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燕京龍虎
關燈
小
中
大
下各三支,中間四支,赢得了燕王的嘉許和彩聲。
接下來四女四男依次進行,女的射彈丸,男的射箭,無不射中靶心,決無失誤。
接下來是十人齊射,男女衛隊輪次上場,所有人均中靶心,無一例外。
燕王看得興起,站了起來,左右連忙奉上一副弓箭。
燕王搭三隻箭,弓弦響處,一并射出,三箭齊中靶心。
他又射了兩次,仍然是三箭齊發,支支中的。
在場人衆,齊聲歡呼。
萬古雷也十分欽佩燕王的神技,沒想到養尊處優的殿下還有這樣一手好功夫。
燕王含笑回座,命世子和兩位郡王演射。
世子朱高熾,體态微胖,拈弓箭射出三支,雖然支支中的,但不在紅心正中。
二郡王朱高煦,英武健壯,一弓雙箭齊放,三次發六箭,箭箭中靶心。
三郡王朱高燧年不過十三四歲,但也箭箭中的。
三位相較,世子最差。
按皇室規定,藩王長子立為世子,其餘諸子封為郡王。
世子将來繼承藩王之位。
燕王贊揚二郡王射得好,對世子和三郡王都有責備之意,命他們争加習練。
接着燕王要萬古雷等人顯顯身手,新任左衛千戶鄒、吳便欣然出場,他二人拈弓搭箭、箭箭中靶心。
鄒強射出的九隻箭,在靶心成了個“+”字。
吳紹南射了六支,排成個小圓圈。
衆人齊聲喝彩,為二人叫好。
萬古雷、羅斌、耿牛沒有射過箭,郭劍平、曹罡便出場演射。
先是曹罡動手,他把五隻箭一箭箭射到靶心中間,擠成一團,五隻箭就像一隻箭,赢得一片彩聲。
郭劍平不讓侍衛換靶,他把五隻箭都射到靶心上五隻箭的箭尾上,結果像五支長箭釘在靶心上。
這一手十分不易,既要準,力道又要合适,否則射穿了箭尾。
這一手震驚全場,燕王帶頭喝彩,一時歡聲雷動,在場人衆無不欽佩。
燕王道:“軍中争戰,比不得江湖厮殺,各位空閑時要多加習練!” 萬古雷等人齊聲道:“遵旨!” 燕王搖手笑道:“随便說說,不要拘謹。
” 接下來,由孫銳鋒下令排演陣法,由男女侍衛隊操演。
趙芝蘭、沐香菊、季蘭也參子其中。
萬古雷不懂陣法,郭劍平便為他講解。
陣法操完,接下來是侍衛隊的人操演兵刃。
女的十個一隊,演練一路刀法。
男的十人一隊,演練一套槍法。
之後孫銳鋒宣布個人單練,并可比武。
話聲一落,又是一聲鑼響,場上出現了十男十女,他們捉對兒厮殺。
這些侍衛武功都有很好的根底,雙方鬥滿五十招停手。
此時燕王忽然道:“我聽季愛卿說,古雷愛卿武藝高強,可否一展身手?” 萬古雷連忙起立,道:“卑職微末之技,不敢獻醜!” 孫銳鋒道:“殿下之命,不可違迕,萬古雷速速出場獻藝!” 張大勇低聲道:“萬老弟快出場,你演一套劍法就是。
” 萬古雷無奈,大聲答道:“遵旨!” 他取出劍,對燕王道:“卑職演劍法……” 話未落音,坐在燕王殿下後面的四個貼身,有一個站了起來。
他道:“殿下,萬千戶獨自演練無趣,由卑職與他走幾個回合,以供殿下觀賞。
” 燕王大喜:“好哇,這樣更有趣些。
”一頓又道:“高手較技,一開眼界,二有收益,爾等侍衛男女,應看仔細了!” 侍衛男女大聲應答:“遵旨!” 萬古雷心中忐忑,這四衛士曾在曉月樓見過一面,因無人引薦,不知姓氏也不知來曆,這當衆較技,是勝是敗都不是好事。
不由他多想衛士已走到場中。
忽然,在燕王左側的孫銳鋒站了起來,道:“侍衛隊聽好了,熊大人是使劍的高手,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提起關中四劍,可說是無人不曉。
萬千戶使的也是劍,劍術上自有一番造詣。
你們平日無福親見熊大人的神技,今日可一飽眼福矣!” 這番說詞,揚熊抑萬,萬古雷豈能聽不出來?心中不禁有些愠意。
但他不說話,隻是把眼看着對方。
這位熊爺年近四旬,貌相威武,雙目炯炯有神,但神态中透着幾許傲慢。
“咣!”鑼聲響起,熊傑熊四爺轉向燕王行禮,萬古雷也學着他行了禮。
熊傑亮出劍:道:“動手吧!” 萬古雷一抱拳:“請熊爺賜招。
” 熊傑道:“好,小心了,看劍!” “劍”字落音,他就搶制先機,劍出如風,不僅劍式精妙,而且劍勁極強。
萬古雷擋了他五劍後才能反攻一劍,從這五劍中他掂出了對方的份量,這關中四劍果然名不虛傳,論功力論劍招都不弱于衡山三劍。
