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斬首
關燈
小
中
大
才在自己頭頂盤旋飛舞的那隻!
雲襄見老者轉身要走,忙拱手問道:先生出鞭如神,堪稱在下平生僅見,不知大名可否見告?老者略一遲疑,沉聲道:老夫風淩雲。
原來是風老先生!雲襄追上兩步,懇聲道,小生雲襄,不知可否請老先生喝上一杯?老者本已轉身準備離去,聞言轉回頭,驚訝地打量着雲襄,詫然問道:雲襄?可是率剿倭營大敗倭寇的公子襄? 雲襄尚未回答,明珠已故作神秘地小聲道:公子襄就是公子,千萬别告訴别人!老者疑惑地将雲襄上下一打量,拱手道:既然是公子襄相邀,在下敢不從命! 四人來到路旁一家僻靜的酒館雅廳,雲襄将老者讓道上座,拱手道:我見風老先生容貌峥嵘、氣宇軒昂,必非泛泛之輩,何以淪落到街頭賣藝的境地? 咳!别提了!風淩雲一聲長歎,嚴重隐有淚花閃爍,老夫祖籍福建台州,少年時得高人傳授,練得一手好鞭法,江湖上送了個大号叫神鞭。
後來老夫年紀漸長,便退隐江湖會台州漁村隐居,收了個憨厚愚魯的弟子張寶,平日裡釣釣魚喝喝酒,逗弄一下孫兒孫女,日子過得倒也逍遙快活。
追至前日倭寇血洗台州,老夫隐居的小漁村也未能幸免。
老夫雖率鄉民拼死抵抗,奈何寡不敵衆,一家老小及衆多村民皆死于倭寇之手。
老夫發誓報此大仇,隻是個人畢竟勢單力薄,聽說公子襄率剿倭營在杭州大敗倭寇,所以老夫便帶弟子來投,誰知剿倭營嫌老夫年邁,拒不收留,老夫一怒之下隻好憤然離去。
正好盤纏用盡,隻好與劣徒在街頭學人賣藝求生,卻不想與公子巧遇。
雲襄聞言大喜過望,忙道:剿倭營正需要風老先生和令徒這樣的武林高手,能得二位鼎力相助,是雲襄之幸,也是沿海百姓之福!請容在下為剿倭營先前的有眼無珠,向二位陪個不是!說完一拜。
風淩雲連忙将允許扶起,執着他的手喟然道:先前這位姑娘說你就是公子襄,老夫還不怎麼相信,現在卻完全信了。
也隻是公子襄這等人物,才有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胸襟。
老夫前來相投,看來是沒有找錯人。
二人再次見禮後重新入座,此時掌櫃已将酒菜送上,二人便在席間舉杯暢飲,共議抵抗倭寇的心得和體會。
說道倭寇犯下的劣迹,二人都是滿腔憤恨,恨不能立即平患,為百姓赢得一個太平世界。
酒未過三巡,就見長街上一馬飛馳而來,馬上騎手老遠便看到臨窗而坐的雲襄,立刻在酒店外翻身下馬,風一般沖進雅廳,對雲襄拜道:公子!俞将軍請你即刻回剿倭營! 是不是有敵情?雲襄忙問。
傳令兵目視一旁的風淩雲,欲言又止。
雲襄見狀沉聲道,這裡沒有外人,你但講無妨。
傳令兵忙道:金華知府方才送來了幾個女人,她們自稱是被東鄉平野郎搶去海島、如今僥幸逃回的漁家民女。
雲襄聞言一驚,立刻長身而起:快走!我要親自見見這幾個女人! 剿倭營的中軍大帳中,俞重山正焦急地來回踱步,見到雲襄進來,他連忙上前,匆匆道:我方才已盤問過那三個逃回來的女人,确實是被東鄉平野郎擄掠去的漁家女子。
我現在已讓大夫為她們療傷,并派人去她們的家鄉查對她們的底細,明早就有消息送回。
你有什麼看法? 雲襄沉吟道:我要親自問問她們,如果她們确實是從東鄉平野郎的巢穴逃回,一定能給我們帶回一些有用的情報。
我這就令人将她們傳來!俞重山說着正要下令,雲襄忙道:還是我過去看望她們吧,她們已經倍受磨難,療傷要緊。
随着傳令兵來到後營醫官的營帳,雲襄終于在帳中見到了三名精疲力竭、傷痕累累的漁家少女。
三人見兵将們對雲襄的态度,便猜到了他是軍中管事的人,皆翻身跪倒,哽咽道:公子,快去救救咱們的姐妹吧! 雲襄示意大夫将三人扶上床躺好,才問道:怎麼回事?慢慢說。
從三人斷斷續續的講述中,雲襄這才知道,原來她們是同村的漁家女子,後被倭寇擄掠到遠離大陸的海島上,受盡了摧殘和折磨。
那島上像她們這樣的女子還有上千人,那海島顯然是倭寇一處重要的巢穴,而倭寇的首領正是東鄉平野郎。
