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關燈
什麼時候地方,這樣鬧法,一個不巧誤傷了怎好。

    ” 那老人哈哈笑道:“小鬼頭,憑你師父傳你那點玩藝,對付别人還可以,怎能傷得了我。

    ” 青衣少年笑道:“是啊!誰不知巧手方朔在江湖上是難惹的人物……”那老人一瞪眼叱道:“小鬼頭,你倒和師伯耍起貧嘴來了,小心着我收拾你。

    ” 青衣少年吃吃一陣笑,連忙一躬到地,道:“師伯!我這給你賠禮了,琳兒年輕,說溜,你老人家别生氣,以後我就是看到也不說了。

    ” 老人笑道:“瞧!說着說着又來了,你看到老夫什麼了?” “偷人家的東西呀!” 青衣少年話沒說完,已然笑不可抑,但卻怕那老人抓住了他,頓腳就向後倒縱。

     身形落處,不偏不斜,卻落在一人身上,就覺着腳尖點處,軟綿綿的,這回卻真的吓了一跳,驚叫一聲,提身前縱。

     那被踩着的人,也“啊呀”叫了一聲,揉着惺忪的眼,一副憨厚的神态,坐起身來,喃喃地道:“這是怎麼鬧的,睡覺也犯天忌”那老人哈哈笑道;“懶蟲兒,你也該醒醒了。

    ” 青衣少年氣得闆起了臉,冷冷地道:“楊師兄就是這樣,不論什麼時候,都是這一副無賴相,真氣人!” 那人晃晃悠悠地站起身來,好一副品貌,玉面朗目,劍眉隆準,真個是氣宇軒昂。

     身着儒冠儒服,站在那裡仿如玉樹臨風,隻是有點不修邊幅,儒服已是破舊了,儒冠也歪向一邊。

     他站起身來,既不正冠,也不理衣,望着眼前的兩人,笑道:“師……”那青衣少年倏的一瞪眼,他連忙改口道:“師弟!你方才那一腳,踩得可真不輕。

    ” 青衣少年道:“我恨不得踏死你!” 那儒生微微一笑道:“那樣倒稱了我的心意,但怕你會傷心,我猜你一定會哭一場的。

    ” 青衣少年冷嗤一聲,道:“我可沒有那麼多淚。

    ” 就在兩人正鬥嘴,突聞遠遠傳來了兩聲慘叫,不禁一怔,那老人輕聲道:“有人來了!啊……”那儒生側耳聽去,忽然聞得馬蹄聲“得得”響,他順手一拉身旁的青衣少年,縱身跳上一棵大柏樹上。

     果見一匹健馬,由東南方疾奔而來,馬上一個玄色勁裝的人,橫爬在馬鞍上。

     青衣少年道:“師兄,看到沒有,那馬背上的人有點奇怪。

    ” 儒生應了一聲,道:“咱們過去瞧瞧……”話音未落,縱身一躍,當先撲了過去。

     那老人同着青衣少年,也聯袂而起,緊緊随在那儒生身後。

     那馬乍見有人撲來,昂首嘶嘶一聲長鳴,撥蹄方待飛奔,儒生身形已到,一式“金龍探爪”,已抓住了馬鬃,跟着又用勁一揪馬身,馬連掙紮都不能了。

     那老人身形門在馬側,托起馬上人下颚一瞧。

     隻見那人耳鼻間,淚淚流出血來,早已氣絕而死,頸間墜下一塊白布,用鮮血寫着: “偷窺本派私密者,死!” 青衣少年冷哼了一聲,道:“好大的口氣啊,閻羅王又不是他們家的人,可以随便制人于死……”他話未說完,忽然想起方才那幾聲慘叫,不禁由心底泛起了一股寒意。

     那儒生問道:“師叔,馬上人怎麼樣了?” 老人歎了一口氣道:“身上餘溫猶存,顯是剛死不久。

    ”儒生聞言,松手放了那馬,任由它急馳而去,緩緩地道;“此非善地,我們還是早些離開吧!” 他一語未了,又是幾聲慘嗥傳來,三個人全禁不住毛發直豎。

     夜幕已經罩了下來,當年覆壓三百餘裡,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緩回,檐牙高啄,隔離天日的阿房宮,如今是殘垣斷壁,芳草凄迷,尤其在夜幕掩罩下,顯得鬼氣森森。

