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天 豹 衛

關燈
信,萬古雷武功雖高,決不是她孫本哥的對手。

    她滿懷喜悅,等着勝利的一刻。

     站在她旁邊的鐘玉桃、丁小菊等一夥人,交頭結耳叽叽喳喳,議論着這一場比試。

     黎香蕊小聲道:“我說姐妹們,孫大人可是王宮第一高手,咱萬東家是對手嗎?” 丁小菊道:“傻瓜,虧你有這一問放心吧,這位第一高手馬上就是第二第三了。

    ” 黎香蕊奇道:“怎麼是第二第三?輸了成第二,何來第三?說傻話!” “嗬,你小丫頭來得晚,什麼也不知道,傻乎乎的,我說第二第三,自有道理。

    ” 鐘玉桃笑道:“我來說吧,還有耿牛。

    ” 黎香蕊不信:“什麼?你說那傻小子……” 這時隻見孫銳鋒一個飛燕穿簾,躍到場中,身段之巧,輕功之高,赢得一片彩聲,把姑娘們的目光吸引了去,馬上就要比武了,大家又緊張又興奮,不再鬥嘴取笑。

     孫銳鋒有意賣弄了輕功。

    從進入燕王府後,他從未有過機會展示他非凡的身手。

    在滄州随師學藝時,他聰明伶俐、悟性極高,深受追魂筆歐陽遷的喜愛。

    歐陽者人一生隻收過三個徒弟,一個是女兒,一個是大師兄,再就是他孫銳鋒他投入歐陽遷門下時,從未見過大師兄和二師姐。

    老人也從未提起過,也不準他提。

     四海聞追魂筆大名的,紛紛來拜師,但都被老人斷然拒絕,他是上千人中的一個幸運兒。

     出師時,歐陽遷對他道:“徒兒,你的功夫已學成,可以到江胡上闖蕩去了。

    為師性情有些孤僻,脾氣也躁,因此不善與人相處,這是為師的短處,使世人對為師有所誤解。

    而你性情也有些冷僻,又十分高傲,這可是要不得的事。

    你雖繼承了為師的衣缽,但不可狂妄,須知強中更有強中手,這世上沒有人能做到武功第一,你要好好記住為師的話!” 出道後,仗着家中有錢,他帶着盤纏四處遊曆,闖下了響亮的名頭,師傅的話早就抛諸腦後。

    他相信自己憑着聰慧,再加上師傅傳授的武功,這世上隻怕無人能勝了他。

    因此,他國空一切,對人傲慢。

    别人還以為是有其師必有其徒。

    這實在是冤枉了歐陽遷。

    歐陽遷隻是性情孤僻,不喜歡說話,使人産生誤解而已。

     在燕王府,他受到了恩寵。

    關中四劍與歐陽遷有段淵源,正是他們把他引薦給燕王的,引薦時就說他是王宮第一高手。

     從此,他以此自居,習慣成自然。

     哪知來了個萬古雷,居然掌了天豹衛,無形中超過了他,是以他無法容忍。

     此刻,他亮出了一對銅打的判官筆。

     萬古雷注意到,筆頭比常見的判官筆小,但筆尖更銳利。

    追魂筆名頭不小,他的關門弟子當然不是弱手,萬古雷不敢掉以輕心。

     孫銳鋒左手筆朝對方一指:“出招!” 萬古雷知他托大,舉手一指:“出招!”一孫銳鋒冷笑一聲:“你好狂,看招!” 他展開了攻擊。

    “穿、點、挑、紮”兩隻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配之以靈活多樣的步法,時而夾以腿攻,令對方防不勝防。

     兩隻銅筆金光閃閃,如兩條金蛇盤旋,小巧靈活,但每舞動一下,都帶着罡風,威猛已極。

     “哇,好強的内力!” “咦,招式之絕妙,俺從未見過!” “金筆秀士,果然不凡,佩服佩服!” “這才叫真功夫,不愧為王官第一高手!” 喝彩聲、贊揚聲四起,周圍氣氛空前熱烈。

