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性太小……”
“隊長。
”婷婷的聲音細細地從角落裡傳出來,“一個人沒有必要彈琴給一頭牛聽,對不對?” 14 丁小洛一直到最後都是一個鮮活和明亮的小姑娘。
多年之後她會像所有人想象的那樣變成一個肥沃,愉快,熱心腸并且話多的女人。
她年輕的時候或者不會被很多男孩子追逐,但其實她這樣的女孩子往往會比那些漂亮女生更容易得到一份穩定和知足的幸福。
小洛很少抱怨什麼――等她長大以後她才會明白這是一個多大的優點。
隻是她已經永遠沒有了長大的機會。
當然,這是後話。
三年級小學生丁小洛看上去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圓滾滾的了。
她依然胖,可是大人們倒還是看得出來如果這個孩子在青春期可以長得高一點的話,到了十八歲她有希望出落成一個體态适中的姑娘。
――當然苗條也許還是沒戲。
遺憾的是她的眼睛――依然隻有那麼細細的一條縫。
一笑起來就更是沒救了。
偏偏小洛還很喜歡笑,一點小事就會笑個不停,她的笑聲是很好聽的,就像那種銅制的,又清脆又有質感的小鈴铛。
可是小洛自己不知道這個。
因為這個特别清脆的笑聲總是給她帶來麻煩――比如老師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聽見這個聲音的話會惱怒地罰她站。
所以小洛覺得自己毫無顧忌的笑聲真是樣傷腦筋的東西。
小洛真心地喜愛一切與美好有關的東西。
比如清晨的陽光,比如盛開的花――無論是花店裡賣的,還是草叢裡野生的,在小洛看來都是一樣。
花是那麼奇妙的東西,看上去那麼柔弱,卻都可以拼盡全力爆裂出一種雖然纖細但是毋庸置疑的鮮豔。
小洛當然還喜歡商場裡的那些漂亮裙子。
可是小洛卻從沒像她的小朋友們那樣因為媽媽不肯為她買下來而生氣――小洛真的隻是喜歡看看而已,如果真的擁有的話,怕是自己又要像小時候面對那個娃娃那樣手忙腳亂的。
那樣就太沒出息了。
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小洛自己常常覺得困惑。
為什麼别的女孩子看到學校花壇裡的花開了總會背着老師在人少的時候偷偷摘兩朵呢?小洛就不。
倒不是認為這是損害公物,也不是害怕老師的責罰,而是――占有一樣美麗的東西的時候不該這麼心安理得,小洛概括不出來這個句子,可她生來就懂得。
夏老師是丁小洛八歲那年的一個童話。
那一天,夏老師站在講台上,對着所有的孩子嫣然一笑:“我的名字叫夏芳然。
你們叫我夏老師,記住了嗎?”擁擠的教室裡有一秒鐘的寂靜,然後爆發出幾十個孩子清脆還有自由的聲音:“記――住――了――”站在講台上的夏老師當然不會知道,這幾十個聲音裡埋藏着一個小女孩拼盡全身力氣喊出來的一聲“記住了”。
如果可以把這個聲音分離出來,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它原來這麼嘹亮,這麼喜悅,還有這麼動人。
這個小女孩當然就是小洛。
沒有人注意到小洛的眼睛亮了。
她就像是看見日出,看見彩虹,看見一輪明月照亮波光粼粼的大海那樣看見了夏老師。
怎麼可以這樣美呢?小洛問自己。
夏老師明明不施脂粉,明明留着最簡單的披肩發,明明隻穿着一條最簡單的牛仔褲。
她就這麼毫無準備地來到小洛面前,擁擠的教室裡突然照進來一道斜斜的陽光,一堆陳舊的,歪七扭八,滿是劃痕的課桌看上去突然變得朦胧和親切了,因為它們沉默地做了夏老師的背景。
夏老師輕盈地落在忍辱負重的課桌們中央,空氣于是突然間綻開了一個傷口,那裡滲出的清新而豔麗的血液就是夏老師蜻蜓點水般的微笑。
一個月以後,在一篇題目叫《我的老師》的作文裡,小洛這樣寫:“等我長大以後,我要當一個服裝設計師。
我要做出最漂亮的衣服給夏老師穿。
我想創造一些人們從來沒見過的顔色,因為每次上完夏老師的課,聽完她唱的歌,我的心裡就會有好多好多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顔色在跳舞。
我想那就是音樂的顔色吧。
總有一天我要告訴夏老師:這些顔色本來就都是屬于她的。
” 丁小洛的班主任把這篇作文拿給夏芳然看的時候,她正坐在辦公室裡望着窗外發呆。
她覺得實習這種糟糕的生活漫長得似乎永遠不會結束。
你隻能穿最難看的衣服,隻能天天對着那一群嘈雜得讓人頭暈的孩子,這陰暗的辦公室裡那些人到中年整日家長裡短的女老師們一個個對你虎視眈眈就像電影裡五十年代的婦女主任。
夏芳然沮喪地明白自己永遠做不成一個好老師――為人師表這麼光榮的事情,就留給那些幹燥的女人們去做吧。
那個寫這篇作文的叫做丁小洛的孩子很怪。
夏芳然之所以記住她是因為她有一副絕好的嗓子但是沒有好的樂感來跟這嗓子匹配。
夏芳然搖搖頭,總而言之,她對别人的事情通通沒有興趣,何況是一個萍水相逢的孩子的嗓子或樂感。
還是想想自己盡管八字還沒一撇的咖啡館――那可是這發黴的日子裡唯一的興奮劑了。
