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細心的斟查着往前探去。
沿着雜亂的荒草,直往另一座山頭排進,漸漸的上到半山腰,方往右首轉進。
大約走了二十多丈遠近,在山崖裡,忽然出現一座廟宇,這廟宇是他以前沒有發現的。
他不敢即刻竄進,放慢了腳步,不住的打量眼前的景物,見那廟宇雖是年久失修,倒還雄偉壯觀,比他原來藏身的小廟,不知要大多少倍。
唐聖華懷着好奇和恐怖的心情,慢慢的走到了廟門,原來是座院牆門,紅漆剝落,門上面有一塊大匾,已經歪斜的挂在那兒。
匾上黑底金字,刻着“千佛禅寺”四個字。
他側耳靜聽,裡面靜悄悄的,絕無人迹。
于是,大着膽用手将門一推,門是應聲而開,塵土灑下了不少,幾乎灑了他滿頭滿臉。
他縱身後退了五六步,忽地轟然一聲巨響,吓了他一跳,定睛再瞧,原來那塊歪斜的大匾,卻在門開之際,略被震動,竟破壁摔落地上。
唐聖華心中猛烈的跳動着,暗中加了幾分戒備,順目朝門内望去。
隻見正殿的大門,仍然是關閉着的,從門牆至大殿,還有不少的距離,直往大殿撲進。
當他跨進了院門,舉目一看,隻吓得他機伶伶打了幾個冷戰。
敢情院門内的草地,橫七豎八的躺了五具屍首,個個都露牙咧嘴,眼暴舌吐,死狀甚慘。
唐聖華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這幕慘絕人寰的情景,是因為什麼發生的。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死人,而且這樣多,也這樣慘,殺人的手法是這樣的毒辣。
一陣陰森的寒風吹過,飄來一股血腥味,薰人作嘔,迫得他又打了一個冷噤,簡直使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唐聖華大聲的咳嗽一聲,壯了壯膽,再張目仔細的朝五具屍首面上看去,那知不看猶可,這一看,竟又将他驚得神飄魄移。
你道如何,原來地下的五具屍首,不是别人,正是在小廟裡見過的金剛幡的手下。
饒他唐聖華機智過人,這當兒也陷入了五裡霧中,鬧得他六神無主。
他呆立門口,怔怔的出半會子神,不禁思道:“這五人走的是東北方,怎會落在這個廟中?難道他們在這途中變更了方向?” 唐聖華猜不透他們來此的原由,接着又想道:“依情況推斷,他們好像沒有經過打鬥,而就遭了毒手,要不,這地面怎麼連絲毫打鬥的痕迹也看不出來呢?” 這是他第二個疑問,緊接着是第三個疑問,他想:“金剛幡是誰?是好人,還是壞人?這五個人應該死麼?” 他一連串的思索着,問題也越思越多,他大着膽跨進兩步,用腳挑翻一具屍首,檢查被擊斃的情況,但他沒去看得出來。
當然,憑他的閱曆,說什麼也看不出這五人是死在何種手法之下。
于是,他又想道:“殺人的人,手法真高明,連我都看不出是怎樣緻死的,殺他們的是誰?這人好狠的心啊!” 唐聖華呆立在屍首旁邊,擡頭仰望即将天明的高空,一顆心就像一葉無舵的扁舟,在茫茫的大海中,飄蕩,飄蕩…… 突然,一聲凄厲刺耳的夜枭悲叫,将唐聖華驚醒過來,天已黎明,但他的心境,卻更加紛亂。
他依托在門檻之上,無精打采,不自覺的一聲長歎,一縷愁思,襲上了心頭。
他想着江湖上是如此的險惡,天地又是這樣的廣闊,人海渺茫,叫他落腳何處? 從眼前的情景,連想到母親的慘亡,父親的下落不明,還不是和這五人遭人毒手,而不明白誰是兇手的情況,毫無兩樣?這些,叫他這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從何處着手緝兇? 眼前的五人,自認為是金剛幡的手下,江湖之事,不能說不算老練,可是,也會落得這等下場,自己在經驗上說什麼也比不過人家,是不是在将來也會有同樣的遭遇?說不定更慘的景況,也會叫他身受哩。
