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馬革裹屍

關燈
天空陰霾,四野荒涼,灰暗一片。

    不時從遠處卷來的寒風,砭人肌膚,萬古雷一大早就來到麗正門城垛上,眺望那逶迄連綿,看不到邊的營帳,和迎風招展的如林的旗幡,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這一天終于來到! 李景隆的大軍,團團圍住了北平城。

     有兩句詩突然跳進了他的心裡:“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這是前人的佳句。

     此時此刻,他對詩句有了充分的領會。

     遠處,營帳間人頭攢動,來來往往,一股股做飯的青煙,袅袅娜娜升向了天空,天空仿佛就是被晨炊染黑的。

     待對方吃過早飯,稍事歇息,大概就會攻城了吧。

    這樣算來,頂多一個時辰就會打破這冬日早晨的甯靜,掀起驚天動地的血戰。

     跟着他來的耿牛、李傑、楊大刀、查俊,也好奇而又有些驚懼地默默看着。

     好一會兒,楊大刀舔了舔嘴唇道:“奶奶的,這麼多人,夠咱殺的!” 耿牛好奇地問道:“不出城,怎麼殺?” 萬古雷道:“他們會用長長的雲梯攻城,不管你如何抵擋,總有爬上來的人。

    ” 耿牛雙手擦擦,道:“來吧,不要命的隻管來,俺決不會手軟!” 萬古雷看看兩側守在垛上的士卒,他們臉上的神貌卻十分平靜,并無畏懼之色。

     他想對士卒們說些什麼,但又不知說什麼好,遂下石階回王宮。

     他的天豹衛四百弟兄整裝待命,什麼地方出現險情就去救助什麼地方。

    他默默揣着心事,剛下了幾級石階,就碰上了三英門的羅氏兄妹,他們正率領着一隊人馬來南城應卯,守南城的指揮使在城下迎接他們。

     萬古雷便下石階看他們帶來的人,不下五百之衆。

    萬古雷和三兄妹打招呼,相互見禮。

     萬古雷道:“偏勞各位了,來的都是三英門的弟子嗎?居然有這麼多人!” 羅燕搶先道:“哪裡呀,三英門隻有弟子八十多人,其餘的都是南城一帶的百姓,他們自願來守城,法師讓我兄妹率領。

    ” 她一身勁裝,婀娜剛健,英姿飒爽。

     萬古雷道:“大軍圍城,十分兇險,三位務必多多保重,小心流矢!” 羅輝道:“多謝萬大人……” 萬古雷忙道:“賢兄妹不是軍中人,你我兄弟相稱如何,免得彼此疏遠了。

    ” 羅燕脈脈含情道:“萬兄真的要與我兄妹兄弟相稱嗎?這豈不是太擡舉了我們?” 她已稱了“兄”可還要這麼說。

     萬古雷笑道:“武林兒女,本不拘小節,隻要賢兄妹不嫌棄小弟,小弟就倍感榮寵了!” 羅輝、羅勤不善說話,隻會說:“不敢不敢,萬兄太客氣……” 羅燕道:“萬兄要回宮裡去嗎?怎不與我們一塊守麗正門?” 萬古雷道:“小弟奉命打援,兼顧九個城門。

    此時暫别,還要去别的城門瞧瞧。

    ” 分别後,萬古雷等馳馬往東城去,五虎堂曾志雲、總監事張麒率徒衆二百來人,加上自告奮勇的民衆,也有五百來人協助守城。

    世子和道衍法師正在城垛上觀察敵情。

     道衍法師神色如常,世子不如其弟勇武,其弟随燕王出征,他這是有生以來頭一回擔此重任,不免心情沉重,十分緊張。

     萬古雷上城樓見了禮,隻見城外如南城所見,營帳連營帳,望不到邊。

    此時炊煙已息,遠遠看得出敵方士卒正在用膳,不到半個時辰,就會展開大戰,不禁也有些緊張起來。

     世子忍不住喃喃道:“父王此時不知在何處?李景隆大軍就在眼前……”他沒有往下說,但大家都懂這意思。

     道衍法師道:“北平乃舊元都城,城高牆厚,護城河又深又寬,隻要我們緊閉城門李景隆卻是無法進來,殿下不必擔心。

    ” 世子毅然道:“父王将城交與我,我豈能貪生怕死丢棄城池?至死也要守衛北平城!” 說話間,敵方有了動靜,隻聽鼓聲咚咚,起先聲音不大,隐隐約約,刹時群鼓連成一片,站在城垛上聽得十分清楚。

    遂見營帳間身影重重,成百上千的人跑出了轅門,迅速結隊。

     道衍法師道:“他們要攻城了!”一頓向守城指揮發令道:“擂鼓為号,士卒全部上城垛!”随即鼓聲隆隆,在身後不遠處響起來,城樓下待命的士卒和百姓,上了城樓。

     此時敵方已列成了方陣,領頭的官佐騎在馬上,走在兩個方陣的中間。

    兩個方陣之後,又是兩個方陣,之後,還有方陣,萬古雷緊張地盯着列隊前來的敵軍,如螞蟻般,也不知有多少人,五千?一萬?兩萬? 士卒們手持盾牌、利刀,行伍中還有長長的雲梯,有用車托着的巨木,是撞開城門用的。

