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情至為緊張,星目精光四射,暗提功勁,全神緊注屍骨群後的發聲之處。
其實他這聲喝喊,有一半是心裡驚悸所激發而起的。
這刻,洞内靜寂得連心跳都聽得見,陰慘慘的氣氛,籠罩整個崖洞,一切都顯得是那麼凄涼恐怖,是那麼陰森森的凜人。
青蒙蒙的光華,在這時似乎變得異常黯淡,一閃一閃的燦動,特别的懾人心神。
唐聖華喝問“什麼人”到現在,已經沉默了近半盞茶的時光,可是,并沒有人回答他的問話,反而使他不知究竟是應該怎樣辦才好。
大約又經過盞茶的光景,唐聖華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不由思道:“此處斷非妖魔鬼怪之地,剛才的聲音,分明是人發出的,隻可惜我不能越過屍骨,看個明白……” 他想到這兒,覺得被困在此,出困無望,不覺感到氣餒萬分,不願再往下想。
唐聖華的心中,在這時就如同一池無風襲擊的清水,平靜極了,也空洞洞的,頹然的坐在屍骨前面的地下。
陡地,又一個求生之念,猛襲心頭,急忖道:“我不過暫時被困在此,并非絕望,如其在這兒等死,不如尋求脫困之法……” 思念到此,雙目粗光電般的疾射,一種求生的本能,鼓舞他振作起來,瞟向那發聲之處。
唐聖華抖擻精神,立起身形,又想道:“唯一生還之策,是追尋發聲之人,事到如今,顧不得這三十六具屍骨,還是将它劈倒,再闖進裡層,找尋那怪聲,詢求脫困之策吧!” 這思念一閃即過,卻穩步立樁,掄臂張掌,正要揮揚撥出。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忽地打原來的發聲之處,又排出了兩聲清晰的歎息之聲,十分凄涼的直襲耳端。
唐聖華禁不住愕了一陣,發出之勁,倏地又疾收回來,側耳靜聽。
“好啦!我特準你進來見我……” 聲音非常微弱,就像蚊蠅在嗡嗡作響,但卻聽得十分清楚。
唐聖華心頭一顫,忙想道:“果然這絕洞之中,還有生人,看樣子,他是極不願我掌劈衆骨,然我進不去又該怎麼辦……” “但是我闖不過這三十六具屍骨,就是準我進來,我也毫無辦法。
” 唐聖華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下,方說出此話。
脆弱之聲,嗡嗡又起,道:“你從第三具屍骨的左首跨進,繞到第二層的第九具屍骨左面,再轉回第一排第五具屍的右面……” 話聲倏地中斷,像是無力不濟,而無法說下去。
唐聖華心靈神慧,緊記住行進的方位,等着人家繼續往下說。
可是,聲音沒有再起,他心中一急,不期然移動腳步,依照人家的指示,穿繞在屍骨的前兩排中。
當他繞回了第一排第五具屍骨的右面,又傻眼了,因為,他不知應該怎樣再進,在那兒幹着急。
“斜着穿插,經過第二排第四骨,到第三排第七骨,再繞回第三排左首第一具屍骨,轉向第二排第八骨,進至第三排第五骨右端……” 這一段指示,好像是經過一陣調息,鼓足了勁,就在唐聖華心急之際說出。
唐聖華心中正喜,但,話聲又中斷了,至此,他明白說話未能一氣呵成的原因,不再心急,将人家的指點,默記在心,依樣的又轉往第三排第五骨右端,耐心等候那人的指示。
不大工夫,微弱之聲,略帶喘息,說道:“轉回第二排第七骨,倒橫至第一骨,斜進到第三排第四首屍骨,往右轉,到第四排第二骨,在四排的屍骨中,交錯直繞轉進,就能……” 唐聖華沉住了氣,等他将話說完,不由又急了起來,大聲道:“就能怎麼樣……”無反應。
“就能怎麼樣嘛?怎麼不說話?” 他一連問了兩次,沒有人回答。
唐聖華過細琢磨最後那“就能”兩字下面的話,足足有半盞的時光,忽然點頭道:“許是就能闖過屍骨……” 思索及此,暗中一喜,不再多想,将人家的指示,默誦了一遍,就開始行動。
