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武雅仙訂盟洪殿撰 章幼卿于歸張觀察

關燈
話說挹香自從二十四日同拜林進京會試,先在保和殿覆試,卻考了一等三名,拜林亦列前茅。

    到了會試正場,正欲打點掄元,誰知路上受了些風寒,竟生起病來。

    握挹香本來功名心澹泊,如今覆過了試,也算交代了,便告病回吳。

    拜林命家人們留心一切,河梁送别,挹香駕舟而歸。

    拜林依舊在京考試。

    吾且不提。

     且說挹香一路上就地延醫,服了幾劑風寒藥,漸漸複原。

    二十一日,舟抵吳中,登岸回家,禀知父母。

    鐵山道:“功名遲速是有其時,不可強求也。

    ”重新替他延了醫生,服了些補藥,到了二月朔,挹香強健如初。

     是日太氣溫和,出外閑步,迤逦而行,已至武雅仙家。

    進門不見雅仙,心中疑甚,入内遇假母,詢其故。

    假母道:“自從老爺會試去後,臘月底來了一個洪大人,榜名勻金,卻是新科狀元,他從學憲任上回來,要娶一個絕色姬人到京作伴。

    見了我家雅仙女兒,十分情摯,彼此傾忱,願出白銀千兩。

    老身要他了二千兩,他說甚麼:‘如此美人,不要說二千兩,就是四千兩也不為貴。

    但我此時因看他淪落花前,十分不忍,我本欲納一姬人,故而與你商量。

    一千兩銀子,我也不算你女兒的身價,無非償你數年撫養之意。

    你既不允,也就罷了。

    ’嗣後我也不放在心。

    敦知停了三日,洪大人命家人來傳語道,‘大人今日動身,特來邀你們小姐一别。

    我想他們如此知己,又不好故拂其情,隻得命女兒到碼頭上去。

    誰知去了良久,家人又來傳語道,‘你們小姐,大人帶往京中去了,白銀千兩即便送來,不食前言,特來告爾。

    ’”挹香道:“有這等事麼?”假母道:“老身一聞此信,連忙趕至碼頭,已是人舟俱杳,無計可施,隻得回來。

    如今老爺要會女兒,沒有仙術恐不能再見他了。

    ” 挹香聽了,便道:“雅仙妹妹竟去了麼?”說着大哭。

    哭了一回,又道:“罷了,罷了!雅仙妹妹得了護花鈴,我也心安了。

    ”假母又同挹香到雅仙房中。

    坐了半晌,心中更加凄楚。

    隻見庭前花木如常,“雅仙妹有志從良,芳姿莫晤,倘今日尚在,他又要與我談今論古,飲酒吟詩。

    如今鳳去台空,我金某其将何以為情耶?”想到此,不覺滄然淚下,乃向案頭拈了一枝筆,題詩一首于壁上雲: 藍橋曾憶谒雲英,才得相逢心便傾。

     此日桃花人面杳,頓教漁父觸離情。

     挹香寫完,讀了一遍,淚流滿面。

    假母殷勤勸慰,挹香又坐半晌而别。

     信步而行,己至千将坊,便往章幼卿家。

    幼卿接進道:“為什麼京中已回來了?”挹香含淚道:“都是進了京,以至如此。

    ”說着,不覺掉下淚來。

    幼卿見了如此光景,心中十分不解,便道:“我問你京中幾時回來,為什麼不會試呢?”挹香便将害病之事告訴了幼卿。

    幼卿道:“今日君來卻也巧甚,我正有言欲告于君,為何你先向别人垂淚?”挹香揩了眼淚道:“總歸書生福薄,豔福無常。

    我蒙你們衆姐妹相愛相憐,亦是前生之福,奈何不能久聚,令人惆怅頓生。

    前者愛芳妹東國從良,我已心中不樂,乃不料如今又是……”挹香說着,不覺哽咽流淚。

    幼卿見他如此,疑他知道而來,便問道:“莫非你已知其事了麼?”挹香道:“我初不知道,至今日方知。

    ”說着,便坐在榻上涔涔淚下。

    幼卿又想道:“不知為着何人,還是為我?”便問道:“香弟弟,你為着何人這般惆怅?”挹香道:“你想為着何人?”幼卿道:“莫非為着我麼?”說着,便坐在挹香身邊,拿手帕兒替他拭淚。

    挹香道:“姊妹又沒有甚麼離情訴我,我有甚麼惆怅?”幼卿隻道挹香怪他,忙分辨道:“你也才得到來,我正欲告你,你自己先在那裡自悲自切,叫我也不能進言,為甚麼倒怪起我來?”挹香道:“怪你甚麼,就是你不說.我也知道的。

    總歸我金挹香福薄就是了。

    ”幼卿道:“香弟愚矣。

    君不聞人生于天地間,為須眉者必期顯親揚名,為巾帼者亦望芳流千古。

    即如我等誤谪風塵,青春辜負,就是有志從良,你也不好怪人怨己的。

    況你雖知大略,底細未明,先是一番哭泣,使我十分凄測,要說底細也說不出了。

    ”挹香道:“我已明明白白,怎見不知底細?”幼卿道:“你問過何人而知底細?”挹香道:“雅仙妹妹假母向我細說,難道還不知底細麼?”幼卿道:“雅仙妹妹家假母雖則知之,他究竟不曉從中底細。

    ”挹香道:“如此說來,姊姊得明底細,倒要請教。

    ” 幼卿道“這個人雖是初交,倒也情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