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暗夜殺機
關燈
小
中
大
者。
劍刃交擊之聲,已聽得十分清楚。
丁浩展目下望,兩峰之間,是一道斷澗,峰壁陡峭,暗夜上落,可相當危險。
雙方又停了手,隻聽一個洪如霹靂的聲音道:“老夫不耐久磨,今晚非見真章不可!” 另一個蒼勁的聲音,似是發自那身形較小的老者之口:“今夜隻有一人能下峰!” “如仍分不出勝負呢?” “非分不可!” “今晚是第幾次了?” “第二十五晚!” 丁浩不由咋舌,對方竟已拚鬥了二十五晚,是什麼深仇大怨呢? “二十五番搏鬥,證明你我劍術無分軒轾……” “老夫有個解決之道。
” “什麼?” “舍劍比拚内力,至一方倒下為止。
” “好辦法!” “來吧!” 雙方相對而坐,中隔約莫八尺,那大個子坐下去仍比那矮的高了一個頭,四掌半伸,掌心相向,拚上了内力。
丁浩揀了塊突石坐下,名符其實的“隔岸觀火”。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上弦月業已沉落後,群峰成了幢幢魅影,矗立在幽冥黑黝之中。
籍着星光,丁浩仍能清晰辨出對峰情況。
雙方勢均力敵,一個多時辰下來,毫無動靜。
突地、一條黑影出現在比排的兩人身前,遠遠望去,那黑影瘦長如竹竿,手中拿着一樣扇形之物。
丁浩下意識地緊張起來,如果那黑影不懷好意,毀兩人易如反掌。
心念未已,忽見那黑影舉起手中扇形之物,朝兩人揮去丁浩心裡一急,脫口大喝一聲:“鼠子敢爾?” 這一聲大喝,情急而發,凝聚着一般丹田真氣,有如斷金裂帛。
慘哼聲起,拚斷内力的雙方,齊齊向後倒去,那黑影似被這意外的一喝震驚了,彈身便朝峰下瀉落。
丁浩毫不遲疑,不管下面谷勢如何,提氣輕身,飄掠而下,借了三次力,便到了谷底,谷中水流涓涓,怪石嵯峨,樹木參天,藤牽蘿繞,陰森森漆黑一片,連天上的星光都看不到。
奔了一陣,竟然找不到出路,不由大感惶惑,回頭再望下落的峰壁,也失去了影蹤,眼前一片昏黑迷茫。
怪事! 丁浩口裡說了一聲,停下身形,他直覺地感到情形不對,根據在峰上的觀察,這谷底至定決不超過二十丈,以兩峰頭相隔距離未算,峰腳連接之處當在十丈之内,而現在竟陷入一片無際的石林樹海之中,的确是不可思議的怪事。
他記起師父平日的訓誨:“……在突發的情況下,必須保持冷靜……”于是,他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 仔細一想,自己定是陷入了什麼奇異陣勢之中。
心念及此,他鎮定了一下心神,憑所學慢慢摸索,想探出是什麼陣式,但奇怪,竟然毫無門路可循。
這是什麼邪門陣式,脫出了一般布陣常軌之外? 根據所知,凡陷入陣式之中,切不可胡闖,否則愈陷愈深,最好的辦法是等陣中人現身,再相機行事。
于是,他在一塊突石上坐了下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儆醒等待。
誰知等了又等,絲毫微兆都沒有。
秃峰頂上兩人的生死已無法想像,那乘人之危下手的,更不知下落如何了。
就這麼枯坐着,不知道進展,也不明情況。
忽地,他感到全身依履皆已濕透,一看,濃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連近處的樹影都被濃霧吞食了。
他絞盡腦汁,也想不透何以有此遭遇? 不知過了多久,一片紅光,從頭頂照下,霧氣漸消,山石林木重現。
原來已是日出了。
他站起身來,揉了揉眼,不禁咄咄連呼:“怪事!” 隻見兩旁山壁宛然,一切與預料相差無幾,谷底山石流泉,點綴了幾株雜樹,寬不過十餘丈秃峰這面,蒼岩青苔,連株小樹都沒有。