他絲毫不敢大意,很小心的往返穿繞,及至交錯在第四排屍骨繞進到最後一具時,身形很自然的就離開了屍骨四步遠。
唐聖華大感驚異,由于求生有望,心中甚喜,當時也不及多想,大踏步就往裡層闖進。
他走進約有兩丈多遠,光線蓦然變得暗淡,也隐約有股濕腥之昧,直沖鼻端。
他不願稍停,仍舊往裡層疾走,愈走愈暗,已經是伸手不見五指。
唐聖華運足目力,放慢腳步,緩行緩看。
陡地,在前端不遠之處,看見一團灰影,似是一位老僧盤坐在那兒紋風不動。
他暗中戒備,探步滑行,來到了近前,聚目力一看,果然是一位年老的僧人。
但見那僧人骨瘦如柴,和那三十六具屍骨差不了多少,雙目凹進,卻緊閉未張,黑暗中,陷成兩個酒杯似的深洞。
老僧已長滿了銀發,蓬亂得像個雞窩,兩條白眉,長有尺許,斜墜眼的兩端,臉上也有了絲絲白毛,胡須已飄拂到胸前。
老和尚穿一襲灰色寬大的僧衣,看年紀,至少也有九十七八,呼吸微弱,像要斷氣歸陰。
唐聖華暗中隻納悶,心說:“剛才說話之人是他?看他氣若遊絲,即将與世長辭,怎會說出話來?” 唐聖華收中怪異,忍不住定目再看,卻見老和尚在這時胸口起伏急促,不像是剛才那種垂死之态。
可是,這急促的呼吸,隻不過眨眼工夫,就靜止下來,那付亂毛長發,幹癟恐怖的形态,又逞現在黑暗無比石座上。
唐聖華絲毫不覺得怕,鬥然忖道:“從容貌上推測,這人起碼有幾十年未離開此洞,錯非他有極上乘武功,絕難支持不死,不過,這種人,往往生性怪僻,喜怒無常,我不可大意招惹,最好以長輩之禮待他……” 别看他閱曆不深,倒是機智絕頂,一想到這裡,忙躬身施禮,肅容道:“晚輩誤闖聖地,其罪難恕,望老前輩海量寬容,指示迷津,早離聖地……” 剛說到這兒,不經意擡頭一看,黑暗中,兩道碧綠的光芒,電似的閃射,卻見怪僧嘴唇微動,發出脆弱的聲音,道:“此洞百年來,未被江湖人發現,本寺的條規是闖破此洞之人,必要處死……”
其實他這聲喝喊,有一半是心裡驚悸所激發而起的。
這刻,洞内靜寂得連心跳都聽得見,陰慘慘的氣氛,籠罩整個崖洞,一切都顯得是那麼凄涼恐怖,是那麼陰森森的凜人。
青蒙蒙的光華,在這時似乎變得異常黯淡,一閃一閃的燦動,特别的懾人心神。
唐聖華喝問“什麼人”到現在,已經沉默了近半盞茶的時光,可是,并沒有人回答他的問話,反而使他不知究竟是應該怎樣辦才好。
大約又經過盞茶的光景,唐聖華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不由思道:“此處斷非妖魔鬼怪之地,剛才的聲音,分明是人發出的,隻可惜我不能越過屍骨,看個明白……” 他想到這兒,覺得被困在此,出困無望,不覺感到氣餒萬分,不願再往下想。
唐聖華的心中,在這時就如同一池無風襲擊的清水,平靜極了,也空洞洞的,頹然的坐在屍骨前面的地下。
陡地,又一個求生之念,猛襲心頭,急忖道:“我不過暫時被困在此,并非絕望,如其在這兒等死,不如尋求脫困之法……” 思念到此,雙目粗光電般的疾射,一種求生的本能,鼓舞他振作起來,瞟向那發聲之處。
唐聖華抖擻精神,立起身形,又想道:“唯一生還之策,是追尋發聲之人,事到如今,顧不得這三十六具屍骨,還是将它劈倒,再闖進裡層,找尋那怪聲,詢求脫困之策吧!” 這思念一閃即過,卻穩步立樁,掄臂張掌,正要揮揚撥出。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忽地打原來的發聲之處,又排出了兩聲清晰的歎息之聲,十分凄涼的直襲耳端。
唐聖華禁不住愕了一陣,發出之勁,倏地又疾收回來,側耳靜聽。
“好啦!我特準你進來見我……” 聲音非常微弱,就像蚊蠅在嗡嗡作響,但卻聽得十分清楚。
