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烈酒醉繁花(3)
關燈
小
中
大
戲樓包廂裡端坐的,正是昨日來過的假日本人,他照舊穿着和服端坐着,和老太監一起等着。
為鹽号,這也算三顧茅廬了。
因是祝小培連唱三日,此處成了這幾日天津衛最熱鬧的一家戲樓。
那太監聽得惬意,翹着二郎腿,那假日本人心神不甯,手裡捏着一串珠子,撚着…… 打破這一切的是一聲聲不輕不重的敲擊聲,像手杖落在木樓梯上。
兩人望向竹簾内擋着的内間,隻見一個男人慢慢地、一步步走上樓梯,手撐着手杖,越過被撩起來的竹簾子。
在身邊人的幫助下,高背椅被搬正,他坐定,将手杖倚在一旁。
他背靠上椅子,對竹簾子外說:“趙大人,久違了。
” 林骁見謝骛清開了口,上前卷起了竹簾子。
乍一相對,對面的兩人都得了失語症一般,盯着謝骛清。
樓下的哄笑聲,更将此處的安靜襯出來。
謝骛清是萬年不變的軍裝内搭的白襯衫,不随時移,不随境變。
“昨日……”那位趙大人慢慢地問。
“昨日在此的,正是謝某人。
”他看着他們。
趙大人一時語塞,知當如何開口,他在滿清官場縱橫數十載,匍匐于日本人膝下多年,都有生存之道,倒是見了這位傳聞中落敗的謝少将軍,找不到寒暄的門路了。
謝骛清打量對方的裝扮:“如果我沒記錯,大人曾在山東任職過。
” 對方本就因為謝骛清突然出現,震驚失語,再被謝骛清如此一問,更是心裡發寒,他不過見過謝骛清一面而已,謝骛清竟連他初入官場的經曆都查了個清楚。
“說起山東,我記起一樁舊恨,”謝骛清直接道,“1928年的濟南,外交官蔡公時為保軍民和日本人交涉被綁,被割去耳鼻舌,挖去雙眼,為國捐軀。
此事,大人應該知道?” 那人被問得啞住。
謝骛清又道:“那年,濟南被日本人屠城,前後死傷軍民一萬七千餘人。
此事,大人也該清楚?” 他又問那位趙大人:“吾心中有恨,不知大人心中有的又是什麼?” 謝骛清的幾句話,讓那位趙大人更是語塞。
倒是那位太監,在走前,來謝骛清面前規規整整地行了一個舊禮。
太監為了濟南的事,曾求主子出面說情,也因此事對倚靠日本人的主子失去了追随信念。
他曾想複辟滿洲國,為此奔走賣命,在這幾年全想通了,複辟如此的滿清,又有何用。
如今留在這裡,純為自己,想多攢兩件宮廷寶貝,日後養老。
太監站直身子,将灰色袍子理了理,正要走,被謝骛清叫住。
謝骛清從白瓷盆裡撈出一個浸着的冰桃子,遞給那位老太監:“祝小培難得開三日的場,不如聽一曲再走。
” 那老太監不好推辭,捧着桃子,落了座。
他懷裡像揣着個炭火盆,将桃子從冰握到熱,都琢磨不出這位謝少将軍的意思。
半小時後,有個小厮跑上來,對着老太監耳語:“趙大人……被槍殺了,兩條街外。
” 太監先是臉色轉白,随即又是慶幸……撿回了一條命的慶幸。
小厮輕聲講:因是在三不管,無警署來管。
拉黃包車的本想把車丢下,舍不得車,找人幫忙将人倒在了路邊,拉着車跑了。
人曬在大日頭下的妓院門外,被嫌破壞生意,尋隔壁賭場的人找了塊布蓋上,扔到了後巷子…… 老太監屏退小厮,心驚肉跳着,幾次觀察謝骛清,想看是否和他有關。
不過天津這地方,勢力交錯,那位趙大人又是嚣張慣了…… 沒多會兒,小厮再跑上來,低聲講:有江湖人在後巷子貼了一張寫了罪狀的紙,細數那人為日本關東軍賣命的諸多罪狀,人人得而誅之。
這倒是事實,老太監想,遲早是有這一報的。
來時是對影成雙,回去卻隻剩了他一個,換做誰都受不住。
老太監快将桃子握得爛熟了,腿都軟得沒法走動,靠坐在那兒,慢慢撕開桃子皮。
何未上了樓,見老太監把一隻桃子剝得水淋淋的,詫異地讓人拿了濕毛巾。
老太監見濕毛巾被遞到眼前,仿佛被驚醒一般,倉促告辭,抱着桃子去了。
何未挨着謝骛清坐了。
“你特地過來,為幫我見他?”她好奇問。
