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
關燈
小
中
大
己許多樂趣,而且竟能輕輕松松,愉快勝任。
他大概也不曾料想自己會有這般好成績,因為他過去從未産生過當教師的願望。
當然,他和任何另一個精英分于一樣,早在高年級學習時就常有機會短期代理教師授課,也曾在不同層次的玻璃球遊戲短訓班代課,更經常輔導這些短訓班學員的複習練習,隻因克乃西特當年過分熱愛也過分重視自己的自由研究工作和靜修練習,以緻這類教學任務被他視為讨厭的幹擾——雖然人們當年便已公認他擅長教書,是一位受愛戴的教師。
後來克乃西特又在本笃會開授過玻璃球遊戲課,然而不過是次要工作,對他自己也無多大意義。
自從他與約可布斯神父有了交往,開始師從這位博學多才老人之後,其他一切事情都成了次要工作。
當時,他的最大雄心隻是做個好學生,盡可能吸收、學習,以便最大程度地造就自己。
如今,他已從學生成熟為老師,最主要的是他以老師身份一上任就完全掌握了這項重大任務,他既争得了權威地位,又使個人與公務達到了合二而一的境界。
克乃西特在任職過程中發現了兩大樂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移植人另一些人的思想,讓他們的心靈獲得培育而轉化,具有全新的姿質,煥發出燦爛的光芒,這也就是教書的樂趣;另一種是與學生們、精英分子們的不同個性進行較量,争得權威後又加以引導,這也就是教育的樂趣。
克乃西特同時又視兩者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自己身體力行,不敢懈怠,因而在他的任期内,不僅培養出了數量巨大的優秀玻璃球遊戲選手,還通過他的言傳身教,通過他極嚴格的寬容忍耐教誨,更通過他自己人品和個性的感召,讓受過他調教的絕大部分學生都獲得了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程度。
克乃西特自己也從中獲得了一種頗能表明他性格的經驗,請允許我們在這裡先行透露一些。
我們已說過,克乃西特就職初期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從事精英分子群、最高水平的學生以及教師們的工作,其中有些人和他年齡相仿,而且人人都是受過全面培養的優秀玻璃球遊戲選手。
直至克乃西特逐漸徹底征服了精英分子群,他才謹慎地緩緩抽身,一年一年地分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後竟能經常把工作幾乎完全移交給了同事和助手。
這一過程誠然持續了許多年,但是可以明顯觀察到克乃西特一年比一年更轉向較為年輕的學生,不論是主持訓練班、輔導實驗課,還是做報告,無不如此,最後甚至好幾次親自替還是小學童的最低班開授玻璃球遊戲入門課程,這也是以前哪位不多見的玻璃球大師做過的工作。
克乃西特在教導過程中還發現,所教的學生越是年輕越是天真無邪,自己所得的歡樂也越多。
這幾年中,他有時也曾回轉高班生和精英分子中間,卻總覺得不舒坦,覺得吃力。
是的,他偶爾還會産生去教育更幼小孩子的願望,去教育那些尚未參加過遊戲課程,對玻璃球遊戲尚一無所知的孩子。
有時候他希望能夠到艾希霍茲或者到任何一所預備學校去呆一段時間,去教孩子們拉丁文、唱歌或者代數,那裡的知識水平雖然比最低級的玻璃球遊戲入門班還相差甚遠,卻有許多較有悟性、可塑性,并且值得培養的小孩子,同時,那裡也是教書和教育更得以密切統一的地方。
