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雁歸萬重浪(1)

關燈
“我要去南京辦樁事,定的下月走,看你幾天沒睡着,就想着算了,為了讓姐姐您能安心,小弟我将行程提前了,護送二小姐南下。

    ” 何未驚訝,鄭騁昔意外。

     鄭渡皮笑肉不笑,指車廂門:“車要開了。

    ” 鄭騁昔看他不似玩笑,咕哝着:“每站給我電報。

    ” 鄭渡微欠身:“遵命。

    ” 車已将将啟動,車輪金屬在運轉中發出一陣陣噪音,鄭騁昔三兩步邁出去,下到站台上。

    隔着車窗玻璃,鄭渡對家姐揮了揮手,放下暗金色布簾。

     再次鳴笛後,火車遲遲未動。

     何未和鄭渡同時察覺出異樣,鄭渡對副官輕擡下巴,副官閃身而出。

    沒多會兒,人回來,對鄭渡耳語:“有人查車,天津總署的人,追捕一個反動文人。

    ” 鄭渡手腕再硬,終究是外來客。

    他掂量再三,問:“鄭家的車廂也查?” 副官點頭。

     鄭渡摸不透追捕文人是借口,還是為了别的目的。

     但何未南下的事絕不能被外人知曉,否則沒等出天津,就會被人告密。

    一路上途徑多省,勢力盤錯,說不準遇到什麼麻煩。

    鄭渡根基在東三省,雖然如今東北軍和南京旗鼓相當,但南下終于也是脫離了他的勢力範圍。

     “我先去看看,實在不行,隻能先回北平。

    ”鄭渡說。

     扣青陪斯年在床鋪上,拼着一張中國地圖。

     這是謝骛清走前,為斯年親手做的生辰禮,斯年視若珍寶。

     何未見斯年一邊拼,一邊用手帕擦着地圖上留下的手印,心中惴惴,怕行程更改後,斯年再次失望。

    小孩子已乖乖等了三個月。

     車廂門外出現了腳步聲。

     何未辨得出這動靜屬于硬質長靴和皮鞋,她凝神聽,外邊鄭渡的聲音說:“昔日北洋軍閥政府都不敢搜鄭家人的車廂,諸位的骨頭,倒是比那些老軍閥硬多了。

    ” 有個似曾聽過的聲音,低聲問,是否能告知車廂内是何人? 鄭渡道,家父的一位外室,南下探親,不便公開露面。

     門外交涉許久,相持不下。

     斯年擡頭,似猜想到出了變故,擔憂地看何未。

     何未對她安撫笑笑,用口型說:無事。

     她權衡再三,還是以斯年和腹中孩子的安危為先,若實在不能走,再另想辦法。

    門外,有槍栓動靜時,她忙上前兩步,輕推開了車廂門。

     狹窄的車廂走道裡,站着鄭渡和兩個副官,都拔了槍。

     而面對着的,果然是半生不熟的兩個舊人。

    一位是總署秘書,另一位則是日本商人跟前的紅人,那位幾次三番來找過謝骛清和何未的老太監。

    他們倒是沒帶自己人進這節車廂,說到底,仍是顧忌鄭家的面子。

     那兩人沒想到露面的是何未,先後愣住。

     何未一笑,不說話,微颔首對兩人打了個招呼。

     片刻的靜。

    各人各懷心思。

     老太監袖着手,往車廂走道的一頭看,也不曉得瞧得是什麼。

     總署秘書再看鄭渡,暗示鄭渡可以動手了。

     鄭渡副官的槍口指向老太監。

    方才在車廂外,幾人已有交涉,總署秘書其實不想得罪鄭家,老太監因是遜清王朝的人,不賣這些人的賬,難搞得很。

     鄭渡早有主意,若滅口,就滅這個老太監。

    至于這個總署秘書,侍奉過曆任軍閥政府,人精得很,為保命,不敢胡亂說話的。

     “既是鄭老将軍的外室,就不打擾了。

    ”老太監袖着手,垂了眼道。

     老太監踱着小步子,自顧自走了。

     何未看着老太監的背影,按下了鄭渡副官手裡的槍:“他不會說的。

    他和少将軍有舊緣。

    ” 那日在鄭家戲樓,林骁說,她沒到前,謝骛清三兩句奚落殉情朝廷的官員。

    官員白着臉,很快就走了。

    這老太監卻奇怪地對謝骛清行了一個規規整整的舊禮。

     何未聽得奇怪,這個老太監不算新人了,昔日南北和談,就曾為了想搬回故宮的事找過謝骛清。

    她回憶那天,絲毫看不出老太監對謝骛清這個人有絲毫的敬重。

     那個舊禮為了什麼? 謝骛清說,老太監是濟南人。

    那個舊禮不因他是謝骛清,隻為他為濟南說的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