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幻景迷離遊洞府 柔情缱绻證良緣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挹香與麗仙一夕幽歡,甘甜嘗遍。
千般憐萬般愛,及至憐愛不得已之時,未免笑啼俱有。
正所謂: 月正團栾花正嬌,相逢恰是可憐宵。
攜紅握翠增憐惜,不問應知魂也銷。
二人十分恩愛,枕邊又添出無限溫存,說得你投我洽,不覺又沉沉睡去。
直到次日紅日三竿,方才起身。
梳洗後吃了點膳,然後回家。
至書舍也無心攻讀,靜坐芸窗。
不片時,金烏西返,玉兔東升。
挹香因昨夜夜深身子疲倦,食過晚膳,即就寝而卧。
誰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恍惚間此身缥缈,如在雲霧間一般。
不由自主迤逦而行,細視之,卻非素來經過之地。
但見隔岸鮮花,沿堤新柳,一彎流水,回繞小橋。
煙霞泉石,幽異非常。
嬌滴滴名花欲語,脆嘤嘤鳥語頻聞。
行向前,見屋宇突聳,宛如宮殿。
甫入門,見懸一額,曰“有女如雲”。
至堂上,異香馥郁,入迹稀逢。
信步入内庭,見朱欄曲折,秀石峥嵘,池亭缭繞,花木參差。
其中陳設精緻,皆非人世所有之物。
正視間,忽見一垂髫童子至,乃問道,“君是何人,焉得到此?”挹香乃述其所由來,詢此為何地。
童子道:“此乃清虛中院,院主即月下老人吳剛。
凡世間姻緣一切,俱是院主執掌的。
即世間佳人麗質,一旦塵緣謝絕後,俱在此處居住,故又名曰‘留绮居’。
今君有福至此,大有前緣。
趁此院主往下界巡察,待我引君一遊如何?”挹香大喜,即偕之行。
見洞門雙啟,異境别呈,其中瑤草奇花,紛靡不盡。
正中一殿,極盡崔巍。
殿中列一仙斧,蓋世俗相傳斧柯之謂。
又有三生石、赤繩等羅列其中。
右邊有一小門,上書“金屋”二字。
啟靡入,見绮羅畢集,衆美娟然,一個個舞袖蹁跹,若要與挹香相見。
挹香不覺神魂飄蕩,連自己多不知身在何地。
見那衆美人不慌不忙,都上前相見,都各陳名姓。
有說是館娃宮裡來的;有說是手抱琵琶,身從馬上來的;有說是琴心感觸,垆邊賣酒家來的;有說是采藥相逢,馬上折桃花的;有說是宮中留枕,寄與有才郎的;也有說是青瑣偷香,分與少年人的;也有說是為雨為雲,夢中曾相會的;也有說是似霧如煙,帳裡暫時逢的;也有說是吹箫樓上,攜手結同心的;也有說是随侍瑤池,題詩改名姓的;也有說是身居金谷,吹箫恨無情的;也有說是掌上玉盤,馬嵬留不住的。
其餘的多環佩锵鳴,挨挨擠擠,都說道:“我等乃曆代的有名國色,因參破紅塵味,在這裡靜修的。
故月老也不派我們下凡的了。
”言訖各散,弄得挹香心迷神醉,應接不暇。
再行,又見一朱門上有“六朝遺豔”四個金字,乃偕童子人。
原來此中皆前代有名的妓女在内。
挹香才入室,隻聽得莺聲燕語,都道:“有情公子至矣,大家快些相見。
”隻聽得環佩叮當,俱出帏相接,周圍侍立,錦簇花團。
挹香倒覺不安,因說道:“衆芳卿請坐,容拙生金挹香晉谒。
”衆美又推遜了一回,方才坐了。
知 挹香便詢首位美人,卻是錢塘蘇小。
挹香聽了,即出位下拜道:“仆慕芳名久矣。
嘗讀《西湖志》,見芳卿慧心青眼,绮思奇才,周濟鮑仁,實巾帼之丈夫,不勝欽佩。
自恨予生也晚,不能拜倒妝台,一親懿教。
不料今日相逢,實出于意外也。
”小小挽之起道:“賤妾不辰,在昔堕風塵之内。
猶幸者憐憐惜惜,未負年華。
至于慧眼奇才,妾何敢當耶?”挹香道:“卿之芳名,不惟仆一人欽羨,即天下有情人皆已為之傾倒矣。
惜乎鮑仁今日未遇芳卿,倘今日遇之,我知必向芳卿叩頭如搗蒜矣。
”言畢又問其次,恰又是虎阜真娘,挹香亦下拜道:“仆慕卿卿,閱時已久,曾在墓上幾度欷◆。
所以‘慕真’二字亦為卿而得。
今者邂逅相逢,豈非天作之合耶?”真娘道:“君之鐘惜,妾素深喻。
前蒙冢上題詩,有‘新詩空吊落花靈’之句,妾嘗傳誦不忘,今日之會,亦天意也。
”挹香又與薛濤、關盼盼、馬湘蘭等叙談。
良久,童子促之行,挹香道:“我不返矣。
我今在衆香國裡,得能與衆美人朝夕盤桓,亦奚必再思别往。
