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夜闌觀山海(1)
關燈
小
中
大
到奉天和北平有如此相似的地方,恐怕源于滿清的薩滿教。
電報簡短,外人瞧不出其中趣味,唯他二人樂在其中。
送走縣長後,秘書送進新的電報。
何未打開那張抄寫的電文:蓑衣胡同,這名字有趣。
她一愣,他這說的是南鑼鼓巷? 謝骛清回北平了? 這一念起,被手邊的電話鈴聲驚斷。
何未握着聽筒,放到臉旁。
屬于謝骛清的那種呼吸聲,和旁人都不同。
她說不出區别在哪裡,但猜得到是他。
“剛才路過白塔,”謝骛清的聲音從那頭傳來,“想你是不是小時候常去那裡。
” 白塔?果然到北平了。
她心不禁飄了,輕“嗯”了聲:“常去的。
” “後來車經過南鑼鼓巷,又想,你來過沒有。
” “嗯,也常去。
” 一個月未見的兩人,握着聽筒一起笑了。
“我過去離開北平,常想你,但都覺得可以忍受。
比起讓你承受颠沛流離的辛苦,住在北平對你更好。
可這一次去奉天,”他略靜了會兒,說,“我好像不再這麼想了。
” 她看到書櫃玻璃上倒影着自己的臉,在笑。
“認識你之前,我聽說了許多事,有關你和何二先生之間的父女情,”他說,“那時,總要壓抑帶你走的念頭,因為猜到你想盡孝道。
如今何二先生故去,未未,你是否願意再考慮一下,随我南下?” 何未調轉身子,倚在書桌邊沿:“你已經到北平了?為什麼不當面說?” “是,我在北平。
” 謝骛清回答:“過去這些年,每次當面問你能不能和我南下,都被二小姐拒絕了。
這一次想換個方式,或許,能有一絲希望。
” 她眼已有熱意。
細想想,确實拒絕過許多次。
她愛着謝骛清,可沒辦法跟他走。
“上一次,我以半生功名,兩省重兵都沒辦法帶走你,”他說,“這一次,想再試試。
” 她斂着息。
兩個同時在北平的人,已認定夫妻名分的人,竟于電話裡說着如此的話。
從回北平,她等着在小院子裡嫁給他,從廂房嫁到正房。
他總說還不是時候,不可如此草率。
她想着成親,他卻籌謀着帶她南下。
“我……從沒想過離開北平,從小住在這裡,太習慣了。
”她聲音微微抖着,難以平穩。
那邊安靜着。
“但這一次,不想再耽誤你了,”她柔聲說,“過去,每次都是你北上來見我。
以後,我不想讓你再冒險,至少不要為了見我而冒險了。
” 跟着謝骛清,帶上斯年,以最精簡、最隐瞞的行程,舉家遷移。
她竟為這一個想法,被心跳震得胸口疼。
寂寂的一霎,像退回到恭王府的長廊内。
他說,他說不得不走,她說她不得不留。
謝骛清長久不語,久到她心裡慌:“怎麼不說話了?” “我在六國飯店。
”他答非所問。
“接你的車在門外,”謝骛清又道,“航運公司門外。
” 聽筒長久握在她的手裡。
難道現在就走?斯年還在學校,哪裡來得及。
“我有親人到京了,想見你一面。
”他說。
何未略放松,在白連衣裙外套上大衣,倉促而出。
一輛黑色轎車等候多時。
不曉得是什麼親人,他難得如此鄭重,派車接她。
初秋的北平,滿目金黃。
轎車駛過寬敞的大路,轉入東交民巷的入口。
那裡攔着鐵栅欄,轎車将她放到東交民巷外,本想駛入,不知為何被攔下,說是今日東交民巷這條窄路上都不可過汽車。
天将黑,有人步行走入,去德使領館的郵局給親人寄信,問剛下車的何未,德領事館在何處,她給指了地方。
她走上通往六國飯店旋轉門的石路,穿過旋轉門。
她的高跟鞋踩在地毯裡,沒一點點聲響。
玻璃門從她背後旋過。
十幾步遠的地方,等着她的男人立在那兒,地毯盡頭,紅木樓梯下。
軍褲軍靴,許久未上身的裝束。
