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

關燈
明軍進入内城的時候,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隻是,這歡迎有些虛弱,因為留在平壤中的高麗人,已經餓得幾乎站不起來了。

     六個月前,這個城市還有六十萬人,但現在,卻隻剩下不到十萬。

    整整五十萬人,死在這場可怕的戰争中。

     李如松策馬走進這座城市時,不知道自己該喜悅還是傷心。

     能夠攻下這座都市,自然是值得欣喜的,但若攻下的是這樣一座城市,欣喜又有什麼價值呢? 外城全是廢墟,内城經過戰争之後,也幾乎沒有任何建築留存。

    剩餘的這十萬人,隻剩下生命而已。

    他們眼巴巴地看着大明的軍隊,但李如松卻沒有把握能夠維持這樣的和平多久。

     平壤陷落,漢城遲早會得到消息的。

    三十萬倭軍,必将全部北上,持續地對這座城進行沖擊。

    他們能堅持多久? 李如松歎了口氣。

     内城,有一座小小的行宮,據說是從檀君時代就遺留下來的。

    古樸,狹小。

    倭軍占領後,将這裡當做議事廳。

    戰火幾乎将内城夷為平地,隻有這裡還殘留完整。

    士兵們将全部凳椅都集中起來,仍不夠大家所用。

    隻能讓幾位長老坐了,大家站着議事。

     卓王孫沒有說話時,這座議事廳裡是絕對的肅穆。

    平壤之戰,每個人都發揮了作用,但,若是沒有卓王孫,這一戰不可能勝利。

     就連正道群豪們,看着卓王孫的眼神也都充滿了佩服。

     卓王孫道:“李總兵,這場勝利中,你功勞甚大。

    說說你的看法。

    ” 李如松面有得色:“倭賊雖然單兵作戰能力甚強,但的确沒有什麼智謀。

    竟然連自己的馬标的真僞都分不清楚。

    那些馬标,隻有第一天的是真的,乃是楊盟主率領一千騎兵,夤夜突襲取回的。

    其餘都是我偷偷請人繪制的。

    可笑倭寇分都分不清楚,果然上了當!” 說着,哈哈大笑了起來。

     卓王孫凝視着他,慢慢道:“你真以為那些馬标是假的?” 李如松道:“當然了!” 卓王孫笑了笑:“那麼,為什麼倭賊的援軍始終沒有來?” 李如松一窒。

     卓王孫道:“楊盟主率領着的軍隊,一直到今天才回來,他們這些天幹什麼去了?漢城的軍隊,為什麼一直沒有行動?” 李如松呆住了。

    他太過專注于平壤戰事,根本沒有注意到楊逸之這幾天都不在。

     卓王孫淡淡道:“若是用你做的那些赝品,這一戰早就敗了。

    ” “用兵之道,雖然計謀很重要,但計謀絕不僅僅是欺騙。

    你要牢記才是。

    ” 李如松滿臉冷汗,說不出話來。

     一名士兵走了進來,禀道:“啟禀大人,大同江上出現了無數戰艦,楊盟主急請大人前往。

    ” 卓王孫皺了皺眉,率領着衆人出了議事廳。

     大同江面上,果然出現了無數的船隻,幾乎将江面全部占滿。

    李如松叫道:“大人!一定是倭兵的援軍到了!趕緊用炮轟他們!” 卓王孫還未說話,申泣叫了起來:“什麼倭國援軍?你沒見到他們挂的旗子都是高麗旗嗎?他們是全羅左水師李舜臣的部隊!他們一定是聽到大人得勝的消息,前來投奔的!” 卓王孫問道:“李舜臣是誰?” 申泣一聽,立即搖頭晃腦起來:“李舜臣這人,可厲害了!倭賊犯我,可以說是百戰百勝,隻有在海上,卻是每戰皆敗。

    就是因為李舜臣這個人。

    此人當真是熟讀兵書,有勇有謀。

    憑借一支也不算很大的水軍,打得倭賊是聞風喪膽。

    連倭國水軍頭目九鬼嘉隆,都對他又恨又怕。

    可以說是高麗的民族英雄啊!” 卓王孫點了點頭。

    就見那些戰船沿着江岸一字排開,一員大将率領着部下走下來,來到卓王孫面前,倒頭跪拜:“全羅左水使李舜臣,率部參見大人!” 卓王孫道:“起來吧。

    ” 李舜臣又磕了個頭,站起來,揮手道:“将送與大人的禮品獻上來!” 船上士兵轟然答應,一隻巨大的戰船被拖曳着,緩緩向岸邊行了過來。

    申泣才看了一眼,忍不住失聲道:“日本丸!” 李如松哈哈大笑:“你們真是被倭軍吓破了膽,造艘船也叫個倭賊的名字!” 申泣怒道:“你知道什麼!日本丸是倭國水軍頭目大海寇九鬼嘉隆造的船,傳說是日出之國最大的戰船,被李水師擊敗俘獲來的!我熟讀兵書,你有什麼資格嘲笑我們!” 李如松一驚。

    這艘戰船有幾十丈長,驚人至極。

    上面光鐵炮就有三十多尊。

    當真有橫行四海之氣概。

    相比之下,李舜臣的戰艦顯得小得多。

    這人能夠戰勝倭賊,俘獲這麼大的戰艦,看來的确是有些本領,不可小視。

     李如松現已知道單憑自己,絕對赢不了倭賊,所有有才能之士他都想傾心接納。

    因此,對于申泣的指責倒也并不反感。

     李舜臣道:“末将以及全部水軍,願聽從大人指揮,共抗倭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