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烽火望炊煙(1)
關燈
小
中
大
們從沒在一起過。
” 鄧元初一愣,聽這話也拿不準他們的關系,隻能安慰說:“這年月能活着認識一次,已是極大的緣分。
” 倒也是。
她在這方面感觸也深,最近兩個月都是應酬,每次人家都說二小姐給你介紹一位大貴人,可經常下一次見就落魄了,或直接就是死訊。
“南方會好嗎?”她忍不住問。
每個月謝骛清都想法子報平安。
這個月遲遲未有消息,她無法安心。
鄧元初沉吟許久,輕聲說:“會好的。
” 說完,兩人都笑了。
這不就是她剛用來安慰他的話。
*** 入夏的廣東,悶熱難耐。
在一處破敗的大宅子裡,駐紮了從戰場上撤回來的人。
此處地處偏僻,離廣州城遠得很,因為戰亂,主人家早就走了,留下看院子的人也逃了。
謝骛清帶人深夜到這裡,因為傷員多,糧草供給不上,沒法再行軍,臨時決定留幾天。
進來時,宅院野草沒膝,稍作收拾算能住人了。
中午時小兵給他熬了一碗粥搭配兩個肉饅頭,他沒要肉饅頭,隻留下了粥。
因為友軍叛亂,這一支隊伍被沖散了,謝将軍孤身一人帶着他們殺出重圍,撤退到這裡。
他身邊沒一個老部下跟着……大家都擔心他的身體,卻不知如何勸他吃東西。
謝骛清喝着粥,翻看着從一個敵軍營地帶回來的《新青年》六月季刊,翻了幾眼,便看到瞿秋白刊發的《國際歌》歌詞。
外面許多兵都是投奔這位謝将軍而來的,各種出身的人都有,有個讀書人被他提拔起來做參謀,此刻讀書的正蹲在院子裡,在屋檐下整理完軍報,抱着過來看到報紙就笑了:“這個我看到了,就是不會唱,不懂看譜子。
” 他喝了口稀粥:“改天教你。
” “将軍還懂看譜子啊?”讀書的驚訝。
謝骛清笑笑:“不會看譜,怎麼彈鋼琴?” “将軍還會彈鋼琴啊?”讀書的眼珠子要掉出來了。
“在俄國學的。
” 讀書的已經不知如何接話了。
知道這位将軍是個善戰又執着于禁煙的人,卻沒想到他能和一個遙遠的國度聯系上。
半天才輕輕問:“真去過啊?” 他又笑,玩笑道:“夢裡去過。
” 讀書的這才覺得合理且正常,抱着軍報進去了。
晚上全部糧食已吃完了。
謝骛清沒吃飯,拎着槍,帶着十幾個槍法好的出去了。
他從小在家就喜歡去林子裡打獵,百發百中,可惜在此處常年戰禍,林子被燒過幾次,碰不到什麼像樣的東西,回來分分都不夠塞牙縫的。
有兩個傷兵沒熬住,在後半夜走了,他讓人趁夜擡出去安葬,囑咐坑要深挖,免得被野獸發現刨開。
送走人,兩個女護士坐在院子裡,為死去的人傷心掉淚。
她們兩個都年紀不小,一個丈夫死後要被婆家賣了逃出來的,一個是婚後被打受不了逃的。
亂世之中,逃去何處沒有方向,怕逃出虎穴又落狼口,聽說這位謝将軍禁煙,就憑着樸素的情感斷定他是個大好人,是戲裡唱得那種高義将軍。
謝骛清起初不肯收,怕她們跟着隊伍危險,而且最近戰況過于慘烈,更怕她們被俘後遇到畜生。
後來林骁說丢下她們也是個死,他才算點頭,準備回廣州城後,把她們安置在城裡。
“已經沒糧食了,”他坐到門檻上,平靜地說,“哭多了費力氣,到時候沒飯吃撐不住。
” 兩個女人見慣了死亡,本不想哭,可是其中一個見到死去的想到自己的弟弟,另一個被感染了,說着說着就都哭上了。
謝骛清平日話不多,不怒不笑地讓人心生敬畏,此刻他一發話,兩人淚就止住了。
“我隻是想到弟弟,”其中一個說,“方才送出去的那個年紀和他差不多,都是二十八歲。
” 謝骛清沒說話。
他也是二十八歲,這隻有親信們知道。
“将軍有家人嗎?” “有幾個。
”謝骛清說。
“有夫人嗎?”年長的問。
“是太太,現在叫太太。
”另一個糾正。
謝骛清笑了,沒回答。
