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烈酒醉繁花(4)
關燈
小
中
大
。
”她應承下來。
此後不久,祝小培搬往天津租界,再不踏足四九城。
*** 深夜的院子裡。
何未将長發散開,窩在雙人沙發的角落裡,将沒穿鞋襪的腳搭在他完好的那條腿上。
她的腳在謝骛清的軍褲上摩挲着…… 眼前像還是戲樓散場時,鄧元初獨自坐于戲池最前排的長闆凳上,在正當中,望着空無一人的戲台出神。
四米深的戲台子和金絲刺繡的大紅布簾後,像藏着一個人,鄧家小公子的心上人。
謝骛清的手指,在她的腳心刮了下。
她癢得一個激靈,從窩着坐,到側倚靠靠背,借着燈光瞧他。
“祝小培連唱三日,今天恰好最後一天,又恰好和鄧元初見一面,”她縮起腿,挨近他,尖尖的下巴搭到他肩上,“全是你安排的?鄧元初想見他?” 謝骛清一手握着鋼筆,于雪白紙上寫完最後幾個字。
筆尖打下一個實心句點。
他道:“你嬸嬸生産那晚,祝小培來找我。
” 謝骛清解釋說:“她弟弟得罪了奉系,讓我幫忙和鄭家人疏通。
鄭家願意出面,但幫忙須有個說得過去的由頭,鄭渡的姐姐就讓她給戲樓唱三日。
鄧元初接到帖子,自己過來的。
” 謝骛清打開桌上的墨水瓶,為鋼筆添墨。
他用棉花片擦幹淨鋼筆,将棉花丢入一旁的廢紙簍:“不問了?” “替他們兩個難過,”她輕聲說,“隻差兩年。
” 鄧元初從澳門避難歸來,鄧家也重振旗鼓,再次風生水起。
如今鄧家的小公子又成了香饽饽,衆人眼裡的佳婿良人。
而祝小培早在去年嫁了人。
謝骛清見她心情低落,将鋼筆扣上。
他手腕瘦削,戴着她送的那塊金屬腕表。
一摞白紙上的影子被拉長,他将兩隻鋼筆和墨水瓶子碼放好,掉轉身子,注視了她一會兒。
她仿佛預見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謝骛清要吻她了。
他這兩天隻要沒有外人在,總是這樣,像在做這世上最尋常的事。
何未因屋裡熱,穿着一個緞面的小背心,綁着絲帶的,露着背。
背貼到沙發上,因汗粘着,挪動時會有細微的聲響。
她是心虛的,想,過去住四合院裡,每間房和每間房隔着一面紅磚牆,沒堵牆内的小夫妻究竟如何過的,也像他和她,親熱不完似的?還是一開始圖個新鮮,後頭就不新鮮了。
她見謝骛清解衣裳紐扣,心裡像火燒一樣。
“給我講講被軟禁時的事。
”她小聲道。
軟禁前後不過一個月,後來就是監獄,黑不見手指的牢房,及膝的水牢,帶着傷泡在水裡……沒什麼好說的。
“倒不如說成親的事,”他笑着說,“無論如何,須有個儀式。
” 他想想,再道:“等到了北平,我去百花深處收拾收拾,你從宅院嫁過來,帶着斯年。
” 宅院? “我早不住那個宅院了,”她說,“如今在一個小四合院,離你那裡不遠。
” 他默了會兒,玩笑着說:“想娶你的人裡,我怕是最不用心的一個。
” 連她搬了家都不曉得。
謝骛清說完,笑得不大自然,内疚于耽誤了她許多年。
他坐起,想掏香煙盒子,何未搶先勾住他的脖子,将他重新拽回到自己身前:“哪有說結婚說到一半,就去抽煙的?” 謝骛清笑着,手肘撐在她臉旁,摸火柴盒。
過去不見他怎麼在人前吸煙,怕是從變故開始,養了這個習慣。
她見過多年征戰的人,回來了或是為洗去腦海裡的血色,或是數次劫後餘生的空虛,或者是為了舊傷,沉迷于嗎啡針。
謝骛清隻是偶爾吸用香煙,已是極有自制力的。
她注意力被火柴盒裡的沙沙聲吸引。
但很快,煙盒和火柴都被他丢到了稿紙上。
