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孝感九天割股醫母 夢詳六笏訪惡知奸
關燈
小
中
大
。
一日一日,漸至沉重,竟緻時時發暈。
挹香與愛卿等床前陪伴,寸步不離。
其時鐵山病已起,謂挹香道:“可惜青翁已去,如之奈何?”挹香愁眉不展道:“待兒喚舟至洞泾,請他到來。
”鐵山道:“不可。
往返須要數天,爾母十分危急,安可走開。
”挹香唯唯。
正說間,隻見愛卿急急走來道:“不好了,婆婆暈去了。
”挹香聽了,急得手足無措,疾忙至床前叫喚,誰知老夫人竟不醒來。
一霎時弄得六神無主,呼喚的呼喚,掐人中的掐人中,挹香等六人留不住淚,一齊哭出。
鐵山禁之勿哭,衆人那裡熬得住。
又鬧了一回,老夫人始醒,開眼看了看挹香,掙了一句道:“兒吓,我的病是不濟的了。
”挹香聽了,心如刀搠,道:“母親不要說這般話,吉人天相,少不得災退身安。
”說罷淚如雨下。
鐵山亦怅然不樂。
挹香即便出外,便向家堂竈君前點了香燭,拜禱了一回。
複到庭心中,雙膝脆下,哭道:“蒼天呀蒼天,我金挹香立身于天地之間,上不能忠君報國,下不能馭衆愛民。
親恩罔極,為人子者未報劬勞,如今萱帏病倒,得此危症,伏望神明暗中保護。
”說罷也不顧痛,庭心中磕了一回頭。
忽想道:“古人有割股救親一事,靈驗異常,此時母親病至如此,不若我來一試。
”想罷便到書房中取了一把匕首刀,帶了一隻杯子,複到庭心跪下,将杯放于地上,勒起袖口,左手持刀,仰天而祝道:“蒼天呀蒼天,我金挹香寸恩未報,正欲顯親揚名,方入仕途,忽遭此變,抱罪愈深。
伏願上天保護,速賜安痊,我金挹香情願拼此殘軀,以抵不孝之罪。
”說罷以口咬起右臂嚅肉,左手将刀一批,杯子中鮮血直淋,便忍着痛,帶了杯刀回人書房,尋些臘條封了傷痕,放了匕首刀入内,也不告訴一人,便将割下的肉放入參罐内,煎了一回。
半晌,親自捧着那杯有肉的參湯,奉與老夫人吃了。
是夜六人俱在床前陪伴。
老夫人服下參湯,說也奇怪,覺得身子有力,精神頓生。
到了明日,竟不昏迷,挹香暗暗歡喜,仍不告明其事。
日間與愛卿等五美人陪伴,不離左右。
晚上老夫人又好些,挹香便叫愛卿等去睡,愛卿等那裡肯聽,仍是六人陪夜。
三日之後,老夫人漸漸清楚,鐵山便命人請了四個高明醫士議方,開了一劑補藥。
老夫人服了幾劑,由漸強健。
未滿兩月功夫,鐵山夫婦二人并皆複舊加餐。
挹香大喜,方将割股一事說出,父母不勝驚駭。
越數日,衙内之人盡皆知道。
傳到外邊,衆百姓聞知,盡贊金縣令一榜秋魁,誠能不脫“孝廉”二字,不徒折獄公平也。
于是三三兩兩,到處傳揚。
吾且不表。
再說挹香割股一事,早已感動天心,那日在庭心中哭祝的幾句話,早被空中二位神抵聽見,一是散花苑主,一是月下老人。
二人空中相謂而言曰:“我隻道金挹香僅能悟空色界,誰知又能不匮孝思。
”于是二仙直達天庭,奏明上帝。
上帝準以金挹香日後仍歸舊職,金鐵山夫婦二人他日肉身朝阙,騎鶴歸天。
表過不提。
日月如梭,光陰如箭。
且說挹香一任之後,已有一載。
一日,轎子出門,行過一個熱鬧街頭,見一人卻是儒生打扮。
挹香在轎子中望去,見那人有四大字在着背上,谛視之,上寫“因奸謀命”四字。
及轎子近時,那字又不見了。
挹香疑甚,便吩咐左右:“與我拿下此人。
”衙役奉命,把那儒生拿下,弄得街坊上的百姓都是十分不解,因說道:“這個人乃是這裡王小梧秀士,為人并不作惡,為什麼本縣大老爺竟捉了他去?”街坊上三三兩兩,談說不完。
再說差役拿了王小梧到着轎前,那人自稱:“生員王小梧,并沒有什麼過處,父台拿我來何故?”挹香笑道:“你幹的勾當,你倒自己忘了麼?”一面說,一面吩咐帶到衙門再問。
左右領命,一擁的回到衙門,早驚動街坊上的百姓,俱到衙門中來聽審。
再說挹香到了衙門,立刻公座大堂,帶上王小梧,問道:“你是那一科宗師進的?家中還有何人?”王小梧隻得禀道:“生員乃前年朱宗師歲試拔取的。
家中尚有一母一弟,一個妻子。
生員素守家園,并不敢違條犯法。
”挹香道:“好好好,你既是個黉門秀士,竟幹了此等事情,還要抵賴麼?”又問道:“你的妻子