在克乃西特大師生涯的最後兩年裡,他曾兩次在信中自稱“小學教師”,借以提醒收信人,“Magister^Ludi(遊戲大師)一詞原意隻是簡單的小學老師頭銜,盡管在卡斯塔裡成為專門稱呼玻璃球遊戲大師的稱号已有幾代人之久。
毫無疑問,克乃西特想當小學生老師的願望隻是夢想而已,無異于一個人在嚴寒冬日癡想盛夏的藍天。
如今的克乃西特已不能随意行走,他的官職決定他必須盡職,然而采用什麼方法完成這些職責,卻可由他自己決定。
于是,随着時間的流逝,他開始完全不自覺地一年比一年更注意教育問題,更關心他能夠照顧到的低年級學生。
克乃西特年齡越大,青春氣息對他的吸力也越大,至少我們今天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
而在當年,不論哪個批評者想要追蹤克乃西特工作中任何專斷妄為的痕迹,卻實非易事。
即使隻是遊戲大師的公務,也迫使他不斷和精英分子們打交道,盡管他把研讨會和檔案館的工作幾乎全都移交給了助手們和他的“影子”,種種傳統的和長期的工作仍然多得不可開交,例如一年一度的玻璃球遊戲大賽,或者籌備每年隆重公開舉行的慶典活動,都迫使他天天都得接觸精英分子。
克乃西特有一次和好朋友德格拉裡烏斯開玩笑說:“自古以來,總有許多君王單戀自己的臣民而飽受相思之苦。
他們的心總挂念着自己的農夫、牧羊人、工匠、教師和學生,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自己的子民,他們總是被部長們、将軍們層層包圍,這些人就像一堵牆擋在了他們和老百姓之間。
一個玻璃球遊戲大師的情況也如此。
他很想接近大家,卻隻能看見同事,他很想接近學生們和孩子們,卻隻讓他看見研究人員和精英分子。
” 不過我們已經講過了頭,還是讓我們繼續叙述克乃西特就職第一年的情況吧! 克乃西特與精英分子群取得諒解後,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上,向他們顯示出自己親切友好卻絕對嚴格的主管人員立場,接着便是熟悉和研究辦公廳的工作規律和日常事務,由于信件成堆,又有教育與宗教團體當局開不完的會議和處理不完的公文,千頭萬緒的工作往往使每一個新上任者幾乎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才對。
在學園内部各個專業學科之内又經常發生形形式式大家争搶的或者相互妒忌的問題——例如職權和賞罰之類的事情。
克乃西特逐漸懂得并且也因而日漸增長了對宗教團體巨大力量之奧秘的驚歎之情,他終于認識了卡斯塔裡王國的活生生的靈魂,也明白了種種法制對王國的守衛作用。
緊張而忙碌的上任頭幾個月份一晃而過,克乃西特甚至連想一想德格拉裡烏斯的時間也沒有,這一半也出于他的本能,因為他已分配給自己的朋友不少工作,使德格拉裡烏斯不緻過分清閑。
弗裡茲一夜之間便丢了自己的夥伴,朋友變成了上司和領袖,已不再能有私人交情,而得恭恭敬敬稱呼“您”或者“尊敬的大人”。
然而德格拉裡烏斯還是把這位新大師派給他工作視為一種關照和懷念友情的表示而接受了。
德格拉裡烏斯的個性較為沉悶,這回卻也十分興奮,部分原因是朋友的高升和整個精英集團的激動氣氛,另一部分原因則是派給他的工作對自己頗有益處。
總而言之,他總算比較輕松地忍受了自己突變的地位,這比他當初給克乃西特通報當選遊戲大師喜訊、卻被對方冷冷打發走的那一片刻之後、自己一直排遣不開的情況要好得多。
此外,他也很聰明,很富于同情心,因而半是揣測半是真切地看清了自己朋友當時的處境和極其緊張的心情。
他親眼目睹克乃西特如何在烈火中受到鍛燒,倘若就個人感情而言,他感受的痛苦也許比受考驗者本人還更為強烈。
