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

關燈
六年前,他錯了第一次,絕不會再錯第二次。

     慢慢地,卓王孫收回了手。

     嫚兒靜靜地躺在地上,嘴角的微笑令她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一般,什麼痛苦都不能再傷害她了。

     卓王孫慢慢轉身。

    漫天月色如華,他的青衫如石般磊落。

    他微微仰起頭,看着月色,就像是承受着這道光的清洗。

     慢慢地,他走到巨石之前,坐了下來。

     就像是坐在冰冷的王座上。

     吳清風與嘉靖一步步後退,眼睛裡寫滿了驚恐。

     他們無論如何都料想不到,卓王孫竟真的見死不救。

    他曾經為小鸾做過的一切,在江湖上廣受傳聞。

    他們絕對想不到,卓王孫竟會讓另一個小鸾死在自己面前。

     就算明知道是假的,也沒有人能夠如此殘忍。

     這世間,再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觸摸到他的心了嗎? 他們一步步後退,感受到死亡的氣息冰冷地将自己包圍。

    吳清風忽然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定出這麼拙劣的計策,到禦宿山來祭天! 他輕輕張開手,一朵桃花被山風驚動,旋落在他掌心。

    卓王孫凝視着那朵花,久久不語。

     吳清風與嘉靖一步一步地後退。

     卓王孫身上散發出的冰冷讓他們從心底感到恐懼。

    這個人的心已不可捉摸,他們的生命像是他手中的那朵落花,危在旦夕。

     忽然,卓王孫笑了笑,猝然合掌,讓那朵落花在手中化為一點嫣紅的淚。

     冰冷刹那瓦解。

     “帝王之尊,稀世之禮。

    不知兩位所求何事?” 吳清風心中狂喜,似乎又看到了事成的希望。

     “閣主請看。

    ”他匆忙走到那座祭台之上,隻見祭壇上面搭着的牌額上,赫然寫着三個大字:“禦書房”。

     他朗聲道:“此次祭天,動用了十萬人力,将整座禦書房從京師大内移了過來,化成這座祭台。

    隻是為了讓閣主看一件東西。

    ” 他走到牌額之下,手擡起來。

     禦書房的門楣也是用整株的紫檀木雕就的,上面用清靈的字體寫着兩行字。

     “必亡外族,禍在遼東。

    ” 字迹用黃紗籠着,顯見皇室對這兩行字極為重視。

    字迹早已經很淡了,在夜色中幾乎看不太清楚。

    吳清風小心翼翼地将黃紗揭了下來,用手指一寸寸拂去字迹上的塵埃。

     卓王孫眉頭皺了皺,吳清風大費陣仗,甚至冒着生命危險,就是為了讓自己看這兩行字? 吳清風道:“大明開國,功臣無數,但有一個人的功勞最高,就是青田先生劉伯溫。

    太祖龍興,可以說得青田先生之助最大。

    青田先生傳說有鬼神莫測之能,但可惜的是輔佐太祖取得江山之後,就挂冠而去,從此不知所終。

    ” 他歎了口氣,道:“世人都說先生已成仙而去,但我卻知道青田先生與當年的華音閣主是好朋友,很可能便是隐入了華音閣中。

    青田先生極為擅長奇門遁甲,想必入閣之後,肯定會對閣中的四天聖陣做些改動。

    極有可能,此陣的陣圖便經過先生重新繪制,所以威力才如此巨大。

    閣主想必對先生的筆迹極為熟悉,一眼便能看出來這究竟是不是先生的親筆。

    ” 卓王孫道:“不錯。

    青田先生是入了華音閣。

    ” 他不回答吳清風的問題,但既然沒有否認,那麼就是認可了此乃青田先生的親筆。

    還有誰能在禦書房題字? 吳清風道:“青田先生挂冠之前,不忍一手輔佐的大明江山崩壞,于是窺探天機,留下了這八個字。

    據說關系到大明的氣數。

    曆代皇上都對之極為看重。

    我大明最大的敵人乃是北方的鞑靼,正是外族,根本重地距離遼東不遠。

    是以永樂皇帝一生都對鞑靼用兵,以消滅鞑靼為最大宏願。

    天幸我大明,在本朝終于有了結果。

    俺達汗來降,大明再也不用擔心北方之族了。

    ” 卓王孫淡淡道:“如此,豈不甚好?” 吳清風深深歎了口氣,道:“可惜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 說着,他走到祭桌旁。

    祭桌上擺着的,除了供品,就是一摞摞的奏章。

    他取了最上面的一本,道:“閣主請看。

    ” 奏章打開,隻見上面第一行用朱筆圈着一行大字:“高麗藩王急請宗主大明派兵馳援,倭軍突襲高麗,攻陷平壤。

    十萬火急。

    ” 吳清風見卓王孫不語,便道:“奏章中說日出之國聚集了十萬大軍,侵入高麗,不到半個月,就從釜山打到了平壤,高麗軍隊幾乎不堪一擊,全國陷落,就在頃刻之間。

    ” 說着,他拿過一張地圖,手指在高麗的部分劃過。

    他臉上的皺紋都深深摞起:“隻怕倭軍狼子野心,圖謀的不是高麗,而是我大明的萬裡江山。

    他們的目的,是攻占了高麗以作跳闆,北進而入遼東,南下而占中原。

    ” “我大明曆經戰亂,特别是吳越王之亂,軍備幾乎全部瓦解。

    日出之國剛經過戰國時代,軍備精良,戰鬥經驗豐富。

    我大明疲弱之軀,萬難抵擋其侵略。

    或者,這才是青田先生這八個字的用意所在。

    ” “必亡外族,禍在遼東。

    日出之國所圖,正是遼東!” 卓王孫淡淡道:“如此,國師不去擒王,來此處祭天何為?” 吳清風道:“能救得天下的,就隻有一人!那就是華音閣主卓王孫!” 他的頭顱猛然仰起,眼神帶着焦灼的渴望盯着卓王孫:“東海倭寇之戰,别人都以為是楊盟主率領中原武人取得的勝利,但據我所知,若不是閣主一路破壞其根本重地,吸引了巨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