    大家相信,萬古雷走不出二十招,必敗。

     的确,從氣勢上看,孫銳鋒占了優勢。

     但是,十招過後,情勢起了變化。

     萬古雷一把劍顯出了威力,隻聽丁當兩聲,火星四濺,判官筆的攻勢被遏止。

     又是十招過去,雙方展開了對攻。

     這真是妙不可言的一場攻防戰。

     攻得出人意外,守得使人叫絕,常常在危急中化險為夷,使行家裡手贊不絕口。

     空然,金光一閃而沒,孫銳鋒收式退後。

     這才鬥了三十招,莫非就分了勝負? 隻見孫銳鋒凝神提氣,雙目精光灼灼,場上人衆一下噤聲,預感到孫銳鋒将要施出絕技,作驚天動地的一搏,不禁都緊張起來。

     再看萬古雷,依然氣定神閑,隻是看着對手的眼睛。

    注意着他細微的動作。

     孫銳鋒三十招戰不下對方,不禁又驚又怒。

    萬古雷雖不是府手,三十招足以将他擊敗。

     然而他出了大力卻沒能做到,萬古雷的武勸确實高明,比他估計的要高出許多。

     但他并沒氣餒,因為他還未盡出全力。

    ,他相信隻要施出殺手,盡全力一擊,定能将萬古雷擊敗。

    保住地王宮第一高手的美譽。

     他手按右手握柄機簧,隻聽“嗆”一聲,筆尖縮回杆内,彈出一把利刃,長尺半,寒光閃閃,這是他出道以來首次使用這把刀。

     場上人衆深感意外,判官筆中還有花樣。

    不禁發出驚歎聲,指指戳戳,議論紛紛。

     就在此時,孫銳鋒發起了進攻。

     判官筆是短兵刃彈出的刀又細又長,連着銅杆,足有三尺餘,使出的招式與判官筆的招式退然不同,來勢之猛,令人瞠目結舌。

     萬古雷與之對攻,在以粘字訣阻塞對方刀路時,乘機反攻,以快制快。

     但是,孫銳鋒的左手判官筆卻常常威脅着他的空門,使他防不勝防,牽制了他的反攻。

     他們又鬥了十招。

    這十招氣勢超過了前二十招。

    兩人停手後,各自相對調息。

     孫銳鋒額頭見汗,胸前起伏不停。

     萬古雷微微喘氣,比對手稍好些。

     孫銳鋒沒有和的打算,還有十招可以出手,這十招他無論如何都可以傷了對方。

     傲然一笑,他道:“萬大人再接我十招,正合殿下規定的五十招數,好,注意了……” 萬古雷回他一笑:“請!” 孫銳鋒出全力展開了猛攻,要打得對方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要使對方十分狼狽,喪魂失魄,滿場逃跑。