這回倒是不談婚
”她應承下來。
此後不久,祝小培搬往天津租界,再不踏足四九城。
*** 深夜的院子裡。
何未将長發散開,窩在雙人沙發的角落裡,将沒穿鞋襪的腳搭在他完好的那條腿上。
她的腳在謝骛清的軍褲上摩挲着…… 眼前像還是戲樓散場時,鄧元初獨自坐于戲池最前排的長闆凳上,在正當中,望着空無一人的戲台出神。
四米深的戲台子和金絲刺繡的大紅布簾後,像藏着一個人,鄧家小公子的心上人。
謝骛清的手指,在她的腳心刮了下。
她癢得一個激靈,從窩着坐,到側倚靠靠背,借着燈光瞧他。
“祝小培連唱三日,今天恰好最後一天,又恰好和鄧元初見一面,”她縮起腿,挨近他,尖尖的下巴搭到他肩上,“全是你安排的?鄧元初想見他?” 謝骛清一手握着鋼筆,于雪白紙上寫完最後幾個字。
筆尖打下一個實心句點。
他道:“你嬸嬸生産那晚,祝小培來找我。
” 謝骛清解釋說:“她弟弟得罪了奉系,讓我幫忙和鄭家人疏通。
鄭家願意出面,但幫忙須有個說得過去的由頭,鄭渡的姐姐就讓她給戲樓唱三日。
鄧元初接到帖子,自己過來的。
” 謝骛清打開桌上的墨水瓶,為鋼筆添墨。
他用棉花片擦幹淨鋼筆,将棉花丢入一旁的廢紙簍:“不問了?” “替他們兩個難過,”她輕聲說,“隻差兩年。
” 鄧元初從澳門避難歸來,鄧家也重振旗鼓,再次風生水起。
如今鄧家的小公子又成了香饽饽,衆人眼裡的佳婿良人。
而祝小培早在去年嫁了人。
謝骛清見她心情低落,将鋼筆扣上。
他手腕瘦削,戴着她送的那塊金屬腕表。
一摞白紙上的影子被拉長,他将兩隻鋼筆和墨水瓶子碼放好,掉轉身子,注視了她一會兒。
她仿佛預見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謝骛清要吻她了。
他這兩天隻要沒有外人在,總是這樣,像在做這世上最尋常的事。
何未因屋裡熱,穿着一個緞面的小背心,綁着絲帶的,露着背。
背貼到沙發上,因汗粘着,挪動時會有細微的聲響。
她是心虛的,想,過去住四合院裡,每間房和每間房隔着一面紅磚牆,沒堵牆内的小夫妻究竟如何過的,也像他和她,親熱不完似的?還是一開始圖個新鮮,後頭就不新鮮了。
她見謝骛清解衣裳紐扣,心裡像火燒一樣。
“給我講講被軟禁時的事。
”她小聲道。
軟禁前後不過一個月,後來就是監獄,黑不見手指的牢房,及膝的水牢,帶着傷泡在水裡……沒什麼好說的。
“倒不如說成親的事,”他笑着說,“無論如何,須有個儀式。
” 他想想,再道:“等到了北平,我去百花深處收拾收拾,你從宅院嫁過來,帶着斯年。
” 宅院? “我早不住那個宅院了,”她說,“如今在一個小四合院,離你那裡不遠。
” 他默了會兒,玩笑着說:“想娶你的人裡,我怕是最不用心的一個。
” 連她搬了家都不曉得。
謝骛清說完,笑得不大自然,内疚于耽誤了她許多年。
他坐起,想掏香煙盒子,何未搶先勾住他的脖子,将他重新拽回到自己身前:“哪有說結婚說到一半,就去抽煙的?” 謝骛清笑着,手肘撐在她臉旁,摸火柴盒。
過去不見他怎麼在人前吸煙,怕是從變故開始,養了這個習慣。
她見過多年征戰的人,回來了或是為洗去腦海裡的血色,或是數次劫後餘生的空虛,或者是為了舊傷,沉迷于嗎啡針。
謝骛清隻是偶爾吸用香煙,已是極有自制力的。
她注意力被火柴盒裡的沙沙聲吸引。
但很快,煙盒和火柴都被他丢到了稿紙上。
這回倒是不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