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同室操戈
關燈
小
中
大
威脅,便把沖到門前的敵方士卒全部放倒,但沒有要他們的命。
一個個被他點了穴,扔在地上,睡了一大片。
靈機一動,萬古雷把二十名守門弟兄叫回來,讓他們等着捉人。
隻要有士卒沖上來,萬古雷拳打腳踢,把他們一個個扔給守門弟兄。
片刻就有三十多人被打倒,直吓得敵軍無人再敢上來。
萬古雷運起神功吼道:“你們的三名頭領已被我砍殺,還不快快投降!” 隻聽一聲大吼,有人罵道:“你吹什麼牛,俺不信你這個白面書生有這麼大的本領!” 随着話聲沖出來一個大漢,隻見他魁梧高大,手提一把鬼頭刀,從人堆裡沖出來。
有人叫道:“好呀,楊大刀來了!咱們跟着楊百戶,決不會吃虧!” 這楊大刀大概在對方軍中很有名氣,那人一喊,頓時有許多人歡呼起來,紛紛向楊大刀身後聚攏。
卻聽楊大刀罵道:“奶奶的,怎麼還叫俺楊百戶?俺現在是小卒,和你們這班小子一樣的,你叫俺原來的官諱,這不是出俺的醜嗎?” 萬古雷不禁好笑,這家夥是個粗人。
這時對方不少士卒卻吼叫說,楊大刀是他們心目中的好漢,他們願意叫他楊百戶。
萬古雷命天豹衛回來,把人集中,和楊大刀一夥決戰。
天豹衛弟兄帶傷的人不少,但一個個鬥志不衰,很快排列在他身後。
鐘玉桃等姑娘們,也嬌喘籲籲和弟兄們站在一起。
與對方此時集中的人數相較,仍然是對方占優勢,估計不下五六百人。
這時楊大刀對他的人喝道:“弟兄們,俺喝酒喝多了,來晚啦,很對不住大家。
既然大家瞧得起俺楊大刀,俺就和弟兄們一道,殺盡了這班兔崽子,替弟兄們出口惡氣!” 跟随他的人大聲吆喝起來:“殺!” 楊大刀擡手道:“慢,張千戶、劉千戶、伍佥事呢?” 有人叫道:“死啦,俺親眼看見的。
” 楊大刀一愣:“死啦?他們竟這般沒用?” 萬古雷道:“正是大爺我殺的,你也不是對手,我勸你們歸降燕王,你們本來就是殿下的部屬,又何苦為朝廷賣命?” 楊大刀打量着他,道:“你小子好大口氣,這個俺先不說。
俺問你,俺雖是燕王部下,但他謀了反,這還了得?他為何要反?” 萬古雷一愣道:“皇上不顧親情,骨肉相殘,燕王為自保,不反又能怎的?束手待斃嗎?” 楊大刀想了想:“你說的也是,皇上要殺叔叔,叔叔就反了他皇上,這沒有什麼不對。
” 萬古雷大喜:“你既然懂這個理兒,就帶弟兄們投降吧,我奏請殿下,封你百戶官職,你說好嗎?”楊大刀瞅着他道:“俺是燕王部下,一向敬服殿下,既然殿下反得有理,俺就降了吧!” 萬古雷連忙道:“好極好極,弟兄們……” 楊大刀不容他說完,又道:“但俺不服你,要和你比試比試,你就亮劍吧!” 萬古雷又一愣,道:“你既然歸降殿下,大家就是自己人,用不着再鬥。
” 楊大刀回頭對弟兄們道:“俺歸順燕王殿下,願意的跟着,不願的就走吧!” 人叢中擠出個官爺,對楊大刀喝道:“楊大刀,你敢背叛朝廷,蠱惑弟兄謀反……” “咔喳”一聲響,官兒沒了聲音,因為沒有了腦袋,接着一個身子栽倒在地。
楊大刀把鬼頭刀在官兒衣服上擦了擦血,道:“看見了嗎?不要命的隻管上來!” 沒有再敢出聲,有少數幾個不願降的,偷偷溜走了。
萬古雷心想,這楊大刀果真有一手,出刀極快,那人哼都未哼一聲就完了。