     然而第二招就被對方阻住,刀路不通。

    緊接着對方劍芒大盛,一招緊似一招,出手方位奇巧,劍身帶着罡氣,勁力之足,使他手忙腳亂,幾次兵刃交接,震得他手臂發麻,虎口生痛,筆刀險些脫手飛去。

    急怒之下,他力圖扳回先機,但隻是空想而已。

    他隻能使盡渾身解數才能躲過一次進攻,而第二次進攻又接躇而來,兩次進攻之間找不出空隙反攻,他還是隻有招架的份。

    不知不覺,他已退了五步。

     不管他如何努力,始終無法反攻,直到對方打滿十招才抽身跳出圈外收式。

     他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滿面,趕緊調息。

     萬古雷胸前起伏,也有滿頭汗水。

     這個結果,頗出人意外。

     以為孫銳鋒一定赢的人,覺得不可思議。

     熟知萬古雷的田翠仙等人,則大惑不解,這孫銳鋒當真有這麼大的本領嗎? 你看他最後隻有招架之功。

    卻沒有被挫敗,為什麼呢? 此時,張玉大聲宣道:“孫大人,萬大人棋逢對手,将遇良材,王爺有旨嘉獎”‘就是說,兩人戰成平手。

    但大家都看得出來,萬古雷明顯占了上風。

     沒有人歡呼,天豹衛的人至始至終保持着靜默,他們腰闆挺直,端端正正坐着,隊形依舊整形不亂。

     燕王十分高興,萬古雷果然是個人才,道衍法師沒有看錯人,天豹衛交給他最妥當,他是最合适的人選。

    于是興緻勃勃起立,下面天豹衛的弟兄立即“刷”一下跳了起來,隊形不亂,行列整齊,不由連聲贊道:“好衛士,好弟兄……” 說着走了過去,在弟兄們丈外停住。

     他掃視着天豹衛的弟兄,大聲道:“自古強将手下無弱兵,指揮使練兵人有方,本王十分嘉許,望天豹衛弟兄再接再勵,秣馬厲兵,養精蓄銳,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借重弟兄們的時候不遠,但等那一天!” 燕王十分激動,說到最後一句時高舉右後握拳,有力地揮動。

     六百壯士齊聲呼“效忠燕王,馳騁沙場,進死為榮,退生為恥!”接着呼三遍。

     強悍有力的呼感,震撼着整個演武場。

     所有的人都激動起來,當他們聽清了語句之後,都熱情奔放地跟着呼喊起來。

     站在燕王身後的徐王妃,含着淚舉起手跟着呼喊。

    所有青娥隊的女衛士,也放聲嬌呼: “效忠燕王,馳騁沙場,進死為榮,退生為恥!” 一遍又一遍,呼喊聲不止。

    徐玉妃流下了淚水。

     燕王眼眶潤濕。

    透過六百弟兄的身影,他仿佛看到了千軍萬馬沖殺在沙場。

     一定會有這一天,他咬牙起誓。

     燕王瘋啦! 消息如一陣風,吹遍了北平府。

     有人親眼目睹,燕王殿下衣冠不整披頭散發,在大街上狂喊亂叫、語無倫次,喊神叫鬼,直吓得百姓四處奔逃避讓。

    侍衛們無法捉住燕王手腳,反被他打得東逃西竄。

     有人親自看見,燕王沖進小飯館搶吃客人桌上的飯菜,驚得人衆慌忙逃開。

     有人則見燕王躺在路邊呼呼在睡,随行侍衛站得遠遠的,不敢叫醒他。

     萬古雷在深宮後院隻知練兵,他與郭劍平、耿牛等人親自指點百戶、總旗、小旗的武功。

     再由他們指點自己的部下。

    他不時抽出兩個士卒較技,從旁指點。

     自從在較場與孫銳鋒比武後,他在天豹衛,在整個王宮的威望扶搖直上。

    不少人暗地裡稱他是王宮第一高手。

    天豹衛的弟兄們以能有這樣的指揮使而感到驕傲,是以士氣高漲,練武之風大盛。

    查俊等五個百戶更是埋頭苦練。

    李傑不甘人後,在十二個總旗中,他武功最高,直追查俊等人。

    萬古雷見他悟性高常多加指點。

     由于不出門,除了練兵,萬古雷什麼事也不知道。

    隻是鐘玉桃等姑娘們隔兩天來學藝時,才能從她們嘴裡聽到一些王宮裡的消息。

     三日,劉廷在開平、彰潔、順德、山海關都布下了重兵,把北平府緊緊嵌住,隻要燕王稍有異動,各路大軍就會長驅直人北平府。

     四月,燕王為表心迹,命三個小王爺進京,參與太祖皇帝周年忌日大祭。

    孫銳鋒、方天嶽、關中四劍等人随侍護衛,王官上下再次愁雲籠罩,擔心三位郡王被皇上扣下,結果平安歸來,燕王為之舉行大慶,說:“天不亡燕!”這些事雖然令人震驚不安,但也絕對比不上燕王得了瘋病的消息讓人煎心、讓人失望! 消息是鐘玉桃諸女帶來的,萬古雷驚得瞠目結舌,半天沒有作聲。