白襯衫是熨帖合身的,襯衫的立領沒系,微分開……他永遠都像初見那夜,像那個久負盛名的少年郎。
電報簡短,外人瞧不出其中趣味,唯他二人樂在其中。
送走縣長後,秘書送進新的電報。
何未打開那張抄寫的電文:蓑衣胡同,這名字有趣。
她一愣,他這說的是南鑼鼓巷? 謝骛清回北平了? 這一念起,被手邊的電話鈴聲驚斷。
何未握着聽筒,放到臉旁。
屬于謝骛清的那種呼吸聲,和旁人都不同。
她說不出區别在哪裡,但猜得到是他。
“剛才路過白塔,”謝骛清的聲音從那頭傳來,“想你是不是小時候常去那裡。
” 白塔?果然到北平了。
她心不禁飄了,輕“嗯”了聲:“常去的。
” “後來車經過南鑼鼓巷,又想,你來過沒有。
” “嗯,也常去。
” 一個月未見的兩人,握着聽筒一起笑了。
“我過去離開北平,常想你,但都覺得可以忍受。
比起讓你承受颠沛流離的辛苦,住在北平對你更好。
可這一次去奉天,”他略靜了會兒,說,“我好像不再這麼想了。
” 她看到書櫃玻璃上倒影着自己的臉,在笑。
“認識你之前,我聽說了許多事,有關你和何二先生之間的父女情,”他說,“那時,總要壓抑帶你走的念頭,因為猜到你想盡孝道。
如今何二先生故去,未未,你是否願意再考慮一下,随我南下?” 何未調轉身子,倚在書桌邊沿:“你已經到北平了?為什麼不當面說?” “是,我在北平。
” 謝骛清回答:“過去這些年,每次當面問你能不能和我南下,都被二小姐拒絕了。
這一次想換個方式,或許,能有一絲希望。
” 她眼已有熱意。
細想想,确實拒絕過許多次。
她愛着謝骛清,可沒辦法跟他走。
“上一次,我以半生功名,兩省重兵都沒辦法帶走你,”他說,“這一次,想再試試。
” 她斂着息。
兩個同時在北平的人,已認定夫妻名分的人,竟于電話裡說着如此的話。
從回北平,她等着在小院子裡嫁給他,從廂房嫁到正房。
他總說還不是時候,不可如此草率。
她想着成親,他卻籌謀着帶她南下。
“我……從沒想過離開北平,從小住在這裡,太習慣了。
”她聲音微微抖着,難以平穩。
那邊安靜着。
“但這一次,不想再耽誤你了,”她柔聲說,“過去,每次都是你北上來見我。
以後,我不想讓你再冒險,至少不要為了見我而冒險了。
” 跟着謝骛清,帶上斯年,以最精簡、最隐瞞的行程,舉家遷移。
她竟為這一個想法,被心跳震得胸口疼。
寂寂的一霎,像退回到恭王府的長廊内。
他說,他說不得不走,她說她不得不留。
謝骛清長久不語,久到她心裡慌:“怎麼不說話了?” “我在六國飯店。
”他答非所問。
“接你的車在門外,”謝骛清又道,“航運公司門外。
” 聽筒長久握在她的手裡。
難道現在就走?斯年還在學校,哪裡來得及。
“我有親人到京了,想見你一面。
”他說。
何未略放松,在白連衣裙外套上大衣,倉促而出。
一輛黑色轎車等候多時。
不曉得是什麼親人,他難得如此鄭重,派車接她。
初秋的北平,滿目金黃。
轎車駛過寬敞的大路,轉入東交民巷的入口。
那裡攔着鐵栅欄,轎車将她放到東交民巷外,本想駛入,不知為何被攔下,說是今日東交民巷這條窄路上都不可過汽車。
天将黑,有人步行走入,去德使領館的郵局給親人寄信,問剛下車的何未,德領事館在何處,她給指了地方。
她走上通往六國飯店旋轉門的石路,穿過旋轉門。
她的高跟鞋踩在地毯裡,沒一點點聲響。
玻璃門從她背後旋過。
十幾步遠的地方,等着她的男人立在那兒,地毯盡頭,紅木樓梯下。
軍褲軍靴,許久未上身的裝束。
白襯衫是熨帖合身的,襯衫的立領沒系,微分開……他永遠都像初見那夜,像那個久負盛名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