這是怎麼回事,昨夜的石林樹海呢? 如果是陣式,卻不見什麼痕迹? 是幻像麼? 決不是,自己神志一直保持清醒…… 這的确有些不可思議! 他困惑地左顧右盼,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拱形石堆,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座石冢,當下漫無目的地走了過去,一看墓碑,登時從頭直涼到腳心。
墓碑上赫然刻着:“夜迷谷主竹林客之墓” 想不到自己迢迢數百裡趕來,要找的早已作了占人。
竹林客一死.自己身世之謎便永不能揭開了! 他木然望着石冢,真有些欲哭無淚。
人已死,還有什麼好說呢? 總不能起竹林客于地下,要他開口? 據老秀才柯一堯說,他見竹林客是在八年前,那對方之死,當在八年之内,他是如何死的?何人給他造墓立碑? 柯一堯說的是無憂谷、而碑上刻的是在迷谷,是一谷而兩名麼? 夜迷!夜迷! 他想到昨夜的遭遇,心中略有所悟,既是夜迷,隻限于夜暗,日間便無疑了,是人為的,仰是天生絕地呢? 一連串的謎,無法索解。
突地,他想起了昨夜峰頭人影,如能找到其中之一,或可能揭開謎底! 心念之中,精神大振,立即彈身緩升秃峰。
他希望昨夜決鬥的人當中,能有一活口,或者能找到那下手的瘦長人。
約莫一刻工夫,便登上了峰頂,峰頂牛山濯濯,寸草不生,盡是嵯峄碣岩。
範圍不大,也僅十餘丈方圓。
惴摩了一下方位,奔了過去。
隻見岩隙中,一具巨大的屍體,七孔溢血,業已僵化,死者身着藍布袍,年在花甲之間,身形特别龐大,比常人高了一頭,一柄劍扔在旁邊,身份來曆無從忖測。
再看另一邊,心頭不禁狂喜! 一個黃葛布長衫的老者,斜倚在石中,口唇翕張,竟然還未斷氣,灰白的長髯,沾滿了血漬。
丁浩忙彈了過去,俯身用手一探,自語道:“沒有死,還有救!” 那老者睜了睜失神的眼,重又合上,口唇連連抖動,但已發不出聲音。
丁浩先連點對方幾處大穴,保住那一絲元氣,然後尋思救人之法,事實很顯然,他是在與對手互較内力之際,突遭意外襲擊,以緻走火入魔,不死算是命大。
也虧得了浩在對峰那一聲大喝,驚走了那瘦長的人,沒有續下毒手,不然決活不了,而猜想那下手人的心意,必認定雙方無一能活,所以才一去不回頭。
丁浩皺眉苦思,如何着手救治這老者。
各種療傷之法他都學過,但用來救人,卻是破題兒第一遭。
思索了一陣之後,他着手探查傷者全身經脈穴道,發現八脈之中,傷了六脈,穴道十之七八未通,要施救十分棘手,必須要陪上不少内元。
但,身為劍士,豈可見死不救,何況還需要對方解心中之謎。
當下,盤膝跌坐傷者身邊,運起不世神功,先從強固“心脈”着手。
半個時辰之後,老者已回複了生機,但丁浩卻已汗透重衫。
他暫時停手喘息。
老者已能開口,聲音雖微弱,還勉可分辯。
“少俠……天人,老夫之傷……本是無救的……” “還有一半工夫,不過……是否能使閣下複原,便很難說了。
” “老夫……能得不死,已屬萬幸,何敢……奢望完全複原!” “此刻感覺如何?” “生機業已複蘇了。
” “能運功接引麼?” “可以……一試!” “很好,我們再來!” 說着,重行運功聚神,雙豐掌心分别附于對方的“天突”和“命門”二穴處,把真元緩緩逼了。
老者的根基似相當深厚,氣機雖然微弱,但配合得恰到好處。
約莫又是半個時辰,丁法收功調息。
老者已能起坐運功。
丁浩得天獨厚,資禀超人,運功十周天之後,使已動圓果滿,睜眼起立,俊面一片湛然之色。
細看那老者,每隔片刻,臉上便呈現一次痛苦之色,看樣子,他是某一經穴不能貫通,但此刻丁浩又不能摹然查探。
久久,老者廢然一聲長歎,睜眼道:“老夫左腿廢了!” 丁浩劍眉一蹙,道:“功行不達麼?” 老者朗聲一笑道:“老夫不死已屬武林奇迹,殘了一腿,算得了什麼。