德格拉裡烏斯竭盡全力完成了大師派給他的工作,倘若他過去極遺憾自己因個人缺陷不宜擔任公職的話,如今正好可以彌補自己殷切的宿願,作為一個助手,一個随從,一個“影子”站在自己敬慕者的身邊,全心全意助他一臂之力。
當華爾采爾的山毛樹林開始閃出淡淡棕色時,有一天克乃西特帶着一本小書走進自己府邸旁邊專供遊戲大師休憩的花園,這座可愛的小花園是已故托馬斯大師生前最珍愛的地方,他生前常懷着詩人的心境來此小坐。
當年,克乃西特和所有學生一樣,曾把它視為令人敬畏的聖地,具有魔力的詩神之國,唯有神聖的遊戲大師才可在此安靜休息。
自從他本人成為大師和花園的主人之後,卻很少進來,似乎還不曾有過真正欣賞它的閑暇。
即便是這一回,他也隻是用餐之後來散步一刻鐘,也隻是在高高的灌木叢林間——他的前任曾從南方運來一些常綠植物移植在此——略事漫遊而已。
克乃西特在樹蔭下已經略感涼意,便搬了一把輕便的藤椅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坐下身來,打開帶來的小書。
那是一本《玻璃球遊戲大師年曆手冊》。
約摸七八十年前,由一位在任大師羅德維希·華塞馬勒首次編纂出版,後來他的每一任繼承人都曾因時制宜作過若幹修改和增删。
這本手冊原本是為了剛上任不久全無本職工作經驗的人而寫,純屬便覽性質,以提醒一位新遊戲大師在整個年度工作中,事事預作準備,以避免重大疏忽。
這本一周周依次編寫的項目中,有的僅僅是提綱挈領,有的則不僅叙述詳盡,還附有個人建議。
克乃西特翻到本周這一頁,仔細讀了一遍。
他沒有發現什麼出人意料或者特别緊要的内容,但是他在這一部分的結尾處讀到了如下一段文字:緩緩地把你的思緒轉向下一屆年度大會吧。
時間似乎還早,在你眼中也許實在太早。
然而,我還是向你提出忠告:除非你對這屆活動業已胸有成竹,否則你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考慮未來大會的工作,切莫放過任何一周,更毋庸說一個月的時間了。
随時随刻記錄下自己臨時産生的想法,凡有半小時的空閑便可拿出以往各屆大會的格式圖表來參閱,即或是公務出差也不可放過。
你不必期望過高,強迫自己想出什麼出奇的良策,而隻須從此開始經常提醒自己:有一項美麗而重大的慶典大事等着自己去完成,準備時間卻僅有短短幾個月,因此,你必須一再持續不斷地強化自己,積蓄力量,把自已調整到最佳狀況。
這番話出自迄今整整三個世代以前一位智慧老人之口,他也是玻璃球遊戲藝術的大師,也許那時的遊戲技藝正處于最高峰,在精緻優雅以及裝飾的華美上已可比美後期哥特式或洛可可式的建築和裝飾藝術。
過去有一段時期内,約摸二十年左右吧,玻璃球遊戲似乎真成了用玻璃彈子逗樂的玩耍,好像真像玻璃一樣脆弱空洞,好像真是一種以膚淺浮誇形式組合的放縱消遣,是的,有時候确實像是一種在種種截然不同韻律上走鋼絲表演,一種空中舞蹈。
有些玻璃球遊戲選手曾形容那時的遊戲風格就像一串不知所雲的符咒,另一些人則斷然稱之謂浮誇、頹廢、毫無男子氣概的玩意兒,除了裝飾價值外一無可取。
在這本小冊子裡寫下這番明智友好忠告的人,正是當年擅長此類遊戲風格的大師和創造者之一。
克乃西特用審察的眼光細細讀了兩三遍後,心頭湧起一陣幸福快慰的沖動,他想起自己曾有過一次類似的心情,僅僅一次,後來就再也不曾産生。
他想起,那就是他就職前靜坐時體驗過的心情,那便是他幻想所見的那場奇異的追逐,音樂大師和約瑟夫,導師和新入門的弟子,老人和少年繞着圈子環行時的心情。
當年考慮到并且寫下了諸如“切莫放過任何一周”和“不必強迫自己想出什麼出奇良策”之類言論的人是一位老人,已逾老耄之年。
這位老人擔任玻璃球遊戲大師至少有二十年之久,也許時間更長些,他在那個花裡胡哨的洛可可時代主持遊戲大師的公務,毫無疑問,與那一批既驕縱狂妄又十分挑剔的精英分子打過許多交道。