夏
”婷婷的聲音細細地從角落裡傳出來,“一個人沒有必要彈琴給一頭牛聽,對不對?” 14 丁小洛一直到最後都是一個鮮活和明亮的小姑娘。
多年之後她會像所有人想象的那樣變成一個肥沃,愉快,熱心腸并且話多的女人。
她年輕的時候或者不會被很多男孩子追逐,但其實她這樣的女孩子往往會比那些漂亮女生更容易得到一份穩定和知足的幸福。
小洛很少抱怨什麼――等她長大以後她才會明白這是一個多大的優點。
隻是她已經永遠沒有了長大的機會。
當然,這是後話。
三年級小學生丁小洛看上去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圓滾滾的了。
她依然胖,可是大人們倒還是看得出來如果這個孩子在青春期可以長得高一點的話,到了十八歲她有希望出落成一個體态适中的姑娘。
――當然苗條也許還是沒戲。
遺憾的是她的眼睛――依然隻有那麼細細的一條縫。
一笑起來就更是沒救了。
偏偏小洛還很喜歡笑,一點小事就會笑個不停,她的笑聲是很好聽的,就像那種銅制的,又清脆又有質感的小鈴铛。
可是小洛自己不知道這個。
因為這個特别清脆的笑聲總是給她帶來麻煩――比如老師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聽見這個聲音的話會惱怒地罰她站。
所以小洛覺得自己毫無顧忌的笑聲真是樣傷腦筋的東西。
小洛真心地喜愛一切與美好有關的東西。
比如清晨的陽光,比如盛開的花――無論是花店裡賣的,還是草叢裡野生的,在小洛看來都是一樣。
花是那麼奇妙的東西,看上去那麼柔弱,卻都可以拼盡全力爆裂出一種雖然纖細但是毋庸置疑的鮮豔。
小洛當然還喜歡商場裡的那些漂亮裙子。
可是小洛卻從沒像她的小朋友們那樣因為媽媽不肯為她買下來而生氣――小洛真的隻是喜歡看看而已,如果真的擁有的話,怕是自己又要像小時候面對那個娃娃那樣手忙腳亂的。
那樣就太沒出息了。
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小洛自己常常覺得困惑。
為什麼别的女孩子看到學校花壇裡的花開了總會背着老師在人少的時候偷偷摘兩朵呢?小洛就不。
倒不是認為這是損害公物,也不是害怕老師的責罰,而是――占有一樣美麗的東西的時候不該這麼心安理得,小洛概括不出來這個句子,可她生來就懂得。
夏老師是丁小洛八歲那年的一個童話。
那一天,夏老師站在講台上,對着所有的孩子嫣然一笑:“我的名字叫夏芳然。
你們叫我夏老師,記住了嗎?”擁擠的教室裡有一秒鐘的寂靜,然後爆發出幾十個孩子清脆還有自由的聲音:“記――住――了――”站在講台上的夏老師當然不會知道,這幾十個聲音裡埋藏着一個小女孩拼盡全身力氣喊出來的一聲“記住了”。
如果可以把這個聲音分離出來,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它原來這麼嘹亮,這麼喜悅,還有這麼動人。
這個小女孩當然就是小洛。
沒有人注意到小洛的眼睛亮了。
她就像是看見日出,看見彩虹,看見一輪明月照亮波光粼粼的大海那樣看見了夏老師。
怎麼可以這樣美呢?小洛問自己。
夏老師明明不施脂粉,明明留着最簡單的披肩發,明明隻穿着一條最簡單的牛仔褲。
她就這麼毫無準備地來到小洛面前,擁擠的教室裡突然照進來一道斜斜的陽光,一堆陳舊的,歪七扭八,滿是劃痕的課桌看上去突然變得朦胧和親切了,因為它們沉默地做了夏老師的背景。
夏老師輕盈地落在忍辱負重的課桌們中央,空氣于是突然間綻開了一個傷口,那裡滲出的清新而豔麗的血液就是夏老師蜻蜓點水般的微笑。
一個月以後,在一篇題目叫《我的老師》的作文裡,小洛這樣寫:“等我長大以後,我要當一個服裝設計師。
我要做出最漂亮的衣服給夏老師穿。
我想創造一些人們從來沒見過的顔色,因為每次上完夏老師的課,聽完她唱的歌,我的心裡就會有好多好多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顔色在跳舞。
我想那就是音樂的顔色吧。
總有一天我要告訴夏老師:這些顔色本來就都是屬于她的。
” 丁小洛的班主任把這篇作文拿給夏芳然看的時候,她正坐在辦公室裡望着窗外發呆。
她覺得實習這種糟糕的生活漫長得似乎永遠不會結束。
你隻能穿最難看的衣服,隻能天天對着那一群嘈雜得讓人頭暈的孩子,這陰暗的辦公室裡那些人到中年整日家長裡短的女老師們一個個對你虎視眈眈就像電影裡五十年代的婦女主任。
夏芳然沮喪地明白自己永遠做不成一個好老師――為人師表這麼光榮的事情,就留給那些幹燥的女人們去做吧。
那個寫這篇作文的叫做丁小洛的孩子很怪。
夏芳然之所以記住她是因為她有一副絕好的嗓子但是沒有好的樂感來跟這嗓子匹配。
夏芳然搖搖頭,總而言之,她對别人的事情通通沒有興趣,何況是一個萍水相逢的孩子的嗓子或樂感。
還是想想自己盡管八字還沒一撇的咖啡館――那可是這發黴的日子裡唯一的興奮劑了。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