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會向瑤台月下逢

關燈
沒得說的了,要什麼給什麼。

    可惜慕姑娘性子不太好,這幾天鬧上别扭,萬歲爺怄氣,見着她就發脾氣,見不着更發脾氣。

    ”他苦愁眉臉的說:“别說奴婢們幾個,連師傅都跟着發愁。

    ” 原來如此,豫親王心中憂慮,面上卻不露出來,隻問:“那這次巡幸東華京,她是否随扈?” 程遠道:“奴婢不知。

    ”又補上一句:“一提慕姑娘,皇上就沒好臉色,師傅吩咐,叫不許惹萬歲爺生氣,所以奴婢們誰也沒敢問。

    ” 這樣挨到了五月初三,第二日便要動身了,趙有智眼見實在拖不過去,晚間侍候皇帝更衣的時候,方硬着頭皮問了一句:“明天就要起駕了,奴婢們是不是都跟着去侍候萬歲爺?”皇帝近來脾氣暴躁,淡淡瞧了他一眼,說道:“我瞧你這差事是當得膩了。

    ” 趙有智這幾日亦是動辄得咎,但他是從小抱大皇帝的内官,吃透了皇帝的性子,連忙恭聲道:“奴婢該死。

    ”卻緊着追問了一句:“那就是奴婢們都跟着大駕?”皇帝說:“無關緊要的人讓她坐船。

    ”明明還有幾分賭氣的意思,趙有智心中暗自好笑,恭敬應了個“是。

    ” 皇帝起駕已經半日,宮眷的船隊才從上苑碼頭起錨。

    浩浩蕩蕩舟楫相接,無數錦帆樓船,首尾相接,夾雜着大大小小内官及禦營護衛的船隻,迤逦達十數裡,緩緩沿着東河順流而下,蔚為壯觀。

    初夏時分水勢飽滿,河道寬闊,船行得十分平穩。

    兩岸綠堤上垂柳依依,遠處的墟裡人家,近處的綠楊村廓,如一卷無窮無盡的圖軸,在艙窗外緩緩鋪陳開來。

     如霜既非妃嫔,本無資格獨用一船,但内府總管還是另眼相待,撥了一座樓船與她乘坐。

    她用慣的兩名宮女原是禦前的人,今日一早皆随大駕走了,于是華妃臨時指派了兩名宮女到這邊船上照應。

    如霜今日起得甚早,待得上船來,舟行極平穩,午後日長人倦,于是在艙中好生沉沉睡了一覺,待得醒來日已西斜。

     她亦不喚人,自取了障面的泥金芍藥花樣纨扇,用系着杏色流蘇的象牙起棱扇柄,撥開艙窗上的绡紗簾幕,向窗外眺望。

    但見江面上倒映餘晖,如萬條金蛇狂舞,粼粼耀眼欲盲。

    首尾皆是依次而下的樓船,無數幅斜欹錦帆迎着夕陽,絢麗奪目。

    堤岸如蜿蜒的翡翠衣帶,垂楊依依,便是帶上堆繡的茵茵花樣,緩緩從眼前往後退卻,望得久了直叫人眼暈。

     “原來姑娘醒了。

    ” 很清脆的嗓音,如霜懶懶回首一看,原是那兩名臨時指派到船上的宮女其中的一人,名喚撿兒。

    撿兒十分殷勤的道:“我去打盆水來,讓姑娘重新勻面。

    ”精心描畫的眉目,在妝鏡中漸漸清晰起來,撿兒替她重新梳過了頭,拿柄手鏡替她前後交映,誇道:“姑娘頭發真好,這樣黑,又這樣濃。

    ”在家的時候,梳頭例來是小環的差事,每次梳完了,總要這樣舉着手鏡,倒映在妝鏡中讓她自己看。

     鏡中倒映着一點水光離合,濃如烏雲的發間插戴赤金鳳钗,鳳作九尾,每一尾上皆綴明珠,下綴金珠為絡,細密的金珠絡沙沙的在鬓側搖曳。

    端詳的久了,仿佛适才暈船一樣,亦覺得眼暈。

    手邊擱着兩隻紅檀木羅钿大匣,裡頭滿滿的全是珠翠,自入宮後,她一度甚是喜歡這些東西,皇帝曾命内庫盡搜所貯精華,送到她那裡去。

    此時她打開匣子,随手拈了桂圓大的一顆珍珠,就着黃昏時分艙中晦暗的光線看了一看。

    撿兒誇道:“這顆珠子真是好,奴婢雖是侍候過皇貴妃的人,都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渾圓的珍珠。

    ” 如霜并不言語,舉手輕揚,不待撿兒驚呼出口,眼睜睜瞧着她已将那顆珍珠擲出窗口,撿兒和身去搶,哪裡還搶得到。

    隻聽“咚”一聲輕響,珍珠已經落入江中,但見碧波滔滔,白色的一點珠光迅速沉下去,轉瞬就不見了。

    這樣的稀世珍寶,宮中亦不多見,誰知她就這樣随手如抛廢物,毫不惜之。

    撿兒一時驚駭得連話都不敢多說。

    如霜漫不經心,撿點匣中那些珠光熠熠,又随手拈起塊玉佩來,那玉色膩白無瑕,镂刻精美,下頭還結着同心雙縧。

    撿兒怕她又要往江中擲去,忙關上窗子。

    如霜見她關窗,亦不言語,将那塊玉佩在手中把玩了片刻,忽然伸手說:“這個賞你。

    ” 撿兒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