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思鄉亦念卿(3)

關燈
這晚約九點左右,看守的人進來,為她打開窗戶的金色鎖栓。

     那人說,孫将軍讓二小姐透口氣,看看秦淮河。

    她不知孫維先是何用意,走到窗口。

     這裡能望見巷子一邊盡頭通到秦淮河畔。

    遠處,有歌女在船艙前,借着金色石油汽燈的刺眼光亮,在高聲問,問臨近岸邊、畫舫和木船裡的人要不要點首歌。

     忽然有汽車引擎聲響。

    何未望向巷子另一端,沒看到車。

     可能是路過的人。

     那晚後,再沒有人來問過話。

     隔了幾日,她能感覺到看管沒先前那麼嚴了。

     這天,南京下了暴雨。

     她看到被雨打落的槐花,滿地的白。

     門外有人開了鎖,她緊忙轉身,看到進來的是身着灰西裝的召應恪。

     有陌生人說:召先生先帶人走。

    如今各省都亂着,此地不宜久留。

     召應恪拿了她的大衣,帶她出了屋子。

     她因随時想找逃走的機會,從沒脫下高跟鞋,此刻腳腫脹着,像踩着刀片在走路。

    但她沒慢半分,直到坐上召應恪的黑色轎車。

     “我們現在去坐火車。

    奉系軍閥借上海廣州的事,正在北京大肆抓捕黨員,先不能回北京,去天津,”召應恪低聲說,把大衣蓋在她腿上,“你腳怎麼了?他們有動手嗎?” “誰讓你來的?我二叔?”她顧不上答,急問,“謝家怎麼樣了?謝骛清有消息嗎?” 召應恪默了片刻,低聲說:“謝家大小姐下落不明,三小姐因拒捕被當場擊斃,對外說是誤傷緻死。

    謝二小姐在租界閉門不出。

    謝骛清……沒有消息。

    ” 她如被黑暗裡伸出的五指攥住了心髒,愣在那兒,竟發不出聲音。

     …… 她聽到自己問:“你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打聽他的下落?” 不見到謝骛清,她如何走。

     “你我在這裡的能力都有限。

    九先生想過許多辦法,但這次他們真是動用了所有關系追捕和□□有關的人,從青幫到租界,都在配合他們。

    他們這次對自己人也不會手軟,凡是維護國共合作的,都要被追捕,你忘了廖仲恺先生是如何死的了?” 他就是因為堅持國共合作,被國民黨内的人暗殺的。

     召應恪低聲說:“總會有消息的。

    如今最重要的是北上,你留在這裡,除了成為要挾他的軟肋,沒有一絲幫助。

    ” 他最後道:“這次,是前所未有的屠殺。

    ” 之後的一切,正如召應恪所說的那樣,是前所未有的屠殺。

     1927年的四月對中國的共産主義者來說,是一個染了血的月份。

     南面,北伐進行到一半—— 四一二上海,國民黨内倒轉矛頭,對中|□□員展開屠殺。

    犧牲的中|□□員和革命人士達數百人,包括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等。

     在廣州,不止在社會上抓捕,在黃埔軍校内部也在抓捕教官、學員,犧牲的包括中|□□員蕭楚女、熊雄等,熊雄當時任黃埔軍校政治處主任,蕭楚女曾任過教官。

     北面,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四月底,下令殺害了包括李大钊在内的二十個中|□□員。

     …… 在這一年這一個月裡,南北竟在此事上達成了前所未有的血腥“統一”。

     而四月,隻是一個慘烈的開端。

     其後在各省,對中|□□員和革命人士的殘殺越演越烈。

    廣東前後犧牲達兩千人。

    至五月,在長沙一處犧牲了上萬黨員和革命人士。

     國民革命軍内,更是犧牲不計其數。

     至七月,南京、武漢兩地政府合并,提出了“甯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

     第一次國共合作至此破裂。

     …… 去年七月,正是北伐誓師時。

     轉眼一年七月,血流成河的卻是一個個曾站在誓師隊伍裡的革命者們。

     *** 那天在浦口火車站,她和召應恪被扣下盤問。

     召應恪在軍閥各派系當中周旋多年,本來就是借着一個軍閥的面子南下的,此刻,卻被擋在火車站外。

    兩方僵持着,召應恪雖神色不快,但不好翻臉,離開金陵最要緊。

     雨越下越大,拱形雨廊靠外的地面被雨潲濕了。

     一輛車用汽車停下,下來一個陌生男人,冒着雨走過來,低聲訓斥了阻攔的幾個中級軍官,讓立刻放行。

     何未不知此人是誰,那人也沒對她招呼,匆匆帶路,引他們進了車站。

     “二小姐不要耽擱,請一路北上,”那人輕聲用俄語告訴她,“我們在設法營救老師。

    ” 她一聽此話,心安下來。

     直到火車進了北面的省份,召應恪換了車廂,讓人端了熱水,将白巾在銅盆的熱水裡擰幹,遞給她。

    何未擔心謝骛清,沒接穩,毛巾掉到地上。

     她像心也跟着墜下去了,怔了怔,才去彎腰撿。

     “我南下接你,是謝骛清的學生發來的電報,”召應恪替他撿起毛巾,“剛剛你也看到了,他能知道我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