” “是區區之術未臻完善!” “少俠那裡話,似這等奇術,武林罕聞,術能回天,老夫是首見!” “過獎了!” “活命之恩,老夫不敢言報,隻有銘諸五衷了……” “适逢其會,閣下不必介懷。
” “老夫那位對手……” “回天乏術了!” “啊!” “那位是誰?” “王屋之主。
” “王屋之主?” “是的,王星之主,功力與老夫相伯仲……” “兩位何事相争?” “一山不容二虎,說起來,意氣之争而已,老夫深海太過執拗,不能小忍,而緻害他斷送了性命,唉!悔之晚矣!” “閣下能有此一念,足證存心正大,不枉區區費一番手腳。
” “尚未請教少俠……” “區區人稱酸秀才,江湖無名小卒,不值一道。
” “忒謙了,少使可曾見到那下手之人?” “區區是在對峰遙望,不甚真切,似是一個瘦長之人,手執扇形之物……” 老者陡然起立,怪叫一聲:“是他,想不到他竟尋到此處來!” 丁浩茫然然道:“對方何許人物?” “酆都使者!” “哦!天地八魔之一,擅施毒……” “對了,正是此魔!” “好在他沒用毒,否則後果難料了。
” “他料定在當時情況下,老夫與王屋之主必死無疑,所以才未施毒,這魔頭心黑手辣,此番卻失算了,不過,如非碰上少俠,老夫仍是死路一條。
” “他殺閣下與王屋之主目的何在?” “對方目的是老夫,王屋之主算是無辜枉死。
” “閣下如何稱呼?” 老者窒了一窒,道:“老夫‘夜迷谷主’!” “夜迷谷主不是墓木早拱了麼?” 老者面色微微一變,道:“是的,老夫是繼承人,少俠此來是……” “尋人!” “誰?” “竹林客!” 夜迷谷主面色驟變,蹬蹬蹬連退了三四個大步。
丁浩一看對方的神情疑雲頓起,但他仍保持冷靜,平和地道:“閣下是竹林客的繼承人,當能回答區區幾個問題?” 老者激動地道:“少俠是老夫救命恩人,老夫不能虛語相诳,但有關竹林客的某些事,老夫事先申明,恐無法奉告… “閣下能答者答!” “如此,請問吧?” “竹林客是如何死的?” “天命已盡。
” “他臨死有什麼遺言,或什麼未了之事交代麼?”
劍刃交擊之聲,已聽得十分清楚。
丁浩展目下望,兩峰之間,是一道斷澗,峰壁陡峭,暗夜上落,可相當危險。
雙方又停了手,隻聽一個洪如霹靂的聲音道:“老夫不耐久磨,今晚非見真章不可!” 另一個蒼勁的聲音,似是發自那身形較小的老者之口:“今夜隻有一人能下峰!” “如仍分不出勝負呢?” “非分不可!” “今晚是第幾次了?” “第二十五晚!” 丁浩不由咋舌,對方竟已拚鬥了二十五晚,是什麼深仇大怨呢? “二十五番搏鬥,證明你我劍術無分軒轾……” “老夫有個解決之道。
” “什麼?” “舍劍比拚内力,至一方倒下為止。
” “好辦法!” “來吧!” 雙方相對而坐,中隔約莫八尺,那大個子坐下去仍比那矮的高了一個頭,四掌半伸,掌心相向,拚上了内力。
丁浩揀了塊突石坐下,名符其實的“隔岸觀火”。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上弦月業已沉落後,群峰成了幢幢魅影,矗立在幽冥黑黝之中。
籍着星光,丁浩仍能清晰辨出對峰情況。
雙方勢均力敵,一個多時辰下來,毫無動靜。
突地、一條黑影出現在比排的兩人身前,遠遠望去,那黑影瘦長如竹竿,手中拿着一樣扇形之物。
丁浩下意識地緊張起來,如果那黑影不懷好意,毀兩人易如反掌。
心念未已,忽見那黑影舉起手中扇形之物,朝兩人揮去丁浩心裡一急,脫口大喝一聲:“鼠子敢爾?” 這一聲大喝,情急而發,凝聚着一般丹田真氣,有如斷金裂帛。
慘哼聲起,拚斷内力的雙方,齊齊向後倒去,那黑影似被這意外的一喝震驚了,彈身便朝峰下瀉落。
丁浩毫不遲疑,不管下面谷勢如何,提氣輕身,飄掠而下,借了三次力,便到了谷底,谷中水流涓涓,怪石嵯峨,樹木參天,藤牽蘿繞,陰森森漆黑一片,連天上的星光都看不到。