“說說吧,”年長的說,
” 鄧元初一愣,聽這話也拿不準他們的關系,隻能安慰說:“這年月能活着認識一次,已是極大的緣分。
” 倒也是。
她在這方面感觸也深,最近兩個月都是應酬,每次人家都說二小姐給你介紹一位大貴人,可經常下一次見就落魄了,或直接就是死訊。
“南方會好嗎?”她忍不住問。
每個月謝骛清都想法子報平安。
這個月遲遲未有消息,她無法安心。
鄧元初沉吟許久,輕聲說:“會好的。
” 說完,兩人都笑了。
這不就是她剛用來安慰他的話。
*** 入夏的廣東,悶熱難耐。
在一處破敗的大宅子裡,駐紮了從戰場上撤回來的人。
此處地處偏僻,離廣州城遠得很,因為戰亂,主人家早就走了,留下看院子的人也逃了。
謝骛清帶人深夜到這裡,因為傷員多,糧草供給不上,沒法再行軍,臨時決定留幾天。
進來時,宅院野草沒膝,稍作收拾算能住人了。
中午時小兵給他熬了一碗粥搭配兩個肉饅頭,他沒要肉饅頭,隻留下了粥。
因為友軍叛亂,這一支隊伍被沖散了,謝将軍孤身一人帶着他們殺出重圍,撤退到這裡。
他身邊沒一個老部下跟着……大家都擔心他的身體,卻不知如何勸他吃東西。
謝骛清喝着粥,翻看着從一個敵軍營地帶回來的《新青年》六月季刊,翻了幾眼,便看到瞿秋白刊發的《國際歌》歌詞。
外面許多兵都是投奔這位謝将軍而來的,各種出身的人都有,有個讀書人被他提拔起來做參謀,此刻讀書的正蹲在院子裡,在屋檐下整理完軍報,抱着過來看到報紙就笑了:“這個我看到了,就是不會唱,不懂看譜子。
” 他喝了口稀粥:“改天教你。
” “将軍還懂看譜子啊?”讀書的驚訝。
謝骛清笑笑:“不會看譜,怎麼彈鋼琴?” “将軍還會彈鋼琴啊?”讀書的眼珠子要掉出來了。
“在俄國學的。
” 讀書的已經不知如何接話了。
知道這位将軍是個善戰又執着于禁煙的人,卻沒想到他能和一個遙遠的國度聯系上。
半天才輕輕問:“真去過啊?” 他又笑,玩笑道:“夢裡去過。
” 讀書的這才覺得合理且正常,抱着軍報進去了。
晚上全部糧食已吃完了。
謝骛清沒吃飯,拎着槍,帶着十幾個槍法好的出去了。
他從小在家就喜歡去林子裡打獵,百發百中,可惜在此處常年戰禍,林子被燒過幾次,碰不到什麼像樣的東西,回來分分都不夠塞牙縫的。
有兩個傷兵沒熬住,在後半夜走了,他讓人趁夜擡出去安葬,囑咐坑要深挖,免得被野獸發現刨開。
送走人,兩個女護士坐在院子裡,為死去的人傷心掉淚。
她們兩個都年紀不小,一個丈夫死後要被婆家賣了逃出來的,一個是婚後被打受不了逃的。
亂世之中,逃去何處沒有方向,怕逃出虎穴又落狼口,聽說這位謝将軍禁煙,就憑着樸素的情感斷定他是個大好人,是戲裡唱得那種高義将軍。
謝骛清起初不肯收,怕她們跟着隊伍危險,而且最近戰況過于慘烈,更怕她們被俘後遇到畜生。
後來林骁說丢下她們也是個死,他才算點頭,準備回廣州城後,把她們安置在城裡。
“已經沒糧食了,”他坐到門檻上,平靜地說,“哭多了費力氣,到時候沒飯吃撐不住。
” 兩個女人見慣了死亡,本不想哭,可是其中一個見到死去的想到自己的弟弟,另一個被感染了,說着說着就都哭上了。
謝骛清平日話不多,不怒不笑地讓人心生敬畏,此刻他一發話,兩人淚就止住了。
“我隻是想到弟弟,”其中一個說,“方才送出去的那個年紀和他差不多,都是二十八歲。
” 謝骛清沒說話。
他也是二十八歲,這隻有親信們知道。
“将軍有家人嗎?” “有幾個。
”謝骛清說。
“有夫人嗎?”年長的問。
“是太太,現在叫太太。
”另一個糾正。
謝骛清笑了,沒回答。
“說說吧,”年長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