     黑壓壓的人群,邁着整齊的步伐,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堅定地向城牆走來。

     起初他們隻是一個個模糊的人形,漸漸地顯示現了每個人的輪廓,雖然看不清眉眼,但在高高的城牆上也感到他們身上隐含的殺氣。

     萬古雷向兩側看了看,士卒們已拈弓搭箭,神情緊張地注視逼近的灰色的人堆。

     守城的指揮此時對世子說道:“殿下,敵軍即将攻城,請殿下回宮去吧!” 世子激昂地道:“父王命我守城,我當與各位一道,身先士卒……” 話未落音,城下鼓聲突然一變,但見城下方陣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呐喊,人像水銀洩地般向城下急奔而來,方陣消失了,變成了潮水般的波湧,一浪緊跟一浪…… 城牆上也擂起了戰鼓,箭矢如雨般飛灑進蜂湧而至的人浪中去。

    有的繼續狂奔,手舞鋼刀,喊着朝牆下沖。

    有的兩手一揚跌倒了,四仰八叉躺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敵軍中的弓箭手沖到了射程内,一排排箭矢朝城牆上飛來,萬古雷不得不抽出神罡劍撥打。

    有的士卒和百姓卻中箭倒下了。

     他急忙向世子走去,世子用盾牌保護自己,道衍法師始終在他旁邊,有箭矢飛來,他隻甩動僧袍大袖,便将箭矢擊飛。

     有法師在,世子可保無恙。

    萬古雷放下了心、又朝地上瞧。

     不論城牆上射下了多少隻箭,攻城的士卒實在是太多大多,倒下一批又湧上來一批。

    終于把長長的雲梯搭到了城牆上,用來沖撞城門的巨木車,也快要逼近城門。

     “殺啊,殺這般狗崽子啊!”城上的士卒百姓眼見敵軍順着長梯跑上來了,一個個激動得狂喊起來。

    也許,他們是在鼓勵自己也鼓勵别人。

    喊聲此起彼伏,激勵人心。

     “殺——!”爬雲梯的敵軍士也狂吼着。

     萬古雷血脈贲張,熱血沸騰,他運起内力,把搭在城牆上露頭的雲梯砍斷,接着彎腰又砍去一截,敵人即使爬上來,也無法上城垛。

     在他旁邊的一些百性,用石塊朝爬雲梯的人抛擲,一聲聲凄厲的慘嚎伴随着往下墜落的身軀消失到城樓下去了。

     然而,一個又一個的活人又往上湧來。

     喊殺聲、咒罵聲、慘嚎聲、兵刃撞擊聲,周圍宛若是一個瘋子的世界,萬古雷覺得自己似乎也失去了心智,他隻知道揮舞神罡劍,把那些膽敢爬上城垛來的人打下去。

    可是,仿佛就沒有個完似的,砍了一個又冒上來一個…… 忽然,他聽到了耿牛的牛吼聲,側頭看去,隻見他一隻腳踩在牆上,雙手握住雲梯一推,居然把雲梯帶同爬在雲梯上的幾十個士卒,推得向後倒了過去。

    這樣幹雖然痛快,但消耗内力太多,便過去制止他。

     此刻,李傑來叫他:“萬大人,法師命我們速回王宮待命,以防何處危急時施援!” 萬古雷看看這陣勢,守城軍民十分勇敢;敵人攻勢已弱,這裡有法師和世子,便依言離開。

     下來城樓之後,李傑替他牽過馬,剛騎上,就見東大街湧來一群人,老老少少全是男子。

     嘴裡吵吵嚷嚷的,便帶些騎士迎了上去。

     耿牛、楊大力、查俊、李傑忙和他并排,阻住這群亂哄哄的人。

     李傑待雙方快接近時,搶上幾步喝道:“站住!你們這是去何處?” 走在前的幾個五旬老者擡起手,後面的人使靜了下來。

    其中一個行禮,其餘人也行禮。

     這人道:“軍爺,我等特來守城!” 李傑看人群有十四五歲的少年,還有十二三歲的孩子,便搖搖頭道:“大爺,莫讓兒郎去送死!” 老者道:“聽聞世子殿下也在城樓上,殿下不惜性命,咱們百姓子弟死又何足惜?兒郎年雖少,但可扔石塊瓦片傷敵,還可以搬運箭矢,送飯送水。

    大人,城若被攻破,百姓難逃兵災,與其如此,不若舍命保城!” 另一老者道:“大人,當此危難之際,多一人多一分力,大人就讓我等去吧!” 萬古雷大受感動,回頭看城下有一排士卒阻路,便叫來領隊的總旗,吩咐道:“你将這些義士帶去見世子,并請守城指揮大人妥善安排!”說完又對幾位領頭的老者道:“老人家,請多加小心,讓兒郎們運送箭矢,莫上城樓,祝各位平安?” 這一夥百姓不下百十人,聽見軍爺這麼說,那些兒郎便歡呼起來,跳跳蹦蹦走了。

