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烈酒醉繁花(2)
關燈
小
中
大
等天快亮時,謝骛清在她耳邊說了句:“以後每天住一起,怕都不用睡了。
”他說時,是半開玩笑的語氣,他伸手,想拿帶刀的文明杖,去書桌那裡拿煙。
何未奇怪,他為什麼天剛亮要煙草提神,謝骛清答:不是提神,是分神。
“腿都這樣了,還逞強,”她小聲說,“要什麼,和我說不就好了。
”她下了床,幫他把煙盒和火柴盒,一并連着陶瓷的煙缸抱着回來,放到床旁,那個紅棕色的官帽椅上。
她難得見他抽煙,抱着膝蓋坐在床邊沿,歪頭瞧着他是如何吸的,如何将煙霧造出來。
他手指上夾着煙,目光在她身上,低沉沉的。
活脫脫一個登徒子,仿佛是那深夜裡醉沉沉從軍車上下來,挽着軍裝袖子,敞開懷,露出襯衫邊邊,來會佳人的公子哥兒。
他一隻手空出來,上下求索。
“不是說擅長克制。
”她往他肩上靠,甚至能感覺到他掌心裡的血液是如何流淌的,熱騰騰地卷過她的心魂。
他笑:“新婚夜,不一樣。
” 他欺身過來,将稀薄青白的日光擋住。
天都亮了……這新婚夜未免長了些。
到天大亮,她熬不住了,翻身往裡,睡去了。
任由謝骛清如何擺弄,都閉着眼隻管去見周公。
朦朦胧胧裡唯一能覺得慶幸的是天終于大亮了,賭坊又熱鬧了,再不顯得這木床響了。
她沾枕即深眠,除了偶爾在他親吻裡咕哝兩句困,人再沒動上分毫。
謝骛清怕把她真吵醒,惹惱了,将襯衫裹住她。
謝骛清握着她的手和幾根手指,把玩了會兒,看看指甲蓋,再看看小巧的指尖,瞧得是有滋有味。
他想,這一夜後,該有個幾成幾率有兩人的孩子。
他一進被押送到杭州,就過着與世隔絕的日子,出來被告知的一件件事裡,父親去世前的那句叮囑尤其沉重。
那時,該是謝家最難過的階段。
父親不知謝骛清和定了親事的女孩子到了何種程度,怕他年輕荒唐,沒想明白就和人有了孩子。
老父在病榻上反複叮囑着唯一守在身邊的二姐,若真有了血脈,萬不可姓謝……牽連了孩子媽媽。
如今,若能真能有個孩子,對天上的父親也算是一種告慰了。
謝骛清耐心地看她的眉眼和臉,見她的額頭上的碎發全濕透了。
新婚夜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院子裡,熱,伴着蚊香的氣味,還有賭場裡的吆喝吵鬧,蟬鳴滋擾。
委屈她了。
他總想給她最好的。
可惜謝骛清能給的,她都不缺。
門框被敲響。
他悄然取了床頭倚着的文明杖,撐着,一步步慢走到門口。
門外,接骨先生安安靜靜地候着,說是來換藥。
鄭家三小姐是他三姐的生死交,自謝三小姐走後,把謝骛清視同親弟弟一般看待。
那位小姐聽聞昨夜弟媳婦留宿,一面高興,一面擔心謝骛清的腿傷有影響。
但人家小夫妻多年分離,不好阻攔,于是拐着彎兒地囑咐讓接骨先生來檢查檢查。
他坐到院子裡,在樹蔭涼裡,讓接骨先生換過藥。
接骨先生細細摸過一回,安了心,低聲笑着道:“聽聞先生昨夜新婚,恭喜了。
” 謝骛清乍一被恭喜,先一愣,随即笑了,算是默認了。
接骨先生走前,不放心地叮囑着,雖是新婚,但還是養腿傷要緊。