片刻間,熊傑又攻了十劍,萬古雷從從容容擋住了進攻。
他并不想勝了對方,也不願敗在對方手上,隻想打成平局,保住雙方顔面。
但熊傑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本想在五招内取勝,而十五招都被對方化解去之後,他覺得大大掃了面子。
以他的身份,他的名望,都應該在五招内取勝的,因為對手隻不過是一個無名小輩。
對這樣的無名小輩,本不值得動手較技的,可是季國盛之流竟把這小子吹上了天,說他如何勝了陰司四煞,如何如何了不得,居然稱他是什麼“江南神劍”,因而在燕山右衛騙得了千戶的職位。
今日當着燕王的面與這小子比武,就為的是戳穿騙局,掃他燕山三傑的臉面。
抱着這等心思,他十五招還未能取勝,不由勃發了怒火。
他立即提起七成功力,五劍内不是讓對方身上帶點傷,就是震飛了對方的兵刃,讓對方出點醜。
可是,他發現依然勝不了對方,對方照舊從從容容地防守,隻偶然回他一劍。
這一劍往往十分巧妙,迫得他閃避後退。
他因此更為惱怒,便放開了手腳,施出全付本領,非把對方擊敗不可! 萬古雷見對方一劍狠似一劍,就像兩個仇人在拼生死一般,再這麼讓下去,隻怕不是辦法。
于是他用上了天弓劍法中的“粘”字訣,借以檢驗自己對“粘”字訣悟通了多少。
哪知不過使用了三招,就截斷了對方的劍路,迫使對方改攻為守,這樣打下去,頂多五招就可擊敗對方。
他不由大喜過望,不再使用“粘”字訣,但開始了反擊,遏止了對方兇猛的攻勢。
突然間隻聽“當”的一聲鑼響,遂又聽孫銳鋒的喊聲:“殿下命令你二人停手!”這才知道鑼聲的涵義,連忙收式跳出圈外。
熊傑不服,拱手道:“殿下,勝負未分,何以止鬥?” 燕王笑道:“兩位劍術高超,令人大開眼界。
尤其是萬愛卿,居然能與熊愛卿戰成平手,實出本王意料之外。
好、好、好!王府從此又多了一名高手,本王十分高興。
”一頓,又道:“季愛卿薦賢有功,暫且記下,今後獎賞!” 季國盛連忙起立躬身行禮:“謝殿下!” 熊傑無奈,退回原位。
萬古雷也急忙下場,回到張大勇等人身邊。
張大勇小聲道:“賢弟未出全力嗎?” 萬古雷忙道:“小弟不是對手……” 張大勇沖着他一笑:“戰成平局最好。
” 萬古雷不知他這話何意,沒有出聲。
接下來男女侍衛有人進場對練,以鑼聲為号,鑼響開始,鑼響停止。
頓飯功夫後,孫銳鋒大聲宣布:“演武到此結束,望各位加緊練功,不得有誤,休要辜負了殿下,各位當知,用武之時,為期不遠!” 在場所有人衆大呼道:“效忠燕王,矢志不渝!” 聲音宏大雄壯,豪邁堅定,使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萬古雷等人激動不已。
此時有人喝道:“起駕回宮!” 男女侍衛迅速集隊,走出牌坊。
燕王和王妃、世子、郡王在妃嫔簇湧下步行出門,四衛士及燕山左右衛的頭兒則相隔數丈在後。
就在侍衛隊進了林子,燕王等人欲進林子之時,突然從一株樹上躍下兩個黑衣蒙面人來,兩人手上捏着明晃晃的長劍,直撲燕王。
這事發生得太突然,沒有人會想到林中藏有刺客,待走在後面的人發現時,已不及救援,驚得一個個叫喊出聲。
與此同時,卻有一人躍了出去,口中大喊:“逆賊找死!”在他之後又躍起了兩人。
前面的一人正好擋在兩名刺客之前,隻見他手起劍落,快如閃電,一名刺客被他戳了一個透心涼。
第二名刺客被後一步到的兩人截住,一人出劍,一人出牛耳尖刀,蒙面人剛接得一招,被先到的那人一劍從後背透出,刺客猛地回過頭來,說了個“你”字,便倒地身亡。
這不過是刹那間的事,兩個刺客一倒地,後面的四侍衛、孫銳鋒等等也正好趕到。
燕王和王妃宮女們隻來得及發出一聲驚叫,接着事情就已了結,真正是有驚無險。
但孫銳鋒立即下令搜查林子,四侍衛則護駕出林,喝令守林衛士圍在林外,以防漏網刺客。
燕王并不驚慌,到馬車上坐下後不讓起程,要等着看林子裡還有無刺客,不到頓飯功夫,數百人從林中出來,除了已死二人,再無刺客。
燕王問可知刺客身份,經孫銳鋒驗屍,是兩個陌生人,無法查知他們的身份。
燕王道:“真是怪事,生平頭一次遭人行刺,兩個陌生人居然知道我在這裡……” 燕山左右衛的頭兒們都恭立馬車前請罪。
