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内廷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學,怎麼不學?”
嬌嬌嗔道:“還不叩謝師傅!”
宮知非道:“慢,我可不收女弟子。
” 公冶嬌不理他,命翠喜:“叩頭拜師!” 宮知非道:“不成不成,我老爺子……” 翠喜見小姐使眼色,便徑自跪下叩頭:“師傅在上受徒兒翠喜一拜!” 正好馬禾進來,詫道:“咦,收徒哩!” 宮知非叫道:“誰說的,我老爺子從不收徒,耿牛隻是記名弟子,這丫頭什麼也不是!” 公冶嬌道:“說正事,說完了你教功夫。
” 不等宮知非說話,她講述了結識申勇志、張權的情形以及自己的用心。
宮知非道:“飛虎堡是江湖四大武林世家之一,論聲望不亞于方家,一套流光劍法确有獨到之處。
隻是申老兒一向栽花不栽刺,輕易不與人結仇,故人緣較好。
但這事叫申老兒騎虎難下,不管則丢面子,管嘛又要與追魂居士左信元這班黑道煞星結仇。
他讓兒子出來暗訪,要是知道玄木老道身後有錦衣衛,他申老兒決不會再糾纏,立馬就把兒子叫回去。
” 馬禾道:“追魂居士左信元是黑道上最難惹的幾個魔頭之一,如果那個老儒生就是他的話,飛虎堡隻怕不得安甯,由不得申老兒。
” 宮知非道:“不錯,老魔還會找上門來。
” 馬禾又道:“至于雙龍镖局,在京師衆多镖局中,名頭不弱。
兩個镖主陳衛、張權聲譽不壞,說他們為人正道,講義氣講信譽。
但咱們不知人家的根底,交往時要留個心眼。
” 嬌嬌道:“錦衣衛的頭目害了萬大哥,萬伯父又死在他們手裡,這仇能不報嗎?” 宮知非道:“自從知曉史孟春就是皇甫楠後,我老兒一直在想,這皇甫楠與魔鷹皇甫佑安是不是一家人,這一點總叫我放心不下。
” 馬禾道:“許多年都未聽到老魔的消息,也不知死了沒有,這皇甫楠或與他沒有關系,不過也姓皇甫而已。
但如果真是皇甫佑安的後人,那就不好對付了。
” 嬌嬌道:“怎麼,這皇甫佑安的武功天下等一?” 宮知非道:“天下第一不能說,第二第三或許是,這老魔的武功當真不容輕視。
這事不能馬虎,得查他個水落石出。
” 馬禾道:“皇甫楠能把黑道上的一些兇頑招來為其所用,多半是靠他老子的面子,所以皇甫楠八成就是皇甫佑安的兒子。
” 宮知非道:“這個說法有道理,但有待于證實。
所以嬌嬌你聽好了,莽撞不得。
” 嬌嬌道:“我會小心從事。
” 宮知非道:“魔鷹皇甫佑安輕功極好,毒蠍爪能破人罡氣,指上又帶毒。
他的兵刃叫毒龍劍,呈暗綠色,有劇毒,見血封喉。
仗着這三大絕技,老魔橫行江湖三十年,從未有過敗迹。
後來他忽然沒了音訊,至少有十五六年沒在江湖露面,也不知他隐藏到什麼地方去了,正道武林各大派也都松了口氣。
可是他兒子如果是皇甫楠,又怎會進了衛所呢,這真叫人不解。
” 馬禾道:“此事實是蹊跷,隻有慢慢查核。
嬌嬌你可利用陳衛打聽消息,但要謹慎,不可把自己的底兒洩出去,也别扯上咱們。
” 嬌嬌道:“知道了,我可不笨。
” 宮知非道:“好,小翠,老爺子傳刀法。
” 小翠聽他念口訣,十來遍記熟。
又到天井學招式,宮知非每式隻教一遍,懶得重複。
公冶嬌在旁跟着學,經宮知非講解,已領悟了真谛。
這套刀法耿牛曾教過曹罡一家,公冶嬌早巳看到眼熟。
三環刀法變化極巧,刀勢柔中帶剛,剛柔相濟,十分厲害。
一個上午過去,小翠勉強學會,她高興得不得了,對公冶嬌叫道:“這回好啦,我翠喜學了刀法,可以行俠仗義了,小姐你替我買把腰刀吧,刀鞘要好看的,帶在身上,威風得緊!” 公冶嬌瞅她一眼道:“得意什麼?真要遇上對手,你定是第一個逃之夭夭!” 翠喜道:“師傅,這刀法管用嗎?” 宮知非惱道:“不準叫師傅,隻準叫師伯,此其一。
我老人家的刀法是上乘刀法,威力無俦,此其二,可你卻來問管不管用,氣死人!” 翠喜瞟了嬌嬌一眼:“聽見了嗎,小姐?” 嬌嬌道:“刀法雖好,還得看這人争不争氣,走走走,回家,這刀嘛改日再買。
” 翠喜歎口氣:“好掃興,沒刀回家怎麼練功?下午陪小姐去雙龍镖局怎麼當保镖?” 嬌嬌道:“你當我的保镖?你說反了吧!” 兩人出門,嬌嬌就帶翠喜在承恩寺廣場的鐵器鋪裡買了一把上好的腰刀,喜得小翠心花怒放,拿在手裡,昂首挺胸,龍行虎步,好不得意。
公冶嬌罵她死相,她充耳不聞。
回到家吃了飯,翠喜如醉如癡琢磨刀法,那鳳喜從夫人院裡跑了來,看得又妒又羨,求公冶嬌把刀法傳她,也給她買一把刀。
公冶嬌也想過,府中家人隻有這兩個丫頭會武,把鳳喜教出來,今後在内宅可以做護衛。
于是便傳她三環刀法,翠喜又跟着練,有了更深的領悟。
午時正,嬌嬌帶小翠到了雙龍镖局。
張權、申勇志和一個不認識的英俊漢子早在門口恭候,兩人一到便迎了上來,請進室内看茶。
張權引薦了這英俊漢子,他就是陳衛。
公冶嬌雖着男裝,但俺不住她的嬌美,那翠喜雖不如她,但也頗具姿色,直看得三個男人心直跳,六隻眼睛不停往他們二人臉上瞧。
陳衛怕二女受窘,連忙找話說。