“見你睡得熟,不想讓人吵你,”謝骛清說着,“什麼
為鹽号,這也算三顧茅廬了。
因是祝小培連唱三日,此處成了這幾日天津衛最熱鬧的一家戲樓。
那太監聽得惬意,翹着二郎腿,那假日本人心神不甯,手裡捏着一串珠子,撚着…… 打破這一切的是一聲聲不輕不重的敲擊聲,像手杖落在木樓梯上。
兩人望向竹簾内擋着的内間,隻見一個男人慢慢地、一步步走上樓梯,手撐着手杖,越過被撩起來的竹簾子。
在身邊人的幫助下,高背椅被搬正,他坐定,将手杖倚在一旁。
他背靠上椅子,對竹簾子外說:“趙大人,久違了。
” 林骁見謝骛清開了口,上前卷起了竹簾子。
乍一相對,對面的兩人都得了失語症一般,盯着謝骛清。
樓下的哄笑聲,更将此處的安靜襯出來。
謝骛清是萬年不變的軍裝内搭的白襯衫,不随時移,不随境變。
“昨日……”那位趙大人慢慢地問。
“昨日在此的,正是謝某人。
”他看着他們。
趙大人一時語塞,知當如何開口,他在滿清官場縱橫數十載,匍匐于日本人膝下多年,都有生存之道,倒是見了這位傳聞中落敗的謝少将軍,找不到寒暄的門路了。
謝骛清打量對方的裝扮:“如果我沒記錯,大人曾在山東任職過。
” 對方本就因為謝骛清突然出現,震驚失語,再被謝骛清如此一問,更是心裡發寒,他不過見過謝骛清一面而已,謝骛清竟連他初入官場的經曆都查了個清楚。
“說起山東,我記起一樁舊恨,”謝骛清直接道,“1928年的濟南,外交官蔡公時為保軍民和日本人交涉被綁,被割去耳鼻舌,挖去雙眼,為國捐軀。
此事,大人應該知道?” 那人被問得啞住。
謝骛清又道:“那年,濟南被日本人屠城,前後死傷軍民一萬七千餘人。
此事,大人也該清楚?” 他又問那位趙大人:“吾心中有恨,不知大人心中有的又是什麼?” 謝骛清的幾句話,讓那位趙大人更是語塞。
倒是那位太監,在走前,來謝骛清面前規規整整地行了一個舊禮。
太監為了濟南的事,曾求主子出面說情,也因此事對倚靠日本人的主子失去了追随信念。
他曾想複辟滿洲國,為此奔走賣命,在這幾年全想通了,複辟如此的滿清,又有何用。
如今留在這裡,純為自己,想多攢兩件宮廷寶貝,日後養老。
太監站直身子,将灰色袍子理了理,正要走,被謝骛清叫住。
謝骛清從白瓷盆裡撈出一個浸着的冰桃子,遞給那位老太監:“祝小培難得開三日的場,不如聽一曲再走。
” 那老太監不好推辭,捧着桃子,落了座。
他懷裡像揣着個炭火盆,将桃子從冰握到熱,都琢磨不出這位謝少将軍的意思。
半小時後,有個小厮跑上來,對着老太監耳語:“趙大人……被槍殺了,兩條街外。
” 太監先是臉色轉白,随即又是慶幸……撿回了一條命的慶幸。
小厮輕聲講:因是在三不管,無警署來管。
拉黃包車的本想把車丢下,舍不得車,找人幫忙将人倒在了路邊,拉着車跑了。
人曬在大日頭下的妓院門外,被嫌破壞生意,尋隔壁賭場的人找了塊布蓋上,扔到了後巷子…… 老太監屏退小厮,心驚肉跳着,幾次觀察謝骛清,想看是否和他有關。
不過天津這地方,勢力交錯,那位趙大人又是嚣張慣了…… 沒多會兒,小厮再跑上來,低聲講:有江湖人在後巷子貼了一張寫了罪狀的紙,細數那人為日本關東軍賣命的諸多罪狀,人人得而誅之。
這倒是事實,老太監想,遲早是有這一報的。
來時是對影成雙,回去卻隻剩了他一個,換做誰都受不住。
老太監快将桃子握得爛熟了,腿都軟得沒法走動,靠坐在那兒,慢慢撕開桃子皮。
何未上了樓,見老太監把一隻桃子剝得水淋淋的,詫異地讓人拿了濕毛巾。
老太監見濕毛巾被遞到眼前,仿佛被驚醒一般,倉促告辭,抱着桃子去了。
何未挨着謝骛清坐了。
“你特地過來,為幫我見他?”她好奇問。
“見你睡得熟,不想讓人吵你,”謝骛清說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