一日一日,漸至沉重,竟緻時時發暈。
挹香與愛卿等床前陪伴,寸步不離。
其時鐵山病已起,謂挹香道:“可惜青翁已去,如之奈何?”挹香愁眉不展道:“待兒喚舟至洞泾,請他到來。
”鐵山道:“不可。
往返須要數天,爾母十分危急,安可走開。
”挹香唯唯。
正說間,隻見愛卿急急走來道:“不好了,婆婆暈去了。
”挹香聽了,急得手足無措,疾忙至床前叫喚,誰知老夫人竟不醒來。
一霎時弄得六神無主,呼喚的呼喚,掐人中的掐人中,挹香等六人留不住淚,一齊哭出。
鐵山禁之勿哭,衆人那裡熬得住。
又鬧了一回,老夫人始醒,開眼看了看挹香,掙了一句道:“兒吓,我的病是不濟的了。
”挹香聽了,心如刀搠,道:“母親不要說這般話,吉人天相,少不得災退身安。
”說罷淚如雨下。
鐵山亦怅然不樂。
挹香即便出外,便向家堂竈君前點了香燭,拜禱了一回。
複到庭心中,雙膝脆下,哭道:“蒼天呀蒼天,我金挹香立身于天地之間,上不能忠君報國,下不能馭衆愛民。
親恩罔極,為人子者未報劬勞,如今萱帏病倒,得此危症,伏望神明暗中保護。
”說罷也不顧痛,庭心中磕了一回頭。
忽想道:“古人有割股救親一事,靈驗異常,此時母親病至如此,不若我來一試。
”想罷便到書房中取了一把匕首刀,帶了一隻杯子,複到庭心跪下,将杯放于地上,勒起袖口,左手持刀,仰天而祝道:“蒼天呀蒼天,我金挹香寸恩未報,正欲顯親揚名,方入仕途,忽遭此變,抱罪愈深。
伏願上天保護,速賜安痊,我金挹香情願拼此殘軀,以抵不孝之罪。
”說罷以口咬起右臂嚅肉,左手将刀一批,杯子中鮮血直淋,便忍着痛,帶了杯刀回人書房,尋些臘條封了傷痕,放了匕首刀入内,也不告訴一人,便将割下的肉放入參罐内,煎了一回。
半晌,親自捧着那杯有肉的參湯,奉與老夫人吃了。
是夜六人俱在床前陪伴。
老夫人服下參湯,說也奇怪,覺得身子有力,精神頓生。
到了明日,竟不昏迷,挹香暗暗歡喜,仍不告明其事。
日間與愛卿等五美人陪伴,不離左右。
晚上老夫人又好些,挹香便叫愛卿等去睡,愛卿等那裡肯聽,仍是六人陪夜。
三日之後,老夫人漸漸清楚,鐵山便命人請了四個高明醫士議方,開了一劑補藥。
老夫人服了幾劑,由漸強健。
未滿兩月功夫,鐵山夫婦二人并皆複舊加餐。
挹香大喜,方将割股一事說出,父母不勝驚駭。
越數日,衙内之人盡皆知道。
傳到外邊,衆百姓聞知,盡贊金縣令一榜秋魁,誠能不脫“孝廉”二字,不徒折獄公平也。
于是三三兩兩,到處傳揚。
吾且不表。
再說挹香割股一事,早已感動天心,那日在庭心中哭祝的幾句話,早被空中二位神抵聽見,一是散花苑主,一是月下老人。
二人空中相謂而言曰:“我隻道金挹香僅能悟空色界,誰知又能不匮孝思。
”于是二仙直達天庭,奏明上帝。
上帝準以金挹香日後仍歸舊職,金鐵山夫婦二人他日肉身朝阙,騎鶴歸天。
表過不提。
日月如梭,光陰如箭。
且說挹香一任之後,已有一載。
一日,轎子出門,行過一個熱鬧街頭,見一人卻是儒生打扮。
挹香在轎子中望去,見那人有四大字在着背上,谛視之,上寫“因奸謀命”四字。
及轎子近時,那字又不見了。
挹香疑甚,便吩咐左右:“與我拿下此人。
”衙役奉命,把那儒生拿下,弄得街坊上的百姓都是十分不解,因說道:“這個人乃是這裡王小梧秀士,為人并不作惡,為什麼本縣大老爺竟捉了他去?”街坊上三三兩兩,談說不完。
再說差役拿了王小梧到着轎前,那人自稱:“生員王小梧,并沒有什麼過處,父台拿我來何故?”挹香笑道:“你幹的勾當,你倒自己忘了麼?”一面說,一面吩咐帶到衙門再問。
左右領命,一擁的回到衙門,早驚動街坊上的百姓,俱到衙門中來聽審。
再說挹香到了衙門,立刻公座大堂,帶上王小梧,問道:“你是那一科宗師進的?家中還有何人?”王小梧隻得禀道:“生員乃前年朱宗師歲試拔取的。
家中尚有一母一弟,一個妻子。
生員素守家園,并不敢違條犯法。
”挹香道:“好好好,你既是個黉門秀士,竟幹了此等事情,還要抵賴麼?”又問道:“你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