奔了一陣,竟然找不到出路,不由大感惶惑,回頭再望下落的峰壁,也失去了影蹤,眼前一片昏黑迷茫。
怪事! 丁浩口裡說了一聲,停下身形,他直覺地感到情形不對,根據在峰上的觀察,這谷底至定決不超過二十丈,以兩峰頭相隔距離未算,峰腳連接之處當在十丈之内,而現在竟陷入一片無際的石林樹海之中,的确是不可思議的怪事。
他記起師父平日的訓誨:“……在突發的情況下,必須保持冷靜……”于是,他盡量使自己冷靜下來 仔細一想,自己定是陷入了什麼奇異陣勢之中。
心念及此,他鎮定了一下心神,憑所學慢慢摸索,想探出是什麼陣式,但奇怪,竟然毫無門路可循。
這是什麼邪門陣式,脫出了一般布陣常軌之外? 根據所知,凡陷入陣式之中,切不可胡闖,否則愈陷愈深,最好的辦法是等陣中人現身,再相機行事。
于是,他在一塊突石上坐了下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儆醒等待。
誰知等了又等,絲毫微兆都沒有。
秃峰頂上兩人的生死已無法想像,那乘人之危下手的,更不知下落如何了。
就這麼枯坐着,不知道進展,也不明情況。
忽地,他感到全身依履皆已濕透,一看,濃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連近處的樹影都被濃霧吞食了。
他絞盡腦汁,也想不透何以有此遭遇? 不知過了多久,一片紅光,從頭頂照下,霧氣漸消,山石林木重現。
原來已是日出了。
他站起身來,揉了揉眼,不禁咄咄連呼:“怪事!” 隻見兩旁山壁宛然,一切與預料相差無幾,谷底山石流泉,點綴了幾株雜樹,寬不過十餘丈秃峰這面,蒼岩青苔,連株小樹都沒有。
這是怎麼回事,昨夜的石林樹海呢? 如果是陣式,卻不見什麼痕迹? 是幻像麼? 決不是,自己神志一直保持清醒…… 這的确有些不可思議! 他困惑地左顧右盼,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拱形石堆,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座石冢,當下漫無目的地走了過去,一看墓碑,登時從頭直涼到腳心。
墓碑上赫然刻着:“夜迷谷主竹林客之墓” 想不到自己迢迢數百裡趕來,要找的早已作了占人。
竹林客一死.自己身世之謎便永不能揭開了! 他木然望着石冢,真有些欲哭無淚。
人已死,還有什麼好說呢? 總不能起竹林客于地下,要他開口? 據老秀才柯一堯說,他見竹林客是在八年前,那對方之死,當在八年之内,他是如何死的?何人給他造墓立碑? 柯一堯說的是無憂谷、而碑上刻的是在迷谷,是一谷而兩名麼? 夜迷!夜迷! 他想到昨夜的遭遇,心中略有所悟,既是夜迷,隻限于夜暗,日間便無疑了,是人為的,仰是天生絕地呢? 一連串的謎,無法索解。
突地,他想起了昨夜峰頭人影,如能找到其中之一,或可能揭開謎底! 心念之中,精神大振,立即彈身緩升秃峰。
他希望昨夜決鬥的人當中,能有一活口,或者能找到那下手的瘦長人。
約莫一刻工夫,便登上了峰頂,峰頂牛山濯濯,寸草不生,盡是嵯峄碣岩。
範圍不大,也僅十餘丈方圓。
惴摩了一下方位,奔了過去。
隻見岩隙中,一具巨大的屍體,七孔溢血,業已僵化,死者身着藍布袍,年在花甲之間,身形特别龐大,比常人高了一頭,一柄劍扔在旁邊,身份來曆無從忖測。
再看另一邊,心頭不禁狂喜! 一個黃葛布長衫的老者,斜倚在石中,口唇翕張,竟然還未斷氣,灰白的長髯,沾滿了血漬。
丁浩忙彈了過去,俯身用手一探,自語道:“沒有死,還有救!” 那老者睜了睜失神的眼,重又合上,口唇連連抖動,但已發不出聲音。
丁浩先連點對方幾處大穴,保住那一絲元氣,然後尋思救人之法,事實很顯然,他是在與對手互較内力之際,突遭意外襲擊,以緻走火入魔,不死算是命大。
