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祈願九州同(5)

關燈
何二小姐同謝家少将軍的過往,哪個沒聽過兩句。

     隻是關系撲朔迷離,真相難見。

     何未淺淡一笑:“是,舊相識。

    ” 謝骛清将西裝外衣遞給身後便裝的警衛員,平靜道:“我與二小姐早是知己。

    今日得見數位伯伯,還是仰仗了她和九先生。

    ” “你想見我們,何須外人牽線?”有人道。

     “謝家和我們的交情,并不比九爺的淺。

    我們與你父親都曾是同袍,”另一人道,“清末時,我在湘江被圍,是你父親派兵過來解了困。

    ” 何未挨着九叔,坐在謝骛清的對面,和他隔着兩米寬的圓台。

     她瞥見青綢薄絲的中年人輕巧揮了下手,戲班子的人默默抱起鑼鼓家什退了出去。

     青綢薄絲的中年人笑着,兩手撐在自己的膝蓋上,傾身向前,望住謝骛清。

     “你我年紀相仿,我父親曾說,謝家于他有恩情在,”中年人遺憾道,“如今謝家剩得人不多了,有能伸手的地方,在座的無人能推辭。

    ” 他雖年紀輕,但顯然地位高,話音平緩,但擲地有聲。

     在座沒一個不是千年的狐狸,若不然,怎會從軍閥混戰走到今日。

    謝骛清借由何家九爺的宴席,悄然現身北平泰豐樓,絕非偶然。

     他想要什麼,兩個圓桌旁的人,都在暗自盤算,權衡利弊。

     但不約而同地,面上盡是和氣的微笑。

     謝骛清亦是微笑:“謝某,剛從察哈爾的戰場下來。

    ” 青綢薄絲的中年人意外:“多倫那裡?” 謝骛清颔首。

     “多倫一戰,打出了軍人的骨氣,”中年人立刻道,“謝将軍的品格令人欽佩。

    隻是……”那人似憂心謝骛清的處境,眼中有着憐惜,“今日的同盟軍,已至絕境。

    ” 何未心頭一窒。

     “你我今日初見,本不該如此直白,但以我們兩家的關系,隻怕日後九泉下無顔見我父親了,”中年人将青綢薄絲的長衫撩開,露出馬褲和布鞋,他神情肅穆地盯着謝骛清,輕聲道,“情勢遠比外界傳得更嚴重,你們的軍報也絕不會詳細到如此地步。

    南京讓何姓将軍親帶兵,十六個師的兵力調去對付你們。

    ” 他說完,低聲強調:“十六個師,隻多不少。

    ” 她遙遙看向謝骛清,這個共識藏在每個人心底,但一個陌生人直白道出真相,這種刺痛感……她并非局中人,卻如被刀剜進了心裡。

     “世侄,”棕色長袍的老者見謝骛清不說話,歎氣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話雖老舊,卻不摻假。

    日本人啊,一兩日打不退的,須從長計議。

    ” 大鑼突然敲起來,且特别急,“嗆嗆嗆嗆”地敲在人心上。

     方才被屏退的戲班子,不知被哪個包間的人叫去了,開了鑼。

     那青綢長衫的中年人微蹙眉,似嫌吵鬧,可轉念想,如此才更益于私密談話、避人耳目,索性放任外頭的昔日下屬去胡鬧了。

     中年人見謝骛清不言語,親自拿了酒壺,為他倒滿了一隻空着的夜光杯。

    清透的酒液,注滿薄如蟬翼的碧色酒盞,美得令人驚歎:“多倫一戰,确實戰出了軍人的骨氣。

    可你們沒有補給,糧食到彈藥是打一天少一天,能撐到幾時?我也是帶過兵的人,深知你們的艱辛。

    骛清兄,我安排你隐居天津,擔保在華北無人敢動你。

    随弟弟我快活幾年,不要為難自己了。

    ” 謝骛清慢條斯理地端起酒,喝了半杯。

     何未像感受到,北地特有的辛辣酒液,從他的咽喉滑下,直至肺腑。

     “謝某這次來,”他右手虛握着那隻夜光杯,透過杯壁,能見餘下的小半杯酒液,仿佛凝固在了杯子裡,沒有一絲絲的晃動,“想問諸位借兵。

    ” 從謝骛清邁入這間包房,就明白要面對什麼、隐忍什麼。

     以他過去的脾氣,面對這種背棄民族立場的言論,絕不會聽到此刻,便會起身而去。

    而今日,他是來求人、求兵的。

     “借兵,打日本人。

    ”謝骛清道。

     “軍隊補給,可以想辦法,”謝骛清又道,“但投誠的将領和兵士一走,兵少,城守不住。

    好不容易拼死打下來的土地,又要被日本人奪走。

    ” 他最後道:“抗日,确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但輕易就丢了多倫,我對不起死去的人。

    多倫一戰,鏖戰數日,最後都是拿着大刀沖鋒陷陣……死于城下的人,血都未幹,我怎麼敢……讓多倫,再淪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