唐聖華自負為人間奇男子,英雄肝膽,這當口,也不免萬感交集,氣短情長,不自覺的潛然淚下。
朝陽東升,霞光萬道,黑夜變成天明,這千佛寺院牆頭上的雜草,被露水浸淫,顯露出無數的晶晶水珠,被陽光照射,格外顯得晶亮。
四周的叢林内,傳出來無數的鳥鳴,倒是十分的清心悅耳,現出一片新生的景象。
隻有唐聖華,仍舊是那樣萎靡,依靠在門檻上,緊閉星目,愁眉苦臉的憂愁着。
朝陽很快的升空,倏地照射在唐聖華的臉上,但見他臉色蒼白,有氣無力的唏籲着。
他意識到已經天明,趕忙睜開了眼睛,不覺“啊”了一聲,臉上似乎有點驚異的表示,想道:“我因糊糊塗塗的想了太多的事,竟忘了我置身何地,未來的事,且不去管他,眼前這五具屍首,我該設法将他們掩埋才好……” 他心動恻隐,精神為之一振,翻身出廟,查看埋葬五人的地方。
廟後依山,而且空地也多,他決定選擇一個山頭,作掩埋之所。
他轉進牆院,正想搬運屍首,忽然自言自語道:“我連挖土的工具都沒有,這坑穴如何挖掘?” 一擡頭,目觸廟門,心說:“且進入廟内,找尋挖土工具,偌大一座廟院,當不會缺乏這些用具的……” 想到此處,迳至廟門,用手一推,門未落鎖,早就往兩下裡一分,他擡目往裡面一看,卻見進門即是一座大殿,正中有三座佛像,左右兩面共列着十八尊金色羅漢,供桌佛龛,雖積有塵土,但都不太陳舊,像是才經過人打掃不久的樣子。
佛像的兩端,是通往後面的雨道,地上并無腳印,顯然是沒有人到過此處。
白日裡,又是陽光炫照,廟内的景物,一目了然,唐聖華不再遲疑,即跨進大殿,恭身對着佛像,心裡默誦道:“弟子唐聖華,為挖埋五具屍首,找尋挖坑工具,如有觸犯之處,祈予寬宥。
” 默誦完了,打右面甬道走去。
兩面的甬道,直通廟的最後端,甬道兩旁都是些空房,有幾間門未落鎖,敞開着的,也有幾間關得很緊,雖有蛛網塵垢,看上去倒也十分整齊。
唐聖華無心欣賞這整齊的房舍,也不去研究像這樣好的廟宇,怎麼沒有住持? 他沿途隻是尋掘土的工具,一直到了最
沿着雜亂的荒草,直往另一座山頭排進,漸漸的上到半山腰,方往右首轉進。
大約走了二十多丈遠近,在山崖裡,忽然出現一座廟宇,這廟宇是他以前沒有發現的。
他不敢即刻竄進,放慢了腳步,不住的打量眼前的景物,見那廟宇雖是年久失修,倒還雄偉壯觀,比他原來藏身的小廟,不知要大多少倍。
唐聖華懷着好奇和恐怖的心情,慢慢的走到了廟門,原來是座院牆門,紅漆剝落,門上面有一塊大匾,已經歪斜的挂在那兒。
匾上黑底金字,刻着“千佛禅寺”四個字。
他側耳靜聽,裡面靜悄悄的,絕無人迹。
于是,大着膽用手将門一推,門是應聲而開,塵土灑下了不少,幾乎灑了他滿頭滿臉。
他縱身後退了五六步,忽地轟然一聲巨響,吓了他一跳,定睛再瞧,原來那塊歪斜的大匾,卻在門開之際,略被震動,竟破壁摔落地上。
唐聖華心中猛烈的跳動着,暗中加了幾分戒備,順目朝門内望去。
隻見正殿的大門,仍然是關閉着的,從門牆至大殿,還有不少的距離,直往大殿撲進。
當他跨進了院門,舉目一看,隻吓得他機伶伶打了幾個冷戰。
敢情院門内的草地,橫七豎八的躺了五具屍首,個個都露牙咧嘴,眼暴舌吐,死狀甚慘。
唐聖華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這幕慘絕人寰的情景,是因為什麼發生的。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死人,而且這樣多,也這樣慘,殺人的手法是這樣的毒辣。
一陣陰森的寒風吹過,飄來一股血腥味,薰人作嘔,迫得他又打了一個冷噤,簡直使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唐聖華大聲的咳嗽一聲,壯了壯膽,再張目仔細的朝五具屍首面上看去,那知不看猶可,這一看,竟又将他驚得神飄魄移。
你道如何,原來地下的五具屍首,不是别人,正是在小廟裡見過的金剛幡的手下。