他道:“小姐光臨敝镖局,真乃蓬荜生輝,在下得睹小姐芳顔,實是三生有幸!” 公冶嬌道:“陳镖主,客套話不必說了,我隻想知道申少堡主和兩位镖主有何打算。
” 陳衛道:“是是,這就奉告小姐。
在下前日才得知翡翠南瓜的事,但作案人是陰手無常麻威、追命鬼玄木,還有個老儒生極可能就是追魂居士左信元,這三人都是黑道人的兇煞,找他們報仇不是易事,須從長計議。
” 公冶嬌一皺眉:“把話說得明白些!” 陳衛道:“好,在下直言了吧,這得看飛虎堡怎麼決定,是不了了之還是一拼到底!” 公冶嬌去看申勇志:“你說呢?” 申勇志道:“在下來京師,一為探訪鐘蝶和阮叔,二為查找兇手下落,若無複仇之心,也就不會出門,但茲事體大,須由家父做主。
” 陳衛道:“玄木老道确實來了京師,但他并非孤身一人,所以找老道報仇,不得不面對一些最可怕的黑道高手,這就得量力而行。
” 公冶嬌道:“玄木老道總不會天天和人在一起吧,如果我們知道他落腳的地方,就可以找機會暗中下手,又何必驚動其他人?” 陳衛道:“不瞞小姐,這玄木老道自身武功極高,加之又有錦衣衛掌印皇甫楠的庇護,要想對他下手,隻怕是不可能的事。
” 嬌嬌不服道:“照這麼說,無奈其何了?” 陳衛道:“據在下所知,玄木道人等黑道巨擘住在一所莊園裡,平日不會出來,掌印有事差遣,才會露面。
最近這夥人已離開京師,聽說去追捕江南神劍萬大俠去了。
” 嬌嬌一驚:“上哪兒追捕?” 陳衛道:“分好幾路出外查訪。
” 嬌嬌忿然道:“好歹毒,要斬盡殺絕呢!” 陳衛道:“小姐與萬大俠熟悉,錦衣衛裡的頭目都知道,但他們卻奈何不得小姐,然而小姐也得小心,隻要他們有了憑證就會對小姐下手,小姐萬萬不可大意!” “哼,諒他們也不敢,我遲早要找他們算賬。
”公冶嬌恨聲道。
一頓,又道:“陳镖主,你知曉的事不少,你是如何探聽來的?” “不瞞小姐,敝表叔是錦衣衛指揮佥事汪承亮,在下的消息便是從他那兒聽來的。
” “那麼,你知道張文彥公子的事嗎?” “知道的不多,隻知張公子在大牢裡先是不肯招供,後來皇甫楠說,郭劍平已落網招了供,隻要他說真話便放了他,張公子信以為真,寫出供詞後又被送回了大牢。
張公子便大喊大叫,咒罵皇甫楠欺騙他,他死了也要變厲鬼找皇甫楠報仇。
後來他又大哭起來,哭着哭着又忽然狂笑,以後便神智不清,兩天後死在牢裡。
在下知道的就是這些,詳細情形無法問到。
” 嬌嬌流出了眼淚:“好可憐啊……” 翠喜和張文彥也很熟,忍不住哭出聲來。
申勇志等則歎氣,又勸她倆節哀。
嬌嬌忍住悲傷,抹去淚水,道:“多謝陳镖主告知實情,能打聽出張公子葬在何處嗎?” 陳衛道:“我已打聽過,被獄卒胡亂在城外亂葬崗子埋了,無法再找到。
” 嬌嬌歎了口氣,不再作聲。
陳衛道:“官場風雲變幻無常,張公子受牽連而死,實在冤枉。
但事已至此,卻是奈何,望小姐保重貴體是幸!” 嬌嬌道:“多謝陳镖主,難得陳镖主仗義,不像那些勢利小人……” 陳衛道:“不敢不敢,在下素來重義,表叔曾要在下進錦衣衛當差,在下婉言拒絕。
錦衣衛盡幹傷天害理之事,在下豈能為虎作伥,同流合污?在下向小姐表白,是請小姐相信在下,有事隻管吩咐下來,在下當效犬馬之勞!” 公冶嬌受其感動,道:“多謝多謝,以後有事,當請陳镖主相助。
” 陳衛道:“不勝榮幸!” 張權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公冶嬌道:“知曉皇甫楠的底細嗎?” 陳衛道:“隻知他受左軍都督李大人寵幸,李大人論輩分,該是皇太孫的表兄。
” 公冶嬌道:“這個知道了,我問的是他的出身、門派和他的家底,陳镖主不妨留意一下,看他是否與老魔頭皇甫佑安有淵源。
” 陳衛道:“這是舍親也想知道的事,他們也在盤察他的家底,有消息定禀告小姐。
” 公冶嬌道:“好極,今後我上門聯絡。
” 陳衛道:“在下等不時走镖,但總會留下一人與小姐聯絡,隻是有緊要消息時……” 公冶嬌道:“上我家不方便,還是我來镖局吧,我若有事,會叫小翠來。
”說着站起身道:“今日暫别,過兩三天再會面。
” 陳衛、申勇志挽留不住,隻好送出門來。
※※※※※※ 公冶勳受命為忠信衛指揮使。
這是皇太孫在皇上駕前力争的結果。
忠信衛同知方宏、佥事葛鎮海留任,還空缺一人指揮同知、三個指揮佥事的職位,皇太孫說,這些空缺職位由公冶勳挑選人才擔任。
此外,還可以授若幹個佥事千戶、副千戶、百戶的虛職,不必管理士卒、料理俗務,以協助公冶勳處置皇太孫派遣的秘密差務。
這樣做,旨在使公冶勳牢牢掌握兵權,他忠信衛真正變成皇太孫的親軍,既是忠誠之師,又是精銳之師。
公冶勳要保護皇太孫的安全,确保皇太孫平安坐上龍椅,這責任之重大,使他食寝不安。
首先他得招納一批高手,确保東宮安全。
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萬古雷,若有他在皇太孫身側,那和自己在一樣,他盡可以放心。
可惜他回京遲了一步,不及向皇太孫薦舉,失去了一個頂尖人才。
像萬古雷這樣武林俊秀,不知還能上哪兒找。
