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
關燈
小
中
大
李如松雖然心懷不滿,做起事來卻并不含糊。
才過了七日,整座平壤城外城就完全被清掃幹淨。
城中的十萬百姓與兩萬多士兵全都被動員起來,日夜不休地勞作着。
大同江畔的樹木被成片地伐掉,屍體被掩埋,廢墟被處理,高下不平的地方全都被填了起來。
這座城市,完全從戰争的創傷中解脫,就像是一座新生的城市。
但李如松的心卻越來越緊張。
漢城中的敵軍遲早會得到消息,他們絕不會容忍平壤落在明軍手中。
他們一定會出動大軍,重新攻打平壤。
那是李如松最不想見到的。
他悄悄地派出探馬,打探着漢城的消息。
他的擔心并不是多餘的,就在平壤城陷落的第三天,消息已經傳到了漢城。
漢城守将小西行長大驚狂怒,點齊了城中一半的人馬,向平壤攻過來。
一半,就是八萬之多。
現在的平壤,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力,如何能抵禦這樣的大軍? 李如松緊張得幾乎睡不好覺,他想找卓王孫商量一下,但卓王孫不想見他的時候,他根本見不到卓王孫。
他日夜受着煎熬。
到了第七日,探馬回報,八萬倭兵,已經抵達了最後一座栅壘。
再有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就會攻到平壤城。
而平壤城,現在剛剛整理好,正是一馬平川,一點阻擋都沒有,正适合大軍進攻。
李如松心急如焚,催促着士兵,恨不得一天就将平壤城修好。
天漸漸黑了,韓青主找到李如松,頒布下卓王孫的命令:“今晚,任何人都不準出城。
” 李如松當然不想出城。
出城随時都可能遇到倭賊,他為什麼要出城?但就算是不出城,明日倭賊打過來,還不一樣是死。
他唉聲歎氣,甚至都沒有發覺,韓青主率着衆多華音閣弟子,拉着無數輛大車,出城而去。
第二天一清早,李如松就睜着布滿血絲的雙眼,登上内城城樓,向外眺望。
他幾乎摔下了城樓。
漫山遍野的旌旗,飄蕩在大同江江畔。
倭賊們兇狠的面容,幾乎就在他眼前。
他用力撐住了城牆,方才勉強維持着站立的姿勢。
完了。
全完了。
高麗戰争就此結束了,我,大将李如松,死在這裡了! 他眼含熱淚,哽咽着感受到死亡手握長刀,呼嘯着飛過他頭頂。
“哈哈。
” 他身邊忽然傳來一陣笑聲。
李如松轉身,就見韓青主坐在太師椅上,正悠閑地品着茶。
這家夥居然還能夠笑出來?李如松大怒,幾乎忍不住撲上去揍他一頓。
韓青主:“李大人,你不覺得倭賊這樣子好笑嗎?” 李如松不覺得好笑——快死的人看什麼都不覺得好笑。
韓青主伸出了手指。
李如松順着他的手指看去,他忽然感到了一絲怪異。
那些倭寇雖然兇猛狠惡,但好像狠了這麼久,也并沒有靠近平壤城。
為什麼呢? 李如松忽然發現,大同江上的煙霧似乎濃了些。
霧中,似乎有些他不熟悉的東西在閃動,但仔細看時,卻什麼都沒有。
這種詭異的現象也彌漫在花叢中,樹林裡。
環繞着平壤城,似乎一切都還是原樣,又似乎一切都不同了。
他更加震驚地發現,強行想向平壤城突襲的倭賊,在成片地死去。
每多靠近一步,死的人就越多。
這團籠罩着江岸的霧氣,似乎有着神秘而詭異的力量,悄無聲息地吞噬着靠近者的血肉。
李如松驚喜交加,忍不住擦了擦眼睛。
他終于回憶起韓青主昨晚的行為,意識到一座穩固的防禦,早已矗立在平壤的周圍。
韓青主悠然道:“現在你覺得好笑了嗎?” 周圍站立的正道長老們卻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他們臉上,混雜着恐懼,驚惶與畏懼。
這團霧氣,他們都很熟悉。
他們熟悉,卻從來不敢靠近,因為他們知道這團霧氣有多可怕。
曾經千百年來,這團霧氣以秘魔一樣的力量,震懾着武林中的每一個人。
昙宏大師長長歎了口氣:“四天聖陣。
” 這團可怕的霧氣,守禦着平壤城外城的,竟然是防守了華音閣近千年的四天聖陣。
李如松并不太了解這個陣法的威力,但武林正道卻知道。
有了這座陣的守護,就算倭賊再來一倍的人,也絕不可能突破。
平壤城固若金湯。
果然,夕陽落下去的時候,倭賊終于明白他們不可能突破這座陣,于是慢慢收拾兵馬,敗退回漢城。
留下滿地屍體。
李如松長長出了口氣。
平壤城,已可以守了。
他有些明白,卓王孫為什麼沒聽從他進攻的計策。
如果有一座城池做根據地,以後的仗就好打了。
如果這座城是不會被攻陷的,那這場戰争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顯然,那些巨大的箱子裡,不僅僅裝着海棠花。
這座上古奇陣也早被分解,裝在其中運到了高麗。
那些箱子裡還裝了些什麼? 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正當李如松面對着空
