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留香閣挹香初觌面 護芳樓月素愈添嬌
關燈
小
中
大
今到愛卿家,卻好愛卿正在梳妝。
挹香看見道:“愛姐,我來替你一梳可好?”愛卿道:“你怎麼會梳?”挹香道:“我會梳。
”遂替愛卿解開青絲,分為三把,将發兒輕輕的梳篦好了,即行挽髻。
片時梳成了一個時樣巫雲,又替他簪了钗環,戴了花朵,拍手大笑道:“如何?”愛卿笑道:“你倒有此本領。
他日娶了尊阃,可以省用一個梳頭媽哩。
”挹香道:“我隻願替姐姐梳頭,别人是不肯的。
”乃口占一絕道: 水晶簾下正梳妝,替挽巫雲興轉狂。
新月遠山随意掃,畫眉誰說尚無郎。
列位,你道這首詩原是挹香随口而成,誰知卻成詩谶。
後來愛卿與挹香成了夫婦,這句“畫眉誰說尚無郎”竟是兆語。
我且一言交代不表。
再說挹香與愛卿梳好了頭,便道:“小弟昨日想了姊姊半天,因做成四首集句在此,無以為贈,聊表寸心。
”愛卿聽了,十分歡喜,即索觀之,稱贊不已。
命侍兒端整酒席,對酌談心,兩情绻缱,彼此傾忱。
飲至下午方才撤席。
愛卿便同挹香到園中四處遊玩,見榴花開得十分燦爛。
挹香笑謂愛卿道:“這花雖好,惜乎見了你有些妒意。
”愛卿道:“你那裡看得出?”挹香道:“看是看不出的。
曾見杜牧之有詩雲:‘紅裙妒煞石榴花。
’姊姊如此芳容,豈不要叫榴花妒煞。
”愛卿道:“你太覺謬贊了。
” 二人一面說,一面行,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荼縻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至薔薇院,憩芭蕉塢。
盤旋曲折,又是一亭,二人入亭而坐。
挹香見上懸一額,曰“醉花軒”。
四圍多是五彩玻璃,窗格中間挂着一幅孤山放鶴圖,兩旁懸小對雲: 香氣入簾花索句,清光當檻月依人。
挹香看罷,贊道:“姊姊有此仙居,但不知園東是那一家的?”愛卿道,“那園本是通政使吳公所創,所來子孫賣于周氏。
周氏無資,又典與愚姐,隻得八百銀子,言定三年為滿。
如今過期已久,要算愚姐的了。
”挹香道:“好便宜。
若造他,隻怕八千還不彀哩。
”愛卿道:“這個自然。
” 二人一面說,一面出軒,繞過碧桃溪,穿過竹籬花障,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
進了門盡是回廊相接,院中點綴幾塊山石,這一邊種芭蕉,那一邊種鐵梗海棠。
院中十分幽雅,上邊題着“海棠香館”。
挹香謂愛卿道:“這‘香’字不通。
”愛卿道:“這也有個講究的。
‘海棠自恨不能香’名人句也。
海棠本天香,人因愛他姿态?麗,故下這個‘香’字,亦寓憐愛之意也。
”挹香點頭道:“不差。
”于是出院,又進一個軒中,收拾得與别處迥不相同。
中間陳設俱是梅花式樣,軒外有數十株梅花植着,上面一額,題曰“宜春軒”。
轉過假山,見一荷池,池中畜許多挂珠蛋種,細白花鱗。
中蓋一亭,周圍俱有窗?,旁有小橋可通亭内。
愛卿挽了挹香同至亭内。
這亭八角式造成,其中一帶欄杆,盡是朱漆畫成。
上面亦有一額,曰:“觀魚小憩。
”愛卿道:“我來釣個魚兒頑頑。
”于是竿垂月釣,試之片時,得一金色鯉魚。
愛卿道:“這也奇怪,池中隻有金魚,沒有鯉魚,如何倒釣着這一尾金色鯉魚來。
”想了一想道:“此乃君化龍兆也。
”說着蕩下釣竿,将魚依舊放入池中。
又偕挹香,從花木深處走進。
便覺道路康莊,兩邊樓閣插雲。
偕上樓觀玩良久。
