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

關燈
一件件、一樁樁,的确都是卓王孫的所作所為。

     隻是楊逸之相信,卓王孫如此做,必定有原因。

     他絕不是個無情無義、暴虐恣肆的昏君。

    他的“暴行”,一定有他的道理。

    隻不過人們還無法理解而已。

     比如他的“第三人”的打算。

    楊逸之本一直反對,但,當宣祖與昙宏大師一起诟病的時候,楊逸之忽然發現,自己在心底竟非常認同這種看法。

     救朝鮮的,必定是朝鮮自己。

    這樣的拯救,才是真正的拯救,才有意義。

    别人的拯救,隻不過能救得一時。

    反而有可能會加深這個民族的腐爛。

     但對于另外的“暴行”,楊逸之就不知道原因了。

    那并不能全都用“第三人”來解釋。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又如何說服别人相信?楊逸之暗中歎了口氣,緩緩點了點頭。

     楊繼盛大怒,猛然站了起來:“老夫這就去找他算帳!” 昙宏大師慌忙站起來,将他按下:“楊大人且請坐。

    楊大人此去,難道能勸說得了他嗎?” 楊繼盛斬釘截鐵道:“大不了他拿尚方寶劍将我斬了,老夫以身殉國便是!” 昙宏大師笑了笑,道:“那也不見得。

    咱們求公主前來,并不是想讓老大人殉國的。

    而是有一條妙計,想求老大人許可。

    ” 楊繼盛怔了怔,道:“求我許可?此話怎講?” 昙宏大師道:“老大人請想,卓王孫手握尚方寶劍,這座城又是按照華音閣所造,每個人在城中都被限制。

    若是公開反對他,不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很容易被他剿滅,于事無補。

    最佳計策,就是不觸怒于他,同時又能夠剿滅日寇,救朝鮮國民于水火之中。

    ” 楊繼盛道:“如果能夠這樣,自然最好。

    但世事哪能這般如意呢?” 昙宏大師笑了:“所以需要老大人的恩準啊!老大人不知,明朝的援軍,其實并不止一撥,還有一撥,跟随着公主來到朝鮮。

    這一撥人馬大約有五萬人,駐紮在離平壤城兩百裡的白山腳下。

    ” 公主笑道:“父皇命我領兵交給卓王孫。

    但我早就料到他必然靠不住,所以先不交給他。

    ” 昙宏大師點頭道:“公主此舉極為巧妙。

    如此我們就有了兵力,隻需有位優秀的将領,率領他們埋伏在靈山城不遠處,我仍按照卓王孫的命令,與王儲臨海君進入靈山城。

    倭賊受了幸州大敗,必然會大舉來襲。

    但他們絕對料不到會有五萬人藏在他們背後。

    必然大敗。

    碧蹄館三萬,幸州三萬,若再能全殲這支倭軍,漢城中的十八萬軍隊,就隻剩下不到一半了。

    朝鮮雖小,區區九萬士兵還吃不下來。

    那時,無論卓王孫怎麼折騰,朝鮮國都不至于有滅國之虞。

    ” 昙宏大師道:“我再暗派飛虎軍兜住敵人的退路,務必能夠全殲。

    城中也可以配合瞞住消息,騙過卓王孫。

    ” 這個計策實在天衣無縫。

     不得罪卓王孫,還能拯救朝鮮國。

     連楊逸之也不得不承認,倭賊被削弱之後,朝鮮誕生“第三人”的難度也大大降低。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

     楊繼盛沉吟良久,覺得此計實是很妙,有百利而無一害。

    他颔首道:“看來,我們就缺一位優秀的将領了。

    不知王與大師可有人選?” 昙宏大師肅然道:“自然是有,否則也不敢來見老大人了。

    唯有此人,才能與卓王孫抗衡。

    也唯有此人,才有大敗倭賊的實力。

    也唯有此人,才能令衆将官與飛虎隊服膺,甘心受其驅使!” 他一字一字道:“此人就是令郎,楊逸之!” 楊逸之吃了一驚。

     他,要率領軍隊,誅滅倭軍,與卓王孫對抗? 冥冥中,他預感到會有這麼一天,但沒想到到來的是如此之快。

     楊繼盛緩緩點了點頭,目光望向楊逸之。

     “你可願意?” 楊逸之低下了頭。

     他心底,也認可這是一條妙計。

     如果不能正面對抗卓王孫,那麼就釜底抽薪,先消除掉危險。

    的确,也隻有他能夠運用謀略,對抗戰鬥力如此強大的倭賊,取得勝利。

     靈山城離漢城較遠,敵軍不可能傾巢而出,頂多出兵五萬。

    五萬對五萬,他的确有信心能夠殲敵七成以上。

    再輔以追擊、埋伏,昙宏大師的預計并非不難達到。

     那麼就隻剩下一個問題——他,願不願與卓王孫為敵? 他可以想得到,卓王孫知道此事後的震怒。

    打亂了卓王孫的計劃的後果,隻能是兩人兵戎相見。

     那個水紅的人,願意見到這一幕嗎? 他,願意見到這一幕嗎? 他擡起頭,楊繼盛的目光凜凜望向楊逸之。

     楊逸之感到自己的面色正變得蒼白,因他無力違抗這樣的目光。

    亦因為,他的心是那麼彷徨,不知道該怎麼做是對的,該怎麼做是錯的。

     他是多麼需要指引。

     他低下頭。

     “我願意。

    父親大人。

    ” 公主笑了:“楊将軍,你不要害怕,我一定會幫你的!這次我帶了很多厲害的武器過來,管保讓倭寇有來無回!” 這一句卻增加了楊逸之的惆怅。

    令他忍不住想: 若是她在這裡,會怎麼說呢? 會不會挽起額前的散發,書上太乙神名,堅毅地站在陣前,像她以前守護的一樣,為蒼生揮舞起戰旗? 是的,她會的。

    一定會的。

     那麼,我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