     “嗚!”一聲夜鳥高鳴,更使人不寒而栗。

     那青衣少年,正朝前走着,忽的抹頭後縱,一下撲到那儒生懷中,戰悃地道: “師……師兄,你……你看……”那儒生注目看去,見一處殘垣下,倒卧着幾個人,一個個都是死狀甚慘,血已凝結了,使人見之不寒而栗。

     慘叫聲,仍然若斷若續的傳來。

     夜鳥的鳴聲,也還一聲高,一聲低,随風送至。

     這片廢墟本就夠荒涼的了,這麼一來更顯得陰森恐怖。

     那儒生倏的義憤填胸,冷哼了一聲,看着那老人道:“師伯,咱們得去救救那些人……”老人瞪起眼打量了那儒生一陣,陡地哈哈笑道:“平兒!你這一種氣度,老偷兒我可是第一次見到,難怪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唯有你師父獨對你嘉許,我今天才從你眼中看了出來。

    ” 那儒生微微一笑,道:“我不計較那些,也不在乎,走吧!救人要緊。

    ” 他話聲未出口,人就向前奔去。

     那老人順手一拉那青衣少年,跟着他放腳疾奔而去。

     這三個人的腳程,宛如奔馬,轉眼間,已繞行了半匝。

     忽然間,黑影一閃,那儒生還沒看清楚,突覺頭間一緊,人已離地而起。

     原是一條繩索,飛了過來,正套在那儒生的頭上。

     青衣少年蓦地怒叱一聲,縱身飛起,但見寒芒一閃,喇的一聲,繩索應手而斷。

     那儒生提氣一個大翻身,雙腳落在實地。

     老人笑道:“琳兒好劍法呀,出手真夠快的。

    ” 青衣少年道:“師伯就喜歡笑人家。

    ” 老人道:“好娃兒,這說你好也不成嗎?” 那儒生笑道:“其實那一根繩子也難不住我。

    ” 青衣少年道:“那麼說來,我是多此一舉了。

    ” 儒生聞言一張手,笑道:“你看,他那繩子早被我捏斷了,你那一劍,反而害我翻了一個跟頭。

    ” 青衣少年一見那半截繩子,氣得五面變色,怒叱道:“你這個無賴,就算我多事好不好?” 儒生笑道:“師妹!我和你鬧着玩的,别生氣,呶,愚兄給你賠禮了,要不是你那一劍我就許真的被人家捆起來了。

    ” 原來那青衣少年,乃是女扮男裝,名叫施琳,是嵩嶽少室後山白蓮庵慧清老尼的徒弟。

     那落拓儒生名叫楊海平,是太室山中天池“醉司命”顧天爵的徒弟。

     褴樓老人是顧天爵的師弟,名叫“巧手方朔”韓翊,他還有個二師兄,名叫“聖手摩什”雷天化,慧清老尼乃是雷天化的胞妹,所以他們這老少三人,淵源自非異常。

     施琳一見楊海平這份憨相,氣仍未消,嬌叱道:“你少理我,是我多事的,誰要你賠禮了?” 老偷兒韓翊笑道:“别鬧了,賊羔子的鬼蜮伎倆決不止此,要多小心一點。

    ” 楊海平聞言,轉身打量了一周,四無人蹤,隻有丈餘外一棵大樹。

     韓翊望了那大樹一眼,低聲說道:“樹上有人……”他話沒說完,施琳蓦地插口: “我上去瞧瞧!” 聲出人已縱起,直撲那棵大樹。

     楊海平見狀,知道小姑娘是賭氣曆險,伸手沒有攔住,就喊出了一聲:“師妹小心了!” 人卻暗蓄功力戒備,凝神注視着那大樹,隻要發覺有異,立時将全力施救。

     就見施琳人到樹前,左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