他隻有退而求其次,可一時也無适當人選,不禁發了愁。
其次除了保衛東宮,他還得嚴密注意皇宮動向,對宮衛頭目和太監也要加以監視,以防他們勾結藩王,一旦皇上駕崩,滋生出事端。
最後他要熟悉部下官佐,對他們的人品、武功都必須做到心中有底,以确保他們對皇太孫殿下的忠誠。
這三項職責,使他忙碌萬分。
誠然,東宮守衛又增加了仁義衛,指揮使何骐對皇太孫十分忠誠,但并不意味着他的責任可以減輕。
他隻有全力以赴,克盡職守,勞心勞力,才不辜負皇太孫對他的責任。
這天,他獨自到禦花園西北角去探訪吳乾仁。
時值正午剛過,吳乾仁小憩起身,正從平房裡出來,兩人迎面遇上。
“吳公公,下官特來造訪!”公冶勳一揖。
吳公公回禮道:“大人請!” 在客室坐下,小太監周典忙着奉茶。
公冶勳道:“下官近來忙碌,不曾探望公公,尚請原宥。
那日蒙公公解圍,盛經子才不刁難下官,多謝吳公公仗義執言!” 吳乾仁道:“掌印不必客氣,這些須小事,何足挂齒,怎值得屈駕光臨茅舍。
” 公冶勳道:“下官初到皇宮,不知規矩,還請吳公公多指點,不知吳公公可肯折節下交? 下官心出至誠,并非虛言套語,望相察!” 吳乾仁道:“我不過是五品太監,怎值得掌印大人這般擡愛,下官受之有愧!” “吳公公,下官蒙皇太孫殿下恩寵,一步登天,入宮掌忠信衛,下官無德無能,不堪當此重任,是以誠惶誠恐,不敢稍懈。
惟初來乍到,人事生疏,又得罪了盛公公和張公公……” 吳乾仁接嘴道:“盛經子一向霸道,大人兩次挫辱了他,自不會善罷甘休!” 公冶勳歎口氣道:“這事頗讓晚輩為難,若在宮外,奉陪就是,在宮内不知要如何處置,總不能見面就大打出手吧,望前輩指教!” 他有意撇開了官場稱呼,以使彼此親近。
吳乾仁道:“盛經子害人都是暗中下手,宮中死個把太監,侍衛或是宮女,向無人過問,因此大家都十分怕他。
你武功高強,足能自保,隻須防他暗算。
盛經子武功極高,千萬要小心,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與他交手。
” 公冶勳道:“就怕他糾纏不休,避不開。
” 吳乾仁道:“盛經子心毒手狠,一向在宮中稱王稱霸,皇上不知究裡,起居生活都依托于他,使他更是目中無人。
你幸得皇太孫寵信,他動不了你的烏紗,卻可以暗中要你的命,因此你要處處小心,嚴加防範。
盛經子練成了一種指功,十分厲害,五指如鐵爪,稱做五龍指。
幸而他秘技自珍,不傳他人,否則多造就出幾個徒弟來,更是禍害。
”一頓又道:“盛經子充任皇上内侍,得到皇上寵幸,本該知足,但他醉心權勢,在宮中内侍、護衛中稱王稱霸不說,他還勾結朝官,結成死黨,錦衣衛指揮同知房天兆便是他的心腹。
幸而皇上對他并不言聽計從,任用大臣多征詢朝臣之見,否則他更是無法無天了。
”又一頓,續道:“早年他與晉王交好,太子病故後,依長幼序也可立晉王為太子,但晉王殘暴無能,皇上厭惡,改立了皇太孫,盛經子仍自不平,否則他怎敢在皇太孫駕前這般放肆?因之你受皇太孫恩寵,他自是又忌又恨,不找你麻煩才是怪事。
” 公冶勳道:“原來如此,多謝前輩指教!” 吳乾仁歎口氣道:“除了盛經子,其他人也都爾虞我詐,在皇上駕前争寵。
我雖入宮較早,但不追逐權勢,做個禦花園總管心願已足,你在宮中的日子長了,就會看得明白。
上直親軍二十六衛領兵官,雖與盛經子少有往來,但彼此間也少不了勾心鬥角,你從來入仕做官,皇太孫這般寵信你,其他人能不眼熱?故奉勸你待人不可太爽直,小心禍從口出!” 公冶勳道:“入宮本非晚輩所願,但皇太孫殿下寵恩有加,就由不得晚輩了。
” 吳乾仁道:“既來之,則安之,有事隻管吩咐,我已得罪了盛經子,他遲早要算計我。
” 公冶勳道:“前輩為晚輩仗義執言……” 吳乾仁接話道:“錯了,盛經子恨我已非一日,隻是奈何不了我,是以遲遲不下手。
” 公冶勳詫道:“這又是為何來?” 吳乾仁道:“這些年來,充任内侍的太監,彼此明争暗鬥,争奪大權。
我早早就退出角逐,甘願充當禦花園管事,對宮中事不聞不問。
盛經子用盡惡毒手段,害死了好幾個武功極高的太監,有些事落進我的眼裡,雖無憑據,對他總是威脅。
此外他一向将我列為他的對頭,欲除之而後快,是以他終不會放過我。
” 公冶勳道:“晚輩願與前輩同仇敵忾,共同對付盛經子,望前輩也要小心,多多保重。
” 吳乾仁點頭道:“公子宅心仁厚,皇太孫殿下選對了人,我願為公子效勞!” 公冶勳道:“不敢不敢,公公千萬别這般說,就請公公為殿下的安全也操一份心。
” 吳乾仁道:“皇太孫仁慈,今後當是一位明君,但諸藩王在外擁兵自重,未來之事尚不可知。
但不管如何,我願為殿下盡一份心力。
” 公冶勳取得了吳公公的許諾,十分高興,道:“有公公操勞,晚輩心安。
” 吳乾仁道:“那日公子與張洛對掌,有否受到内傷?” 公冶勳道:“傷得不重,已坐息複原。
” 吳乾仁道:“張洛、許貢、韓通、姜仁是皇上的親随太監,武功高于康鶴、張泰,公子那一掌把張洛傷得不輕,結下了仇怨。
” 公冶勳歎道:“晚輩迫不得已自保,并未存心傷他,這仇結得太冤。
