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立刻伸出筷子,照着淅淅平時的愛好,滿桌子地夾菜給她,搞得淅淅吃也不是,不吃又不是,大家都是繞有興趣地看着他們,眼光裡全是暧昧。
本來新娘子第一次現身,已是衆目所向,如今被洪葉羅這麼一動作,自然大家心裡更是疑問不斷,要不是太爺壓着,不知多少問題會問出來:咦,前不久還洞房都不肯,害新娘子半夜上去踢門,怎麼現在就好成這樣子了?隻有太爺一人一臉了然地樣子,眼光中滿是狡黠,似乎再說,嘿嘿,怎麼逃得出我的手心。
淅淅想起洪葉羅說起過,說他的婚事就是由太爺一力主張,太爺一手促成,洪葉羅怎麼反對都沒有用。
是了,太爺獨裁慣了,自以為通天徹地,自以為算無遺策,未必,别人怕他,敬畏他,是因為離開他不能活,但是她淅淅不同,不行的話就可以詐屍離開,正好借題發揮,一根白绫帶子就可以解決問題。
昨天還想着怎麼與他鬥智鬥勇,現在看來什麼都不用,老太爺習慣的是鬥智鬥勇動腦子,一向是人精中的人精,那她淅淅又何必順着他的辦法來,沖他直截了當又如何?簡單點說,頂撞他一下看他怎麼辦。
果然,酒過三巡,太爺輕咳一聲,頓時滿屋肅靜。
太爺環顧周圍,最後把眼睛落在大孫子和孫媳婦身上,展開一絲狐狸般的微笑,道:“我年紀大啦,精力不足,越來越感覺沒法像過去一樣把方方面面照顧到,所以派老三過去京城坐鎮。
每年京城這一塊的生意足足占洪家全部生意的三成,老三去那裡注定是要吃苦的。
老三,你媳婦一向是能幹的,她跟着你去的話,裡外打理,可以省卻你很多心事。
如今她偶感風寒,不過不要緊,你等她幾天再上路。
我知道三媳婦一向身體頗好,管着這個大家子,十幾年來都沒有喊過一聲累,這才把一大家子交給她。
相信她很快好轉,跟你上路。
三媳婦走後,這個家就交給大孫媳婦來當了,你們這些當長輩的就享福吧。
大孫媳婦初來乍到,或者有什麼不熟悉,自然可以問你婆婆。
老三媳婦正病着,也不要她再為一大家子操心,飯後你們兩個就去她那裡說一下,把所有鑰匙水牌帳簿都移交一下吧。
你們兩個都是識字的,又不是什麼大事,接手應該是容易的。
” 淅淅剛想說話,隻聽洪葉羅斬釘截鐵地道:“太爺,浣浣沒這能力,孫兒先替她辭了這差使。
如果太爺堅持一定要她做的話,孫兒可以放棄讀書,代她當家。
” 太爺當然胸有成竹地駁斥:“胡說,人誰生而有知?你媳婦知書達理,隻要假以時日,定是當家的好手。
你總不至于叫太爺和老爺們一把年紀,還要為你們這些長得那麼大了的後生小子們操心吧?你就不能有點孝心,替我們分擔一些重擔,讓我們也享點老來清福?” 一個孝心的大帽子壓下來,雖然平時洪葉羅也可以與太爺梗着脖子對峙,可是今天不同,今天一大家子都在,太爺是看準了他今天不便硬頂,這才于衆人面前宣布此事,逼迫他們就範。
洪葉羅隻得道:“太爺說的是正理,不過浣浣不懂,還是由我擔着吧。
” 淅淅本來想着讓洪葉羅推辭也好,但一見太爺是有備而來,設好這麼完美的一個局,想是摸清了洪葉羅還是不會太過放開,借衆人之力達到他讓她淅淅當家的目的,也可謂用心良苦了。
淅淅懷疑這老人精這麼做,主要還不是想要她當家那麼簡單,而是喜歡享受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獨裁滋味,哼,不能讓他得逞。
淅淅當下清清楚楚地道:“太爺說的是,該是長輩們享清福的時候了。
據我所知,古人有雲,父母在,不遠遊,如今三老爺為替太爺分憂,遠赴京城坐鎮,不得不放棄奉養太爺和老太太。
照說,遠行之人都是留下妻子代行奉養父母之責的。
如今,三老爺若為圖自己方便而攜三太太進京,于大節之上頗有舍本趨末的意思,想來三老爺心裡也不願這麼做。
凡事以孝為先,奉養父母是天下至要緊之事,其他都可以擱置一邊。
所以三太太不能走,三太太既然不走,自然沒有交出當家位置的必要。
” 大家本來聽着淅淅說大道理,都覺得無聊得很,年紀輕的心裡都在冷笑了。
及至最後一句出來,大家才明白,這個新娘子果然潑辣,不止會得半夜踢門,也會順着太爺的意思,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你不是說要大家盡孝嗎?好,那我們就孝,孝的結果就是推翻你原來的結論。
大家都抱着看好戲的心态等着繼續。
而大太太急了,這個新娘子怎麼這麼不知好歹,叫她當家,這是太爺無上的恩典,自己當年想當還當不成呢,她以為這是容易得的嗎?就像兒子一樣推辭一下倒也罷了,免得讓老三家的還以為是大房搶的這個當家位置,緻使以後結怨,看這新娘子的架勢,似乎好要噎老太爺一道,這可怎麼行?忙垂下手去,推推兒子,想叫兒子阻止兒媳婦。
