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空中拳腿振臂,早就前竄出一丈有餘。

     何消兩個起落,就很快的飄過了這條斷澗。

     唐聖華愁腸盡消,笑容滿面,再回頭一看,不由得就是一楞。

     原來,在他得意非常,神疏意散的刹那之間,那根葛藤,竟不知在何時,已從中折斷。

     皆因斷藤搭挂在古松的粗幹上,迎風擺動,同時,又是山風吹襲的當口,是以,聽不出有任何聲音。

     他暗中忖度着必是那“混世狂生”所為,隻在微微一楞之後,即恢複常态,未加理會。

     此際,天色已到申酉之間,太陽已經落了山,反映出萬道奇霞,閃燦在空中,蔚為奇觀。

     天,就要黑下來,唐聖華到現在為止,并沒一定的行進方向,因為他是被怪師父攆出來的。

     他略一思量,忖道:“今晚沒有住宿之處,我何不趕到那座破廟,暫住一晚,明日返回雲夢家鄉,暗中查探我爹爹是否回轉,不就有了去處麼!” 心念一決,這才提功飛行,一路竄山越嶺,快迅非常。

     破廟裡漆黑如前,不過,現在的唐聖華,卻不能同三年前相比,要知他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混世狂生的本身真力,又一心一意的苦練,武功精進神速不說,其内力之充沛,實非一般江湖人物比得上的。

     是以,廟内雖是黑暗無比,然而,全般景物,他都能了若指掌。

     唐聖華跨進廟門,環目掃視,廟内的情況,與以前毫無區别,隻是地上的灰塵加厚,且有輕微的腳印。

     他頗為納悶,不由又沉吟道:“看這腳印,雖極輕微,卻不像是陳迹,莫非這廟内已經有人住下了?” 他心存疑慮,卻未當即深入,在門口徘徊一陣,又忖道:“縱然有人到此,我一也不懼,先進内歇息,明天一也好趕路……” 這想法一閃而過,遂輕步至供桌之前,正想仰身而睡,卻聽見廟外傳來腳步之聲。

     聲音似乎是很遠,但卻非常急促。

     他有第一次吃虧的經驗,警覺性也特别提高,心說:“這種僻靜之處,又是深夜,竟然有人到此,不是江湖人又是誰……” 想未盡意,腳聲愈來愈急,也更為清晰,匆匆的想道:“我何不隐身梁上,查探動靜,也好見機而動。

    ” 他初踏江湖,處處模仿那位怪師父的作為,好在他眼下能夠高來高往,隻輕墊腳尖,就已飛身屋梁之上,隐好了身形。

     工夫不大,即見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急步進到廟内,雙目掃視全殿,臉上露出驚慌之色,自言自語道:“人呢? 怎麼都走啦!咦!” 敢情這廟裡不止有人存身,而且不是一個人。

     此人說罷,遂擡臂叭,叭,叭的拍了三掌,聲音清脆,響震全廟。

     但這掌聲之後,并不見有任何人在,屋内登時又靜悄悄的。

     那漢子更顯得焦急,怨言百出,撤身走出門外,又拍了三掌,還是不見有何響動。

     如此一來,那漢子可就急了,惡言罵道:“媽的,再不回廟會聚,那家夥即刻就到,我一個人豈是他的敵手?一個個都死到那兒去了?” “啊!原來他們要在此處拼命,我得見識見識……” 唐聖華聽那漢子之言,暗自思忖着,誰知就在他剛作決定之際,廟外不遠之處,又傳來急促的奔走之聲,接着有人拍掌三下,掌聲直達廟堂。

