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金挹香南闱赴試 褚愛芳東國從良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重集鬧紅會,三十六美依舊樂從。
因此番人多,喚了十五隻燈舫,金、鈕為主,月素、小素、慧卿、竹卿、麗仙、绛仙坐了三舟,二十九美分坐十二舫。
柔橹輕搖,鳴鑼齊進,真個花圍翠繞,河梁上人多遐矚遙觀,盡皆豔羨。
片時抵山塘,龍舟争勝,在着冶坊浜,誇奢争華。
挹香即命停桡,重新各處分派:一隻船上俱帶絲竹,使美人畢奏清音。
一隻船上使幾位美人度曲。
斯時也月媚花姣,笙歌沸水,不勝歡樂。
一隻船上吟詩作賦,一隻船上按譜評棋。
那一邊船上角藝投壺,這一邊船上雙陸鬥彩。
玻璃窗緊貼和合窗,艙中美人隔舟問答,如比鄰然,人愈衆而興愈多焉。
靠東那一隻船上彩衣扮戲,巧演醉妃;着西那一隻船上射覆藏鈎,名争才女。
船頭與船頭相接,或疑縱赤壁之大觀;舵尾與舵尾相連,仿佛橫江中之鐵鎖。
愛卿與竹卿、月素諸人,讨古論今。
以緻往來遊人,盡皆駐足争觀。
過青田那日從白姆橋鹽店弄而來,也至河濱一望,喟然歎曰:“金挹香何多若是之豔福也!”挹香因忙忙碌碌,未見青田。
青田因新得洞泾館地,亦匆匆而去。
挹香或往絲竹船上,與美人彈琵琶,撥箜篌,品箫吹笛,鼓月琴;或往度曲船上,與美人拍昆腔,翻京調,唱南詞;或往吟詩船上,與衆美人分韻拈阄,限題聯句;或往鬥彩船上,與美人碰替和,教吃張,戳台角,借牌闖。
來來往往,真個風流推首,潇灑出群。
鬧至下午,方始開筵,十五船十五席,席席珍馐。
席間,挹香謂衆美人道:“今天如此暢快,斯稱極盛之遊。
雖吳秋蘭尚在南園,而赴會者連我已三十七人,會集十五燈船,盡可隔窗呼應,河濱上聲息相通,真為難得。
隻怕再隔幾年,這些興緻就要減了。
但我金挹香豔福雖多,不知可能趁你們都在之時,忽得一病而死。
你們自然都要憐惜,你也哭香哥,我也哭香弟,把你們這許多情淚哭了成河一般。
待度凡子撐了慈航,渡我到極樂國去,斯為豔福中之全福。
” 衆人道:“為何出此不吉之語?”挹香道:“何不吉之有?恐不能倒是真的。
”說罷,歡呼暢飲。
船上複将玳瑁燈、碧紗燈、排須燈、花籃燈照起。
鬧至薄暮,水面風生,挹香複命人将自己船上點起二十四孝燈、漁樵耕讀燈。
一霎時燈光映水,水色涵燈,俯視河濱,有熠耀星球之勢。
挹香狂喜道:“樂哉斯遊也!斯時尚早,我們滾藤牌可好?”愛卿道:“滾藤脾,舟船相隔,恐多舛錯。
倒是拍七為妙,十五舟都能拍到。
”竹卿道:“何謂拍七,”挹香道:“容易。
除明七暗七要拍,餘者可以開口說的。
”月素道:“從那隻船起?”愛卿道:“就自我船先起便了。
”乃謂挹香道:“你寫‘拍七’二宇,先從窗中通個螞蟻信,俾衆人知之方好。
”挹香稱善,遂關會各舟。
然後愛卿起頭喊一,挹香喊二,月素喊三,竹卿喊四,慧卿喊五,麗仙喊六。
小素正要喊,挹香做了手勢,小素拍了一拍。
绛仙喊八,第四隻船上琴音聽見,連忙喊九。
三十七人拍了三個轉頭,計得一百十一之數。
天漸夜涼,挹香方命歸棹。
自後内與愛卿伉俪極笃,外與衆美親愛非常,終日绮羅隊裡作為領袖。
竹卿在城盤桓二十餘天,始歸青浦。
流光如箭,又屆乞巧良辰。
其年正逢大比,愛卿勸挹香亦赴南闱就試。
挹香亦欲往南京鄉試。
到了中元前二日,約了鄒拜林,雇了船隻,端整動身。
挹香與愛卿添出許多别緒,愛卿教挹香寒暖當心,場事畢後早日歸來。
又别父母,繼别衆美人,他們都送許多程儀。
然後同拜林登舟,向南京進發。
一路無辭。
第五天,金陵已抵,即尋了考寓。
因試期尚遠,二人訪尋勝景,或秦淮放棹,或移屐鐘山,桃葉渡頭,莫愁湖畔,逍遙山水,不脫名士風流。
吾且慢表。
再說衆美人自從挹香去後,倒覺冷靜非凡,少了一個有情的公子。
褚愛芳有個知己,欲替他贖身作室,同賦歸欤。
其人姓鄭,休甯縣人氏,為人誠實,初斷鸾弦,欲娶愛芳為室。
愛芳因與他契洽非凡,竟慨然許訂,擇八月初旬共賦好逑之什。
愛芳因挹香不在,倒有些不忍遽去之意。
後來迫于歸期,隻得留書于月素處志别。
其書曰: 相聚多年,一朝遽别,非妾所願也。