唐聖華心頭一顫,忙想道:“果然這絕洞之中,還有生人,看樣子,他是極不願我掌劈衆骨,然我進不去又該怎麼辦……” “但是我闖不過這三十六具屍骨,就是準我進來,我也毫無辦法。
” 唐聖華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下,方說出此話。
脆弱之聲,嗡嗡又起,道:“你從第三具屍骨的左首跨進,繞到第二層的第九具屍骨左面,再轉回第一排第五具屍的右面……” 話聲倏地中斷,像是無力不濟,而無法說下去。
唐聖華心靈神慧,緊記住行進的方位,等着人家繼續往下說。
可是,聲音沒有再起,他心中一急,不期然移動腳步,依照人家的指示,穿繞在屍骨的前兩排中。
當他繞回了第一排第五具屍骨的右面,又傻眼了,因為,他不知應該怎樣再進,在那兒幹着急。
“斜着穿插,經過第二排第四骨,到第三排第七骨,再繞回第三排左首第一具屍骨,轉向第二排第八骨,進至第三排第五骨右端……” 這一段指示,好像是經過一陣調息,鼓足了勁,就在唐聖華心急之際說出。
唐聖華心中正喜,但,話聲又中斷了,至此,他明白說話未能一氣呵成的原因,不再心急,将人家的指點,默記在心,依樣的又轉往第三排第五骨右端,耐心等候那人的指示。
不大工夫,微弱之聲,略帶喘息,說道:“轉回第二排第七骨,倒橫至第一骨,斜進到第三排第四首屍骨,往右轉,到第四排第二骨,在四排的屍骨中,交錯直繞轉進,就能……” 唐聖華沉住了氣,等他将話說完,不由又急了起來,大聲道:“就能怎麼樣……”無反應。
“就能怎麼樣嘛?怎麼不說話?” 他一連問了兩次,沒有人回答。
唐聖華過細琢磨最後那“就能”兩字下面的話,足足有半盞的時光,忽然點頭道:“許是就能闖過屍骨……” 思索及此,暗中一喜,不再多想,将人家的指示,默誦了一遍,就開始行動。
他絲毫不敢大意,很小心的往返穿繞,及至交錯在第四排屍骨繞進到最後一具時,身形很自然的就離開了屍骨四步遠。
唐聖華大感驚異,由于求生有望,心中甚喜,當時也不及多想,大踏步就往裡層闖進。
他走進約有兩丈多遠,光線蓦然變得暗淡,也隐約有股濕腥之昧,直沖鼻端。
他不願稍停,仍舊往裡層疾走,愈走愈暗,已經是伸手不見五指。
唐聖華運足目力,放慢腳步,緩行緩看。
陡地,在前端不遠之處,看見一團灰影,似是一位老僧盤坐在那兒紋風不動。
他暗中戒備,探步滑行,來到了近前,聚目力一看,果然是一位年老的僧人。
但見那僧人骨瘦如柴,和那三十六具屍骨差不了多少,雙目凹進,卻緊閉未張,黑暗中,陷成兩個酒杯似的深洞。
老僧已長滿了銀發,蓬亂得像個雞窩,兩條白眉,長有尺許,斜墜眼的兩端,臉上也有了絲絲白毛,胡須已飄拂到胸前。
老和尚穿一襲灰色寬大的僧衣,看年紀,至少也有九十七八,呼吸微弱,像要斷氣歸陰。
唐聖華暗中隻納悶,心說:“剛才說話之人是他?看他氣若遊絲,即将與世長辭,怎會說出話來?” 唐聖華收中怪異,忍不住定目再看,卻見老和尚在這時胸口起伏急促,不像是剛才那種垂死之态。
可是,這急促的呼吸,隻不過眨眼工夫,就靜止下來,那付亂毛長發,幹癟恐怖的形态,又逞現在黑暗無比石座上。
唐聖華絲毫不覺得怕,鬥然忖道:“從容貌上推測,這人起碼有幾十年未離開此洞,錯非他有極上乘武功,絕難支持不死,不過,這種人,往往生性怪僻,喜怒無常,我不可大意招惹,最好以長輩之禮待他……” 别看他閱曆不深,倒是機智絕頂,一想到這裡,忙躬身施禮,肅容道:“晚輩誤闖聖地,其罪難恕,望老前輩海量寬容,指示迷津,早離聖地……” 剛說到這兒,不經意擡頭一看,黑暗中,兩道碧綠的光芒,電似的閃射,卻見怪僧嘴唇微動,發出脆弱的聲音,道:“此洞百年來,未被江湖人發現,本寺的條規是闖破此洞之人,必要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