五十幾歲的接骨先生,對着他這個三十來歲的男人,意味深長地連說數句“來日方長”,惹得謝骛清哭笑不得。
“先生放心,我有分寸。
”他道。
“看得出,你是個謹慎的。
”接骨先生又隐晦道。
林骁送走接骨先生後,為他端來準備好的早餐。
他喝了小半碗白粥,隔着竹簾子縫隙,見她沒睡醒的意思,踏下心,讓人騰空了廂房的木桌子,把公務挪到了隔壁。
他一坐到廂房的椅子上,發現大家喜氣洋洋的。
這是唯一一夜,他沒睡好,大家反而跟着高興快意的。
謝骛清不大習慣下屬們像看待新郎官一般的笑容,用鋼筆敲了敲文件,讓衆人正經起來。
有人頂着他的嚴肅目光,小聲問:既是新婚了,喜糖總要有的。
又有人說:跟着将軍十來年,喜糖都不給吃,太不夠意思。
出生入死的,總要有個念想,有個盼頭,沾沾喜氣…… 謝骛清沉默地瞅着他們。
最後,他一瞧林骁,林骁立刻記錄在案:買喜糖。
*** 何未從裹了一夜汗的床單和枕頭上清醒過來,渾身散了架似的。
這滋味比當初學騎馬,硬是騎着一匹成年戰馬從山頂颠簸到山腳下,還要折磨人。
她想,這男人嘴上說老了,其實還是精神十足,就是常年戰場上下來的……不一樣。
等心裡腹诽夠了,她摸到身上蓋着的那件白襯衫。
如此熱的盛夏,薄薄的一層白布料被睡得半濕。
她摸到領口的一顆紐扣松了,籌謀着稍後找針線縫縫牢…… 如此放空地想了會兒,她終于懶洋洋地穿上衣裳,下了床。
沒梳子,以手指湊合着梳起了長發。
她在滿院子的熱鬧裡,掀開竹簾子,走出屋子。
院子裡到處是人,唯獨謝骛清不在。
王堇端着剛洗過的一盤葡萄過來,見到何未就笑着說:“有客人在戲樓找二小姐,少将軍問了兩句,自己去了。
剛過去。
”
”他說時,是半開玩笑的語氣,他伸手,想拿帶刀的文明杖,去書桌那裡拿煙。
何未奇怪,他為什麼天剛亮要煙草提神,謝骛清答:不是提神,是分神。
“腿都這樣了,還逞強,”她小聲說,“要什麼,和我說不就好了。
”她下了床,幫他把煙盒和火柴盒,一并連着陶瓷的煙缸抱着回來,放到床旁,那個紅棕色的官帽椅上。
她難得見他抽煙,抱着膝蓋坐在床邊沿,歪頭瞧着他是如何吸的,如何将煙霧造出來。
他手指上夾着煙,目光在她身上,低沉沉的。
活脫脫一個登徒子,仿佛是那深夜裡醉沉沉從軍車上下來,挽着軍裝袖子,敞開懷,露出襯衫邊邊,來會佳人的公子哥兒。
他一隻手空出來,上下求索。
“不是說擅長克制。
”她往他肩上靠,甚至能感覺到他掌心裡的血液是如何流淌的,熱騰騰地卷過她的心魂。
他笑:“新婚夜,不一樣。
” 他欺身過來,将稀薄青白的日光擋住。
天都亮了……這新婚夜未免長了些。
到天大亮,她熬不住了,翻身往裡,睡去了。
任由謝骛清如何擺弄,都閉着眼隻管去見周公。
朦朦胧胧裡唯一能覺得慶幸的是天終于大亮了,賭坊又熱鬧了,再不顯得這木床響了。
她沾枕即深眠,除了偶爾在他親吻裡咕哝兩句困,人再沒動上分毫。
謝骛清怕把她真吵醒,惹惱了,将襯衫裹住她。
謝骛清握着她的手和幾根手指,把玩了會兒,看看指甲蓋,再看看小巧的指尖,瞧得是有滋有味。
他想,這一夜後,該有個幾成幾率有兩人的孩子。
他一進被押送到杭州,就過着與世隔絕的日子,出來被告知的一件件事裡,父親去世前的那句叮囑尤其沉重。