原來她們同村的幾名漁女,在島上囚禁日久,趁着看守疏忽的時候,偷偷盜了一艘小船逃離荒島,卻被倭寇的戰船追擊,小船在海上被倭寇的火炮擊沉,除了她們三人僥幸未死,其餘幾名逃跑的姐妹都已葬身大海。
三人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後,才被漁民救起,送到了最近的州府,立刻又被地方官送到剿倭營。
最後一名漁女哭拜道:公子快發兵救救島上那些姐妹吧,咱們還記得那海島的位置,願意為大軍做向導! 雲襄點點頭,又仔細問了海島的方位、地形和倭寇的人數,最後道:你們盡可能詳細地畫出海盜的地形,我一定會想法救回咱們的姐妹。
匆匆回到中軍帳,雲襄立刻對俞重山道:請将軍立刻招回剿倭營将士,咱們要盡快發兵出海。
俞重山捋須沉吟道:剿倭營隻有六千人,抛棄擅長馬戰勞師遠征孤島,一下子放棄天時、地利、人和,是不是太冒險了?我已派八百裡加急快報向兵部請示,讓俞家軍與剿倭營一起遠征。
兵部的回複很快就能送到,再等等吧。
來不及了!雲襄歎道,兵部令谕送到,最快也得半個月以後。
半個月足夠東鄉平野郎将所有女人和财寶,全部轉移到他處,屆時要想在茫茫大海再找到他的巢穴,可就千難萬難了。
俞重山沉吟良久,還是連連搖頭:就剿倭營六千将士出海遠征,太冒險了,雖然東鄉手下僅剩下五千餘人,但剿倭營是以海攻陸,既不熟悉地形又是無援軍之助,萬一東鄉再糾集另外幾股倭寇在海上埋伏,剿倭營要吃大虧! 雲襄面色凝重地對俞重山拱手道:将軍是否對雲襄沒有信心? 俞重山見雲襄說得慎重,忙擺手道:公子雖然不是軍旅出身,但自從領兵以來,即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我韬略,堪稱武侯再世。
不過這次遠征關系到剿倭營六千将士的性命,本将軍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雲襄直視着俞重山的眼眸,從容道:俞将軍的顧慮我已有所考慮,如果将軍對我還有信心,請即刻招回剿倭營将士,做好三天内出海遠征的準備。
雲襄的從容鎮定給了俞重山無窮信心,他終于呵呵一笑,好!本将軍就再信你一次,不過這次遠
原來是風老先生!雲襄追上兩步,懇聲道,小生雲襄,不知可否請老先生喝上一杯?老者本已轉身準備離去,聞言轉回頭,驚訝地打量着雲襄,詫然問道:雲襄?可是率剿倭營大敗倭寇的公子襄? 雲襄尚未回答,明珠已故作神秘地小聲道:公子襄就是公子,千萬别告訴别人!老者疑惑地将雲襄上下一打量,拱手道:既然是公子襄相邀,在下敢不從命! 四人來到路旁一家僻靜的酒館雅廳,雲襄将老者讓道上座,拱手道:我見風老先生容貌峥嵘、氣宇軒昂,必非泛泛之輩,何以淪落到街頭賣藝的境地? 咳!别提了!風淩雲一聲長歎,嚴重隐有淚花閃爍,老夫祖籍福建台州,少年時得高人傳授,練得一手好鞭法,江湖上送了個大号叫神鞭。
後來老夫年紀漸長,便退隐江湖會台州漁村隐居,收了個憨厚愚魯的弟子張寶,平日裡釣釣魚喝喝酒,逗弄一下孫兒孫女,日子過得倒也逍遙快活。
追至前日倭寇血洗台州,老夫隐居的小漁村也未能幸免。
老夫雖率鄉民拼死抵抗,奈何寡不敵衆,一家老小及衆多村民皆死于倭寇之手。
老夫發誓報此大仇,隻是個人畢竟勢單力薄,聽說公子襄率剿倭營在杭州大敗倭寇,所以老夫便帶弟子來投,誰知剿倭營嫌老夫年邁,拒不收留,老夫一怒之下隻好憤然離去。
正好盤纏用盡,隻好與劣徒在街頭學人賣藝求生,卻不想與公子巧遇。
雲襄聞言大喜過望,忙道:剿倭營正需要風老先生和令徒這樣的武林高手,能得二位鼎力相助,是雲襄之幸,也是沿海百姓之福!請容在下為剿倭營先前的有眼無珠,向二位陪個不是!說完一拜。
風淩雲連忙将允許扶起,執着他的手喟然道:先前這位姑娘說你就是公子襄,老夫還不怎麼相信,現在卻完全信了。
也隻是公子襄這等人物,才有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胸襟。
老夫前來相投,看來是沒有找錯人。