燕王道:“事出意外,衆卿何罪之有?”一頓,又道:“方愛卿最先趕到救駕,使本王、王妃、世子、郡王免受傷害,特授方愛卿指揮同知職,入燕山左衛視事!後到的萬愛卿還有……這位勇士……” 燕王叫不出耿牛的名,季國盛連忙禀告。
燕王續道:“耿牛耿愛卿攔截刺客有功,給予嘉獎,賜金銀各五十兩!” 方天嶽連忙跪下謝恩。
萬古雷、耿牛也跟着跪下。
燕王叫他們免禮,這才起駕回宮。
待所有之人走得沒了蹤影的時候,林中又蹿出了一個蒙面人,他找到遺有兩名刺客血迹的地方,不禁跪下大哭起來,旋又抽出長劍,狠狠插在地上吼道:“張大哥、許三弟,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 從演武場回來的第三天早上,道衍法師請燕王右衛的人捎口信給萬古雷,請他到大慶壽寺一叙。
萬古雷當即騎馬前往。
在方丈室,除了道衍,還有一位中年寒士,經引薦,此人姓金名忠,精通易經,善占蔔,在北平府地面以占蔔為生,頗有名氣,人稱“神蔔”。
古雷心想,莫不是和宮師叔一樣,借算卦隐迹謀生、遊戲風塵,但觀其神态貌相,斯斯文文,又有些不像。
彼此寒喧後坐下,自有小沙彌看茶。
道衍笑道:“金施主被北平百姓稱為神蔔,倒并非浪得虛名之輩,來求卦者,十有九中。
老衲曾将金施主引薦給燕王殿下,殿下以生病為由請金施主占蔔,金施主從卦象中得知,燕王有天子之象,與老衲之見,不謀而合。
” 金忠笑道:“此天意也,并非在下妄言。
” 道衍道:“今日請賢侄來有事相商,先請賢侄說說前幾天刺客行刺燕王的事。
” 萬古雷道:“小侄和燕山左右衛的大人走在後,離殿下五六丈遠,殿下與王妃世子等未進林的刹那,突從樹下躍下兩個蒙面人來……” 道衍插話道:“聽說方天嶽施主先一步趕到救駕,師侄後一步到。
據老衲所知,師侄功力不亞于方施主,為何卻慢了一步,是不是師侄發現刺客時晚于方施主?” 萬古雷道:“當時許多人都在交談,惟小侄與耿兄弟等人在後沒有說話,目光一直朝前,突見樹上躍下持兵刃的蒙面人,當即不加思索躍了出,沒想到方天嶽在先一步,足見方公子反應極快,功力精深,強于小侄。
” 道衍和金忠對看了一眼,又道:“師侄發現刺客就立即躍出,其餘人如孫施主、季施主、張施主又落在施主之後,也隻是先到一步後到一步之差,他們莫非沒有及時發現蒙面人嗎?” 萬古雷想了想,道:“雖說他們都在說話,但關中四劍和其他人們目光都朝前面看,因之刺客出現時大家都應該看見了。
” 道衍點點頭道:“這麼說來,方施主與刺客幾乎同時到達,這樣說不知妥不妥?” 萬古雷道:“照當時情形所見,蒙面人剛到,方公子也就到了,這當中僅刹那之差。
” 道衍道:“依師侄所見,蒙面人武功如何?為何方施主一劍就結果了他?” 萬古雷道:“那刺客陡見方公子趕倒,也許是受了驚,似乎愣了一愣,方公子出劍如風,待他清醒自然就來不及了。
小侄與耿兄弟截住的第二個刺客,武功不弱,隻因同時受到小侄、耿兄弟的攻擊,他隻好全力防衛,方公子拿捏住時機,一劍從後背穿心……” 金忠問:“為何不留活口?” 萬古雷道:“想是救駕心切,不及細想。
” 道衍道:“城北演武基地一向隐密,再說殿下欲去看操練,周圍防衛極嚴,這兩個刺客竟然藏在林中,若對地形不熟,焉能做到。
因此,老衲推測,必是知情人所為。
” 萬古雷一驚:“師叔是說有内奸?” 道衍笑道:“隻是推測罷了,并無實據。
” 金忠道:“這事頗為蹊跷,刺客剛從樹上躍下,就被一劍穿胸斃命……在下請教萬公子,刺客離殿下有多遠?” 萬古雷想了想,道:“殿下等人剛欲進林,離林子也就兩三丈吧。
” 金忠道:“既如此,刺客為何不從樹上直撲殿下?” 萬古雷道:“刺客落在林前阻路……” 金忠道:“這不是怪事嗎?” 萬古雷一驚,他說的是呀,刺客盡可從樹上飛掠而出,朝殿下淩空劈出一劍,卻為何要先在林前阻路,再舉劍刺殺,這不太笨了嗎? 道衍道:“這事不說了吧,刺客已死,死無對證,說之無益。
老衲今請師侄來,是想請師侄充任教頭,訓練出一批勇士來,不知師侄願不願意?” 萬古雷道:“小侄願效勞,師叔請吩咐。
” 道衍道:“老衲夜觀天象,帝星已弱,不出三個月,隻怕有大事發生,為應急之用,老衲與金施主早已募得數百人之衆,隐藏于城外天豹莊。