也虧得了浩在對峰那一聲大喝,驚走了那瘦長的人,沒有續下毒手,不然決活不了,而猜想那下手人的心意,必認定雙方無一能活,所以才一去不回頭。
丁浩皺眉苦思,如何着手救治這老者。
各種療傷之法他都學過,但用來救人,卻是破題兒第一遭。
思索了一陣之後,他着手探查傷者全身經脈穴道,發現八脈之中,傷了六脈,穴道十之七八未通,要施救十分棘手,必須要陪上不少内元。
但,身為劍士,豈可見死不救,何況還需要對方解心中之謎。
當下,盤膝跌坐傷者身邊,運起不世神功,先從強固“心脈”着手。
半個時辰之後,老者已回複了生機,但丁浩卻已汗透重衫。
他暫時停手喘息。
老者已能開口,聲音雖微弱,還勉可分辯。
“少俠……天人,老夫之傷……本是無救的……” “還有一半工夫,不過……是否能使閣下複原,便很難說了。
” “老夫……能得不死,已屬萬幸,何敢……奢望完全複原!” “此刻感覺如何?” “生機業已複蘇了。
” “能運功接引麼?” “可以……一試!” “很好,我們再來!” 說着,重行運功聚神,雙豐掌心分别附于對方的“天突”和“命門”二穴處,把真元緩緩逼了。
老者的根基似相當深厚,氣機雖然微弱,但配合得恰到好處。
約莫又是半個時辰,丁法收功調息。
老者已能起坐運功。
丁浩得天獨厚,資禀超人,運功十周天之後,使已動圓果滿,睜眼起立,俊面一片湛然之色。
細看那老者,每隔片刻,臉上便呈現一次痛苦之色,看樣子,他是某一經穴不能貫通,但此刻丁浩又不能摹然查探。
久久,老者廢然一聲長歎,睜眼道:“老夫左腿廢了!” 丁浩劍眉一蹙,道:“功行不達麼?” 老者朗聲一笑道:“老夫不死已屬武林奇迹,殘了一腿,算得了什麼。
” “是區區之術未臻完善!” “少俠那裡話,似這等奇術,武林罕聞,術能回天,老夫是首見!” “過獎了!” “活命之恩,老夫不敢言報,隻有銘諸五衷了……” “适逢其會,閣下不必介懷。
” “老夫那位對手……” “回天乏術了!” “啊!” “那位是誰?” “王屋之主。
” “王屋之主?” “是的,王星之主,功力與老夫相伯仲……” “兩位何事相争?” “一山不容二虎,說起來,意氣之争而已,老夫深海太過執拗,不能小忍,而緻害他斷送了性命,唉!悔之晚矣!” “閣下能有此一念,足證存心正大,不枉區區費一番手腳。
” “尚未請教少俠……” “區區人稱酸秀才,江湖無名小卒,不值一道。
” “忒謙了,少使可曾見到那下手之人?” “區區是在對峰遙望,不甚真切,似是一個瘦長之人,手執扇形之物……” 老者陡然起立,怪叫一聲:“是他,想不到他竟尋到此處來!” 丁浩茫然然道:“對方何許人物?” “酆都使者!” “哦!天地八魔之一,擅施毒……” “對了,正是此魔!” “好在他沒用毒,否則後果難料了。
” “他料定在當時情況下,老夫與王屋之主必死無疑,所以才未施毒,這魔頭心黑手辣,此番卻失算了,不過,如非碰上少俠,老夫仍是死路一條。
” “他殺閣下與王屋之主目的何在?” “對方目的是老夫,王屋之主算是無辜枉死。
” “閣下如何稱呼?” 老者窒了一窒,道:“老夫‘夜迷谷主’!” “夜迷谷主不是墓木早拱了麼?” 老者面色微微一變,道:“是的,老夫是繼承人,少俠此來是……” “尋人!” “誰?” “竹林客!” 夜迷谷主面色驟變,蹬蹬蹬連退了三四個大步。
丁浩一看對方的神情疑雲頓起,但他仍保持冷靜,平和地道:“閣下是竹林客的繼承人,當能回答區區幾個問題?” 老者激動地道:“少俠是老夫救命恩人,老夫不能虛語相诳,但有關竹林客的某些事,老夫事先申明,恐無法奉告… “閣下能答者答!” “如此,請問吧?” “竹林客是如何死的?” “天命已盡。
” “他臨死有什麼遺言,或什麼未了之事交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