     萬古雷感歎道:“有這麼忠心的百姓;北平城堅不可摧!” 一路上,隻見店鋪關閉,行人極少,有衙門的捕快在街上巡邏,不時也看得見三三兩兩的人群在街沿上小聲交談。

    往日熱鬧處已變得冷清。

    人們臉上帶着嚴肅冷峻匆匆而過。

     回到王宮,在前宮意外地見到了王妃和青娥隊的姑娘們。

     隻見她們全身披挂,整裝待發。

     郭劍平、曹罡、羅斌陪着王妃,柳錦霞、索剛等人也在座。

     一見到他們回來,一個個連忙站起,要不是王妃在座,早就七嘴八舌問他。

     萬古雷先向王妃行禮,然後遵命坐下。

     徐王妃十分激動,問道:“萬大人,敵軍攻城了吧,我們已聽到了鼓聲!” “是,敵軍已大攻城……” “世子在何處?” “在東城……”萬古雷把所見講了一遍。

     戰況的酷烈、軍民的英勇、百姓的豪情,聽得衆人激動不已。

     徐王妃眼含淚水,激動地說道:“隻要百姓不亂,士卒奮勇當先,城就固若金湯!”一頓,又道:“天不亡燕,佛祖佑我!”萬古雷道:“殿下請回後宮歇息……” 徐王妃勃然道:“不,從今日起,何處城樓危急,妾身就率青娥隊到何處去解危!” 萬古雷等人大驚,一個個勸她不要親冒矢石之險,可徐王妃不聽,定要親自出戰。

     萬古雷心中叫苦,徐王妃不曾習得武功,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如何向燕王交代。

     他把眼睛瞧季蘭,使個眼色要她說話阻止王妃,但她雖然看到他的目光,卻無動于衷。

     徐王妃發現他在使眼色,不禁微笑道:“萬大人你白費心機,妾身已下了決心,不會更改。

    ”一頓,回頭對坐在後面的趙芝蘭、沐香菊道:“兩位知我性情,不會勸阻我,是嗎?” 趙芝蘭笑道:“殿下外柔内剛,臣妾等知道殿下已下了決心,故不再贅言。

    ” 徐王妃道:“大軍壓境,燕王遠征,世子守城,均在冒生死之險。

    身為人妻兒母,當此危難之時,又怎能安心在後宮度日?倘若城破,玉石俱焚,又何來安全?不如冒死守城,隻要城不破,便有一線生機,卿等說對嗎?” 實情如此,城破了,王妃還有命嗎? 衆人均無話可說,隻能說王妃說得對,她的勇氣和膽略,人人敬服。

    就連柳錦霞,也在心裡對她折服,但嘴上決不說出一個字。

     她率人助燕王,是因為燕王弱小,她不願意朝廷三下五除二就把燕地掃平,她隻希望他們打下去讓朱氏家族相互仇殺。

     等以後局勢逆轉,燕王強了,建文帝弱了,說不走她又會帶人幫建文帝打燕王。

    她覺得這是她報滅門之仇的唯一途徑。

     建文帝登基後,若能為柳家平反昭雪,她雖然恨着朱家王朝,但心頭的氣便可以消了一些,那麼她也許會幫建文帝打燕王,反正是打擊朱家的王子,她何樂不為? 眼下,她是在助燕王,徐王妃的人品雖使她佩服,但她不動感情。

    是以她隻冷眼旁觀,不聲不響。

    徐王妃上城殺敵,死于敵手不是更好嗎?她是朱家兒媳,與燕王感情甚笃,也讓朱元璋的兒子,嘗嘗失去親人的痛苦…… 她情不自禁地這樣想。

     此刻已到午時,徐王妃命廚房把飯送到前宮,一切從簡。

     萬古雷陪徐王妃草草吃罷飯,就騰出一間屋供王妃小憩。

     徐王妃道:“重大軍情一定報我,不可隐瞞,切記切記!” 吩咐畢才去歇息。

     萬古雷請曹罡、郭劍平留在王宮,他和耿牛、羅斌帶二十名弟兄騎馬巡城,防止有人在城中搗亂,尤其要防錦衣衛那一夥人。

     這一天安然度過,敵軍五次攻城敗退。

     第二天,戰況更烈,敵軍冒死攻城。

     不到中午,麗正門告急。

     萬古雷立命天豹衛四百人和柳錦霞的三百人火速前往應急。

    徐王妃和世子堅決上陣。

     沒奈何,萬古雷和世子率天豹衛先走,青娥隊随後。

    青娥隊由王妃率領,出現在大街上,見到的百姓,相互傳言,一些土卒親眷、守城百姓妻子姐妹,不少人相約走了出來,跟在青娥隊後面。

    一些婦女連八九歲的小童也帶上,這情形激勵了一些男子,也紛紛從家中出來,跟在婦女童之後,形成一支長長的隊伍。

     來到麗正門不遠,隻聽殺聲震天,城垛上人影交錯晃動,敵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