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烈酒醉繁花(1)
關燈
小
中
大
前想做的最後一樣事。
他說,我們這代人不懂的,沒真正體會過外敵入侵,防範少。
如今我們的産鹽地都在沿海,如果以後打起仗來,内陸沒有鹽号儲鹽,極其危險。
他知道我不想碰這個,但讓我适當幫一把,運鹽去内陸各省。
” 何知行因在過去的北京城,切身體會過被八國聯軍攻打前後的狀态,心有餘悸。
“你二叔确實考慮得更周詳。
”他評價。
這和二叔當年落魄時的經曆有關,那也是迫使他和白家老爹不得不逃走的一樁舊事。
今日來了兩位。
那日的遜清王朝大臣,照舊穿着木屐和和服,旁邊的太監倒是灰色的中式大褂。
他們隔着竹簾子,見裡頭是一男一女的影子。
“兩位請坐。
”何未說。
太監兜着手,先坐了,那位梳着兩撇短發的前朝大臣欲要近前。
“趙大人,”老太監不悅道,“坐下說吧。
” 隔着竹簾,她見不到那大人的面色,倒也輕松。
對方表明來意,仍是為日本商人想入股鹽号的事,他在官場上混迹幾十年的本事在,舌燦如花,何未聽得心不在焉,見謝骛清撚起顆堅果,沒見過,想必也是南方帶來的。
謝骛清“啪”地一聲,兩指捏開,何未馬上努努嘴,他一笑,遞過來。
“這叫什麼?”她輕聲問。
他偏過頭,輕聲答:“米椎。
” “吃起來像栗子。
”她細品着。
謝骛清見她愛吃,又捏開一顆,擺在茶碗旁的白瓷碟上。
何未微蹙眉,對他又努努嘴。
他笑了,撿起來,繼續喂給她。
樓下,相聲演員抖了個包袱,引起一陣哄笑。
那太監竟也在看相聲,跟着笑了。
那位趙大人本就講得口幹舌燥,不見回音,裡邊聊着堅果,外頭跟着來的同仁在聽相聲。
裡裡外外就他一個外人似的。
那人不悅了,道:“二小姐這敷衍的本事,倒是讓我想到一位故人。
那位貴人北上時,也是正得勢時,對我二人是敷衍怠慢。
如今我們還在天津衛租界,而他,卻家門落敗,不知去往何處了。
” 何未見那人提謝骛清,收回視線,看向竹簾子外的人。
“這人的機遇啊,說不準的,關鍵是要看準了大勢,”那位大人又說,“如今南京政府對日本人都要退讓三分,二小姐又何必強撐着面子。
” 謝骛清端起茶杯,喝了口桂花茶,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讓她稍安勿躁。
幸好,那老太監身子不舒服,坐了沒多會兒,就催促着走了。
晚些時候,扣青代替何未坐轎車回去。
日落前,她跑去小院兒的廚房,将圍裙系上,把做飯的人趕了出去。
她這幾年帶着斯年,學會了不少适合小孩子吃的菜,廚藝大增。
飯菜端到屋裡去,謝骛清接了筷子,看着蒸得熱騰騰的白飯:“不是木樨飯了?” “我剛才一高興……鹽放多了一勺。
”何未也苦悶。
他笑:“明天再說。
” “嗯。
” 明日複明日,真是好。
“今日你不露面,我也能應付那人,”她坐到他身邊,給他添菜,“不想你對着他們。
” 謝骛清一笑,也給她添了一筷子菜:“怎麼不見我女兒過來?” …… 倒是自來熟。
她瞥他。
“這裡不是戲樓,就是賭坊,怎麼帶過來?”她反問。
“來此處是不妥當。
明日我去見她。
” 何未見他對斯年如此上心,抿嘴一笑。
晚飯後,她搬了個小凳子,在院子裡,剝着米椎,就着桂花茶,聽隔壁戲樓裡不大清晰的一折折戲。
和謝骛清隔着一面牆的感覺,說不出得好,踏實。
她搖着檀香扇,扇着風,驅趕蚊子。
她腳邊上忽然放下來一盤燒着的蚊香。
林骁對她笑笑,輕聲說:“少将軍要拿來的。
” 她回頭一瞧,能透過支起來的窗戶縫,見到裡頭的人走來走去,想必謝骛清就是如此瞧見她的。