“喂,白臉書生,你敢比試嗎?”楊大刀問.萬古雷扯出劍:“來吧!” 楊大刀吼一聲:“看刀!”一刀砍了過來。
萬古雷舉上劍相迎,“當”一聲,火花四濺,這楊大刀頗有幾分蠻力。
緊接着對方一刀快似一刀都使足了很大的勁,被他連擋了五刀,然後一劍快似一劍,還了五劍。
楊大刀吃了一驚。
道:“好小子,你果真有些門道!”這五劍,把他逼退了三步。
萬古雷道:“還要不要比試?” 楊大刀冷笑道:“自然要比!” 最後一字落音,他便揮刀猛砍。
萬古雷使出天弓劍法的“粘”字訣,阻塞了對方的刀路,迫得對方手忙腳亂。
“停!”楊大刀一躍退出圈外。
“怎麼,服了嗎?” “哼!你使的什麼手法,不過取巧而已。
” “好,我與你硬擋硬架,不取巧!” 兩人于是又展開了二次狠鬥。
萬古雷十分驚詫,楊大刀刀法詭奇,似在什麼地方見過,可是又分明沒有和楊大刀朝過相。
為了早些結束這場争鬥,收編弟兄們,他使出了狂龍八式中的兩招,刺穿了楊大刀的衣眼,削掉了一片袖口,楊大刀隻好停手。
“好,俺輸了,,”楊大刀爽快地說,“你比俺高明,俺和弟兄們就做你的部下吧! 姑娘們聞言大喜,拍手叫好。
萬古雷命大家原地歇息,等天亮再說。
他把楊大刀引到一邊,與天豹衛相偉、李傑相見。
楊大刀道:“俺本有個名字的,但大家都叫俺楊大刀,以後就改了名,就這麼叫。
俺本是個百戶,因醉後辱罵上司,被貶為士卒。
俺早就不想幹了,天天喝酒尋樂子,伍佥事對俺說,要不是馬上用得着你楊大刀,早就将你趕出兵營。
俺說用不着趕,俺自己走。
他又哄着俺,說不久要用兵,你立了功恢複了官職再走不遲,要不會加也丢臉,你娘面子上不好看,俺從小隻有娘帶着俺,說什麼也不能讓娘受委屈,所以就窩在營裡,等着立功那天哩!” 鐘玉桃笑道:“你在燕王部下,等殺上京師,不就可以立大功了嗎?” 楊大刀低聲道:“這個俺知道。
前兩天俺娘就聽說朝廷要對燕王下手了,街上的人,鄉下的人都這麼說。
俺娘就對俺說,燕王是真龍天子,街坊們都這麼說的,要俺千萬别跟燕王作對,要跟着燕王去打江山。
所以今夜晚故意落在後面不上陣,想等你們打完,俺再歸順。
剛才俺問你燕王為何謀反,是說給弟兄們聽的,好讓他們明白這個理,跟着俺歸順。
” 萬古雷恍然大晤,難怪三言兩語就叫他歸順,原來他早有此心。
黎香蕊笑道:“原來你還滿有心計!” 楊大刀呵呵大笑道:“從小娘就誇俺人生得聰明,從軍後人人都這麼說。
” 渚女一愣,哈哈笑起來。
楊大刀不解,道:“笑什麼?俺親口問過弟兄們,說俺這人笨不笨?弟兄們都搖頭說,不笨不笨,隻有說楊百戶笨的人才笨!”諸女又是一陣大笑,他手下的士卒,敢當面說他笨嗎? 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天已微明,攻城門的弟兄派人回來報信,九道城門已在掌握之中。
耿牛等人一時回不來,指揮士卒守門。
萬古雷請點了歸順的士卒,連同他點穴制使的在内,共有七百多人。
張玉、朱能從城門回來後,禀告燕王,這七百多人歸屬天豹衛。
此外,守城的士卒大都歸降,也有頑抗不敵逃散的。
兩人已将歸降的官兵收編,隻要肅清城内殘敵,北平城就在控制之中。
北平城三天内安定下來,文武官員紛紛投降。
于是燕王聚衆于教場,誓師靖難。
照他的說法,幼主建文帝聽信奸臣之言,自殘骨肉。
