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暗潮(1)
關燈
小
中
大
上石階,對李成器道:“大哥在此已經三日了,是否要回去休息一晚?”
李成器搖頭:“今夜正是兇險難測,還是侯在此處安心。
” 夜深露重,我裹緊袍帔,緊跟着進了屋子。
内室是狄公的家眷子嗣,我們幾個就在外堂相對坐着,唯有沈秋守在床前,每隔半個時辰才出來一趟,喝口水,或是低聲和李成器交談着,看神色似乎始終沒有起色。
我捧着茶杯,一口口喝着,想起了很多。
狄仁傑幾番大起大落,卻均是對李家忠心不二,就連李旦重回洛陽,亦是托了這位相爺的福。
不知為什麼,腦中竟記起當初李成器被囚于宮中,不惜當衆提醒狄仁傑有難的那一日。
那一日講解瓊花的句句都還清晰,他的淺笑注視,狄公的玩笑提點。
那個歎‘縣主好眼光’的老者,亦是勸散我二人的人,彼時今時,江山依舊是風雨飄搖,這個始終守護李家的人卻終是年邁病衰,怕已要走到最後了。
約莫到了後半夜,裡間忽然傳來些吵鬧,我不禁放下杯,李成器卻已經站起身,徑直走了進去。
過了會兒,沈秋才出來,走到我面前:“你怕是武家最後一個見狄公的人了。
”我起身走了兩步,才想起李隆基,還未轉身他已經先低聲開口:“我在外堂等你。
” 我頓了下,沒有回頭,直接走了進去。
内室的家眷都已退了出來,隻剩我和沈秋,還有李成器。
燈燭搖曳,拖長了人的影子,我走到床邊蹲下,看狄公微微在笑着,不禁濕了眼眶。
他緩緩伸出手,我立刻伸手握住了,等着他。
過了很久,他叫了一聲:“縣主。
” 我努力笑:“狄公又玩笑了,永安已不再是什麼武家縣主,而是臨淄郡王的妾室。
” “本相還記得……”他眼中亦是帶笑,卻不同于我的強裝,隻是淡淡地,帶着老者的了然與釋然,“和縣主的幾次私下交談。
” 我點頭:“永安也記得。
” 他看了一眼李成器,笑着搖頭:“至今本相仍舊認為,縣主眼光極好。
” 我心頭陣陣酸痛,不敢回頭去看他,也不敢看狄公的眼睛。
他休息了會兒,又笑着補了一句:“還有句話,本相始終未曾說,在李家的這些皇子皇孫裡,壽春郡王的眼光也算是最好的了。
” 我沒想到,他特地要我見我隻是為了說這些。
不知怎麼地,臉就已經被眼淚打濕,眼前模糊成了一片,忙用袖口擦了一下。
狄仁傑笑着搖頭,示意我靠近些,我忙又湊近。
他的聲音很輕,也有些費力:“武家與李家的争鬥,李家男人與女人的争鬥,尚會有許多變數,縣主切記,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應對。
”我點頭,他才笑着松開我的手,對李成器道:“當初縣主為我二人講過瓊花之法,老朽至今仍舊記得清楚,郡王可還記得。
” 這話,唯有我三人聽得懂。
不論這話是提點李成器記得我當日相助,亦或是别的什麼,這為天下為李家耗盡一生的賢相,此時隻不過是個看着我二人自幼成長,到如今感慨萬千的老者而已。
心頭一時亦苦亦酸,我終是回頭看他。
他隻靜看着我,過了好一會兒,才對狄仁傑道:“本王不會忘,亦不敢忘。
” 我一動不動地看着他,眼淚止不住地掉,一年前笑着相對的勇氣盡數打碎,隻餘心酸。
他金戈鐵馬的那些日子,我從未有一日安枕,卻不能問任何人他的消息,今時今日,他安然回返,立在我面前,我亦不敢走上前一步,看一眼他的傷口…… 狄公咳了兩聲,沈秋忙上前探看。
他笑着擺手,對我道:“夜深露重,縣主早些回去休息吧,日後若不嫌就多來本相府上走一走,陪我這老人家弈棋品茶,也不枉忘年相交的情誼。
” 我含淚點頭,笑着說:“永安告退了。
” 而這句話,也成了我和狄公的最後一句話。
久視元年,狄仁傑病故,舉國同悲。
連皇祖母亦是拒朝數日,連連悲歎狄公一去,朝堂空也。
※※※※※※※※※※※※※※※※※※※※ 咳咳,下部終于開出來了。
其實我承認,我很久不更是被留言打擊了(始終追文的也看到那幾日血雨腥風了……),但我徘徊了很久,仍舊舍不得成器和永安這一對孩子。
成器算是我最傾盡心力寫的溫潤如玉的人(一直很愛這類,但是遲遲沒有寫)。
所以呢,阿寶隻有一個小小的念想==如果喜歡永安的,多和我說說話,即便0分也無所謂的,俺就是怕寂寞,雞血才是動力,握拳!