饒他唐聖華機智過人,這當兒也陷入了五裡霧中,鬧得他六神無主。
他呆立門口,怔怔的出半會子神,不禁思道:“這五人走的是東北方,怎會落在這個廟中?難道他們在這途中變更了方向?” 唐聖華猜不透他們來此的原由,接着又想道:“依情況推斷,他們好像沒有經過打鬥,而就遭了毒手,要不,這地面怎麼連絲毫打鬥的痕迹也看不出來呢?” 這是他第二個疑問,緊接着是第三個疑問,他想:“金剛幡是誰?是好人,還是壞人?這五個人應該死麼?” 他一連串的思索着,問題也越思越多,他大着膽跨進兩步,用腳挑翻一具屍首,檢查被擊斃的情況,但他沒去看得出來。
當然,憑他的閱曆,說什麼也看不出這五人是死在何種手法之下。
于是,他又想道:“殺人的人,手法真高明,連我都看不出是怎樣緻死的,殺他們的是誰?這人好狠的心啊!” 唐聖華呆立在屍首旁邊,擡頭仰望即将天明的高空,一顆心就像一葉無舵的扁舟,在茫茫的大海中,飄蕩,飄蕩…… 突然,一聲凄厲刺耳的夜枭悲叫,将唐聖華驚醒過來,天已黎明,但他的心境,卻更加紛亂。
他依托在門檻之上,無精打采,不自覺的一聲長歎,一縷愁思,襲上了心頭。
他想着江湖上是如此的險惡,天地又是這樣的廣闊,人海渺茫,叫他落腳何處? 從眼前的情景,連想到母親的慘亡,父親的下落不明,還不是和這五人遭人毒手,而不明白誰是兇手的情況,毫無兩樣?這些,叫他這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從何處着手緝兇? 眼前的五人,自認為是金剛幡的手下,江湖之事,不能說不算老練,可是,也會落得這等下場,自己在經驗上說什麼也比不過人家,是不是在将來也會有同樣的遭遇?說不定更慘的景況,也會叫他身受哩。
唐聖華自負為人間奇男子,英雄肝膽,這當口,也不免萬感交集,氣短情長,不自覺的潛然淚下。
朝陽東升,霞光萬道,黑夜變成天明,這千佛寺院牆頭上的雜草,被露水浸淫,顯露出無數的晶晶水珠,被陽光照射,格外顯得晶亮。
四周的叢林内,傳出來無數的鳥鳴,倒是十分的清心悅耳,現出一片新生的景象。
隻有唐聖華,仍舊是那樣萎靡,依靠在門檻上,緊閉星目,愁眉苦臉的憂愁着。
朝陽很快的升空,倏地照射在唐聖華的臉上,但見他臉色蒼白,有氣無力的唏籲着。
他意識到已經天明,趕忙睜開了眼睛,不覺“啊”了一聲,臉上似乎有點驚異的表示,想道:“我因糊糊塗塗的想了太多的事,竟忘了我置身何地,未來的事,且不去管他,眼前這五具屍首,我該設法将他們掩埋才好……” 他心動恻隐,精神為之一振,翻身出廟,查看埋葬五人的地方。
廟後依山,而且空地也多,他決定選擇一個山頭,作掩埋之所。
他轉進牆院,正想搬運屍首,忽然自言自語道:“我連挖土的工具都沒有,這坑穴如何挖掘?” 一擡頭,目觸廟門,心說:“且進入廟内,找尋挖土工具,偌大一座廟院,當不會缺乏這些用具的……” 想到此處,迳至廟門,用手一推,門未落鎖,早就往兩下裡一分,他擡目往裡面一看,卻見進門即是一座大殿,正中有三座佛像,左右兩面共列着十八尊金色羅漢,供桌佛龛,雖積有塵土,但都不太陳舊,像是才經過人打掃不久的樣子。
佛像的兩端,是通往後面的雨道,地上并無腳印,顯然是沒有人到過此處。
白日裡,又是陽光炫照,廟内的景物,一目了然,唐聖華不再遲疑,即跨進大殿,恭身對着佛像,心裡默誦道:“弟子唐聖華,為挖埋五具屍首,找尋挖坑工具,如有觸犯之處,祈予寬宥。
” 默誦完了,打右面甬道走去。
兩面的甬道,直通廟的最後端,甬道兩旁都是些空房,有幾間門未落鎖,敞開着的,也有幾間關得很緊,雖有蛛網塵垢,看上去倒也十分整齊。
唐聖華無心欣賞這整齊的房舍,也不去研究像這樣好的廟宇,怎麼沒有住持? 他沿途隻是尋掘土的工具,一直到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