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借龍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

關燈
列公聽者,從來說:“神仙們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

    可見仙凡二途,原是一個來頭。

    既有凡人,怎見得沒有凡人修成神仙。

    列公不信,讓著書人說點證據出來,給大家研究研究如何?自來神仙甚多,而神仙中最為世人所共知共聞,人人敬仰的,尤莫如八洞神仙。

    今人大概簡稱他們為八仙。

     著書人自幼好道,曾經讀過許多世不輕見的天庭秘籍,海上奇書。

    肚子中着實收藏了許多神仙故事。

    怎奈人事太生疏了,說将出來,未必動人信仰。

    還是摭舉八仙得道始末,和種種實事顯迹來談論一下。

    此等事迹,或為婦孺所詳,或有古迹可憑。

     顯見著書人不是撒謊兒哄人罷! 說那八洞神仙的修真得道。

    始于何時,經曆多少年代,包含若幹情事,正似一部二十四史,不曉從何說起。

    經作書人很費了一番苦心,才覓到一個小小端緒。

    列公們可曾聽得古今傳說,有句什麼二龍治水的故事兒麼?這事說起來平淡無奇,不道經作書人仔細考查的結果,竟和這八仙曆史,有些小小的關系。

    按着事從跟腳起的規矩,要說八仙之事,竟不能不借重這兩位龍君,作個開場的引子。

     原來這兩條龍,一在天之西,一在海之南。

    當那太古之時,南贍部洲西方一帶,都是很大的澤國。

    其地稱為灌口,是玉帝外甥二郎神所封之地,所以稱為灌口二郎。

    如今四川地方,還有一個縣分,名叫灌縣,就是這個出典了。

    那時候,二郎神鎮守灌口一帶,時顯靈異。

    附近水陸居民,無不虔誠奉祀,神廳中香火,不消說,是盛極的了。

    誰知那水國之中,向來有條老龍,因懼二郎神威,終年不敢出頭,隻在海中潛身修煉,得壽萬千年,已成不壞之身。

    二郎神神通極廣,隻消慧目一觀,神機默運,這海底海面之事,沒有一件瞞得他耳目。

    也因此龍苦修已久,既不敢出來害人,何苦和他作對!所以裝個馬虎,不去理會他。

    這日也是合當有事,那岸上有個孝子,姓平,名和。

     自小來便沒了父親,隻剩寡母王氏,守節撫孤,把他養成一個勇健兒郎。

    偏偏王氏因作工過度,把一雙眼睛都弄瞎了。

    平和千方百計,求神拜佛的,想要治好母親的眼。

    可總沒有效果。

     不覺大怒道:“我娘這樣好人,為何得此慘報?可見天道是靠不住的!神佛是沒靈感的!”這樣一來,便把一個好好的孝子,激成了一種憤懑躁烈的脾氣。

    不過王氏病已難治,他兒子如何發急,兀自沒有用處。

    這平和惱怒多時,也竟無計可施,隻有刻苦勤勞,掙了錢鈔,奉養這位慈母。

    王氏雖然瞎了眼睛,卻得兒子如此孝順,心中也就寬慰了不少。

    常常聽得兒子怨天尤人那種不平的說話,兀自懇懇切切地訓誡他。

    平和因此稍知斂迹。

    每天除了作工養母之外,絕不敢多跑一步路,多說一句話。

     王氏益發喜悅,便對平和說道:“兒呀,我雖瞎了雙眼,有你這樣兒子,本來用不着我自己出去賺錢,就沒了眼睛,也害不着什麼!”平和道:“娘休這般說,兒子孝順父母,都是應分之事。

    像娘一生忠厚貞節,還得這等毛病,那是不應分的!兒子要能上天入地,無論如何,必要查明這個原因。

    弄些仙藥,治好娘的眼睛,才肯罷休!”王氏隻當他是一句孩子話,也便一笑置之。

    不道平和一面勤力做工,一面仍是到處訪問,可有醫治瞽目的法子。

     這天因家中柴草已盡,一早入山,砍了些枯枝,背在肩上,慢慢下山回來。

    行至半山中間,忽見一個道人,相貌清奇,神情飄逸,行動之間,似有一種祥光瑞氣,裹住他的身子。

    平和料他有些來曆,慌忙丢下柴,上前唱個肥喏,問道:“仙長何來?”那道人笑道:“我不是仙人,隻能替人醫治病痛,算個走方的醫生罷了!”平和聽說,心中一動,忙問:“不知仙師可能醫治多年的瞽目?”那道人答道:“百病都治,隻除瞎子不醫!”平和聽了,不覺呸了一聲,拾起柴枝,架在肩上要走。

     道人笑道:“你這孩子,怎恁般性急!”平和道:“我家隻有一個老娘,我娘身體都好,就隻雙目失明,偏你這道人百症皆治,不醫瞎子,分明好像有意和我作對一般,我還和你講什麼來!”道人又笑道:“我雖不醫瞎眼,可知還有一個專醫瞎眼的先生,我不舉薦與你,你卻何處去尋!”平和見說有這等醫生,忙又丢下柴,向道人打躬說道:“小子實因出來久了,怕老娘盼望,所以急于回去。

    方才言語失檢,道長休怪!道長出家人慈悲為本,既有這等醫生,千乞告訴小子,好去上門請他。

     果能醫好我娘,一則是仙長陰功,二則小子必要重謝仙長呢!”道人點首笑道:“你一個窮人,一天到晚,掙錢養娘,還不得寬裕,怎說謝我的話。

    倒是出家人慈悲為本,這話卻有些道理。

     也罷!你我在此相逢,多少有點前緣,貧道也敬你母子節孝,指示你一個去處罷!離這山三十五裡大水之中,有條孽龍,修煉甚久,每天子午二時,一定昂頭水面,吸取日月精華,口中噴出紅珠一粒,光照水面,閃爍晶瑩,乃是他煉成的丹。

    你可前去伏在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