” 吳乾仁笑道:“不妨,皇上身邊這四大高手隻有張洛、許貢與盛經子一鼻孔出氣,韓通、姜仁并未屈從于他,與我倒還友善。
據姜仁說,張洛恨死了公子,那許貢也咬牙切齒要找公子複仇。
但張洛不是公子對手,許貢又怎能為他挽回面子?韓通、姜仁對公子十分佩服,欲在空閑時與公子相識。
有他二人做内線,盛經子有什麼詭計,瞞不過他二人。
” 公冶勳道:“如此甚好,又多了幫手。
” 吳乾仁道:“公子擊敗張洛,在侍衛太監中引起震動,威望已經樹立,這是好事,否則大家以為公子全靠皇太孫恩寵執掌忠信衛。
” 正說着,周典在門外道:“公公,韓公公、姜公公來了……” 随着話聲進來了兩個中年太監,公冶勳便站了起來。
經引薦,來人正是韓通、姜仁。
吳乾仁笑道:“巧極巧極,正說你們哩。
” 韓通道:“不該我二人當班,便到公公處探望,想不到遇上了公冶大人,幸會幸會!” 公冶勳客套了一番,道:“下官受命東宮,望二位公公多加指教,以盡本分。
” 姜仁道:“不敢,大人有何差遣,隻管吩咐。
我二人一向看不慣盛公公一夥的霸道行為,早該有人出頭與他們鬥一鬥。
如今公子進宮,無異是樹起了一面大旗,必有許多人雲集麾下,與盛經子那班人針鋒相對,一吐胸中怨氣。
須知受欺壓的人太多,明裡暗裡都會助公子一臂之力,公子盡管放心就是!” 韓通道:“盛經子心狠手辣,手下黨羽不少,與錦衣衛也有勾結,公子得小心提防。
” 韓、姜二人面皮白淨,五官端正,官授五品,為人爽直。
公治勳印象甚好。
姜仁道:“張洛敗在公子手下,盛經子也頗為震驚。
那日他見公子與張洛對掌帶傷,便欲乘人之危下毒手,廢去公子武功。
不料吳公公識破其奸計,加以阻止,他未能得逞,回去後咬牙切齒,說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吳乾仁道:“怎麼,他要親自出手?” 韓通道:“不會,他有幾個極厲害的殺手,他說要授命他們,将公冶公子除去!” 吳乾仁道:“放眼他手下那班人,人數雖不少,但武功超不過張洛、康鶴、張泰等人,難道找幾個不怕死的出來,就能如願以償!” 姜仁道:“并非如此,他說的幾個殺手并非宮裡的人,他們隐藏在京師鬧市中。
” 吳乾仁道:“原來如此。
他和錦衣衛房天兆那班人狼狽為奸,由房天兆派幾個高手由他調遣,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
” 韓通搖頭道:“錯了,我與姜兄原也以為如此,其實大不然。
這班殺手是盛經子親自調教出來的。
他們不但會五龍指,還會一些極歹毒的暗器功夫,這些殺手聯手對敵,這世上無人可以抵擋,可謂天下無敵!” 吳乾仁詫道:“你說老家夥親自在宮外授徒?這恐怕是子虛烏有的事吧。
”一頓,又道: “至于說什麼天下無敵,那更是荒唐!” 姜仁道:“我二人乍聽也不相信,但仔細琢磨,也并非不可能。
盛經子為人陰狠,心眼又多,他要在宮外教幾個徒弟不難做到。
” 吳乾仁想了想,道:“他在外教幾個徒弟又為了什麼?難道宮中的徒子徒孫還不夠多嗎? 他的絕技五龍指舍不得傳人,卻在宮外授徒時這般慷慨,這其中是什麼原因?”一頓,問道: “可知他在外有幾個傳人,這些傳人居住何地,都有哪些個人,姓什麼叫什麼……” 韓通道:“這些都不知道。
” 姜仁道:“這事是盛經子的兩個随身小太監從他口中聽來的。
直到今日才有機會告訴我們,多的他們也不知道。
” 韓通道:“有時夜間他不在宮中,過去以為他巡視周圍,現在回想起來确實可疑。
” 姜仁道:“這十年來經常如此,我常常在值更時見到他從外間回來,而且多半是五更時分。
從他的身份,誰能盤诘他到何處去了。
” 韓通道:“那日張洛受傷,他盛怒而歸,在兩個太監跟前破口大罵,洩露出這點機密。
事後嚴厲囑咐不準外傳,否則要他們的命。
” 姜仁道:“兩個小太監長年受其虐待,對他又恨又怕,惟我二人對他們關懷,因此有什麼話都對我們說,不會有假。
” 吳乾仁道:“這事當真令人吃驚,盛經子這樣做到底有何企圖,實在令人費解。
” 姜仁道:“對了,盛經子那天還說,他在皇上的書房裡找到兩本武功秘籍,隻要照書練出功夫,天下無敵。
這兩種功夫十分歹毒厲害,江湖上從未有人見識過,我要讓公冶勳那小子受盡折磨而死,讓他到陰間地府去做掌印!” 吳乾仁道:“這老家夥越說越玄乎,皇上禦書房裡藏書極多,武功之類的書冊自不會少,但練成了就是天下第一,未免言過其實!” 韓通道:“他或有誇大之處,但皇上禦書房書既然多,說不定真有一兩種絕技,練成後罕逢對手,因此還是小心提防着好。
” 吳乾仁道:“兩位與盛經子同在皇上身側當差,由今日起注意盛經子言行,慢慢探查出他那些殺手的蹤迹,以便對付。
” 姜仁道:“放心,我二人自會留心。
” 吳乾仁又對公冶勳道:“若真有其事,公子便要小心,外出時謹防刺客。
” 韓通道:“要是盛經子把殺手帶進宮來冒充太監,明着幹則要求比武,暗裡幹就偷襲,公子千萬小心,免遭不測!” 公冶勳道:“多謝二位關懷,在下一定小心,他們若這般張狂,在下也決不手軟!” 姜仁道:“對極,隻有以牙還牙,以武制武,方能威懾對手,使其不敢冒犯!” 四人又攀談一會兒,姜、韓告辭,公冶勳也自回東宮——