老太太此時也若有所指地幹咳一聲。
本來新娘子第一次現身,已是衆目所向,如今被洪葉羅這麼一動作,自然大家心裡更是疑問不斷,要不是太爺壓着,不知多少問題會問出來:咦,前不久還洞房都不肯,害新娘子半夜上去踢門,怎麼現在就好成這樣子了?隻有太爺一人一臉了然地樣子,眼光中滿是狡黠,似乎再說,嘿嘿,怎麼逃得出我的手心。
淅淅想起洪葉羅說起過,說他的婚事就是由太爺一力主張,太爺一手促成,洪葉羅怎麼反對都沒有用。
是了,太爺獨裁慣了,自以為通天徹地,自以為算無遺策,未必,别人怕他,敬畏他,是因為離開他不能活,但是她淅淅不同,不行的話就可以詐屍離開,正好借題發揮,一根白绫帶子就可以解決問題。
昨天還想着怎麼與他鬥智鬥勇,現在看來什麼都不用,老太爺習慣的是鬥智鬥勇動腦子,一向是人精中的人精,那她淅淅又何必順着他的辦法來,沖他直截了當又如何?簡單點說,頂撞他一下看他怎麼辦。
果然,酒過三巡,太爺輕咳一聲,頓時滿屋肅靜。
太爺環顧周圍,最後把眼睛落在大孫子和孫媳婦身上,展開一絲狐狸般的微笑,道:“我年紀大啦,精力不足,越來越感覺沒法像過去一樣把方方面面照顧到,所以派老三過去京城坐鎮。
每年京城這一塊的生意足足占洪家全部生意的三成,老三去那裡注定是要吃苦的。
老三,你媳婦一向是能幹的,她跟着你去的話,裡外打理,可以省卻你很多心事。
如今她偶感風寒,不過不要緊,你等她幾天再上路。
我知道三媳婦一向身體頗好,管着這個大家子,十幾年來都沒有喊過一聲累,這才把一大家子交給她。
相信她很快好轉,跟你上路。
三媳婦走後,這個家就交給大孫媳婦來當了,你們這些當長輩的就享福吧。
大孫媳婦初來乍到,或者有什麼不熟悉,自然可以問你婆婆。
老三媳婦正病着,也不要她再為一大家子操心,飯後你們兩個就去她那裡說一下,把所有鑰匙水牌帳簿都移交一下吧。
你們兩個都是識字的,又不是什麼大事,接手應該是容易的。
” 淅淅剛想說話,隻聽洪葉羅斬釘截鐵地道:“太爺,浣浣沒這能力,孫兒先替她辭了這差使。
如果太爺堅持一定要她做的話,孫兒可以放棄讀書,代她當家。
” 太爺當然胸有成竹地駁斥:“胡說,人誰生而有知?你媳婦知書達理,隻要假以時日,定是當家的好手。
你總不至于叫太爺和老爺們一把年紀,還要為你們這些長得那麼大了的後生小子們操心吧?你就不能有點孝心,替我們分擔一些重擔,讓我們也享點老來清福?” 一個孝心的大帽子壓下來,雖然平時洪葉羅也可以與太爺梗着脖子對峙,可是今天不同,今天一大家子都在,太爺是看準了他今天不便硬頂,這才于衆人面前宣布此事,逼迫他們就範。
洪葉羅隻得道:“太爺說的是正理,不過浣浣不懂,還是由我擔着吧。
” 淅淅本來想着讓洪葉羅推辭也好,但一見太爺是有備而來,設好這麼完美的一個局,想是摸清了洪葉羅還是不會太過放開,借衆人之力達到他讓她淅淅當家的目的,也可謂用心良苦了。
淅淅懷疑這老人精這麼做,主要還不是想要她當家那麼簡單,而是喜歡享受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獨裁滋味,哼,不能讓他得逞。
淅淅當下清清楚楚地道:“太爺說的是,該是長輩們享清福的時候了。
據我所知,古人有雲,父母在,不遠遊,如今三老爺為替太爺分憂,遠赴京城坐鎮,不得不放棄奉養太爺和老太太。
照說,遠行之人都是留下妻子代行奉養父母之責的。
如今,三老爺若為圖自己方便而攜三太太進京,于大節之上頗有舍本趨末的意思,想來三老爺心裡也不願這麼做。
凡事以孝為先,奉養父母是天下至要緊之事,其他都可以擱置一邊。
所以三太太不能走,三太太既然不走,自然沒有交出當家位置的必要。
” 大家本來聽着淅淅說大道理,都覺得無聊得很,年紀輕的心裡都在冷笑了。
及至最後一句出來,大家才明白,這個新娘子果然潑辣,不止會得半夜踢門,也會順着太爺的意思,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你不是說要大家盡孝嗎?好,那我們就孝,孝的結果就是推翻你原來的結論。
大家都抱着看好戲的心态等着繼續。
而大太太急了,這個新娘子怎麼這麼不知好歹,叫她當家,這是太爺無上的恩典,自己當年想當還當不成呢,她以為這是容易得的嗎?就像兒子一樣推辭一下倒也罷了,免得讓老三家的還以為是大房搶的這個當家位置,緻使以後結怨,看這新娘子的架勢,似乎好要噎老太爺一道,這可怎麼行?忙垂下手去,推推兒子,想叫兒子阻止兒媳婦。
老太太此時也若有所指地幹咳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