這幾百人武功已有根底,以查俊、關良、饒信、褚江、柏偉為隊首。
經半年調教,對燕王殿下忠心不二,發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頓續道:“老衲預料皇上駕崩之後,燕王殿下岌岌可危,将有一段艱難日子,到時這批人就是保駕的死士……”又一頓,神情變得極為嚴肅,加強語氣續道:“因此老衲将這批死士交托給師侄,責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這批死士就是殿下帝業的依托,不能有半點差池。
因此燕王府能人雖多,老衲一直未選中領頭之人,如今師侄由遠道而來,豈非天意哉!” 萬古雷一驚,忙起立道:“小侄無德無能,隻怕擔不起如些重任,小侄可充教頭,這指揮之人,望師叔另選他人充任。
孫大人、方公子均是文武全才,不如……” 金忠正色道:“萬公子不必推辭,在下雖然與公子初次見面,但深信法師眼力不差,此重任唯公子為最佳人選。
未來時局一變,兇險萬分,公子統率的這批死士,便是燕王起事、順應天意的精銳之師,人數雖少,卻勇不可擋。
到時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所向披靡,打出個局面來。
隻要初戰告捷,保住北平府,燕王舊部便會來歸。
總而言之,燕王帝業的成敗,最初就看這一批勇士能否效命了。
以萬公子之德才,足堪當此大任,望勿推卻是幸!” 道衍接話道:“這批勇士老衲一直藏在城外,密而不宣,隻有燕王殿下知曉,賢侄到任後要嚴加守密,直到起用之時,以防消息洩漏,被朝廷查知。
不知賢侄可願擔此重任?” 萬古雷再無推辭之理,于是爽然道:“既然師叔和金前輩信得過晚輩,晚輩便接此重任。
晚輩于危難中蒙殿下收留,此恩此德,晚輩當結草銜環以報,惟願二位前輩多多指教!” 道衍見他答應,十分高興,道:“賢侄擔此重任,愚師叔也就放心了。
” 金忠笑道:“公子效命,乃應天時,此乃燕王之福、百姓之福也!” 萬古雷忙道:“晚輩惶恐,不敢當此贊譽,惟盡本分、效忠殿下而已!” 道衍道:“與師侄同來之人,也可帶入天豹莊,師侄以為當否?” 萬古雷道:“耿師弟武功高強,郭公子熟讀兵書,通曉陣法,羅賢弟忠誠老實,曹大哥為人剛直,他們都可與小侄共擔重任。
” 道衍喜道:“好極好極,有這許多忠勇之士協助賢侄,何愁不能造就一支精銳之師!”一頓又道:“老衲受燕王殿下之托,有委任天豹衛官職之權。
今以賢侄為天豹衛指揮使,郭公子、曹壯士為指揮同知,耿、羅二位為指揮佥事,原天豹隊五頭目均為百戶。
待今後天豹衛擴軍之後,再酌情論功擢升,賢侄以為如何?” 萬古雷起立行禮:“謹遵台命!” 道衍道:“今日天黑後各位來此,由老衲送各位入莊。
” 萬古雷道:“小侄已在燕山右衛挂職,若是張大人還有季前輩等人問起小侄行蹤,不知該如何回答?” 道衍道:“天豹莊極為秘密,燕山左右衛頭領均不得知曉,他們若問起,就說老衲将各位招至大慶壽寺,其他不知。
” 萬古雷見事已談完,使告辭回府。
一到家,便将西門儀等老少請到正房客室,把道衍說的話擇其要說了,衆人很驚詫。
西門儀道:“事已至此,賢侄隻管去,家中由老夫照料就是!” 羅斌之母舒玉瓊道:“賢侄、斌兒你們一走,要是徐王妃将我們召去又怎麼辦?” 萬古雷道:“嬸母和妹妹們自管去,照法師之言,天下不久大亂,正是燕王用人之際,我們蒙受燕王大恩,隻有以誠報效!” 鐘玉桃道:“這樣一來,彼此不是分開了嗎?萬大哥為何不把我們姐妹也帶去?” 萬古雷道:“那兒沒有女的,妹妹們去了不便。
再說這是一支保王駕的衛隊,燕王起事便以這天豹隊打先鋒,妹妹們不去為好。
” 舒玉瓊道:“賢侄,燕王真要謀反嗎?那我們不都成了叛賊?這聽起來就叫人顫栗!” 羅斌道:“娘,我們都走到這一步了,還管他什麼叛賊不叛賊!” 曹罡道:“反了好!免得俺們盡受氣,要是打回京師,俺就宰了錦衣衛那班兔崽子!” 萬古雷道:“世事難料,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我們走後,不能透露半點風聲,季前輩他們問起,就說道衍法師招去,詳情不知。
” 吃午飯時,又對黎成交代了一番。