他親自設計和主持過二十
他大概也不曾料想自己會有這般好成績,因為他過去從未産生過當教師的願望。
當然,他和任何另一個精英分于一樣,早在高年級學習時就常有機會短期代理教師授課,也曾在不同層次的玻璃球遊戲短訓班代課,更經常輔導這些短訓班學員的複習練習,隻因克乃西特當年過分熱愛也過分重視自己的自由研究工作和靜修練習,以緻這類教學任務被他視為讨厭的幹擾——雖然人們當年便已公認他擅長教書,是一位受愛戴的教師。
後來克乃西特又在本笃會開授過玻璃球遊戲課,然而不過是次要工作,對他自己也無多大意義。
自從他與約可布斯神父有了交往,開始師從這位博學多才老人之後,其他一切事情都成了次要工作。
當時,他的最大雄心隻是做個好學生,盡可能吸收、學習,以便最大程度地造就自己。
如今,他已從學生成熟為老師,最主要的是他以老師身份一上任就完全掌握了這項重大任務,他既争得了權威地位,又使個人與公務達到了合二而一的境界。
克乃西特在任職過程中發現了兩大樂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移植人另一些人的思想,讓他們的心靈獲得培育而轉化,具有全新的姿質,煥發出燦爛的光芒,這也就是教書的樂趣;另一種是與學生們、精英分子們的不同個性進行較量,争得權威後又加以引導,這也就是教育的樂趣。
克乃西特同時又視兩者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自己身體力行,不敢懈怠,因而在他的任期内,不僅培養出了數量巨大的優秀玻璃球遊戲選手,還通過他的言傳身教,通過他極嚴格的寬容忍耐教誨,更通過他自己人品和個性的感召,讓受過他調教的絕大部分學生都獲得了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程度。
克乃西特自己也從中獲得了一種頗能表明他性格的經驗,請允許我們在這裡先行透露一些。
我們已說過,克乃西特就職初期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從事精英分子群、最高水平的學生以及教師們的工作,其中有些人和他年齡相仿,而且人人都是受過全面培養的優秀玻璃球遊戲選手。
直至克乃西特逐漸徹底征服了精英分子群,他才謹慎地緩緩抽身,一年一年地分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後竟能經常把工作幾乎完全移交給了同事和助手。
這一過程誠然持續了許多年,但是可以明顯觀察到克乃西特一年比一年更轉向較為年輕的學生,不論是主持訓練班、輔導實驗課,還是做報告,無不如此,最後甚至好幾次親自替還是小學童的最低班開授玻璃球遊戲入門課程,這也是以前哪位不多見的玻璃球大師做過的工作。
克乃西特在教導過程中還發現,所教的學生越是年輕越是天真無邪,自己所得的歡樂也越多。
這幾年中,他有時也曾回轉高班生和精英分子中間,卻總覺得不舒坦,覺得吃力。
是的,他偶爾還會産生去教育更幼小孩子的願望,去教育那些尚未參加過遊戲課程,對玻璃球遊戲尚一無所知的孩子。
有時候他希望能夠到艾希霍茲或者到任何一所預備學校去呆一段時間,去教孩子們拉丁文、唱歌或者代數,那裡的知識水平雖然比最低級的玻璃球遊戲入門班還相差甚遠,卻有許多較有悟性、可塑性,并且值得培養的小孩子,同時,那裡也是教書和教育更得以密切統一的地方。
在克乃西特大師生涯的最後兩年裡,他曾兩次在信中自稱“小學教師”,借以提醒收信人,“Magister^Ludi(遊戲大師)一詞原意隻是簡單的小學老師頭銜,盡管在卡斯塔裡成為專門稱呼玻璃球遊戲大師的稱号已有幾代人之久。