二人再次見禮後重新入座,此時掌櫃已将酒菜送上,二人便在席間舉杯暢飲,共議抵抗倭寇的心得和體會。
說道倭寇犯下的劣迹,二人都是滿腔憤恨,恨不能立即平患,為百姓赢得一個太平世界。
酒未過三巡,就見長街上一馬飛馳而來,馬上騎手老遠便看到臨窗而坐的雲襄,立刻在酒店外翻身下馬,風一般沖進雅廳,對雲襄拜道:公子!俞将軍請你即刻回剿倭營! 是不是有敵情?雲襄忙問。
傳令兵目視一旁的風淩雲,欲言又止。
雲襄見狀沉聲道,這裡沒有外人,你但講無妨。
傳令兵忙道:金華知府方才送來了幾個女人,她們自稱是被東鄉平野郎搶去海島、如今僥幸逃回的漁家民女。
雲襄聞言一驚,立刻長身而起:快走!我要親自見見這幾個女人! 剿倭營的中軍大帳中,俞重山正焦急地來回踱步,見到雲襄進來,他連忙上前,匆匆道:我方才已盤問過那三個逃回來的女人,确實是被東鄉平野郎擄掠去的漁家女子。
我現在已讓大夫為她們療傷,并派人去她們的家鄉查對她們的底細,明早就有消息送回。
你有什麼看法? 雲襄沉吟道:我要親自問問她們,如果她們确實是從東鄉平野郎的巢穴逃回,一定能給我們帶回一些有用的情報。
我這就令人将她們傳來!俞重山說着正要下令,雲襄忙道:還是我過去看望她們吧,她們已經倍受磨難,療傷要緊。
随着傳令兵來到後營醫官的營帳,雲襄終于在帳中見到了三名精疲力竭、傷痕累累的漁家少女。
三人見兵将們對雲襄的态度,便猜到了他是軍中管事的人,皆翻身跪倒,哽咽道:公子,快去救救咱們的姐妹吧! 雲襄示意大夫将三人扶上床躺好,才問道:怎麼回事?慢慢說。
從三人斷斷續續的講述中,雲襄這才知道,原來她們是同村的漁家女子,後被倭寇擄掠到遠離大陸的海島上,受盡了摧殘和折磨。
那島上像她們這樣的女子還有上千人,那海島顯然是倭寇一處重要的巢穴,而倭寇的首領正是東鄉平野郎。
原來她們同村的幾名漁女,在島上囚禁日久,趁着看守疏忽的時候,偷偷盜了一艘小船逃離荒島,卻被倭寇的戰船追擊,小船在海上被倭寇的火炮擊沉,除了她們三人僥幸未死,其餘幾名逃跑的姐妹都已葬身大海。
三人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後,才被漁民救起,送到了最近的州府,立刻又被地方官送到剿倭營。
最後一名漁女哭拜道:公子快發兵救救島上那些姐妹吧,咱們還記得那海島的位置,願意為大軍做向導! 雲襄點點頭,又仔細問了海島的方位、地形和倭寇的人數,最後道:你們盡可能詳細地畫出海盜的地形,我一定會想法救回咱們的姐妹。
匆匆回到中軍帳,雲襄立刻對俞重山道:請将軍立刻招回剿倭營将士,咱們要盡快發兵出海。
俞重山捋須沉吟道:剿倭營隻有六千人,抛棄擅長馬戰勞師遠征孤島,一下子放棄天時、地利、人和,是不是太冒險了?我已派八百裡加急快報向兵部請示,讓俞家軍與剿倭營一起遠征。
兵部的回複很快就能送到,再等等吧。
來不及了!雲襄歎道,兵部令谕送到,最快也得半個月以後。
半個月足夠東鄉平野郎将所有女人和财寶,全部轉移到他處,屆時要想在茫茫大海再找到他的巢穴,可就千難萬難了。
俞重山沉吟良久,還是連連搖頭:就剿倭營六千将士出海遠征,太冒險了,雖然東鄉手下僅剩下五千餘人,但剿倭營是以海攻陸,既不熟悉地形又是無援軍之助,萬一東鄉再糾集另外幾股倭寇在海上埋伏,剿倭營要吃大虧! 雲襄面色凝重地對俞重山拱手道:将軍是否對雲襄沒有信心? 俞重山見雲襄說得慎重,忙擺手道:公子雖然不是軍旅出身,但自從領兵以來,即表現出過人的天賦我韬略,堪稱武侯再世。
不過這次遠征關系到剿倭營六千将士的性命,本将軍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雲襄直視着俞重山的眼眸,從容道:俞将軍的顧慮我已有所考慮,如果将軍對我還有信心,請即刻招回剿倭營将士,做好三天内出海遠征的準備。
雲襄的從容鎮定給了俞重山無窮信心,他終于呵呵一笑,好!本将軍就再信你一次,不過這次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