” 公冶嬌不理他,命翠喜:“叩頭拜師!” 宮知非道:“不成不成,我老爺子……” 翠喜見小姐使眼色,便徑自跪下叩頭:“師傅在上受徒兒翠喜一拜!” 正好馬禾進來,詫道:“咦,收徒哩!” 宮知非叫道:“誰說的,我老爺子從不收徒,耿牛隻是記名弟子,這丫頭什麼也不是!” 公冶嬌道:“說正事,說完了你教功夫。
” 不等宮知非說話,她講述了結識申勇志、張權的情形以及自己的用心。
宮知非道:“飛虎堡是江湖四大武林世家之一,論聲望不亞于方家,一套流光劍法确有獨到之處。
隻是申老兒一向栽花不栽刺,輕易不與人結仇,故人緣較好。
但這事叫申老兒騎虎難下,不管則丢面子,管嘛又要與追魂居士左信元這班黑道煞星結仇。
他讓兒子出來暗訪,要是知道玄木老道身後有錦衣衛,他申老兒決不會再糾纏,立馬就把兒子叫回去。
” 馬禾道:“追魂居士左信元是黑道上最難惹的幾個魔頭之一,如果那個老儒生就是他的話,飛虎堡隻怕不得安甯,由不得申老兒。
” 宮知非道:“不錯,老魔還會找上門來。
” 馬禾又道:“至于雙龍镖局,在京師衆多镖局中,名頭不弱。
兩個镖主陳衛、張權聲譽不壞,說他們為人正道,講義氣講信譽。
但咱們不知人家的根底,交往時要留個心眼。
” 嬌嬌道:“錦衣衛的頭目害了萬大哥,萬伯父又死在他們手裡,這仇能不報嗎?” 宮知非道:“自從知曉史孟春就是皇甫楠後,我老兒一直在想,這皇甫楠與魔鷹皇甫佑安是不是一家人,這一點總叫我放心不下。
” 馬禾道:“許多年都未聽到老魔的消息,也不知死了沒有,這皇甫楠或與他沒有關系,不過也姓皇甫而已。
但如果真是皇甫佑安的後人,那就不好對付了。
” 嬌嬌道:“怎麼,這皇甫佑安的武功天下等一?” 宮知非道:“天下第一不能說,第二第三或許是,這老魔的武功當真不容輕視。
這事不能馬虎,得查他個水落石出。
” 馬禾道:“皇甫楠能把黑道上的一些兇頑招來為其所用,多半是靠他老子的面子,所以皇甫楠八成就是皇甫佑安的兒子。
” 宮知非道:“這個說法有道理,但有待于證實。
所以嬌嬌你聽好了,莽撞不得。
” 嬌嬌道:“我會小心從事。
” 宮知非道:“魔鷹皇甫佑安輕功極好,毒蠍爪能破人罡氣,指上又帶毒。
他的兵刃叫毒龍劍,呈暗綠色,有劇毒,見血封喉。
仗着這三大絕技,老魔橫行江湖三十年,從未有過敗迹。
後來他忽然沒了音訊,至少有十五六年沒在江湖露面,也不知他隐藏到什麼地方去了,正道武林各大派也都松了口氣。
可是他兒子如果是皇甫楠,又怎會進了衛所呢,這真叫人不解。
” 馬禾道:“此事實是蹊跷,隻有慢慢查核。
嬌嬌你可利用陳衛打聽消息,但要謹慎,不可把自己的底兒洩出去,也别扯上咱們。
” 嬌嬌道:“知道了,我可不笨。
” 宮知非道:“好,小翠,老爺子傳刀法。
” 小翠聽他念口訣,十來遍記熟。
又到天井學招式,宮知非每式隻教一遍,懶得重複。
公冶嬌在旁跟着學,經宮知非講解,已領悟了真谛。
這套刀法耿牛曾教過曹罡一家,公冶嬌早巳看到眼熟。
三環刀法變化極巧,刀勢柔中帶剛,剛柔相濟,十分厲害。
一個上午過去,小翠勉強學會,她高興得不得了,對公冶嬌叫道:“這回好啦,我翠喜學了刀法,可以行俠仗義了,小姐你替我買把腰刀吧,刀鞘要好看的,帶在身上,威風得緊!” 公冶嬌瞅她一眼道:“得意什麼?真要遇上對手,你定是第一個逃之夭夭!” 翠喜道:“師傅,這刀法管用嗎?” 宮知非惱道:“不準叫師傅,隻準叫師伯,此其一。
我老人家的刀法是上乘刀法,威力無俦,此其二,可你卻來問管不管用,氣死人!” 翠喜瞟了嬌嬌一眼:“聽見了嗎,小姐?” 嬌嬌道:“刀法雖好,還得看這人争不争氣,走走走,回家,這刀嘛改日再買。
” 翠喜歎口氣:“好掃興,沒刀回家怎麼練功?下午陪小姐去雙龍镖局怎麼當保镖?” 嬌嬌道:“你當我的保镖?你說反了吧!” 兩人出門,嬌嬌就帶翠喜在承恩寺廣場的鐵器鋪裡買了一把上好的腰刀,喜得小翠心花怒放,拿在手裡,昂首挺胸,龍行虎步,好不得意。
公冶嬌罵她死相,她充耳不聞。
回到家吃了飯,翠喜如醉如癡琢磨刀法,那鳳喜從夫人院裡跑了來,看得又妒又羨,求公冶嬌把刀法傳她,也給她買一把刀。
公冶嬌也想過,府中家人隻有這兩個丫頭會武,把鳳喜教出來,今後在内宅可以做護衛。
于是便傳她三環刀法,翠喜又跟着練,有了更深的領悟。
午時正,嬌嬌帶小翠到了雙龍镖局。
張權、申勇志和一個不認識的英俊漢子早在門口恭候,兩人一到便迎了上來,請進室内看茶。
張權引薦了這英俊漢子,他就是陳衛。
公冶嬌雖着男裝,但俺不住她的嬌美,那翠喜雖不如她,但也頗具姿色,直看得三個男人心直跳,六隻眼睛不停往他們二人臉上瞧。
陳衛怕二女受窘,連忙找話說。
他道:“小姐光臨敝镖局,真乃蓬荜生輝,在下得睹小姐芳顔,實是三生有幸!” 公冶嬌道:“陳镖主,客套話不必說了,我隻想知道申少堡主和兩位镖主有何打算。
” 陳衛道:“是是,這就奉告小姐。