” 夜深露重,我裹緊袍帔,緊跟着進了屋子。
内室是狄公的家眷子嗣,我們幾個就在外堂相對坐着,唯有沈秋守在床前,每隔半個時辰才出來一趟,喝口水,或是低聲和李成器交談着,看神色似乎始終沒有起色。
我捧着茶杯,一口口喝着,想起了很多。
狄仁傑幾番大起大落,卻均是對李家忠心不二,就連李旦重回洛陽,亦是托了這位相爺的福。
不知為什麼,腦中竟記起當初李成器被囚于宮中,不惜當衆提醒狄仁傑有難的那一日。
那一日講解瓊花的句句都還清晰,他的淺笑注視,狄公的玩笑提點。
那個歎‘縣主好眼光’的老者,亦是勸散我二人的人,彼時今時,江山依舊是風雨飄搖,這個始終守護李家的人卻終是年邁病衰,怕已要走到最後了。
約莫到了後半夜,裡間忽然傳來些吵鬧,我不禁放下杯,李成器卻已經站起身,徑直走了進去。
過了會兒,沈秋才出來,走到我面前:“你怕是武家最後一個見狄公的人了。
”我起身走了兩步,才想起李隆基,還未轉身他已經先低聲開口:“我在外堂等你。
” 我頓了下,沒有回頭,直接走了進去。
内室的家眷都已退了出來,隻剩我和沈秋,還有李成器。
燈燭搖曳,拖長了人的影子,我走到床邊蹲下,看狄公微微在笑着,不禁濕了眼眶。
他緩緩伸出手,我立刻伸手握住了,等着他。
過了很久,他叫了一聲:“縣主。
” 我努力笑:“狄公又玩笑了,永安已不再是什麼武家縣主,而是臨淄郡王的妾室。
” “本相還記得……”他眼中亦是帶笑,卻不同于我的強裝,隻是淡淡地,帶着老者的了然與釋然,“和縣主的幾次私下交談。
” 我點頭:“永安也記得。
” 他看了一眼李成器,笑着搖頭:“至今本相仍舊認為,縣主眼光極好。
” 我心頭陣陣酸痛,不敢回頭去看他,也不敢看狄公的眼睛。
他休息了會兒,又笑着補了一句:“還有句話,本相始終未曾說,在李家的這些皇子皇孫裡,壽春郡王的眼光也算是最好的了。
” 我沒想到,他特地要我見我隻是為了說這些。
不知怎麼地,臉就已經被眼淚打濕,眼前模糊成了一片,忙用袖口擦了一下。
狄仁傑笑着搖頭,示意我靠近些,我忙又湊近。
他的聲音很輕,也有些費力:“武家與李家的争鬥,李家男人與女人的争鬥,尚會有許多變數,縣主切記,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應對。
”我點頭,他才笑着松開我的手,對李成器道:“當初縣主為我二人講過瓊花之法,老朽至今仍舊記得清楚,郡王可還記得。
” 這話,唯有我三人聽得懂。
不論這話是提點李成器記得我當日相助,亦或是别的什麼,這為天下為李家耗盡一生的賢相,此時隻不過是個看着我二人自幼成長,到如今感慨萬千的老者而已。
心頭一時亦苦亦酸,我終是回頭看他。
他隻靜看着我,過了好一會兒,才對狄仁傑道:“本王不會忘,亦不敢忘。
” 我一動不動地看着他,眼淚止不住地掉,一年前笑着相對的勇氣盡數打碎,隻餘心酸。
他金戈鐵馬的那些日子,我從未有一日安枕,卻不能問任何人他的消息,今時今日,他安然回返,立在我面前,我亦不敢走上前一步,看一眼他的傷口…… 狄公咳了兩聲,沈秋忙上前探看。
他笑着擺手,對我道:“夜深露重,縣主早些回去休息吧,日後若不嫌就多來本相府上走一走,陪我這老人家弈棋品茶,也不枉忘年相交的情誼。
” 我含淚點頭,笑着說:“永安告退了。
” 而這句話,也成了我和狄公的最後一句話。
久視元年,狄仁傑病故,舉國同悲。
連皇祖母亦是拒朝數日,連連悲歎狄公一去,朝堂空也。
※※※※※※※※※※※※※※※※※※※※ 咳咳,下部終于開出來了。
其實我承認,我很久不更是被留言打擊了(始終追文的也看到那幾日血雨腥風了……),但我徘徊了很久,仍舊舍不得成器和永安這一對孩子。
成器算是我最傾盡心力寫的溫潤如玉的人(一直很愛這類,但是遲遲沒有寫)。
所以呢,阿寶隻有一個小小的念想==如果喜歡永安的,多和我說說話,即便0分也無所謂的,俺就是怕寂寞,雞血才是動力,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