奈妾淪落風塵,花钿将謝,若不再籌後策,尤恐剩粉殘脂,空歎韶華之不再也。
有休甯鄭氏子者,恂恂儒雅,初斷鸾弦,願委家
因此番人多,喚了十五隻燈舫,金、鈕為主,月素、小素、慧卿、竹卿、麗仙、绛仙坐了三舟,二十九美分坐十二舫。
柔橹輕搖,鳴鑼齊進,真個花圍翠繞,河梁上人多遐矚遙觀,盡皆豔羨。
片時抵山塘,龍舟争勝,在着冶坊浜,誇奢争華。
挹香即命停桡,重新各處分派:一隻船上俱帶絲竹,使美人畢奏清音。
一隻船上使幾位美人度曲。
斯時也月媚花姣,笙歌沸水,不勝歡樂。
一隻船上吟詩作賦,一隻船上按譜評棋。
那一邊船上角藝投壺,這一邊船上雙陸鬥彩。
玻璃窗緊貼和合窗,艙中美人隔舟問答,如比鄰然,人愈衆而興愈多焉。
靠東那一隻船上彩衣扮戲,巧演醉妃;着西那一隻船上射覆藏鈎,名争才女。
船頭與船頭相接,或疑縱赤壁之大觀;舵尾與舵尾相連,仿佛橫江中之鐵鎖。
愛卿與竹卿、月素諸人,讨古論今。
以緻往來遊人,盡皆駐足争觀。
過青田那日從白姆橋鹽店弄而來,也至河濱一望,喟然歎曰:“金挹香何多若是之豔福也!”挹香因忙忙碌碌,未見青田。
青田因新得洞泾館地,亦匆匆而去。
挹香或往絲竹船上,與美人彈琵琶,撥箜篌,品箫吹笛,鼓月琴;或往度曲船上,與美人拍昆腔,翻京調,唱南詞;或往吟詩船上,與衆美人分韻拈阄,限題聯句;或往鬥彩船上,與美人碰替和,教吃張,戳台角,借牌闖。
來來往往,真個風流推首,潇灑出群。
鬧至下午,方始開筵,十五船十五席,席席珍馐。
席間,挹香謂衆美人道:“今天如此暢快,斯稱極盛之遊。
雖吳秋蘭尚在南園,而赴會者連我已三十七人,會集十五燈船,盡可隔窗呼應,河濱上聲息相通,真為難得。
隻怕再隔幾年,這些興緻就要減了。
但我金挹香豔福雖多,不知可能趁你們都在之時,忽得一病而死。
你們自然都要憐惜,你也哭香哥,我也哭香弟,把你們這許多情淚哭了成河一般。
待度凡子撐了慈航,渡我到極樂國去,斯為豔福中之全福。
” 衆人道:“為何出此不吉之語?”挹香道:“何不吉之有?恐不能倒是真的。
”說罷,歡呼暢飲。
船上複将玳瑁燈、碧紗燈、排須燈、花籃燈照起。
鬧至薄暮,水面風生,挹香複命人将自己船上點起二十四孝燈、漁樵耕讀燈。
一霎時燈光映水,水色涵燈,俯視河濱,有熠耀星球之勢。
挹香狂喜道:“樂哉斯遊也!斯時尚早,我們滾藤牌可好?”愛卿道:“滾藤脾,舟船相隔,恐多舛錯。
倒是拍七為妙,十五舟都能拍到。
”竹卿道:“何謂拍七,”挹香道:“容易。
除明七暗七要拍,餘者可以開口說的。
”月素道:“從那隻船起?”愛卿道:“就自我船先起便了。
”乃謂挹香道:“你寫‘拍七’二宇,先從窗中通個螞蟻信,俾衆人知之方好。
”挹香稱善,遂關會各舟。
然後愛卿起頭喊一,挹香喊二,月素喊三,竹卿喊四,慧卿喊五,麗仙喊六。
小素正要喊,挹香做了手勢,小素拍了一拍。
绛仙喊八,第四隻船上琴音聽見,連忙喊九。
三十七人拍了三個轉頭,計得一百十一之數。
天漸夜涼,挹香方命歸棹。
自後内與愛卿伉俪極笃,外與衆美親愛非常,終日绮羅隊裡作為領袖。
竹卿在城盤桓二十餘天,始歸青浦。
流光如箭,又屆乞巧良辰。
其年正逢大比,愛卿勸挹香亦赴南闱就試。
挹香亦欲往南京鄉試。
到了中元前二日,約了鄒拜林,雇了船隻,端整動身。
挹香與愛卿添出許多别緒,愛卿教挹香寒暖當心,場事畢後早日歸來。
又别父母,繼别衆美人,他們都送許多程儀。
然後同拜林登舟,向南京進發。
一路無辭。
第五天,金陵已抵,即尋了考寓。
因試期尚遠,二人訪尋勝景,或秦淮放棹,或移屐鐘山,桃葉渡頭,莫愁湖畔,逍遙山水,不脫名士風流。
吾且慢表。
再說衆美人自從挹香去後,倒覺冷靜非凡,少了一個有情的公子。
褚愛芳有個知己,欲替他贖身作室,同賦歸欤。
其人姓鄭,休甯縣人氏,為人誠實,初斷鸾弦,欲娶愛芳為室。
愛芳因與他契洽非凡,竟慨然許訂,擇八月初旬共賦好逑之什。
愛芳因挹香不在,倒有些不忍遽去之意。
後來迫于歸期,隻得留書于月素處志别。
其書曰: 相聚多年,一朝遽别,非妾所願也。
奈妾淪落風塵,花钿将謝,若不再籌後策,尤恐剩粉殘脂,空歎韶華之不再也。
有休甯鄭氏子者,恂恂儒雅,初斷鸾弦,願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