在下前日才得知翡翠南瓜的事,但作案人是陰手無常麻威、追命鬼玄木,還有個老儒生極可能就是追魂居士左信元,這三人都是黑道人的兇煞,找他們報仇不是易事,須從長計議。
” 公冶嬌一皺眉:“把話說得明白些!” 陳衛道:“好,在下直言了吧,這得看飛虎堡怎麼決定,是不了了之還是一拼到底!” 公冶嬌去看申勇志:“你說呢?” 申勇志道:“在下來京師,一為探訪鐘蝶和阮叔,二為查找兇手下落,若無複仇之心,也就不會出門,但茲事體大,須由家父做主。
” 陳衛道:“玄木老道确實來了京師,但他并非孤身一人,所以找老道報仇,不得不面對一些最可怕的黑道高手,這就得量力而行。
” 公冶嬌道:“玄木老道總不會天天和人在一起吧,如果我們知道他落腳的地方,就可以找機會暗中下手,又何必驚動其他人?” 陳衛道:“不瞞小姐,這玄木老道自身武功極高,加之又有錦衣衛掌印皇甫楠的庇護,要想對他下手,隻怕是不可能的事。
” 嬌嬌不服道:“照這麼說,無奈其何了?” 陳衛道:“據在下所知,玄木道人等黑道巨擘住在一所莊園裡,平日不會出來,掌印有事差遣,才會露面。
最近這夥人已離開京師,聽說去追捕江南神劍萬大俠去了。
” 嬌嬌一驚:“上哪兒追捕?” 陳衛道:“分好幾路出外查訪。
” 嬌嬌忿然道:“好歹毒,要斬盡殺絕呢!” 陳衛道:“小姐與萬大俠熟悉,錦衣衛裡的頭目都知道,但他們卻奈何不得小姐,然而小姐也得小心,隻要他們有了憑證就會對小姐下手,小姐萬萬不可大意!” “哼,諒他們也不敢,我遲早要找他們算賬。
”公冶嬌恨聲道。
一頓,又道:“陳镖主,你知曉的事不少,你是如何探聽來的?” “不瞞小姐,敝表叔是錦衣衛指揮佥事汪承亮,在下的消息便是從他那兒聽來的。
” “那麼,你知道張文彥公子的事嗎?” “知道的不多,隻知張公子在大牢裡先是不肯招供,後來皇甫楠說,郭劍平已落網招了供,隻要他說真話便放了他,張公子信以為真,寫出供詞後又被送回了大牢。
張公子便大喊大叫,咒罵皇甫楠欺騙他,他死了也要變厲鬼找皇甫楠報仇。
後來他又大哭起來,哭着哭着又忽然狂笑,以後便神智不清,兩天後死在牢裡。
在下知道的就是這些,詳細情形無法問到。
” 嬌嬌流出了眼淚:“好可憐啊……” 翠喜和張文彥也很熟,忍不住哭出聲來。
申勇志等則歎氣,又勸她倆節哀。
嬌嬌忍住悲傷,抹去淚水,道:“多謝陳镖主告知實情,能打聽出張公子葬在何處嗎?” 陳衛道:“我已打聽過,被獄卒胡亂在城外亂葬崗子埋了,無法再找到。
” 嬌嬌歎了口氣,不再作聲。
陳衛道:“官場風雲變幻無常,張公子受牽連而死,實在冤枉。
但事已至此,卻是奈何,望小姐保重貴體是幸!” 嬌嬌道:“多謝陳镖主,難得陳镖主仗義,不像那些勢利小人……” 陳衛道:“不敢不敢,在下素來重義,表叔曾要在下進錦衣衛當差,在下婉言拒絕。
錦衣衛盡幹傷天害理之事,在下豈能為虎作伥,同流合污?在下向小姐表白,是請小姐相信在下,有事隻管吩咐下來,在下當效犬馬之勞!” 公冶嬌受其感動,道:“多謝多謝,以後有事,當請陳镖主相助。
” 陳衛道:“不勝榮幸!” 張權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公冶嬌道:“知曉皇甫楠的底細嗎?” 陳衛道:“隻知他受左軍都督李大人寵幸,李大人論輩分,該是皇太孫的表兄。
” 公冶嬌道:“這個知道了,我問的是他的出身、門派和他的家底,陳镖主不妨留意一下,看他是否與老魔頭皇甫佑安有淵源。
” 陳衛道:“這是舍親也想知道的事,他們也在盤察他的家底,有消息定禀告小姐。
” 公冶嬌道:“好極,今後我上門聯絡。
” 陳衛道:“在下等不時走镖,但總會留下一人與小姐聯絡,隻是有緊要消息時……” 公冶嬌道:“上我家不方便,還是我來镖局吧,我若有事,會叫小翠來。
”說着站起身道:“今日暫别,過兩三天再會面。
” 陳衛、申勇志挽留不住,隻好送出門來。
※※※※※※ 公冶勳受命為忠信衛指揮使。
這是皇太孫在皇上駕前力争的結果。
忠信衛同知方宏、佥事葛鎮海留任,還空缺一人指揮同知、三個指揮佥事的職位,皇太孫說,這些空缺職位由公冶勳挑選人才擔任。
此外,還可以授若幹個佥事千戶、副千戶、百戶的虛職,不必管理士卒、料理俗務,以協助公冶勳處置皇太孫派遣的秘密差務。
這樣做,旨在使公冶勳牢牢掌握兵權,他忠信衛真正變成皇太孫的親軍,既是忠誠之師,又是精銳之師。
公冶勳要保護皇太孫的安全,确保皇太孫平安坐上龍椅,這責任之重大,使他食寝不安。
首先他得招納一批高手,确保東宮安全。
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萬古雷,若有他在皇太孫身側,那和自己在一樣,他盡可以放心。
可惜他回京遲了一步,不及向皇太孫薦舉,失去了一個頂尖人才。
像萬古雷這樣武林俊秀,不知還能上哪兒找。
他隻有退而求其次,可一時也無适當人選,不禁發了愁。
其次除了保衛東宮,他還得嚴密注意皇宮動向,對宮衛頭目和太監也要加以監視,以防他們勾結藩王,一旦皇上駕崩,滋生出事端。