這樓看山最好,因名挹峰樓。
下樓至對照閣上一望,周圍有許多竹樹,翠葉參差,嫩涼含暝,懸一匾曰“迎風閣”。
挹香十分稱贊。
複下閣繞徑而行,至一石洞。
進洞未數武,豁然開朗。
尋蹤直上,又一小亭,卻踞在石洞之巅。
中間亦有匾,曰“拜月庭”。
下亭見柳陰中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杆的闆橋來。
過橋見五開間一隻旱船,進内細觀,四面皆是池沼,居中一額,上寫“春水船”三字。
挹香道:“題得果然佳妙。
”入坐片刻,旋即下船,從假山上盤纡而下。
甫行際,忽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聳,挹香道:“這是那裡?”愛卿道:“此聽濤樓也。
閣曰劍閣。
”挹香道:“如此不上去了。
”說着又走,兩旁俱是抄手闌幹,遊廊曲折。
委蛇而行,複見三間清廈,愈覺幽雅。
此乃杏花叢處,名曰“杏花天”。
又至一碧草廬遊了良久,複到看雲小舍、媚香居、綠天深處、紅花吟社,盡興一瞻。
愛卿道:“愚姐新蓋一亭,在于桃花深處,你可要去一觀?”挹香道:“好。
”二人迤逦行來,或茅舍,或清溪,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繞遍了十二回廊,早到了仙源勝境。
二人進亭遐矚,見外邊桃樹成林,枚枚結實。
亭内鋪設甚雅,居中炕榻,四面懸挂湘簾。
愛卿道:“初創尚未命名,君可賜題一額,以光茅舍。
”挹香道:“‘仙源分豔’為顔,可好?”愛卿道:“好。
”挹香又撰楹聯一副雲:齋 唐苑霞蒸,鬥豔當年驕越女; 武陵春暖,問津今日引漁郎。
挹香僅半日之閑,暢遊名園,已識大概,贊道,“搜神奪巧,至此已極。
”遂同愛卿緩步出園。
未識挹香回家否,且聽下回分解。
挹香看見道:“愛姐,我來替你一梳可好?”愛卿道:“你怎麼會梳?”挹香道:“我會梳。
”遂替愛卿解開青絲,分為三把,将發兒輕輕的梳篦好了,即行挽髻。
片時梳成了一個時樣巫雲,又替他簪了钗環,戴了花朵,拍手大笑道:“如何?”愛卿笑道:“你倒有此本領。
他日娶了尊阃,可以省用一個梳頭媽哩。
”挹香道:“我隻願替姐姐梳頭,别人是不肯的。
”乃口占一絕道: 水晶簾下正梳妝,替挽巫雲興轉狂。
新月遠山随意掃,畫眉誰說尚無郎。
列位,你道這首詩原是挹香随口而成,誰知卻成詩谶。
後來愛卿與挹香成了夫婦,這句“畫眉誰說尚無郎”竟是兆語。
我且一言交代不表。
再說挹香與愛卿梳好了頭,便道:“小弟昨日想了姊姊半天,因做成四首集句在此,無以為贈,聊表寸心。
”愛卿聽了,十分歡喜,即索觀之,稱贊不已。
命侍兒端整酒席,對酌談心,兩情绻缱,彼此傾忱。
飲至下午方才撤席。
愛卿便同挹香到園中四處遊玩,見榴花開得十分燦爛。
挹香笑謂愛卿道:“這花雖好,惜乎見了你有些妒意。
”愛卿道:“你那裡看得出?”挹香道:“看是看不出的。
曾見杜牧之有詩雲:‘紅裙妒煞石榴花。
’姊姊如此芳容,豈不要叫榴花妒煞。
”愛卿道:“你太覺謬贊了。
” 二人一面說,一面行,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荼縻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至薔薇院,憩芭蕉塢。
盤旋曲折,又是一亭,二人入亭而坐。
挹香見上懸一額,曰“醉花軒”。
四圍多是五彩玻璃,窗格中間挂着一幅孤山放鶴圖,兩旁懸小對雲: 香氣入簾花索句,清光當檻月依人。
