此珠必飛至汝手。

    可急藏回家中,挂之室前,憑你愛甚要甚,隻須向珠默祝,都可應念而至。

    至于你母眼病,隻須一觸珠光,便能回複從前光明,包他一輩子再不眼瞎。

    ”平和已知這位道者必是仙人,聽了這話,拜伏于地。

    道人笑着扶他起來,說道:“不必多禮,牢記咒語,必可得手!老龍見珠入你手,必來搶奪。

    彼時有我在暗中幫你,不緻誤事。

    放膽去吧!”說畢,一陣風起,那道人化陣金光,瞬息不見。

    平和大為驚異,忙又望空叩謝。

    肩柴而歸,因恐母親膽小,卻不對他說知。

    候到晚上三鼓向盡,獨自一人,出了後門,如飛趕到道人指示的所在,找了一個蘆葦叢中,把身子蜷伏起來,連呼息也不敢透,隻呆呆的望着水中,直至子時光景。

    果見一陣紅光,從水底直透水面,驚得那些魚蝦之類,紛紛逃開。

    那紅光升上水面,有一丈多高,向着月光,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的升沉着。

    同時似有一種白如銀、淡如煙的稀霧,圍住紅光。

    平和哪有工夫去瞧那水底的龍身,一見紅珠,喜歡得幾乎跳将起來,慌忙鎮定神思,默念一句“庵哩烘哩烘”。

    一面伸手向紅珠一招。

    一霎時間,覺那紅光向眼前直飛過來,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平和顧不得死活,拼命伸出兩手,想要圍住紅光,探取紅珠不料紅光漸少漸稀,自己手中卻似握住一物,仔細一瞧,不是那粒晶瑩閃爍光芒四射的紅珠是什麼。

    平和這一喜,更是非同小可,待要起身出來,忽地一陣狂風,向這蘆葦深處卷将過來。

    一霎時,天昏地暗,月色無光,耳中隻聽得轟隆之聲,宛如雷鳴一般,隻在平和頂門上盤旋下來,吓得平和握珠伏地,隻叫“仙師救命!”“仙師救命!”猛可裡聽得空中有人喝道:“孽龍不得無禮!聽我法旨,我乃九天缥缈真人,汝修煉多年,不成正果,又念平和孝心格天,特借汝丹,救彼母親,兼立功行,普濟世人。

    你失丹之後,軀殼不保,生魂可仍在此間,切不可離開一步,三年之後,他應逢災難。

    彼時魂托汝身,汝倆合身為一,自有一番功果。

    你和平和各得其所,正是一舉兩得。

    此時不必相仇!”說罷,風定雷止,依然一輪皎月懸挂太空,照耀得萬頃煙波,光明皎潔。

    隻見紅珠出現之處,水面現出一個老龍頭,望空點了幾點,躲下水去,一點聲形都不見了。

    平和也慌慌忙忙,恭恭敬敬叩了幾個頭,爬出蘆葦,挾珠歸家。

    此時東方發白,紅日高升,他娘正在牀上摸摸索索地披衣起身哩。

    平和不敢驚動,仍和平日一般,走進他娘房内,剛叫了一聲。

    他娘忽然把眼睛睜了一睜,道:“孩子,你手中捏的什麼?這般紅紅的,真是好看。

    ”平和見娘已能見物,驚喜巳極,卻不及禀明原因,先把紅珠取出,向他娘面前一晃,他娘猛可地立起身來,大聲說道:“我的兒,你從哪裡弄來這個寶貝,我一見此物,兩眼大明,竟比年輕時候還來得個爽利明澈咧!”說時,伸手向平和要這珠子。

    平和忙說:“娘且莫性急,這寶貝可不是這麼玩法,待孩兒想個法子,将他懸挂起來,娘可時時看他,包你一輩子眼目清明,不再會生出病痛來。

    ”他娘依言,跟着平和一同走至中堂,看平和把珠子用線拴好,挂在中間,便有一團紅光照徹内外。

    從此以後,不但王氏眼病若失,母子倆身體、精神,都覺得十分爽健,十分快活。

    而且,這珠子真可稱得上如意珠,無論需要什麼東西,隻要對他默默地禱祝一遍,這需要的東西,自然會出現在屋子裡,真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盡。

    家中得此有力扶助,母子倆衣食一切,都用不着憂慮了。

     偏這平和性情奇怪,家中雖有此寶,他卻一天不肯偷閑,仍和日常一般勤苦作工,風雨寒暑,概不休息。

     一天,王氏對他說道:“兒呀,這如今得天之幸,你我衣食無虧,生活有着,你的年紀不小,也該留心訪尋一位有才有貌的姑娘,早早完了婚姻之事,也好叫我了卻一件大願。

    ”平和聽了,答道:“母親慈命,孩兒敬當遵從。

    怎奈孩兒自蒙仙人賜珠,治愈母親目疾以後,曾許下一個大願,要立下五百功行,才敢講到婚姻之事。

    如今看看過了一月多了,也曾出入留心,并沒什事可容孩兒施展的,這便怎樣?”王氏見說,猛可醒悟道:“孩兒,那也不難,想仙家至寶,原為濟世之用。

    我兒既然得之,還該公之于人,不但自己積德,也替那位仙師和老龍爺立些功行。

    ”一句話還沒說完,歡喜得平和直跳起來道:“畢竟是娘的見識高,孩兒怎麼竟想不到!如今孩兒就去做個走方的醫生,凡人有難治之症,隻用紅珠一照,包他祛病延年;再有貧苦人家,衣食不敷的,孩兒還可默禱紅珠,把些銀米與他。

    恁地時,不上一年,敢則立了千把件好事了。

    ”王氏連說:“很好!我兒見義勇為,不可怠慢!既已想着,即日就去試辦,看行得行不得!”平和笑道:“寶貝是不認人的,既能治母親之病,自然也能治别人的疾;既能照應我娘兒,又能救别人的困苦。

    ”王氏笑道:“恁地時卻不是好!”于是平和也不去做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