毫無疑問,克乃西特想當小學生老師的願望隻是夢想而已,無異于一個人在嚴寒冬日癡想盛夏的藍天。
如今的克乃西特已不能随意行走,他的官職決定他必須盡職,然而采用什麼方法完成這些職責,卻可由他自己決定。
于是,随着時間的流逝,他開始完全不自覺地一年比一年更注意教育問題,更關心他能夠照顧到的低年級學生。
克乃西特年齡越大,青春氣息對他的吸力也越大,至少我們今天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
而在當年,不論哪個批評者想要追蹤克乃西特工作中任何專斷妄為的痕迹,卻實非易事。
即使隻是遊戲大師的公務,也迫使他不斷和精英分子們打交道,盡管他把研讨會和檔案館的工作幾乎全都移交給了助手們和他的“影子”,種種傳統的和長期的工作仍然多得不可開交,例如一年一度的玻璃球遊戲大賽,或者籌備每年隆重公開舉行的慶典活動,都迫使他天天都得接觸精英分子。
克乃西特有一次和好朋友德格拉裡烏斯開玩笑說:“自古以來,總有許多君王單戀自己的臣民而飽受相思之苦。
他們的心總挂念着自己的農夫、牧羊人、工匠、教師和學生,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自己的子民,他們總是被部長們、将軍們層層包圍,這些人就像一堵牆擋在了他們和老百姓之間。
一個玻璃球遊戲大師的情況也如此。
他很想接近大家,卻隻能看見同事,他很想接近學生們和孩子們,卻隻讓他看見研究人員和精英分子。
” 不過我們已經講過了頭,還是讓我們繼續叙述克乃西特就職第一年的情況吧! 克乃西特與精英分子群取得諒解後,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上,向他們顯示出自己親切友好卻絕對嚴格的主管人員立場,接着便是熟悉和研究辦公廳的工作規律和日常事務,由于信件成堆,又有教育與宗教團體當局開不完的會議和處理不完的公文,千頭萬緒的工作往往使每一個新上任者幾乎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才對。
在學園内部各個專業學科之内又經常發生形形式式大家争搶的或者相互妒忌的問題——例如職權和賞罰之類的事情。
克乃西特逐漸懂得并且也因而日漸增長了對宗教團體巨大力量之奧秘的驚歎之情,他終于認識了卡斯塔裡王國的活生生的靈魂,也明白了種種法制對王國的守衛作用。
緊張而忙碌的上任頭幾個月份一晃而過,克乃西特甚至連想一想德格拉裡烏斯的時間也沒有,這一半也出于他的本能,因為他已分配給自己的朋友不少工作,使德格拉裡烏斯不緻過分清閑。
弗裡茲一夜之間便丢了自己的夥伴,朋友變成了上司和領袖,已不再能有私人交情,而得恭恭敬敬稱呼“您”或者“尊敬的大人”。
然而德格拉裡烏斯還是把這位新大師派給他工作視為一種關照和懷念友情的表示而接受了。
德格拉裡烏斯的個性較為沉悶,這回卻也十分興奮,部分原因是朋友的高升和整個精英集團的激動氣氛,另一部分原因則是派給他的工作對自己頗有益處。
總而言之,他總算比較輕松地忍受了自己突變的地位,這比他當初給克乃西特通報當選遊戲大師喜訊、卻被對方冷冷打發走的那一片刻之後、自己一直排遣不開的情況要好得多。
此外,他也很聰明,很富于同情心,因而半是揣測半是真切地看清了自己朋友當時的處境和極其緊張的心情。
他親眼目睹克乃西特如何在烈火中受到鍛燒,倘若就個人感情而言,他感受的痛苦也許比受考驗者本人還更為強烈。
德格拉裡烏斯竭盡全力完成了大師派給他的工作,倘若他過去極遺憾自己因個人缺陷不宜擔任公職的話,如今正好可以彌補自己殷切的宿願,作為一個助手,一個随從,一個“影子”站在自己敬慕者的身邊,全心全意助他一臂之力。