而先帝分地封藩,是為保大明王朝江山,一旦把請王滅了,危及大明。
祖訓教導說,若是朝廷沒有正直的大臣,是一班奸惡之人當道,藩王就應該興兵征讨,把奸臣從皇帝的,兩側清除掉。
他起兵井非有什麼野心,實在是為了自保求生,與奸惡之人不共戴天,因此受天命征讨,以保大明江山。
他說得慷慨激動,将士中不少人流了淚。
萬古雷也頗為感動,人到迫不得已,隻有铤而定險,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誓師之後,燕王派人上書朝廷,說是奸臣齊泰、黃子澄殘害諸王,其中湘王最慘,自焚而死,這并非陛下的用心,是齊、貢兩人幹的惡事,引用了祖訓,請皇上允許他起兵,到京師。
去清除奸臣。
當然,這隻是燕主的策略,無非是替自己找些理由而已。
誓師之後,燕王準備出兵。
把現有兵力作了調整,天豹衛有了千餘人,侍衛隊也有了千餘人。
方天嶽、孫銳鋒仍駐王宮,萬古雷等人則移出宮,在附近紮營。
張玉、朱能奉命提調全軍,升任都指揮佥事。
幸運的是,原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指揮同知王超、徐忠率卒從通州宋降,一下子增強了軍力。
朱能還為天豹衛補充了馬匹,成為一支鐵騎。
緊接着率師出擊薊州、遵化,兩地将士紛紛投降,密雲衛指揮見狀,也率部來歸。
短短幾天,出師大捷,為确保北平城,對付北邊擁有三萬鐵騎的宋忠都督,燕王決定先攻下居庸關。
天豹衛受命前往,一舉克關。
天豹衛威名遠播,萬古雷成了聞名的勇将,部下士卒已擴至三千人。
這天,從居庸關回來的萬古雷、郭劍平、曹罡被召到王宮儀事,商讨出兵懷來。
燕王道:“宋忠欲争居庸關,本王之意,先發兵攻他,出其不意,必能取勝,各位意下如何?” 都指揮使張信道:“微臣鬥膽認為,宋忠留下三萬鐵騎,殿下原有之精銳,盡在其中,我方與之相較,兵少勢弱,兩軍對壘,隻怕于我方不利。
不如增兵居庸關,依仗天險,等彼來攻,耗其兵力,再伺機破敵。
” 張大勇道:“微臣也認為,敵強我弱,當以守為上策,攻至過于冒險!” 其餘人均贊同二人,說是高見。
燕王笑道:“各位所說也是實情,敵衆我寡。
但各位說的是以力取,兵弱而強攻,這自然不可取。
但若以智取呢?安知不會成功?宋忠此人,讀書不多,謀略不足,平日剛懼自用。
難以聽信部屬忠言,所以隻要我等謀劃得當,定能取勝!” 他說得甚是堅決,衆人不好再說。
第二天,燕王親自出征,率衆八千餘人,趕往懷來。
翌日到達,安營紮寨。
天豹衛任先鋒,營盤在最前面。
他帶着耿牛、羅斌巡視營地,忽見李傑帶着個百姓裝着的人過來見他。
“大人,此人自稱是伏在城中的奸細,有軍情禀報!” 萬古雷道:“說,有什麼重要消息嗎?” 那人道:“禀大人,都督宋忠宣谕部下,士卒之眷屬已被殿下屠盡,激得士卒一個個咬牙切齒,立誓要與殿下決一死戰,以報家仇!” 萬古雷怒道:“哪有這等事,這宋忠好不歹毒,竟敢造謠生事!”接着一想,此事體大,便讓羅斌帶密探前往大營禀報殿下。
羅斌剛走,卻見方天嶽騎馬而來。
方天嶽道:“這一向都無暇與萬兄叙談,殿下命我來巡視前鋒,正好與兄一叙。
” 萬古雷請他到營房中,坐在兩根木頭上。