”真娘笑道:“君日後名花相伴,正有一番風流佳話,毋愚快行。
”挹香不覺凄然淚下,然後分别。
又随童子
千般憐萬般愛,及至憐愛不得已之時,未免笑啼俱有。
正所謂: 月正團栾花正嬌,相逢恰是可憐宵。
攜紅握翠增憐惜,不問應知魂也銷。
二人十分恩愛,枕邊又添出無限溫存,說得你投我洽,不覺又沉沉睡去。
直到次日紅日三竿,方才起身。
梳洗後吃了點膳,然後回家。
至書舍也無心攻讀,靜坐芸窗。
不片時,金烏西返,玉兔東升。
挹香因昨夜夜深身子疲倦,食過晚膳,即就寝而卧。
誰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恍惚間此身缥缈,如在雲霧間一般。
不由自主迤逦而行,細視之,卻非素來經過之地。
但見隔岸鮮花,沿堤新柳,一彎流水,回繞小橋。
煙霞泉石,幽異非常。
嬌滴滴名花欲語,脆嘤嘤鳥語頻聞。
行向前,見屋宇突聳,宛如宮殿。
甫入門,見懸一額,曰“有女如雲”。
至堂上,異香馥郁,入迹稀逢。
信步入内庭,見朱欄曲折,秀石峥嵘,池亭缭繞,花木參差。
其中陳設精緻,皆非人世所有之物。
正視間,忽見一垂髫童子至,乃問道,“君是何人,焉得到此?”挹香乃述其所由來,詢此為何地。
童子道:“此乃清虛中院,院主即月下老人吳剛。
凡世間姻緣一切,俱是院主執掌的。
即世間佳人麗質,一旦塵緣謝絕後,俱在此處居住,故又名曰‘留绮居’。
今君有福至此,大有前緣。
趁此院主往下界巡察,待我引君一遊如何?”挹香大喜,即偕之行。
見洞門雙啟,異境别呈,其中瑤草奇花,紛靡不盡。
正中一殿,極盡崔巍。
殿中列一仙斧,蓋世俗相傳斧柯之謂。
又有三生石、赤繩等羅列其中。
右邊有一小門,上書“金屋”二字。
啟靡入,見绮羅畢集,衆美娟然,一個個舞袖蹁跹,若要與挹香相見。
挹香不覺神魂飄蕩,連自己多不知身在何地。
見那衆美人不慌不忙,都上前相見,都各陳名姓。
有說是館娃宮裡來的;有說是手抱琵琶,身從馬上來的;有說是琴心感觸,垆邊賣酒家來的;有說是采藥相逢,馬上折桃花的;有說是宮中留枕,寄與有才郎的;也有說是青瑣偷香,分與少年人的;也有說是為雨為雲,夢中曾相會的;也有說是似霧如煙,帳裡暫時逢的;也有說是吹箫樓上,攜手結同心的;也有說是随侍瑤池,題詩改名姓的;也有說是身居金谷,吹箫恨無情的;也有說是掌上玉盤,馬嵬留不住的。
其餘的多環佩锵鳴,挨挨擠擠,都說道:“我等乃曆代的有名國色,因參破紅塵味,在這裡靜修的。
故月老也不派我們下凡的了。
”言訖各散,弄得挹香心迷神醉,應接不暇。
再行,又見一朱門上有“六朝遺豔”四個金字,乃偕童子人。
原來此中皆前代有名的妓女在内。
挹香才入室,隻聽得莺聲燕語,都道:“有情公子至矣,大家快些相見。
”隻聽得環佩叮當,俱出帏相接,周圍侍立,錦簇花團。
挹香倒覺不安,因說道:“衆芳卿請坐,容拙生金挹香晉谒。
”衆美又推遜了一回,方才坐了。
知 挹香便詢首位美人,卻是錢塘蘇小。
挹香聽了,即出位下拜道:“仆慕芳名久矣。
嘗讀《西湖志》,見芳卿慧心青眼,绮思奇才,周濟鮑仁,實巾帼之丈夫,不勝欽佩。
自恨予生也晚,不能拜倒妝台,一親懿教。
不料今日相逢,實出于意外也。
”小小挽之起道:“賤妾不辰,在昔堕風塵之内。
猶幸者憐憐惜惜,未負年華。
至于慧眼奇才,妾何敢當耶?”挹香道:“卿之芳名,不惟仆一人欽羨,即天下有情人皆已為之傾倒矣。
惜乎鮑仁今日未遇芳卿,倘今日遇之,我知必向芳卿叩頭如搗蒜矣。
”言畢又問其次,恰又是虎阜真娘,挹香亦下拜道:“仆慕卿卿,閱時已久,曾在墓上幾度欷◆。
所以‘慕真’二字亦為卿而得。
今者邂逅相逢,豈非天作之合耶?”真娘道:“君之鐘惜,妾素深喻。
前蒙冢上題詩,有‘新詩空吊落花靈’之句,妾嘗傳誦不忘,今日之會,亦天意也。
”挹香又與薛濤、關盼盼、馬湘蘭等叙談。
良久,童子促之行,挹香道:“我不返矣。
我今在衆香國裡,得能與衆美人朝夕盤桓,亦奚必再思别往。
”真娘笑道:“君日後名花相伴,正有一番風流佳話,毋愚快行。
”挹香不覺凄然淚下,然後分别。
又随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