當華爾采爾的山毛樹林開始閃出淡淡棕色時,有一天克乃西特帶着一本小書走進自己府邸旁邊專供遊戲大師休憩的花園,這座可愛的小花園是已故托馬斯大師生前最珍愛的地方,他生前常懷着詩人的心境來此小坐。
當年,克乃西特和所有學生一樣,曾把它視為令人敬畏的聖地,具有魔力的詩神之國,唯有神聖的遊戲大師才可在此安靜休息。
自從他本人成為大師和花園的主人之後,卻很少進來,似乎還不曾有過真正欣賞它的閑暇。
即便是這一回,他也隻是用餐之後來散步一刻鐘,也隻是在高高的灌木叢林間——他的前任曾從南方運來一些常綠植物移植在此——略事漫遊而已。
克乃西特在樹蔭下已經略感涼意,便搬了一把輕便的藤椅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坐下身來,打開帶來的小書。
那是一本《玻璃球遊戲大師年曆手冊》。
約摸七八十年前,由一位在任大師羅德維希·華塞馬勒首次編纂出版,後來他的每一任繼承人都曾因時制宜作過若幹修改和增删。
這本手冊原本是為了剛上任不久全無本職工作經驗的人而寫,純屬便覽性質,以提醒一位新遊戲大師在整個年度工作中,事事預作準備,以避免重大疏忽。
這本一周周依次編寫的項目中,有的僅僅是提綱挈領,有的則不僅叙述詳盡,還附有個人建議。
克乃西特翻到本周這一頁,仔細讀了一遍。
他沒有發現什麼出人意料或者特别緊要的内容,但是他在這一部分的結尾處讀到了如下一段文字:緩緩地把你的思緒轉向下一屆年度大會吧。
時間似乎還早,在你眼中也許實在太早。
然而,我還是向你提出忠告:除非你對這屆活動業已胸有成竹,否則你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考慮未來大會的工作,切莫放過任何一周,更毋庸說一個月的時間了。
随時随刻記錄下自己臨時産生的想法,凡有半小時的空閑便可拿出以往各屆大會的格式圖表來參閱,即或是公務出差也不可放過。
你不必期望過高,強迫自己想出什麼出奇的良策,而隻須從此開始經常提醒自己:有一項美麗而重大的慶典大事等着自己去完成,準備時間卻僅有短短幾個月,因此,你必須一再持續不斷地強化自己,積蓄力量,把自已調整到最佳狀況。
這番話出自迄今整整三個世代以前一位智慧老人之口,他也是玻璃球遊戲藝術的大師,也許那時的遊戲技藝正處于最高峰,在精緻優雅以及裝飾的華美上已可比美後期哥特式或洛可可式的建築和裝飾藝術。
過去有一段時期内,約摸二十年左右吧,玻璃球遊戲似乎真成了用玻璃彈子逗樂的玩耍,好像真像玻璃一樣脆弱空洞,好像真是一種以膚淺浮誇形式組合的放縱消遣,是的,有時候确實像是一種在種種截然不同韻律上走鋼絲表演,一種空中舞蹈。
有些玻璃球遊戲選手曾形容那時的遊戲風格就像一串不知所雲的符咒,另一些人則斷然稱之謂浮誇、頹廢、毫無男子氣概的玩意兒,除了裝飾價值外一無可取。
在這本小冊子裡寫下這番明智友好忠告的人,正是當年擅長此類遊戲風格的大師和創造者之一。
克乃西特用審察的眼光細細讀了兩三遍後,心頭湧起一陣幸福快慰的沖動,他想起自己曾有過一次類似的心情,僅僅一次,後來就再也不曾産生。
他想起,那就是他就職前靜坐時體驗過的心情,那便是他幻想所見的那場奇異的追逐,音樂大師和約瑟夫,導師和新入門的弟子,老人和少年繞着圈子環行時的心情。
當年考慮到并且寫下了諸如“切莫放過任何一周”和“不必強迫自己想出什麼出奇良策”之類言論的人是一位老人,已逾老耄之年。
這位老人擔任玻璃球遊戲大師至少有二十年之久,也許時間更長些,他在那個花裡胡哨的洛可可時代主持遊戲大師的公務,毫無疑問,與那一批既驕縱狂妄又十分挑剔的精英分子打過許多交道。
他親自設計和主持過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