     燕王已失心智,無異成了廢人,他辛辛苦苦訓練天豹衛,不啻是白花了心血。

     什麼帝王之相,什麼雄才大略,既然成了廢人,還說什麼建功立業、開創大局! 看來,他留在宮中無益,回家去吧。

     打點細軟銀票,帶着耿牛、鐘玉桃等人,到天下找個好去處,隐姓埋名…… 一時間,他心灰意做。

     他對鐘玉桃說:“若在宮中見道衍法師、金忠先生,就說我想見他們,有事請教。

    ” 這一僧一俗是晚上來見他的。

     一見面,萬古雷見兩人氣色如常,和平常沒有兩樣。

    不禁生氣道:“殿下得病,兩位前輩似乎并不着急,莫非已有了靈丹妙藥不成?” 道行法師和金忠相視而笑。

     萬古雷道:“晚輩今夜向二位辭行,殿下驟失心智,在此已無可為。

    ” 道衍法師笑道:“此病并非不可治,但病在心中,藥劑不靈,是以老鈉束手等待。

    ” “這話何意?師叔不妨講明白些” 金忠笑道:“老夫為賢侄解疑吧,法師之意,殿下病根在心中,無藥可治。

     但隻要等待些時日,瘋病不治自愈。

    “ “咦,以王爺之尊,抛頭露面街巷之間,奪食于面攤飯館,有失體統,若不是有病,這種種行為豈是裝得出來的?哪會不治自愈呀!” 道衍法師收斂了笑容,道:“你知道護衛隊有個百戶密告朝廷,說燕王圖謀不軌的事嗎?” 萬古雷道:“知道,聽說他和鄒強、吳紹南兩人跑了,季國盛前輩手下的兩名得力校尉被錦衣衛捕走。

    說鄒強、吳紹南,我本該對他們起疑的,在太平府時,我曾見兩人摸出封書信給晉王府的人看,王府的人本把他二人當成我與羅斌弟,見書信便不打擾他們。

    現在想來,他二人大概是錦衣衛的密探。

    ” 金忠道:“季國盛未識破他二人身份,至今懊悔不已!” 道衍法師道:“兩名校尉在京師被錦衣衛嚴刑拷打,招出了王府打造兵器、訓練士卒的種種内情,被皇上下令處決。

    王府現在已無機遇可言,朝廷随時會對燕王下手……” 萬古雷道:“事已如此,為何不反?要坐以待斃嗎?” 金忠道:“重兵壓境,孤立無援,殿下顧慮重重,因此便稱得了狂疾,命護衛百戶鄧庸上京呈送奏章,以使皇上得知殿下得了瘋疾。

    這是個緩兵之計,……” 一頓搖頭道:“這一招哄得了皇上,卻瞞不過諸大臣的眼睛!” 萬古雷訝然道:“既知無用,又何必……” 道行法師道:“情勢對我等不利,都督來忠領馬步三萬守開平,原燕王制下精兵,也撥給他節制。

    此外還有彰德、順德、山海關、臨清都駐有重兵,況北平府城内又有指揮使謝貴監視燕王,情勢真是危如累卵!” 金忠道:“這危如累卵四字一點不過分,今年以來,除湘王自焚,齊王、代王、眠王相繼被廢,現在該輪到燕王殿下了!” 萬古雷不解道:“情勢危急,火燒眉毛,兩位為何不勸殿下起事,難道就這麼遲疑坐困、引頸就戮嗎?殿下打的究竟什麼主意呀。

     金忠道:“殿下并非不明大勢,由于我方太弱,拖得一時算一時。

    ” 道衍法師道。

    “還未到火燒眉毛的時候,真要燒了眉毛,不得不反矣!” 萬古雷道:“這麼說要等到何時?” 金忠道:“快了,賢侄可作好準備。

    招之即來、要穩住軍心,不可大意。

    ” 道衍法師道:“一旦燕王舉事,成敗全在師侄一人身上,老衲确信師侄不負衆望!” 萬古雷起身行禮:“晚輩深知重任在身,即日起枕戈待旦,劍不離身,招之即來!” 金忠道:“賢侄還須小心,天豹衛除殿下本人以及老夫、法師外,其餘人均不得調派一兵一卒,以防奸細乘隙而人,中調虎離山計!” 萬古雷道:“是,小任記住了。

