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大師-4

關燈
在,他心裡隻惦記着一件事,如何在明日清晨時分趕回昨日告别老人的地點。

    他發現老人裹着一條薄薄的草席熟睡在地上,便在大樹的另一邊坐下身來,靜候老人睡醒。

     不久,睡着的人便轉動身子,醒了過來。

    他推開草席艱難地站起來,伸展着僵硬的四肢,接着便跪倒在地上,開始做早祈禱。

    當老人再度站起身子時,約瑟甫斯立即走上前去,默默地行了禮。

     “您吃過了?”陌生的老人問。

     “沒有。

    我習慣于每日一餐,而且要等到日落之後才進食。

    尊敬的人,您餓了嗎?” “我們就要上路了,一老人說,”我們兩人都已不再年輕。

    因此繼續行程前還是先吃些東西好。

    “ 約瑟甫斯打開背囊,給老人奉上棗子,昨夜那些善良的修士還送了他一塊小米餅子,也拿出來與老人分享了。

     “我們上路吧,”老人吃完後說道。

     ‘響,我們一起走麼?“約瑟甫斯高興地喊道。

     “那當然。

    您曾要求我指點道路,現在就走吧。

    ” 約瑟甫斯又驚訝又高興地望着老人。

    “您多麼仁慈,”他嚷着,試圖說幾句銘謝話,但陌生老人用一個幹脆的手勢止住了他。

     “唯有上帝才是仁慈的,”他說。

    “我們就動身吧。

    現在起對你不要再尊稱您了,兩個年邁的忏悔修士還用得着講什麼虛禮客套麼?” 高大的老人跨開步伐,約瑟甫斯緊緊跟随,這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

    帶路人似乎十分熟悉路途,十分有把握地告訴約瑟甫斯,他們中午時分定能到達一個蔭涼的地方,可以在那裡歇腳片刻,躲過最熾熱的日頭。

    他們一路上不再說話。

     在熱日頭下一連走了幾個鐘點,直到抵達一個适宜愁息的地點,他們躺倒在一些陡峭崖壁的蔭影下,約瑟甫斯再次詢問他的向導,他們還要走幾天路程,才可到達狄昂·普吉爾的住處。

     “這得取決于你,”老人回答。

     “我?”約瑟甫斯叫道,“啊,倘若由我決定,我今天就想見他。

    ” 老人此刻似乎也毫無交談的興趣。

     “我們看看情況吧,”他隻是簡潔地截住了話頭,翻轉身子,閉L了眼睛。

    約瑟甫斯不願在老人瞌睡時驚動他,便輕輕挪到旁邊,不料一躺下就睡着了,因為前一夜他久久警醒着。

    倒是他的向導覺得上路時刻已到,才把他喚醒。

     他們在午後來到一處可以休息的地點,那裡有水、有樹,還有青翠的草地。

    他們喝過水,洗淨自己後,老人決定在這裡歇腳。

    約瑟甫斯心裡很不願意,便怯生生地提出反對意見。

     “你今天說過,”他表示,“由我決定去狄昂長老處的遲早,我很願意再趕幾個鐘點路程,倘若果真能夠在今天或明天就到達的話。

    ” “不必了,”老人回答,“我們今天已經走得夠多了。

    ” “請原諒,”約瑟甫斯繼續請求,“但是你總能理解我心裡多焦急吧?” “我很理解。

    然而焦急對你毫無好處。

    ” “那麼你為什麼對我說,一切由我決定呢?” “是的,我說過。

    自從你明确說出了忏悔的意願,你就随時可以訴說。

    ” “今天就可以?” “今天就可以。

    ” 約瑟南斯驚恐地直盯着面前這張靜靜的蒼老臉容。

     “這可能嗎?”他喘息着叫嚷道,“你就是狄昂長老?” 老人點頭認可。

     “你就在這些樹下躺着休息吧,”老人口氣溫和地說,“但是你不要睡着,隻是靜心休息,積蓄精神,我也要歇息和靜思片刻。

    然後,你就可以對我講述你渴望訴說的情況了。

    ” 約瑟甫斯發現自己就這麼一下子到了目的地,如今他幾乎無法理解自己怎麼未能早早認出這位可敬的長者,他們畢竟已共處了整整一個白天。

    約瑟甫斯退到一旁,跪下祈禱着,同時絞盡腦汁思考着想要訴說的内容。

    一個小時後,他回到老人身邊,詢問狄昂長老能否聽他忏悔。

     他總算可以悔罪了。

    一切都一瀉無餘:多少年來他所過的生活,長期以來似乎已喪失了價值和意義的一切,從他的嘴裡汩汩流出,有故事,有哀歎,有疑慮,也有責備和自我責備,他如何成為基督徒,做了隐修士,如何祈求淨化和聖潔,結果卻是迷亂、昏暗和絕望。

    他訴說了自己的整個生活曆史,連最近的情況也沒有遺漏:他逃離舊生活,他的解脫感以及逃避帶給他的希望。

    他述說了決心尋找狄昂長老的原因,他們見面後自己對老人立即産生的信任感和敬愛感,同時也述說了自己這一天裡曾好幾次覺得老人太冷冰冰,不近情理,是的,太乖戾了。

     等約瑟甫斯訴說完畢,太陽早已下山。

    老人始終全神貫注地傾聽着,絕不打岔或者詢問。

    即或忏海已結束,他仍然不吭一聲。

    他費勁地站起身子,極友好地望着約瑟南斯,而後彎身吻了他的前額,又為他劃了十字。

    直到很久之後,約瑟甫斯才恍然明白,這正是自己過去用來打發仟悔者的同一種既沉默、友好,又寬容、愛護的姿态。

     接着,他們吃了些食物,做了晚禱,便躺下休息了。

    約瑟甫斯入睡前還沉思了片刻,是的,他原本期待忍受一場訓斥和懲罰,結果卻沒有,然則他并不感到失望,也并無不安感。

    狄昂長老的目光和關懷的親吻大大安慰了他,他覺得心裡平靜了,不久就進入了舒坦的夢鄉。

     第二天清晨,老人默默地帶領他繼續前行。

    他們幾乎不停頓地走了整整一天,接着還走了四五天,終于到達狄昂的住處。

    他們共住一層,約瑟甫斯幫助老人做些日常雜活,熟悉了狄昂的生活起居,他們的共同生活與約瑟甫斯以往多年所過的生活沒有很大區别。

    不同的僅是他不再單人獨處,而是生活在另一人的庇蔭和保護之下,因而現在所過的生活畢竟與從前截然不同了。

    仟悔者和尋求慰藉的人陸續不斷地從附近地區、從阿斯卡龍,乃至從更遠的四面八方趕來。

    最初,每逢來了客人,約瑟甫斯總是急忙告退,直至來客離去才重新露面。

    但是,狄昂長老常常像呼喚仆人似地把他叫回,讓他取水或者做别的小事,日子一久,約瑟甫斯也就習以為常幫着料理忏悔事務,也越來越多地陪同傾聽客人的忏悔——隻要當事人不表示反對。

     事實上大多數忏悔者倒是并不喜歡獨自面對威風凜凜的狄昂·普吉爾,而甯願有這位溫和斯文,又樂于助人的幫手在一旁陪聽。

    約瑟甫斯就這樣逐漸熟悉了狄昂長老聽忏悔的方式,熟悉了他的安慰、斥責、懲罰和施予忠告的辦法。

    約瑟甫斯難得有勇氣提出問題,除了有一回某個學者或者文學家順道來訪之後。

     約瑟甫斯從這位來訪者的叙述中判斷他結交了一些會魔法和星相學的朋友。

    來人想在這裡稍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