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太初宮雪(1)

關燈
殿内宴席漸入高|潮,殿外卻已雪白一片。

     我望不到玉石台階下,隻眼見那雪越發緊,随疾風鋪天蓋地的襲來,雖坐在殿中,卻手腳冰涼。

    他出殿時沒有罩任何袍帔,如此疾風暴雪,跪在殿前,如何受得了? 席間的談笑聲,比往日都熱鬧不少,想必衆人皆為掩飾此間尴尬。

    幾位叔父倒是暢快不少,與太子屢屢攀談,竟像是親兄弟一樣熱絡。

    仙蕙被陛下叫到身側陪着,亦是神色恹恹,好在仍懂得要讨好皇祖母。

    此時,我身側已無人,唯有宮女不時上前換着熱茶。

     “洛陽的雪真是下的急,”婉兒端着酒杯走到我身側,坐下,道,“明日陛下正要去奉先寺進香,今夜怕有人要整夜不睡,掃淨石壁佛龛的積雪了。

    ” 我應了一聲,沒接話。

     她伸手替我整了整頭發,道:“這責罰已是最輕的了。

    ”我擡頭看她,輕聲道:“若是重罰,會如何?”婉兒細想了想,低聲道:“杖斃。

    ”我手微顫了一下,直勾勾看着她,竟接不上話,皇室嫡孫何緻如此? 婉兒輕揚了嘴角,道:“我不是吓唬你,今日一聽此事,我便已做了準備。

    ” 我靜看她,等着她繼續說。

     她默了片刻,聲音極輕,道:“記得那日和你說李隆基在鳳陽門前大鬧,陛下十分歡喜,當時我就沒明白陛下的用意,今日再細想卻懂了。

    ” 我聽她這麼說,也想了想,卻越發糊塗。

    以皇姑祖母對幾個親兒子的态度,臨淄郡王膽敢公然挑釁宮規,還說‘我李家王朝’這種話,陛下必然不會輕饒,但她卻饒了,的确蹊跷。

    我本以為她終有意決定李家子嗣繼承帝位,難道我想的太過簡單了? 婉兒抿了口酒,看我神色,歎道:“一個八歲孩子能說出那種話說明什麼?自然是他父親的言傳身教,是他父親仍在執着李家王朝。

    ” 我微握了拳,聽她幾句話便已豁然明了。

     所以那日事,看似是恩寵,其實早已是死罪。

    如今在大周,誰還敢提李家王朝?尤其是有名無實的太子,那等于是心存篡奪天下,改朝換姓的禍心。

     那日不是不罰,而是要罰他的父親,而非李隆基。

     “所以皇姑祖母想借今日——”我不覺脫口而出,卻被她眼神止住。

    她輕點頭,道:“不無可能,況且太平又不在,沒人能真正說句好話。

    ” 所以李成器才挺身而出,所以他才說幼弟是聽自己教誨,将所有罪責都攬在身上。

    所以這一瞬間,他幾乎已将這些全想明白,或是早在那日事發後就想明白,有這麼一天要将教唆弟弟的罪名攬在身上,替父受罰? 我光想到此處,就手有些發抖,婉兒倒了杯酒,遞給我,示意我喝。

     “你說這雪會下到幾時?”婉兒擡了些聲音,哀歎道,“瞧你冷得,喝口酒吧。

    ”我應了聲,也實在覺得冷,恍惚間竟是灌下了一杯,滾燙辛辣的暖流自喉間而下,刺的我立刻視線模糊,抹了一把,才看到婉兒笑着搖頭。

     她屈指輕敲我額頭,道:“喜歡李家人,怎麼能這麼多愁善感。

    ” 我悶悶道:“是被酒辣的。

    ” 她不再說此話,和我又聊了些奉先寺的事。

    我被那杯酒辣的,亦是緩了心思。

    如果真如婉兒所說,這就是最輕的責罰,隻是……皇姑祖母真就會就此作罷,或是再行試探太子李旦? 太子仍面色如常,與我幾個叔父論起詩詞。

     李隆基卻沉着面,不吃不喝的,仙蕙去尋他說話,他也置之不理。

     我憂心看他,低聲道:“還是個孩子,藏不住心事。

    ”婉兒搖頭,道:“這樣也好,要是也神色如常,才真是有問題。

    ” 我盯着手中茶杯,頭陣陣作痛,蹙眉掃了一眼越發疾的雪,對婉兒道:“我先回去了。

    ”婉兒點頭,道:“去吧。

    ”我又看了一眼李隆基,起身走到陛下面前,說是白日吹了風又喝了酒,有些頭疼。

    皇姑祖母略關心了幾句,便讓我退下了。

     我走到殿門口,宮婢替我罩上袍帔,系好帶子後,躬身将我送出了殿。

     碩大的太初宮早已模糊,隐藏在白皚之後,遠近都是雪,無盡的雪。

    我曾讀過無數詠雪詩詞,卻沒有一句能在此時記起。

    天地間,唯有那背脊筆挺的人跪在殿前,清透的眸子越過雪幕,靜靜地看着我。

     殿内喧鬧正盛,當值的宮婢也因大雪躲到了門内。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