那時,該是謝家最難過的階段。
父親不知謝骛清和定了親事的女孩子到了何種程度,怕他年輕荒唐,沒想明白就和人有了孩子。
老父在病榻上反複叮囑着唯一守在身邊的二姐,若真有了血脈,萬不可姓謝……牽連了孩子媽媽。
如今,若能真能有個孩子,對天上的父親也算是一種告慰了。
謝骛清耐心地看她的眉眼和臉,見她的額頭上的碎發全濕透了。
新婚夜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院子裡,熱,伴着蚊香的氣味,還有賭場裡的吆喝吵鬧,蟬鳴滋擾。
委屈她了。
他總想給她最好的。
可惜謝骛清能給的,她都不缺。
門框被敲響。
他悄然取了床頭倚着的文明杖,撐着,一步步慢走到門口。
門外,接骨先生安安靜靜地候着,說是來換藥。
鄭家三小姐是他三姐的生死交,自謝三小姐走後,把謝骛清視同親弟弟一般看待。
那位小姐聽聞昨夜弟媳婦留宿,一面高興,一面擔心謝骛清的腿傷有影響。
但人家小夫妻多年分離,不好阻攔,于是拐着彎兒地囑咐讓接骨先生來檢查檢查。
他坐到院子裡,在樹蔭涼裡,讓接骨先生換過藥。
接骨先生細細摸過一回,安了心,低聲笑着道:“聽聞先生昨夜新婚,恭喜了。
” 謝骛清乍一被恭喜,先一愣,随即笑了,算是默認了。
接骨先生走前,不放心地叮囑着,雖是新婚,但還是養腿傷要緊。
五十幾歲的接骨先生,對着他這個三十來歲的男人,意味深長地連說數句“來日方長”,惹得謝骛清哭笑不得。
“先生放心,我有分寸。
”他道。
“看得出,你是個謹慎的。
”接骨先生又隐晦道。
林骁送走接骨先生後,為他端來準備好的早餐。
他喝了小半碗白粥,隔着竹簾子縫隙,見她沒睡醒的意思,踏下心,讓人騰空了廂房的木桌子,把公務挪到了隔壁。
他一坐到廂房的椅子上,發現大家喜氣洋洋的。
這是唯一一夜,他沒睡好,大家反而跟着高興快意的。
謝骛清不大習慣下屬們像看待新郎官一般的笑容,用鋼筆敲了敲文件,讓衆人正經起來。
有人頂着他的嚴肅目光,小聲問:既是新婚了,喜糖總要有的。
又有人說:跟着将軍十來年,喜糖都不給吃,太不夠意思。
出生入死的,總要有個念想,有個盼頭,沾沾喜氣…… 謝骛清沉默地瞅着他們。
最後,他一瞧林骁,林骁立刻記錄在案:買喜糖。
*** 何未從裹了一夜汗的床單和枕頭上清醒過來,渾身散了架似的。
這滋味比當初學騎馬,硬是騎着一匹成年戰馬從山頂颠簸到山腳下,還要折磨人。
她想,這男人嘴上說老了,其實還是精神十足,就是常年戰場上下來的……不一樣。
等心裡腹诽夠了,她摸到身上蓋着的那件白襯衫。
如此熱的盛夏,薄薄的一層白布料被睡得半濕。
她摸到領口的一顆紐扣松了,籌謀着稍後找針線縫縫牢…… 如此放空地想了會兒,她終于懶洋洋地穿上衣裳,下了床。
沒梳子,以手指湊合着梳起了長發。
她在滿院子的熱鬧裡,掀開竹簾子,走出屋子。
院子裡到處是人,唯獨謝骛清不在。
王堇端着剛洗過的一盤葡萄過來,見到何未就笑着說:“有客人在戲樓找二小姐,少将軍問了兩句,自己去了。
剛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