     此音乍落,首先響應是廟門口的那個漢子,接着左右兩端也有掌聲應和,估量人數,隻怕有五六人之多。

     俄傾,黑影連續飄動,風聲飒然,步法雜沓,連着竄進廟中五個彪形大漢,圍立供桌之前。

     早先進廟之人,心氣未平,埋怨另外的四人道:“講好在此廟會齊,擊掌為号,你們幹啥去了?叫我在此處發急。

    ” “陳兄别生氣,我們是得到幡主的傳書,命我們查探那家夥的行程,以便攔擊,逼問老鬼的下落,順便打聽‘丹心旗’的隐秘,故而來遲……” 姓陳的沒有反駁,忙截住問道:“那敢情好,咱們找的就是他,那家夥來了麼?” “離此處不遠,大約半個時辰就可以到此。

    ” 另外的漢子,卻是如此的說話。

     廟内陡現沉寂,五個漢子臉上的神色,頗為緊張,都沒有說話。

     由此,顯見他們所說的來人,必定功力極高,大可置這幾人于死地。

     霎時,依托在供桌上的漢子,聳聳肩腳,冷笑了兩聲,道:“咱們先别緊張,憑我們五人之力,大緻還不會吃蹩在他手中,依我看,最好是先布置一下……” 話聲甫落,廟外卻有人突地冷笑道:“嘿嘿!用不着怎樣布置,廟内廟外都可奉陪!” 五個漢子倏地一撤身,同時向外喝道:“什麼人?” 來人一陣仰天狂笑,道:“什麼人?哈哈!你們跟蹤我,我也跟蹤你們,何須多問,難道還不明白麼?” 五個壯漢瞪眼一楞,半響都說不出話來。

     因為,他們五人是追蹤人家的,如今反讓人家追蹤了自己,可見得自己這回,已經是棋差一着了。

     “哈哈!”門外的那人一聲大笑,接着道:“不必驚奇,快說話,是在廟内動手?還是在廟外動手?” 五個壯漢同時被那人的笑聲驚醒,又見人家那種狂傲之态,怒氣不由上升,拔刀就想動手。

     來人又是一陣嘿嘿的冷笑,喝道:“慢點!你們還沒有答複我的話!” 依在桌上的漢子,趕忙一擋衆人,也傲然冷笑道:“廟内廟外,随你挑選,用不着裝模作樣的。

    ” “如此說法……”他沉吟片刻,又道:“也好!那就請你們出來送死吧!” 五個漢子大聲的冷哼,遂分成三起,緩緩往廟外行走。

     唐聖華在廟梁之上,将五個大漢的身形,看得清清楚楚,覺得這幾人的藝業,都有獨到之處,如能合五人之力,而共戰一人,則廟外之人,勢必要吃大虧不可! 可惜,他停身的地方太高,不能窺探廟外的情景,是以廟外那人如何,無法看清。

     唐聖華暗自猜疑,他想:“剛才聽那漢子說有‘追問丹心旗隐秘’之話,這丹心旗是莫非就是混世狂生的說的武林至寶?” 他對這個所謂武林至寶的丹心旗,并未在意,再沒有尋得之心,然而,混世狂生曾經說過:“除非你得到丹心旗,和玄碧奇錄,則難立身江湖,終将為他所殺死……” 這兩句話,突地在唐聖華的腦際閃動,像利箭般的緊釘在心坎上,不禁又想道:“如果那丹心旗正是混世狂生所言,我不妨就機偷聽,或能得知大概……” 他方自心動,正要飄身落地之際,卻聽外面有人一聲大笑道:“看你們的身法,大概都是‘金剛幡’的手下,隻不知你們何以專找在下晦氣?” “很簡單,我們是想從你的身上,找出丹心旗……” 五個漢子之中,有一人如此冷冷的回答,接着又聽一聲冷笑,打斷了大漢之話,喝道:“這真是太巧了,我倒是想從你們幾人的身上,得知丹心旗的下落哩!” 雙方都沉默了,敢情是為一件事,而彼此都存着無窮的希望,但,話說明白了,這希望也随之幻滅,是以,先前的兇焰,像是消于無形。

     唐聖華早飄落在門角的暗處,揚目打量後到之人,卻見他白淨臉堂,寶藍緞子英雄服,一雙眼睛又圓又亮,倒是非常清秀,年紀不過二十五六歲,隻有一點,眉宇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