天黑後,萬古雷等便去了大慶壽寺——
接下來四女四男依次進行,女的射彈丸,男的射箭,無不射中靶心,決無失誤。
接下來是十人齊射,男女衛隊輪次上場,所有人均中靶心,無一例外。
燕王看得興起,站了起來,左右連忙奉上一副弓箭。
燕王搭三隻箭,弓弦響處,一并射出,三箭齊中靶心。
他又射了兩次,仍然是三箭齊發,支支中的。
在場人衆,齊聲歡呼。
萬古雷也十分欽佩燕王的神技,沒想到養尊處優的殿下還有這樣一手好功夫。
燕王含笑回座,命世子和兩位郡王演射。
世子朱高熾,體态微胖,拈弓箭射出三支,雖然支支中的,但不在紅心正中。
二郡王朱高煦,英武健壯,一弓雙箭齊放,三次發六箭,箭箭中靶心。
三郡王朱高燧年不過十三四歲,但也箭箭中的。
三位相較,世子最差。
按皇室規定,藩王長子立為世子,其餘諸子封為郡王。
世子将來繼承藩王之位。
燕王贊揚二郡王射得好,對世子和三郡王都有責備之意,命他們争加習練。
接着燕王要萬古雷等人顯顯身手,新任左衛千戶鄒、吳便欣然出場,他二人拈弓搭箭、箭箭中靶心。
鄒強射出的九隻箭,在靶心成了個“+”字。
吳紹南射了六支,排成個小圓圈。
衆人齊聲喝彩,為二人叫好。
萬古雷、羅斌、耿牛沒有射過箭,郭劍平、曹罡便出場演射。
先是曹罡動手,他把五隻箭一箭箭射到靶心中間,擠成一團,五隻箭就像一隻箭,赢得一片彩聲。
郭劍平不讓侍衛換靶,他把五隻箭都射到靶心上五隻箭的箭尾上,結果像五支長箭釘在靶心上。
這一手十分不易,既要準,力道又要合适,否則射穿了箭尾。
這一手震驚全場,燕王帶頭喝彩,一時歡聲雷動,在場人衆無不欽佩。
燕王道:“軍中争戰,比不得江湖厮殺,各位空閑時要多加習練!” 萬古雷等人齊聲道:“遵旨!” 燕王搖手笑道:“随便說說,不要拘謹。
” 接下來,由孫銳鋒下令排演陣法,由男女侍衛隊操演。
趙芝蘭、沐香菊、季蘭也參子其中。
萬古雷不懂陣法,郭劍平便為他講解。
陣法操完,接下來是侍衛隊的人操演兵刃。
女的十個一隊,演練一路刀法。
男的十人一隊,演練一套槍法。
之後孫銳鋒宣布個人單練,并可比武。
話聲一落,又是一聲鑼響,場上出現了十男十女,他們捉對兒厮殺。
這些侍衛武功都有很好的根底,雙方鬥滿五十招停手。
此時燕王忽然道:“我聽季愛卿說,古雷愛卿武藝高強,可否一展身手?” 萬古雷連忙起立,道:“卑職微末之技,不敢獻醜!” 孫銳鋒道:“殿下之命,不可違迕,萬古雷速速出場獻藝!” 張大勇低聲道:“萬老弟快出場,你演一套劍法就是。
” 萬古雷無奈,大聲答道:“遵旨!” 他取出劍,對燕王道:“卑職演劍法……” 話未落音,坐在燕王殿下後面的四個貼身,有一個站了起來。
他道:“殿下,萬千戶獨自演練無趣,由卑職與他走幾個回合,以供殿下觀賞。
” 燕王大喜:“好哇,這樣更有趣些。
”一頓又道:“高手較技,一開眼界,二有收益,爾等侍衛男女,應看仔細了!” 侍衛男女大聲應答:“遵旨!” 萬古雷心中忐忑,這四衛士曾在曉月樓見過一面,因無人引薦,不知姓氏也不知來曆,這當衆較技,是勝是敗都不是好事。
不由他多想衛士已走到場中。
忽然,在燕王左側的孫銳鋒站了起來,道:“侍衛隊聽好了,熊大人是使劍的高手,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提起關中四劍,可說是無人不曉。
萬千戶使的也是劍,劍術上自有一番造詣。
你們平日無福親見熊大人的神技,今日可一飽眼福矣!” 這番說詞,揚熊抑萬,萬古雷豈能聽不出來?心中不禁有些愠意。
但他不說話,隻是把眼看着對方。
這位熊爺年近四旬,貌相威武,雙目炯炯有神,但神态中透着幾許傲慢。
“咣!”鑼聲響起,熊傑熊四爺轉向燕王行禮,萬古雷也學着他行了禮。
熊傑亮出劍:道:“動手吧!” 萬古雷一抱拳:“請熊爺賜招。
” 熊傑道:“好,小心了,看劍!” “劍”字落音,他就搶制先機,劍出如風,不僅劍式精妙,而且劍勁極強。
萬古雷擋了他五劍後才能反攻一劍,從這五劍中他掂出了對方的份量,這關中四劍果然名不虛傳,論功力論劍招都不弱于衡山三劍。
片刻間,熊傑又攻了十劍,萬古雷從從容容擋住了進攻。
他并不想勝了對方,也不願敗在對方手上,隻想打成平局,保住雙方顔面。