    ” 道衍法師道:“燕王或許還會到大街上癫狂,朝廷在城内密探不少,除了孫銳鋒等人護衛外,賢侄也派耿牛、羅斌帶人暗中保護。

    此外夜時加強王宮護衛,老袖與金施主住在宮中,有事即可緊急磋商。

    ” 吩咐畢,二老匆匆離去。

     萬古雷當即把郭劍平等人叫來,說了種種情形,告訴大家,舉事在即! 曹罡道:“奶奶的,俺已等待得不耐煩,天天窩在這裡。

    實在叫人憋氣!” 耿牛道:“俺也是不好受,就像關大牢!” 郭劍平道:“我也在等這一天快快到來,那時候再不用躲躲藏藏。

    ”羅斌咬牙道:“有朝一日殺上京師,定要把錦衣衛這窩狐鼠碎屍萬段!” 萬古雷笑道:“隻要皇上下手,燕王被逼無奈,就會豁出一切,舉兵造反!” 一頓,收斂了笑容,續道:“但我等隻有六百人,加侍衛隊也不過八百餘之衆,不足千人倒舉事時,要面對數倍、數十倍的敵人,能否抗得住對手的優勢兵力,是舉事成敗的關鍵所在。

    各位,到時就看我們的了。

     曹罡道:“放心,天豹衛以一當十,到時你我沖殺在前,定是所向披靡!"萬古雷道:” 我相信天豹衛足以對抗一支大軍,這話不必再說。

    從明日起,耿、羅二位兄弟帶十名弟兄上街,暗中保護殿下。

    今夜起,加派崗哨,大家辛苦些……” 過了幾天,并未出事,燕王不再外出,在宮中躺卧。

    耿牛等裡,充當兩棵頂梁柱。

     她決定對萬古雷好些,過去對他有些失禮,她想作些彌補,以期使他和孫大哥攜手,度過即将面臨的、九死一生的争鬥! 此刻她和鐘玉桃前來,是奉了王妃之命。

     季蘭瘦了許多,萬古雷有幾分憐惜地看着她,溫言問道:“季姑娘,生病了嗎?” 季蘭道:“沒有呀,都是因為郡王們去京師,叫人心懸着呢,這麼急,人還不瘦嗎?” 鐘玉桃也斜着眼,故意歎口氣道:“就是嘛,除了三位小王爺,還有孫指揮使呢,叫我們季姑娘牽挂得心也碎了,人自然就瘦啦……” 季蘭掐她一把:“死丫頭,你敢笑咱!” 玉桃“哎喲”一聲叫道:“好狠心……” 季蘭臉紅了,道:“萬兄,王妃制作了一面大旗送給你們,天豹衛三個字是殿下書寫的,王妃一針一針親自把它繡了出來,那插着雙翅的天豹,則是青娥隊姑娘們繡的,有我、有玉桃她們。

    王妃說,下午給你們送過來。

    ” 萬古雷一驚:“啊喲,這怎麼擔當得起?” 鐘玉桃道:“王妃說,用兵的時候到了,天池應該有一面大旗,讓人人都看得見,舉着它,無往不勝,所向披靡……” 萬古雷道:“多謝王妃,多謝姑娘們” 季蘭道:“咱為即将來到的風暴興奮,又為它發愁,區區八百健兒,要對抗十倍于我之敵……唉,真不知到時候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鐘玉桃道:“姐妹們都在心裡急着呢,人人勤練武功,恨不得到時候以一當百!” 耿牛忽然插話道:“你們青娥隊隻管在王宮呆着,不管皇帝老兒派來多少兵卒,自有俺天豹衛兜着,管叫它丢盔棄甲!季蘭來了豪氣,道:“别小看咱青娥隊,巾帼不讓須眉,到時走着瞧!” 姑娘們說了一陣閑話走了,萬古雷等商議了下午迎接徐王妃的事、決定全體士卒披上嶄新的盔甲。