方天嶽:“萬兄率天豹衛東奔西走,頻立戰功,小弟十分佩服!” 萬古
一個個被他點了穴,扔在地上,睡了一大片。
靈機一動,萬古雷把二十名守門弟兄叫回來,讓他們等着捉人。
隻要有士卒沖上來,萬古雷拳打腳踢,把他們一個個扔給守門弟兄。
片刻就有三十多人被打倒,直吓得敵軍無人再敢上來。
萬古雷運起神功吼道:“你們的三名頭領已被我砍殺,還不快快投降!” 隻聽一聲大吼,有人罵道:“你吹什麼牛,俺不信你這個白面書生有這麼大的本領!” 随着話聲沖出來一個大漢,隻見他魁梧高大,手提一把鬼頭刀,從人堆裡沖出來。
有人叫道:“好呀,楊大刀來了!咱們跟着楊百戶,決不會吃虧!” 這楊大刀大概在對方軍中很有名氣,那人一喊,頓時有許多人歡呼起來,紛紛向楊大刀身後聚攏。
卻聽楊大刀罵道:“奶奶的,怎麼還叫俺楊百戶?俺現在是小卒,和你們這班小子一樣的,你叫俺原來的官諱,這不是出俺的醜嗎?” 萬古雷不禁好笑,這家夥是個粗人。
這時對方不少士卒卻吼叫說,楊大刀是他們心目中的好漢,他們願意叫他楊百戶。
萬古雷命天豹衛回來,把人集中,和楊大刀一夥決戰。
天豹衛弟兄帶傷的人不少,但一個個鬥志不衰,很快排列在他身後。
鐘玉桃等姑娘們,也嬌喘籲籲和弟兄們站在一起。
與對方此時集中的人數相較,仍然是對方占優勢,估計不下五六百人。
這時楊大刀對他的人喝道:“弟兄們,俺喝酒喝多了,來晚啦,很對不住大家。
既然大家瞧得起俺楊大刀,俺就和弟兄們一道,殺盡了這班兔崽子,替弟兄們出口惡氣!” 跟随他的人大聲吆喝起來:“殺!” 楊大刀擡手道:“慢,張千戶、劉千戶、伍佥事呢?” 有人叫道:“死啦,俺親眼看見的。
” 楊大刀一愣:“死啦?他們竟這般沒用?” 萬古雷道:“正是大爺我殺的,你也不是對手,我勸你們歸降燕王,你們本來就是殿下的部屬,又何苦為朝廷賣命?” 楊大刀打量着他,道:“你小子好大口氣,這個俺先不說。
俺問你,俺雖是燕王部下,但他謀了反,這還了得?他為何要反?” 萬古雷一愣道:“皇上不顧親情,骨肉相殘,燕王為自保,不反又能怎的?束手待斃嗎?” 楊大刀想了想:“你說的也是,皇上要殺叔叔,叔叔就反了他皇上,這沒有什麼不對。
” 萬古雷大喜:“你既然懂這個理兒,就帶弟兄們投降吧,我奏請殿下,封你百戶官職,你說好嗎?”楊大刀瞅着他道:“俺是燕王部下,一向敬服殿下,既然殿下反得有理,俺就降了吧!” 萬古雷連忙道:“好極好極,弟兄們……” 楊大刀不容他說完,又道:“但俺不服你,要和你比試比試,你就亮劍吧!” 萬古雷又一愣,道:“你既然歸降殿下,大家就是自己人,用不着再鬥。
” 楊大刀回頭對弟兄們道:“俺歸順燕王殿下,願意的跟着,不願的就走吧!” 人叢中擠出個官爺,對楊大刀喝道:“楊大刀,你敢背叛朝廷,蠱惑弟兄謀反……” “咔喳”一聲響,官兒沒了聲音,因為沒有了腦袋,接着一個身子栽倒在地。
楊大刀把鬼頭刀在官兒衣服上擦了擦血,道:“看見了嗎?不要命的隻管上來!” 沒有再敢出聲,有少數幾個不願降的,偷偷溜走了。
萬古雷心想,這楊大刀果真有一手,出刀極快,那人哼都未哼一聲就完了。
“喂,白臉書生,你敢比試嗎?”楊大刀問.萬古雷扯出劍:“來吧!” 楊大刀吼一聲:“看刀!”一刀砍了過來。
萬古雷舉上劍相迎,“當”一聲,火花四濺,這楊大刀頗有幾分蠻力。