但熊傑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本想在五招内取勝,而十五招都被對方化解去之後,他覺得大大掃了面子。
以他的身份,他的名望,都應該在五招内取勝的,因為對手隻不過是一個無名小輩。
對這樣的無名小輩,本不值得動手較技的,可是季國盛之流竟把這小子吹上了天,說他如何勝了陰司四煞,如何如何了不得,居然稱他是什麼“江南神劍”,因而在燕山右衛騙得了千戶的職位。
今日當着燕王的面與這小子比武,就為的是戳穿騙局,掃他燕山三傑的臉面。
抱着這等心思,他十五招還未能取勝,不由勃發了怒火。
他立即提起七成功力,五劍内不是讓對方身上帶點傷,就是震飛了對方的兵刃,讓對方出點醜。
可是,他發現依然勝不了對方,對方照舊從從容容地防守,隻偶然回他一劍。
這一劍往往十分巧妙,迫得他閃避後退。
他因此更為惱怒,便放開了手腳,施出全付本領,非把對方擊敗不可! 萬古雷見對方一劍狠似一劍,就像兩個仇人在拼生死一般,再這麼讓下去,隻怕不是辦法。
于是他用上了天弓劍法中的“粘”字訣,借以檢驗自己對“粘”字訣悟通了多少。
哪知不過使用了三招,就截斷了對方的劍路,迫使對方改攻為守,這樣打下去,頂多五招就可擊敗對方。
他不由大喜過望,不再使用“粘”字訣,但開始了反擊,遏止了對方兇猛的攻勢。
突然間隻聽“當”的一聲鑼響,遂又聽孫銳鋒的喊聲:“殿下命令你二人停手!”這才知道鑼聲的涵義,連忙收式跳出圈外。
熊傑不服,拱手道:“殿下,勝負未分,何以止鬥?” 燕王笑道:“兩位劍術高超,令人大開眼界。
尤其是萬愛卿,居然能與熊愛卿戰成平手,實出本王意料之外。
好、好、好!王府從此又多了一名高手,本王十分高興。
”一頓,又道:“季愛卿薦賢有功,暫且記下,今後獎賞!” 季國盛連忙起立躬身行禮:“謝殿下!” 熊傑無奈,退回原位。
萬古雷也急忙下場,回到張大勇等人身邊。
張大勇小聲道:“賢弟未出全力嗎?” 萬古雷忙道:“小弟不是對手……” 張大勇沖着他一笑:“戰成平局最好。
” 萬古雷不知他這話何意,沒有出聲。
接下來男女侍衛有人進場對練,以鑼聲為号,鑼響開始,鑼響停止。
頓飯功夫後,孫銳鋒大聲宣布:“演武到此結束,望各位加緊練功,不得有誤,休要辜負了殿下,各位當知,用武之時,為期不遠!” 在場所有人衆大呼道:“效忠燕王,矢志不渝!” 聲音宏大雄壯,豪邁堅定,使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萬古雷等人激動不已。
此時有人喝道:“起駕回宮!” 男女侍衛迅速集隊,走出牌坊。
燕王和王妃、世子、郡王在妃嫔簇湧下步行出門,四衛士及燕山左右衛的頭兒則相隔數丈在後。
就在侍衛隊進了林子,燕王等人欲進林子之時,突然從一株樹上躍下兩個黑衣蒙面人來,兩人手上捏着明晃晃的長劍,直撲燕王。
這事發生得太突然,沒有人會想到林中藏有刺客,待走在後面的人發現時,已不及救援,驚得一個個叫喊出聲。
與此同時,卻有一人躍了出去,口中大喊:“逆賊找死!”在他之後又躍起了兩人。
前面的一人正好擋在兩名刺客之前,隻見他手起劍落,快如閃電,一名刺客被他戳了一個透心涼。
第二名刺客被後一步到的兩人截住,一人出劍,一人出牛耳尖刀,蒙面人剛接得一招,被先到的那人一劍從後背透出,刺客猛地回過頭來,說了個“你”字,便倒地身亡。
這不過是刹那間的事,兩個刺客一倒地,後面的四侍衛、孫銳鋒等等也正好趕到。
燕王和王妃宮女們隻來得及發出一聲驚叫,接着事情就已了結,真正是有驚無險。
但孫銳鋒立即下令搜查林子,四侍衛則護駕出林,喝令守林衛士圍在林外,以防漏網刺客。
燕王并不驚慌,到馬車上坐下後不讓起程,要等着看林子裡還有無刺客,不到頓飯功夫,數百人從林中出來,除了已死二人,再無刺客。
燕王問可知刺客身份,經孫銳鋒驗屍,是兩個陌生人,無法查知他們的身份。
燕王道:“真是怪事,生平頭一次遭人行刺,兩個陌生人居然知道我在這裡……” 燕山左右衛的頭兒們都恭立馬車前請罪。
燕王道:“事出意外,衆卿何罪之有?”一頓,又道:“方愛卿最先趕到救駕,使本王、王妃、世子、郡王免受傷害,特授方愛卿指揮同知職,入燕山左衛視事!後到的萬愛卿還有……這位勇士……” 燕王叫不出耿牛的名,季國盛連忙禀告。