最後他要熟悉部下官佐,對他們的人品、武功都必須做到心中有底,以确保他們對皇太孫殿下的忠誠。
這三項職責,使他忙碌萬分。
誠然,東宮守衛又增加了仁義衛,指揮使何骐對皇太孫十分忠誠,但并不意味着他的責任可以減輕。
他隻有全力以赴,克盡職守,勞心勞力,才不辜負皇太孫對他的責任。
這天,他獨自到禦花園西北角去探訪吳乾仁。
時值正午剛過,吳乾仁小憩起身,正從平房裡出來,兩人迎面遇上。
“吳公公,下官特來造訪!”公冶勳一揖。
吳公公回禮道:“大人請!” 在客室坐下,小太監周典忙着奉茶。
公冶勳道:“下官近來忙碌,不曾探望公公,尚請原宥。
那日蒙公公解圍,盛經子才不刁難下官,多謝吳公公仗義執言!” 吳乾仁道:“掌印不必客氣,這些須小事,何足挂齒,怎值得屈駕光臨茅舍。
” 公冶勳道:“下官初到皇宮,不知規矩,還請吳公公多指點,不知吳公公可肯折節下交? 下官心出至誠,并非虛言套語,望相察!” 吳乾仁道:“我不過是五品太監,怎值得掌印大人這般擡愛,下官受之有愧!” “吳公公,下官蒙皇太孫殿下恩寵,一步登天,入宮掌忠信衛,下官無德無能,不堪當此重任,是以誠惶誠恐,不敢稍懈。
惟初來乍到,人事生疏,又得罪了盛公公和張公公……” 吳乾仁接嘴道:“盛經子一向霸道,大人兩次挫辱了他,自不會善罷甘休!” 公冶勳歎口氣道:“這事頗讓晚輩為難,若在宮外,奉陪就是,在宮内不知要如何處置,總不能見面就大打出手吧,望前輩指教!” 他有意撇開了官場稱呼,以使彼此親近。
吳乾仁道:“盛經子害人都是暗中下手,宮中死個把太監,侍衛或是宮女,向無人過問,因此大家都十分怕他。
你武功高強,足能自保,隻須防他暗算。
盛經子武功極高,千萬要小心,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與他交手。
” 公冶勳道:“就怕他糾纏不休,避不開。
” 吳乾仁道:“盛經子心毒手狠,一向在宮中稱王稱霸,皇上不知究裡,起居生活都依托于他,使他更是目中無人。
你幸得皇太孫寵信,他動不了你的烏紗,卻可以暗中要你的命,因此你要處處小心,嚴加防範。
盛經子練成了一種指功,十分厲害,五指如鐵爪,稱做五龍指。
幸而他秘技自珍,不傳他人,否則多造就出幾個徒弟來,更是禍害。
”一頓又道:“盛經子充任皇上内侍,得到皇上寵幸,本該知足,但他醉心權勢,在宮中内侍、護衛中稱王稱霸不說,他還勾結朝官,結成死黨,錦衣衛指揮同知房天兆便是他的心腹。
幸而皇上對他并不言聽計從,任用大臣多征詢朝臣之見,否則他更是無法無天了。
”又一頓,續道:“早年他與晉王交好,太子病故後,依長幼序也可立晉王為太子,但晉王殘暴無能,皇上厭惡,改立了皇太孫,盛經子仍自不平,否則他怎敢在皇太孫駕前這般放肆?因之你受皇太孫恩寵,他自是又忌又恨,不找你麻煩才是怪事。
” 公冶勳道:“原來如此,多謝前輩指教!” 吳乾仁歎口氣道:“除了盛經子,其他人也都爾虞我詐,在皇上駕前争寵。
我雖入宮較早,但不追逐權勢,做個禦花園總管心願已足,你在宮中的日子長了,就會看得明白。
上直親軍二十六衛領兵官,雖與盛經子少有往來,但彼此間也少不了勾心鬥角,你從來入仕做官,皇太孫這般寵信你,其他人能不眼熱?故奉勸你待人不可太爽直,小心禍從口出!” 公冶勳道:“入宮本非晚輩所願,但皇太孫殿下寵恩有加,就由不得晚輩了。
” 吳乾仁道:“既來之,則安之,有事隻管吩咐,我已得罪了盛經子,他遲早要算計我。
” 公冶勳道:“前輩為晚輩仗義執言……” 吳乾仁接話道:“錯了,盛經子恨我已非一日,隻是奈何不了我,是以遲遲不下手。
” 公冶勳詫道:“這又是為何來?” 吳乾仁道:“這些年來,充任内侍的太監,彼此明争暗鬥,争奪大權。
我早早就退出角逐,甘願充當禦花園管事,對宮中事不聞不問。
盛經子用盡惡毒手段,害死了好幾個武功極高的太監,有些事落進我的眼裡,雖無憑據,對他總是威脅。
此外他一向将我列為他的對頭,欲除之而後快,是以他終不會放過我。
” 公冶勳道:“晚輩願與前輩同仇敵忾,共同對付盛經子,望前輩也要小心,多多保重。
” 吳乾仁點頭道:“公子宅心仁厚,皇太孫殿下選對了人,我願為公子效勞!” 公冶勳道:“不敢不敢,公公千萬别這般說,就請公公為殿下的安全也操一份心。
” 吳乾仁道:“皇太孫仁慈,今後當是一位明君,但諸藩王在外擁兵自重,未來之事尚不可知。
但不管如何,我願為殿下盡一份心力。
” 公冶勳取得了吳公公的許諾,十分高興,道:“有公公操勞,晚輩心安。
” 吳乾仁道:“那日公子與張洛對掌,有否受到内傷?” 公冶勳道:“傷得不重,已坐息複原。
” 吳乾仁道:“張洛、許貢、韓通、姜仁是皇上的親随太監,武功高于康鶴、張泰,公子那一掌把張洛傷得不輕,結下了仇怨。
” 公冶勳歎道:“晚輩迫不得已自保,并未存心傷他,這仇結得太冤。
” 吳乾仁笑道:“不妨,皇上身邊這四大高手隻有張洛、許貢與盛經子一鼻孔出氣,韓通、姜仁并未屈從于他,與我倒還友善。