    萬古雷在燕王閱兵時派羅斌、耿牛回去,與黎成磋商,捐了一萬兩銀子。

    燕王十分欣喜,命拿出部分銀兩給天豹衛制新衣,今日徐王妃親授天豹旗。

     大家都必須穿得幹淨整齊。

    命令傳下去,弟兄們停止了練武作好準備。

     下午,徐王妃在青娥隊簇擁下來到後宮大院,隻見天豹衛兄弟披挂整齊,右手持刀,左手持盾,一個個英姿勃勃,生龍活虎。

     萬古雷、郭劍平、曹罡、耿牛、羅斌走上前去,對王妃拱手行禮。

     徐王妃含笑道:“各位免禮。

    授旗之前,有幾句話要說,請各位将軍帶路。

    ” 萬古雷等齊聲回答:“遵命!” 他們将徐王妃引至隊伍前,全體士卒低頭喊道:“參見王妃!”聲音整齊宏亮。

     徐王妃含笑點頭:“免禮。

    ” 遂收斂笑容,嚴肅說道,“先帝分封諸子,旨在屏藩、護衛國家。

    然先帝駕崩,王道廢馳,骨肉相殘,燕王及妾身等人岌岌可危。

    這都是京城幾個奸臣唆使皇上所為。

    燕王不敢有背先帝囑托,為國家、為社稷,不得不有所作為,這得仰仗天豹衛弟兄之力,我這裡先行謝過。

    天豹衛定然不負衆望,出師之日,所向無敵!” 弟兄們熱血沸騰,齊聲高呼:“效忠燕王,馳騁沙場,進死為榮,退生為恥!” 徐王妃眼含熱淚,從季蘭手中接過天豹旗,季蘭、鐘玉桃、丁小菊等幫着展開,隻見旗底是黃緞,天豹衛是三個黑字,以黑絲線繡成,旗中有一頭脅插雙翅的豹子,形态威猛、栩栩如生,是請宮中畫師畫的,由黑緞拼綴而成。

     李傑把準備好的旗竿送上,姑娘們把旗套好,李傑雙手一抖,天豹旗舒展開來。

    旗長丈餘,寬六尺餘,弟兄們興奮得高呼跳躍。

     萬古雷舉手示意安靜,他激動萬分,有話要說。

    徐王妃賢德,他常聽玉桃她們說起。

    王妃親手繡制天豹旗,使他體會到王妃對天豹衛寄托着全部的希望,可以說全家老少的性命,都在天豹衛手中,他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千鈞重擔。

    作為天豹衛的頭領,他決不負衆望。

     他道:“弟兄們,王把親手繡制天豹旗,是天豹衛全體弟兄的榮幸!天豹衛效忠燕王殿下,臨陣殺敵。

    永不退後!隻要有一個弟兄活着,天豹旗就不會倒! “人在旗在,人亡旗倒!” “人在旗在,人亡旗倒!” 六百壯士大吼…… 徐王妃和姑娘們激動得流了淚。

     此時戰鼓咚咚,按預先的布置,羅斌擂起了鼓,壯士們按陣法變換隊形。

    李傑高舉天豹旗,不時将旗甩開,站在陣中心。

     徐王妃無比激動,她從勇士們身上獲取了力量,鼓足了信心。

    從一開始起。

     她就支持燕王圖謀大局,舍此别無出路。

    削藩之後,一家形同囚徒,性命朝不保夕,不如冒險一搏。

    她夜夜設香案祈禱,保佑燕王繼承先帝大統。

    在局勢日趨緊張之後,她日夜懸心,深知雙方力量懸殊,天豹衛是燕王惟一的依靠,她對無藥衛便頻頻加以關懷。

    看過天豹衛與侍衛隊比武之後,她确信天豹衛勇士能以一當十,是一支精兵,便萌生了繡制天豹戰旗之念。

     看着勇士們操練,她感到萬分欣慰…… 她确信,燕王雄才大略,帝業必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