燕王續道:“耿牛耿愛卿攔截刺客有功,給予嘉獎,賜金銀各五十兩!” 方天嶽連忙跪下謝恩。
萬古雷、耿牛也跟着跪下。
燕王叫他們免禮,這才起駕回宮。
待所有之人走得沒了蹤影的時候,林中又蹿出了一個蒙面人,他找到遺有兩名刺客血迹的地方,不禁跪下大哭起來,旋又抽出長劍,狠狠插在地上吼道:“張大哥、許三弟,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 從演武場回來的第三天早上,道衍法師請燕王右衛的人捎口信給萬古雷,請他到大慶壽寺一叙。
萬古雷當即騎馬前往。
在方丈室,除了道衍,還有一位中年寒士,經引薦,此人姓金名忠,精通易經,善占蔔,在北平府地面以占蔔為生,頗有名氣,人稱“神蔔”。
古雷心想,莫不是和宮師叔一樣,借算卦隐迹謀生、遊戲風塵,但觀其神态貌相,斯斯文文,又有些不像。
彼此寒喧後坐下,自有小沙彌看茶。
道衍笑道:“金施主被北平百姓稱為神蔔,倒并非浪得虛名之輩,來求卦者,十有九中。
老衲曾将金施主引薦給燕王殿下,殿下以生病為由請金施主占蔔,金施主從卦象中得知,燕王有天子之象,與老衲之見,不謀而合。
” 金忠笑道:“此天意也,并非在下妄言。
” 道衍道:“今日請賢侄來有事相商,先請賢侄說說前幾天刺客行刺燕王的事。
” 萬古雷道:“小侄和燕山左右衛的大人走在後,離殿下五六丈遠,殿下與王妃世子等未進林的刹那,突從樹下躍下兩個蒙面人來……” 道衍插話道:“聽說方天嶽施主先一步趕到救駕,師侄後一步到。
據老衲所知,師侄功力不亞于方施主,為何卻慢了一步,是不是師侄發現刺客時晚于方施主?” 萬古雷道:“當時許多人都在交談,惟小侄與耿兄弟等人在後沒有說話,目光一直朝前,突見樹上躍下持兵刃的蒙面人,當即不加思索躍了出,沒想到方天嶽在先一步,足見方公子反應極快,功力精深,強于小侄。
” 道衍和金忠對看了一眼,又道:“師侄發現刺客就立即躍出,其餘人如孫施主、季施主、張施主又落在施主之後,也隻是先到一步後到一步之差,他們莫非沒有及時發現蒙面人嗎?” 萬古雷想了想,道:“雖說他們都在說話,但關中四劍和其他人們目光都朝前面看,因之刺客出現時大家都應該看見了。
” 道衍點點頭道:“這麼說來,方施主與刺客幾乎同時到達,這樣說不知妥不妥?” 萬古雷道:“照當時情形所見,蒙面人剛到,方公子也就到了,這當中僅刹那之差。
” 道衍道:“依師侄所見,蒙面人武功如何?為何方施主一劍就結果了他?” 萬古雷道:“那刺客陡見方公子趕倒,也許是受了驚,似乎愣了一愣,方公子出劍如風,待他清醒自然就來不及了。
小侄與耿兄弟截住的第二個刺客,武功不弱,隻因同時受到小侄、耿兄弟的攻擊,他隻好全力防衛,方公子拿捏住時機,一劍從後背穿心……” 金忠問:“為何不留活口?” 萬古雷道:“想是救駕心切,不及細想。
” 道衍道:“城北演武基地一向隐密,再說殿下欲去看操練,周圍防衛極嚴,這兩個刺客竟然藏在林中,若對地形不熟,焉能做到。
因此,老衲推測,必是知情人所為。
” 萬古雷一驚:“師叔是說有内奸?” 道衍笑道:“隻是推測罷了,并無實據。
” 金忠道:“這事頗為蹊跷,刺客剛從樹上躍下,就被一劍穿胸斃命……在下請教萬公子,刺客離殿下有多遠?” 萬古雷想了想,道:“殿下等人剛欲進林,離林子也就兩三丈吧。
” 金忠道:“既如此,刺客為何不從樹上直撲殿下?” 萬古雷道:“刺客落在林前阻路……” 金忠道:“這不是怪事嗎?” 萬古雷一驚,他說的是呀,刺客盡可從樹上飛掠而出,朝殿下淩空劈出一劍,卻為何要先在林前阻路,再舉劍刺殺,這不太笨了嗎? 道衍道:“這事不說了吧,刺客已死,死無對證,說之無益。
老衲今請師侄來,是想請師侄充任教頭,訓練出一批勇士來,不知師侄願不願意?” 萬古雷道:“小侄願效勞,師叔請吩咐。
” 道衍道:“老衲夜觀天象,帝星已弱,不出三個月,隻怕有大事發生,為應急之用,老衲與金施主早已募得數百人之衆,隐藏于城外天豹莊。
這幾百人武功已有根底,以查俊、關良、饒信、褚江、柏偉為隊首。