緊接着對方一刀快似一刀都使足了很大的勁,被他連擋了五刀,然後一劍快似一劍,還了五劍。
楊大刀吃了一驚。
道:“好小子,你果真有些門道!”這五劍,把他逼退了三步。
萬古雷道:“還要不要比試?” 楊大刀冷笑道:“自然要比!” 最後一字落音,他便揮刀猛砍。
萬古雷使出天弓劍法的“粘”字訣,阻塞了對方的刀路,迫得對方手忙腳亂。
“停!”楊大刀一躍退出圈外。
“怎麼,服了嗎?” “哼!你使的什麼手法,不過取巧而已。
” “好,我與你硬擋硬架,不取巧!” 兩人于是又展開了二次狠鬥。
萬古雷十分驚詫,楊大刀刀法詭奇,似在什麼地方見過,可是又分明沒有和楊大刀朝過相。
為了早些結束這場争鬥,收編弟兄們,他使出了狂龍八式中的兩招,刺穿了楊大刀的衣眼,削掉了一片袖口,楊大刀隻好停手。
“好,俺輸了,,”楊大刀爽快地說,“你比俺高明,俺和弟兄們就做你的部下吧! 姑娘們聞言大喜,拍手叫好。
萬古雷命大家原地歇息,等天亮再說。
他把楊大刀引到一邊,與天豹衛相偉、李傑相見。
楊大刀道:“俺本有個名字的,但大家都叫俺楊大刀,以後就改了名,就這麼叫。
俺本是個百戶,因醉後辱罵上司,被貶為士卒。
俺早就不想幹了,天天喝酒尋樂子,伍佥事對俺說,要不是馬上用得着你楊大刀,早就将你趕出兵營。
俺說用不着趕,俺自己走。
他又哄着俺,說不久要用兵,你立了功恢複了官職再走不遲,要不會加也丢臉,你娘面子上不好看,俺從小隻有娘帶着俺,說什麼也不能讓娘受委屈,所以就窩在營裡,等着立功那天哩!” 鐘玉桃笑道:“你在燕王部下,等殺上京師,不就可以立大功了嗎?” 楊大刀低聲道:“這個俺知道。
前兩天俺娘就聽說朝廷要對燕王下手了,街上的人,鄉下的人都這麼說。
俺娘就對俺說,燕王是真龍天子,街坊們都這麼說的,要俺千萬别跟燕王作對,要跟着燕王去打江山。
所以今夜晚故意落在後面不上陣,想等你們打完,俺再歸順。
剛才俺問你燕王為何謀反,是說給弟兄們聽的,好讓他們明白這個理,跟着俺歸順。
” 萬古雷恍然大晤,難怪三言兩語就叫他歸順,原來他早有此心。
黎香蕊笑道:“原來你還滿有心計!” 楊大刀呵呵大笑道:“從小娘就誇俺人生得聰明,從軍後人人都這麼說。
” 渚女一愣,哈哈笑起來。
楊大刀不解,道:“笑什麼?俺親口問過弟兄們,說俺這人笨不笨?弟兄們都搖頭說,不笨不笨,隻有說楊百戶笨的人才笨!”諸女又是一陣大笑,他手下的士卒,敢當面說他笨嗎? 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天已微明,攻城門的弟兄派人回來報信,九道城門已在掌握之中。
耿牛等人一時回不來,指揮士卒守門。
萬古雷請點了歸順的士卒,連同他點穴制使的在内,共有七百多人。
張玉、朱能從城門回來後,禀告燕王,這七百多人歸屬天豹衛。
此外,守城的士卒大都歸降,也有頑抗不敵逃散的。
兩人已将歸降的官兵收編,隻要肅清城内殘敵,北平城就在控制之中。
北平城三天内安定下來,文武官員紛紛投降。
于是燕王聚衆于教場,誓師靖難。
照他的說法,幼主建文帝聽信奸臣之言,自殘骨肉。
而先帝分地封藩,是為保大明王朝江山,一旦把請王滅了,危及大明。
祖訓教導說,若是朝廷沒有正直的大臣,是一班奸惡之人當道,藩王就應該興兵征讨,把奸臣從皇帝的,兩側清除掉。