才過了七日,整座平壤城外城就完全被清掃幹淨。
城中的十萬百姓與兩萬多士兵全都被動員起來,日夜不休地勞作着。
大同江畔的樹木被成片地伐掉,屍體被掩埋,廢墟被處理,高下不平的地方全都被填了起來。
這座城市,完全從戰争的創傷中解脫,就像是一座新生的城市。
但李如松的心卻越來越緊張。
漢城中的敵軍遲早會得到消息,他們絕不會容忍平壤落在明軍手中。
他們一定會出動大軍,重新攻打平壤。
那是李如松最不想見到的。
他悄悄地派出探馬,打探着漢城的消息。
他的擔心并不是多餘的,就在平壤城陷落的第三天,消息已經傳到了漢城。
漢城守将小西行長大驚狂怒,點齊了城中一半的人馬,向平壤攻過來。
一半,就是八萬之多。
現在的平壤,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力,如何能抵禦這樣的大軍? 李如松緊張得幾乎睡不好覺,他想找卓王孫商量一下,但卓王孫不想見他的時候,他根本見不到卓王孫。
他日夜受着煎熬。
到了第七日,探馬回報,八萬倭兵,已經抵達了最後一座栅壘。
再有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就會攻到平壤城。
而平壤城,現在剛剛整理好,正是一馬平川,一點阻擋都沒有,正适合大軍進攻。
李如松心急如焚,催促着士兵,恨不得一天就将平壤城修好。
天漸漸黑了,韓青主找到李如松,頒布下卓王孫的命令:“今晚,任何人都不準出城。
” 李如松當然不想出城。
出城随時都可能遇到倭賊,他為什麼要出城?但就算是不出城,明日倭賊打過來,還不一樣是死。
他唉聲歎氣,甚至都沒有發覺,韓青主率着衆多華音閣弟子,拉着無數輛大車,出城而去。
第二天一清早,李如松就睜着布滿血絲的雙眼,登上内城城樓,向外眺望。
他幾乎摔下了城樓。
漫山遍野的旌旗,飄蕩在大同江江畔。
倭賊們兇狠的面容,幾乎就在他眼前。
他用力撐住了城牆,方才勉強維持着站立的姿勢。
完了。
全完了。
高麗戰争就此結束了,我,大将李如松,死在這裡了! 他眼含熱淚,哽咽着感受到死亡手握長刀,呼嘯着飛過他頭頂。
“哈哈。
” 他身邊忽然傳來一陣笑聲。
李如松轉身,就見韓青主坐在太師椅上,正悠閑地品着茶。
這家夥居然還能夠笑出來?李如松大怒,幾乎忍不住撲上去揍他一頓。
韓青主:“李大人,你不覺得倭賊這樣子好笑嗎?” 李如松不覺得好笑——快死的人看什麼都不覺得好笑。
韓青主伸出了手指。
李如松順着他的手指看去,他忽然感到了一絲怪異。
那些倭寇雖然兇猛狠惡,但好像狠了這麼久,也并沒有靠近平壤城。
為什麼呢? 李如松忽然發現,大同江上的煙霧似乎濃了些。
霧中,似乎有些他不熟悉的東西在閃動,但仔細看時,卻什麼都沒有。
這種詭異的現象也彌漫在花叢中,樹林裡。
環繞着平壤城,似乎一切都還是原樣,又似乎一切都不同了。
他更加震驚地發現,強行想向平壤城突襲的倭賊,在成片地死去。
每多靠近一步,死的人就越多。
這團籠罩着江岸的霧氣,似乎有着神秘而詭異的力量,悄無聲息地吞噬着靠近者的血肉。
李如松驚喜交加,忍不住擦了擦眼睛。
他終于回憶起韓青主昨晚的行為,意識到一座穩固的防禦,早已矗立在平壤的周圍。
韓青主悠然道:“現在你覺得好笑了嗎?” 周圍站立的正道長老們卻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他們臉上,混雜着恐懼,驚惶與畏懼。
這團霧氣,他們都很熟悉。
他們熟悉,卻從來不敢靠近,因為他們知道這團霧氣有多可怕。
曾經千百年來,這團霧氣以秘魔一樣的力量,震懾着武林中的每一個人。
昙宏大師長長歎了口氣:“四天聖陣。
” 這團可怕的霧氣,守禦着平壤城外城的,竟然是防守了華音閣近千年的四天聖陣。
李如松并不太了解這個陣法的威力,但武林正道卻知道。
有了這座陣的守護,就算倭賊再來一倍的人,也絕不可能突破。
平壤城固若金湯。
果然,夕陽落下去的時候,倭賊終于明白他們不可能突破這座陣,于是慢慢收拾兵馬,敗退回漢城。
留下滿地屍體。
李如松長長出了口氣。
平壤城,已可以守了。
他有些明白,卓王孫為什麼沒聽從他進攻的計策。
如果有一座城池做根據地,以後的仗就好打了。
如果這座城是不會被攻陷的,那這場戰争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顯然,那些巨大的箱子裡,不僅僅裝着海棠花。
這座上古奇陣也早被分解,裝在其中運到了高麗。
那些箱子裡還裝了些什麼? 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正當李如松面對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