經半年調教,對燕王殿下忠心不二,發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頓續道:“老衲預料皇上駕崩之後,燕王殿下岌岌可危,将有一段艱難日子,到時這批人就是保駕的死士……”又一頓,神情變得極為嚴肅,加強語氣續道:“因此老衲将這批死士交托給師侄,責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這批死士就是殿下帝業的依托,不能有半點差池。
因此燕王府能人雖多,老衲一直未選中領頭之人,如今師侄由遠道而來,豈非天意哉!” 萬古雷一驚,忙起立道:“小侄無德無能,隻怕擔不起如些重任,小侄可充教頭,這指揮之人,望師叔另選他人充任。
孫大人、方公子均是文武全才,不如……” 金忠正色道:“萬公子不必推辭,在下雖然與公子初次見面,但深信法師眼力不差,此重任唯公子為最佳人選。
未來時局一變,兇險萬分,公子統率的這批死士,便是燕王起事、順應天意的精銳之師,人數雖少,卻勇不可擋。
到時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所向披靡,打出個局面來。
隻要初戰告捷,保住北平府,燕王舊部便會來歸。
總而言之,燕王帝業的成敗,最初就看這一批勇士能否效命了。
以萬公子之德才,足堪當此大任,望勿推卻是幸!” 道衍接話道:“這批勇士老衲一直藏在城外,密而不宣,隻有燕王殿下知曉,賢侄到任後要嚴加守密,直到起用之時,以防消息洩漏,被朝廷查知。
不知賢侄可願擔此重任?” 萬古雷再無推辭之理,于是爽然道:“既然師叔和金前輩信得過晚輩,晚輩便接此重任。
晚輩于危難中蒙殿下收留,此恩此德,晚輩當結草銜環以報,惟願二位前輩多多指教!” 道衍見他答應,十分高興,道:“賢侄擔此重任,愚師叔也就放心了。
” 金忠笑道:“公子效命,乃應天時,此乃燕王之福、百姓之福也!” 萬古雷忙道:“晚輩惶恐,不敢當此贊譽,惟盡本分、效忠殿下而已!” 道衍道:“與師侄同來之人,也可帶入天豹莊,師侄以為當否?” 萬古雷道:“耿師弟武功高強,郭公子熟讀兵書,通曉陣法,羅賢弟忠誠老實,曹大哥為人剛直,他們都可與小侄共擔重任。
” 道衍喜道:“好極好極,有這許多忠勇之士協助賢侄,何愁不能造就一支精銳之師!”一頓又道:“老衲受燕王殿下之托,有委任天豹衛官職之權。
今以賢侄為天豹衛指揮使,郭公子、曹壯士為指揮同知,耿、羅二位為指揮佥事,原天豹隊五頭目均為百戶。
待今後天豹衛擴軍之後,再酌情論功擢升,賢侄以為如何?” 萬古雷起立行禮:“謹遵台命!” 道衍道:“今日天黑後各位來此,由老衲送各位入莊。
” 萬古雷道:“小侄已在燕山右衛挂職,若是張大人還有季前輩等人問起小侄行蹤,不知該如何回答?” 道衍道:“天豹莊極為秘密,燕山左右衛頭領均不得知曉,他們若問起,就說老衲将各位招至大慶壽寺,其他不知。
” 萬古雷見事已談完,使告辭回府。
一到家,便将西門儀等老少請到正房客室,把道衍說的話擇其要說了,衆人很驚詫。
西門儀道:“事已至此,賢侄隻管去,家中由老夫照料就是!” 羅斌之母舒玉瓊道:“賢侄、斌兒你們一走,要是徐王妃将我們召去又怎麼辦?” 萬古雷道:“嬸母和妹妹們自管去,照法師之言,天下不久大亂,正是燕王用人之際,我們蒙受燕王大恩,隻有以誠報效!” 鐘玉桃道:“這樣一來,彼此不是分開了嗎?萬大哥為何不把我們姐妹也帶去?” 萬古雷道:“那兒沒有女的,妹妹們去了不便。
再說這是一支保王駕的衛隊,燕王起事便以這天豹隊打先鋒,妹妹們不去為好。
” 舒玉瓊道:“賢侄,燕王真要謀反嗎?那我們不都成了叛賊?這聽起來就叫人顫栗!” 羅斌道:“娘,我們都走到這一步了,還管他什麼叛賊不叛賊!” 曹罡道:“反了好!免得俺們盡受氣,要是打回京師,俺就宰了錦衣衛那班兔崽子!” 萬古雷道:“世事難料,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我們走後,不能透露半點風聲,季前輩他們問起,就說道衍法師招去,詳情不知。
” 吃午飯時,又對黎成交代了一番。
天黑後,萬古雷等便去了大慶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