他起兵井非有什麼野心,實在是為了自保求生,與奸惡之人不共戴天,因此受天命征讨,以保大明江山。
他說得慷慨激動,将士中不少人流了淚。
萬古雷也頗為感動,人到迫不得已,隻有铤而定險,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誓師之後,燕王派人上書朝廷,說是奸臣齊泰、黃子澄殘害諸王,其中湘王最慘,自焚而死,這并非陛下的用心,是齊、貢兩人幹的惡事,引用了祖訓,請皇上允許他起兵,到京師。
去清除奸臣。
當然,這隻是燕主的策略,無非是替自己找些理由而已。
誓師之後,燕王準備出兵。
把現有兵力作了調整,天豹衛有了千餘人,侍衛隊也有了千餘人。
方天嶽、孫銳鋒仍駐王宮,萬古雷等人則移出宮,在附近紮營。
張玉、朱能奉命提調全軍,升任都指揮佥事。
幸運的是,原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指揮同知王超、徐忠率卒從通州宋降,一下子增強了軍力。
朱能還為天豹衛補充了馬匹,成為一支鐵騎。
緊接着率師出擊薊州、遵化,兩地将士紛紛投降,密雲衛指揮見狀,也率部來歸。
短短幾天,出師大捷,為确保北平城,對付北邊擁有三萬鐵騎的宋忠都督,燕王決定先攻下居庸關。
天豹衛受命前往,一舉克關。
天豹衛威名遠播,萬古雷成了聞名的勇将,部下士卒已擴至三千人。
這天,從居庸關回來的萬古雷、郭劍平、曹罡被召到王宮儀事,商讨出兵懷來。
燕王道:“宋忠欲争居庸關,本王之意,先發兵攻他,出其不意,必能取勝,各位意下如何?” 都指揮使張信道:“微臣鬥膽認為,宋忠留下三萬鐵騎,殿下原有之精銳,盡在其中,我方與之相較,兵少勢弱,兩軍對壘,隻怕于我方不利。
不如增兵居庸關,依仗天險,等彼來攻,耗其兵力,再伺機破敵。
” 張大勇道:“微臣也認為,敵強我弱,當以守為上策,攻至過于冒險!” 其餘人均贊同二人,說是高見。
燕王笑道:“各位所說也是實情,敵衆我寡。
但各位說的是以力取,兵弱而強攻,這自然不可取。
但若以智取呢?安知不會成功?宋忠此人,讀書不多,謀略不足,平日剛懼自用。
難以聽信部屬忠言,所以隻要我等謀劃得當,定能取勝!” 他說得甚是堅決,衆人不好再說。
第二天,燕王親自出征,率衆八千餘人,趕往懷來。
翌日到達,安營紮寨。
天豹衛任先鋒,營盤在最前面。
他帶着耿牛、羅斌巡視營地,忽見李傑帶着個百姓裝着的人過來見他。
“大人,此人自稱是伏在城中的奸細,有軍情禀報!” 萬古雷道:“說,有什麼重要消息嗎?” 那人道:“禀大人,都督宋忠宣谕部下,士卒之眷屬已被殿下屠盡,激得士卒一個個咬牙切齒,立誓要與殿下決一死戰,以報家仇!” 萬古雷怒道:“哪有這等事,這宋忠好不歹毒,竟敢造謠生事!”接着一想,此事體大,便讓羅斌帶密探前往大營禀報殿下。
羅斌剛走,卻見方天嶽騎馬而來。
方天嶽道:“這一向都無暇與萬兄叙談,殿下命我來巡視前鋒,正好與兄一叙。
” 萬古雷請他到營房中,坐在兩根木頭上。
方天嶽:“萬兄率天豹衛東奔西走,頻立戰功,小弟十分佩服!” 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