挹香看罷,贊道:“姊姊有此仙居,但不知園東是那一家的?”愛卿道,“那園本是通政使吳公所創,所來子孫賣于周氏。
周氏無資,又典與愚姐,隻得八百銀子,言定三年為滿。
如今過期已久,要算愚姐的了。
”挹香道:“好便宜。
若造他,隻怕八千還不彀哩。
”愛卿道:“這個自然。
” 二人一面說,一面出軒,繞過碧桃溪,穿過竹籬花障,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
進了門盡是回廊相接,院中點綴幾塊山石,這一邊種芭蕉,那一邊種鐵梗海棠。
院中十分幽雅,上邊題着“海棠香館”。
挹香謂愛卿道:“這‘香’字不通。
”愛卿道:“這也有個講究的。
‘海棠自恨不能香’名人句也。
海棠本天香,人因愛他姿态?麗,故下這個‘香’字,亦寓憐愛之意也。
”挹香點頭道:“不差。
”于是出院,又進一個軒中,收拾得與别處迥不相同。
中間陳設俱是梅花式樣,軒外有數十株梅花植着,上面一額,題曰“宜春軒”。
轉過假山,見一荷池,池中畜許多挂珠蛋種,細白花鱗。
中蓋一亭,周圍俱有窗?,旁有小橋可通亭内。
愛卿挽了挹香同至亭内。
這亭八角式造成,其中一帶欄杆,盡是朱漆畫成。
上面亦有一額,曰:“觀魚小憩。
”愛卿道:“我來釣個魚兒頑頑。
”于是竿垂月釣,試之片時,得一金色鯉魚。
愛卿道:“這也奇怪,池中隻有金魚,沒有鯉魚,如何倒釣着這一尾金色鯉魚來。
”想了一想道:“此乃君化龍兆也。
”說着蕩下釣竿,将魚依舊放入池中。
又偕挹香,從花木深處走進。
便覺道路康莊,兩邊樓閣插雲。
偕上樓觀玩良久。
這樓看山最好,因名挹峰樓。
下樓至對照閣上一望,周圍有許多竹樹,翠葉參差,嫩涼含暝,懸一匾曰“迎風閣”。
挹香十分稱贊。
複下閣繞徑而行,至一石洞。
進洞未數武,豁然開朗。
尋蹤直上,又一小亭,卻踞在石洞之巅。
中間亦有匾,曰“拜月庭”。
下亭見柳陰中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杆的闆橋來。
過橋見五開間一隻旱船,進内細觀,四面皆是池沼,居中一額,上寫“春水船”三字。
挹香道:“題得果然佳妙。
”入坐片刻,旋即下船,從假山上盤纡而下。
甫行際,忽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聳,挹香道:“這是那裡?”愛卿道:“此聽濤樓也。
閣曰劍閣。
”挹香道:“如此不上去了。
”說着又走,兩旁俱是抄手闌幹,遊廊曲折。
委蛇而行,複見三間清廈,愈覺幽雅。
此乃杏花叢處,名曰“杏花天”。
又至一碧草廬遊了良久,複到看雲小舍、媚香居、綠天深處、紅花吟社,盡興一瞻。
愛卿道:“愚姐新蓋一亭,在于桃花深處,你可要去一觀?”挹香道:“好。
”二人迤逦行來,或茅舍,或清溪,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繞遍了十二回廊,早到了仙源勝境。
二人進亭遐矚,見外邊桃樹成林,枚枚結實。
亭内鋪設甚雅,居中炕榻,四面懸挂湘簾。
愛卿道:“初創尚未命名,君可賜題一額,以光茅舍。
”挹香道:“‘仙源分豔’為顔,可好?”愛卿道:“好。
”挹香又撰楹聯一副雲:齋 唐苑霞蒸,鬥豔當年驕越女; 武陵春暖,問津今日引漁郎。
挹香僅半日之閑,暢遊名園,已識大概,贊道,“搜神奪巧,至此已極。
”遂同愛卿緩步出園。
未識挹香回家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