據姜仁說,張洛恨死了公子,那許貢也咬牙切齒要找公子複仇。
但張洛不是公子對手,許貢又怎能為他挽回面子?韓通、姜仁對公子十分佩服,欲在空閑時與公子相識。
有他二人做内線,盛經子有什麼詭計,瞞不過他二人。
” 公冶勳道:“如此甚好,又多了幫手。
” 吳乾仁道:“公子擊敗張洛,在侍衛太監中引起震動,威望已經樹立,這是好事,否則大家以為公子全靠皇太孫恩寵執掌忠信衛。
” 正說着,周典在門外道:“公公,韓公公、姜公公來了……” 随着話聲進來了兩個中年太監,公冶勳便站了起來。
經引薦,來人正是韓通、姜仁。
吳乾仁笑道:“巧極巧極,正說你們哩。
” 韓通道:“不該我二人當班,便到公公處探望,想不到遇上了公冶大人,幸會幸會!” 公冶勳客套了一番,道:“下官受命東宮,望二位公公多加指教,以盡本分。
” 姜仁道:“不敢,大人有何差遣,隻管吩咐。
我二人一向看不慣盛公公一夥的霸道行為,早該有人出頭與他們鬥一鬥。
如今公子進宮,無異是樹起了一面大旗,必有許多人雲集麾下,與盛經子那班人針鋒相對,一吐胸中怨氣。
須知受欺壓的人太多,明裡暗裡都會助公子一臂之力,公子盡管放心就是!” 韓通道:“盛經子心狠手辣,手下黨羽不少,與錦衣衛也有勾結,公子得小心提防。
” 韓、姜二人面皮白淨,五官端正,官授五品,為人爽直。
公治勳印象甚好。
姜仁道:“張洛敗在公子手下,盛經子也頗為震驚。
那日他見公子與張洛對掌帶傷,便欲乘人之危下毒手,廢去公子武功。
不料吳公公識破其奸計,加以阻止,他未能得逞,回去後咬牙切齒,說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吳乾仁道:“怎麼,他要親自出手?” 韓通道:“不會,他有幾個極厲害的殺手,他說要授命他們,将公冶公子除去!” 吳乾仁道:“放眼他手下那班人,人數雖不少,但武功超不過張洛、康鶴、張泰等人,難道找幾個不怕死的出來,就能如願以償!” 姜仁道:“并非如此,他說的幾個殺手并非宮裡的人,他們隐藏在京師鬧市中。
” 吳乾仁道:“原來如此。
他和錦衣衛房天兆那班人狼狽為奸,由房天兆派幾個高手由他調遣,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
” 韓通搖頭道:“錯了,我與姜兄原也以為如此,其實大不然。
這班殺手是盛經子親自調教出來的。
他們不但會五龍指,還會一些極歹毒的暗器功夫,這些殺手聯手對敵,這世上無人可以抵擋,可謂天下無敵!” 吳乾仁詫道:“你說老家夥親自在宮外授徒?這恐怕是子虛烏有的事吧。
”一頓,又道: “至于說什麼天下無敵,那更是荒唐!” 姜仁道:“我二人乍聽也不相信,但仔細琢磨,也并非不可能。
盛經子為人陰狠,心眼又多,他要在宮外教幾個徒弟不難做到。
” 吳乾仁想了想,道:“他在外教幾個徒弟又為了什麼?難道宮中的徒子徒孫還不夠多嗎? 他的絕技五龍指舍不得傳人,卻在宮外授徒時這般慷慨,這其中是什麼原因?”一頓,問道: “可知他在外有幾個傳人,這些傳人居住何地,都有哪些個人,姓什麼叫什麼……” 韓通道:“這些都不知道。
” 姜仁道:“這事是盛經子的兩個随身小太監從他口中聽來的。
直到今日才有機會告訴我們,多的他們也不知道。
” 韓通道:“有時夜間他不在宮中,過去以為他巡視周圍,現在回想起來确實可疑。
” 姜仁道:“這十年來經常如此,我常常在值更時見到他從外間回來,而且多半是五更時分。
從他的身份,誰能盤诘他到何處去了。
” 韓通道:“那日張洛受傷,他盛怒而歸,在兩個太監跟前破口大罵,洩露出這點機密。
事後嚴厲囑咐不準外傳,否則要他們的命。
” 姜仁道:“兩個小太監長年受其虐待,對他又恨又怕,惟我二人對他們關懷,因此有什麼話都對我們說,不會有假。
” 吳乾仁道:“這事當真令人吃驚,盛經子這樣做到底有何企圖,實在令人費解。
” 姜仁道:“對了,盛經子那天還說,他在皇上的書房裡找到兩本武功秘籍,隻要照書練出功夫,天下無敵。
這兩種功夫十分歹毒厲害,江湖上從未有人見識過,我要讓公冶勳那小子受盡折磨而死,讓他到陰間地府去做掌印!” 吳乾仁道:“這老家夥越說越玄乎,皇上禦書房裡藏書極多,武功之類的書冊自不會少,但練成了就是天下第一,未免言過其實!” 韓通道:“他或有誇大之處,但皇上禦書房書既然多,說不定真有一兩種絕技,練成後罕逢對手,因此還是小心提防着好。
” 吳乾仁道:“兩位與盛經子同在皇上身側當差,由今日起注意盛經子言行,慢慢探查出他那些殺手的蹤迹,以便對付。
” 姜仁道:“放心,我二人自會留心。
” 吳乾仁又對公冶勳道:“若真有其事,公子便要小心,外出時謹防刺客。
” 韓通道:“要是盛經子把殺手帶進宮來冒充太監,明着幹則要求比武,暗裡幹就偷襲,公子千萬小心,免遭不測!” 公冶勳道:“多謝二位關懷,在下一定小心,他們若這般張狂,在下也決不手軟!” 姜仁道:“對極,隻有以牙還牙,以武制武,方能威懾對手,使其不敢冒犯!” 四人又攀談一會兒,姜、韓告辭,公冶勳也自回東宮——