小院子不止住着他,還有跟随的屬下們,不如九叔家方便
他說,我們這代人不懂的,沒真正體會過外敵入侵,防範少。
如今我們的産鹽地都在沿海,如果以後打起仗來,内陸沒有鹽号儲鹽,極其危險。
他知道我不想碰這個,但讓我适當幫一把,運鹽去内陸各省。
” 何知行因在過去的北京城,切身體會過被八國聯軍攻打前後的狀态,心有餘悸。
“你二叔确實考慮得更周詳。
”他評價。
這和二叔當年落魄時的經曆有關,那也是迫使他和白家老爹不得不逃走的一樁舊事。
今日來了兩位。
那日的遜清王朝大臣,照舊穿着木屐和和服,旁邊的太監倒是灰色的中式大褂。
他們隔着竹簾子,見裡頭是一男一女的影子。
“兩位請坐。
”何未說。
太監兜着手,先坐了,那位梳着兩撇短發的前朝大臣欲要近前。
“趙大人,”老太監不悅道,“坐下說吧。
” 隔着竹簾,她見不到那大人的面色,倒也輕松。
對方表明來意,仍是為日本商人想入股鹽号的事,他在官場上混迹幾十年的本事在,舌燦如花,何未聽得心不在焉,見謝骛清撚起顆堅果,沒見過,想必也是南方帶來的。
謝骛清“啪”地一聲,兩指捏開,何未馬上努努嘴,他一笑,遞過來。
“這叫什麼?”她輕聲問。
他偏過頭,輕聲答:“米椎。
” “吃起來像栗子。
”她細品着。
謝骛清見她愛吃,又捏開一顆,擺在茶碗旁的白瓷碟上。
何未微蹙眉,對他又努努嘴。
他笑了,撿起來,繼續喂給她。
樓下,相聲演員抖了個包袱,引起一陣哄笑。
那太監竟也在看相聲,跟着笑了。
那位趙大人本就講得口幹舌燥,不見回音,裡邊聊着堅果,外頭跟着來的同仁在聽相聲。
裡裡外外就他一個外人似的。
那人不悅了,道:“二小姐這敷衍的本事,倒是讓我想到一位故人。
那位貴人北上時,也是正得勢時,對我二人是敷衍怠慢。
如今我們還在天津衛租界,而他,卻家門落敗,不知去往何處了。
” 何未見那人提謝骛清,收回視線,看向竹簾子外的人。
“這人的機遇啊,說不準的,關鍵是要看準了大勢,”那位大人又說,“如今南京政府對日本人都要退讓三分,二小姐又何必強撐着面子。
” 謝骛清端起茶杯,喝了口桂花茶,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讓她稍安勿躁。
幸好,那老太監身子不舒服,坐了沒多會兒,就催促着走了。
晚些時候,扣青代替何未坐轎車回去。
日落前,她跑去小院兒的廚房,将圍裙系上,把做飯的人趕了出去。
她這幾年帶着斯年,學會了不少适合小孩子吃的菜,廚藝大增。
飯菜端到屋裡去,謝骛清接了筷子,看着蒸得熱騰騰的白飯:“不是木樨飯了?” “我剛才一高興……鹽放多了一勺。
”何未也苦悶。
他笑:“明天再說。
” “嗯。
” 明日複明日,真是好。
“今日你不露面,我也能應付那人,”她坐到他身邊,給他添菜,“不想你對着他們。
” 謝骛清一笑,也給她添了一筷子菜:“怎麼不見我女兒過來?” …… 倒是自來熟。
她瞥他。
“這裡不是戲樓,就是賭坊,怎麼帶過來?”她反問。
“來此處是不妥當。
明日我去見她。
” 何未見他對斯年如此上心,抿嘴一笑。
晚飯後,她搬了個小凳子,在院子裡,剝着米椎,就着桂花茶,聽隔壁戲樓裡不大清晰的一折折戲。
和謝骛清隔着一面牆的感覺,說不出得好,踏實。
她搖着檀香扇,扇着風,驅趕蚊子。
她腳邊上忽然放下來一盤燒着的蚊香。
林骁對她笑笑,輕聲說:“少将軍要拿來的。
” 她回頭一瞧,能透過支起來的窗戶縫,見到裡頭的人走來走去,想必謝骛清就是如此瞧見她的。
小院子不止住着他,還有跟随的屬下們,不如九叔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